有一种特别简单粗暴的人群划分方法或可用在这里。
这种划分方法就是把人分为alpha和beta两种。我们可以简称为A类和B类。
A类人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天天琢磨怎么发财、成为上层。他们能够付出巨大的代价,可以接受加班、拼杀,给予他们最大快乐的,不是做成一件事,而是比别人强,做成一件别人做不成的事情。其中的极端者甚至不惜牺牲身体健康和亲密关系来达成目标。他们希望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希望成为举世瞩目的英雄。这种人如果有那么半年一年没有一件事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比别人强,可能就会感到挫败、消沉。
B类人更想安安心心过小日子,最好就是朝九晚五,可以兢兢业业,但一般都是不争不抢。这类人更能耐下性子来做一些很长时间才能出结果的事情,甚至是日复一日没什么变化的事务性工作。下了班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好。仅仅做成一件事就能让他们感到幸福,并不需要和别人比。
企业中的高管,越往上,A类人的比例越高。B类人一般做首席科学家、高级工程师、架构师比较多。
美国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出国读研究生、博士生,然后留下来的。
早年间中美生活水平差距极大,很多人都想出国。可后来,随着这个差距逐渐缩小,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对于特别有成就欲望的人而言,美国不见得比中国更容易实现抱负。不,恰恰相反,对于这种人来说,美国远不如中国容易实现抱负。
最近这些年,很多A类人根本连硕士都不读,更不要说博士了。他们追求的方向并不要求高学历,他们也耐不住学术研究的寂寞。很多A类人本科毕业就跑到企业里去了。等自己的同辈博士毕业的时候,有可能都官拜总监了,或者出来自己开公司了。
所以,这些年到美国留学的A类人越来越少。长期留在美国工作、生活的中国人,几乎都是B类人。这类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不争不抢,埋头干活。做到专业线高阶位置不难,想做管理,做高阶管理,就难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美国的中国高管越来越少了——早年间那些A类人都后继无人了。B类人志不在此,价值取向、努力方向都不一样,聪明、勤奋也很难让B类人里面多出几个高管。
而印度却是另一副样子。印度经济不发达。A类人,尤其是出身卑微的A类人,仍然大量前往美国追求美好生活。那么很显然,高管之中印度人会远多于中国人。
中国的A类人一点都不比任何一个国家差。中国企业的高管也都很能打。只不过这类人不大在美国打拼罢了。在当前的格局下,就算美国一个印度人也没有,中国高管也不会多多少。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追求,以及最后的结果。
因为留在硅谷的印度人,基本上是印度各个尺度上的皇冠级精英。懂技术,有情商,会管理,有野望,商业嗅觉敏锐,上得了厅堂,干得了烂事儿......符合任何国家对皇冠级精英的定义。
我国符合这种人设的人才,多如牛毛,否则也不可能有我国的今天。
而留在硅谷的华人,是从能力特性到人生目标到性格取向都经过了全面主动筛选的群体。
一个国家的皇冠级精英,能成批量在外国的大企业里当高管,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1,这个外国对此国家没什么敌意;
2,这个国家目前既不存在许多靠谱的行业级大企业,也并没有能让人从无到有创造这种企业的商业或基础设施环境。
如果印度的皇冠精英,真的在各个尺度上都优于我国的皇冠精英的话,今天的印度也不会是这么个diao样子。
所以真实的答案就是,主动选择留在硅谷的华人群体,是天然的费拉群体。
这是一个纯客观的中性统计描述,而不是一个带有价值判断的贬损,也无关任何具体的个体。
于是,对于目前还在硅谷混的华人个体,如果觉得自己完全不费拉,而是跟那些印度老板一般伟光正,自认是全方位皇冠级精英,我建议也甭想着能在美国公司里刷出什么存在感了。毕竟一旦风气形成,个体的力量终究渺小。当下的国际大趋势下,刷出大存在感的空间也只能越来越小。
真想搞一番事业,自己照照镜子也觉得是那块料,能事业回国就赶紧回国吧(肉身另说)。然后在意识形态上能尽快忘了美国的那些窗明几净,变得能多接地气就多接地气,而不是跟个祥林嫂似的,整天拿那些虚头巴脑的幻想来刷旧时荣光。
努力刷出个行业企业来,自己吃肉,让自己原来那印度老板的企业吃渣,才是真有本事。
华人一提起国内就是满嘴的政治斗争,职场勾心斗角,一个个的鄙视的不行不行的。一说起自己去了美国,那就是工作环境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同事关系好。拜托,都是地球村,都是脑子正常的地球人,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新高峰的机会就那么点儿,又不是人手一个,凭什么给你不给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斗争。然而华人自己蒙住自己的双眼,就是捂着耳朵,我不信我不信,我来美国就是来逃离人际关系,逃离职场斗争的。那我更不能干这些事儿了。所以,那好啊,你不干,人家印度人就干了,把你踩在脚下你还抱怨个什么?
因为想做高层的华人一般不会选择在硅谷做高层,而印度人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已经是一个回答得出了老茧的问题了。
1、美国防范华人,精深到一定程度的项目、部门,一个华人一个印度人,一定选印度人。
(当然,很多华裔并不愿承认这一点)
2、印度精英回国没有出路,没有发展前途,一心一意在美国爬是价值最大化的惟一途径。
在美国的印度裔基数大,出精英的概率也大。
3、印度教的天然加持作用。因为宗教活动,印度人天然地会定期举行聚会,彼此之间天然地建立了纽带,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在职场互相提携、相互照应是十分自然的事情。MSL也有同样的特点,一个场所有了一个MSL,过段时间就会出现很多MSL。
华人嘛,缺乏这种纽带。本来就是弱势群体,而且失去了组织性。
4、印度人的嘴才、PPT画饼、逻辑鬼才,展示能力确实比华人强。
普遍的共识是:
一份工作10分,华人做完了,华人介绍时表示可以得8分,希望上司发现另外的2分,然后另眼相看。然而上司并不会去发现那2分。
白人完成了8分,介绍时说自己完成了12分。上司认为他确实完成了10分,然后做了很好的展示。
印度人完成了5分不到,介绍时说自己完成了100分。上司将信将疑,认为他完成了10分是肯定的,并且认为他做了很好展示,很具有发散性、跳跃性思维。有的内容虽然离谱,但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因为今天的中国,毕竟没有民国化。
这是柯南剧场版里出镜最高的一家酒店,三座楼上托起来一个船型,美丑不予评价。
上面那个船型,能游泳能吃饭,栽着树宽到能开车,任何一个来这家酒店入住的游客,不上去溜达一趟,似乎就等于白来了。
当年民国出大师,出财长出名媛,出遗老遗少,出黄埔这个杰那个杰的时候,与这个状况类似,国家是一个国家不假,但不管你有多么强大的区域影响力,多么强的科研水平,多么煊赫的家世背景,最终大家都要到这个顶上的船相见,到了这个一亩三分地,一小撮人就基本上都是趋同的话语系统,学着跟晚晴,北洋或者国民政府打交道,学着跟美国人打交道,
《北平无战事》里面,最不鸟警察局,党通局,民政局,财政部,国防部,所有大小政府官员全都不鸟的就是何其沧,
为啥这么不鸟,因为他跟司徒雷登是铁子,一个电话打过去有事就直说了,说完就直接捅到李宗仁那里了,李宗仁底下的这个局那个部他根本就不用理会。甚至建丰同志他也不用鸟,建丰同志又不当权,美国是他爸爸的爸爸,何其沧论辈分自然就是爷爷辈了。
今天的中国,自然不再是民国时期。
每年数十万留学生赴美读书,前往全世界留学的人口近百万,各个学生都有各自生活的城市、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方言,每个人的学科,学习能力,家庭背景,祖上三代都是干嘛,实在是千差万别。
在国外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公司,遇到的华人,真跟在北京火车站遛弯遇到的人没什么区别,你根本就预知不了他来自哪,聊不聊的来,吃咸吃酸还是吃辣。
印度人也一样,那么多个邦,不同的宗教方言,虽然都是吃咖喱洋葱,我们分不清各种咖喱的细微精妙之处,但有一条,印度依旧没有脱离那条盖在楼上的大船,所有鲤鱼还是依旧要跳到船上,跳上去之后就都是自己人了。以往谁在哪条小河沟里游根本就不重要。
而我们早就没有一个“民国精英团”,负责代理整个国民跟外国打交道,做中美友谊“桥梁”,跟华尔街资本家,驻印大使称兄道弟的这么一伙人了。
当年爱因斯坦作为科学家,相对论名噪世界的时候,以色列建国邀请他当总统,难道科学家研究科学不比搞政治来得专业吗?
但在一个精英化的国家里,任何人只要到了这个屋顶大船上,有钱人自动武功高强,自动指挥交响乐团,功夫巨星和乐队首席都心甘情愿被指挥。所有精英自动结伙,然后资源共享,
那么多回答只是抨击中国人单打独斗,中国人不如印度人抱团,却不明白,抱团的前提是有团可抱,抱团得利,抱团的抱法能上手,
比如封建中国的文官集团,北洋政府的军阀集团,民国政府的几大派系,进了这个话语系统,了解了这个游戏规则,从内部遴选人才,保持小集团有不停的利益和交际网,是一个能绵延数代的事业。
中国也有这样的地域性的集群,比如高校的打印机复印影音业务总是被一群方言一致的人垄断,比如欧洲一些国家的零售,餐馆,非洲国家的基建,远洋捕捞,等等,不是没有地域化,肯定也有,
但硅谷并非来自某地某个区域的人才,中印在这点一样,都是通过高等院校,应试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是硬门槛,所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一个精英化的上层,具有统领整个高薪行业,买办阶层,继承后殖民地时代遗产的一拨人,
导致的结果就是,印度人可以把一套成形的东西原封不动搬到硅谷,因为硅谷高薪,印度有语言基础,一旦开始这种圈层话语,印度程序员不一定比中国人牛,技术不一定好,工作不一定勤勉,但上有爸爸认可,下有小弟吹捧,自然就站稳脚跟了。
民国精英们真这么牛逼,为啥中国刚有航母。
但在民国大众的视角,民国精英们就是真牛逼,因为你但凡想做出一点成绩,你就得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根本绕不开他们。
对于印度大众而言,硅谷就是所谓的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宽阔河流,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里冲,在硅谷如日中天,
最多最多就是印度版的何其沧而已,
当个大企业ceo,cfo,辛辛苦苦搞个币制改革,孔雀东南飞计划,结果还没改完呢,金主爸爸撤资了,母公司倒闭了,自己又如何自处呢?
这要是都叫如日中天,华人的日子真的要堪比天天大耀斑,月月伽马暴。
另一个视角是,
印度是英美的跪附文明,看门可用之狗。
中华是英美的对手文明,看门即为开门。
我提一个观点,任何一个组织,提升到高层,都需要zz 头脑,理念和手腕。
政D,国J,黑B,军队大企业均是如此。一个人的政治技能,我知道一般是有3种,一种在实践中长时间高强度观察学习,如公务员. 二,从小带入行,从娃娃抓起,然后长大不断铺路,官二代,巨富培养下一代从政,高种姓均有这种可能,三.恶劣生存环境学会,象韦小宝。
而印度出去很很多已经有2,3类型进行学习,而中国出去留学,往往小康或中产之家,学校也没真正教学这一套东西, 相当于印度王者打中国青铜,公司政治斗争落于下风很正常
PS:我国历史悠久,单论zz经验,方法,别的不说,已经是显学的鉴治通鉴,毛选,就是当下学校里类似课不少,只是一个不爱教,另一个不爱学,教多不好管,学多了影响考数理化,大家都心照不宣当个选修课放水过。除了升公司高层和进体制内,这真是屠龙技?学校家委会和业委会有一些方法也能用一用吧
因为美国人不敢继续让华人担任高管。当年李开复回国以后,在中国开立了创新工厂,将美国互联网创新模式带回了中国。十年时间,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从萌芽状态快速发展到可与美国互联网企业相抗衡的地步。
虽然说李开复本人的贡献可能不是非常大,但是李开复将美国创投的模式带到了中国,启发了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加快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
如果你是美国公司股东,必然会拒绝华人担任CEO甚至中层管理人员,因为他们极有可能把美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带回国内创业,导致美国企业技术流失,企业竞争力下降。特别是近些年来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之后,美国科研能力和互联网领域创新速度明显下降,如果让中国人继续学习美国科技或者参与美国先进科技的研发,美国科技水平极有可能会被中国超越。
相对而言,印度高管就很好控制,第一是印度人对于欧美文化的深度的认同。第二是由于印度自身发展落后,存在严重的制度问题,各种族、各社会阶层之间矛盾对立严重,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基础设施极为落后,难以发展先进科技,优秀人才无法回国创业。第三是印度高管在欧美国家内部缺少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无法自行创业。所以任用印度高管对于美国大公司股东来说更加安全。
欧美国家对于任用白人CEO都存在顾虑,因为美国白人长期担任一家大公司的领导者,必然会积累大量的人脉和社会影响力。他们很有可能会控制这家企业,将原本属于股东的股权,通过各种手段据为己有,这是在中国也极为普遍的,会使得原有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在担任领导者积累了大量的社会影响力和人脉,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创业,创业的成功率会非常高,创业的领域极有可能是会伤害原有他所服务企业的利益。或者也可以跳槽到其他竞争对手的公司。同样会对股东利益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在未来欧美国家大公司中,印度籍的高管会越来越多,这是现代公司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也许在未来,我们也会发现印度籍的高管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担任高管。当这种现象出现时,我们千万不要感觉到意外。这只是资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现象。当然我希望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发生,但是越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往往越可能会发生。
你说的这些华人,根本就不是社会精英,这些人本来就混不进高层。
什么是社会精英,你要从政,从商,或者是从军,而且是高级别的才能说是精英。像这种单纯的技术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你个人的技术优势根本达不到精英那个级别。
这种级别的技术人才,要到AMD的jim killer,那种程度才行。
所以在美的华人,要往上走,但凭你的技术根本就不行。恰好印度人那种的,才能爬上去。你要培养你的嫡系,要培养自己人,把自己拱上去不行,还要培养自己的手下,让他们上去去。
能打造组织,团结一大堆人,集团军才能上去。
这些华人在国内,忽悠惨了,信奉个人主义。这是精英忽悠别人的,哪个人要是信奉这个,那这个人就不是精英。那个精英忽悠别人单打独斗,他怎么自己不把自己的团体解散啊。
我们这里,英文教学的传承断了。现在的英文教学,是文革后,中国人拿着外国人的书,自己琢磨出来的。这批人,自己再写英文书,教那些师范生。所以,是 Chinglish。比如,poor peasant uncle Zhang,老贫农张大爷,组成这个词组的每一词都有问题。这种英语,从根子上,就没跟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过。就是说,从你英文老师数起,到他的祖师爷,没有一个是洋人教出来的。
说传承断了,是因为曾经有过。就是林语堂那批人,从教会中学,读到教会大学。各科老师绝大多数是英语为母语的人。然后,五十年代,神父、牧师,都被赶回去了。那么他们的学生呢?有些去了美国,有些去了台湾,但是也有留下来的。留下来的那批,一部分因为参加礼拜,被认定为外国特务。识时务脱离教会,又活过文革的,少得可怜,年龄也太大了。且是各行专家,不可能去教英文。
其实印度人也面临类似问题。他们把英国人赶走以后,那个发音,越走越远,没人把他们带回正路。但是至少,他们数理化都是用英文教的。
我们这里,把这条路也堵死了。国际学校被“规范”了一下:中国籍学生,必须上体制内课程。就是说,你被“规范”拖到18岁高中毕业,而印度人早就向前一路狂奔了。
声明:我本人反对在学校里传播任何宗教。
高华公知见天儿给国内的消费对象们灌输大洋国高地优雅不循私情震旦丛林野蛮缺乏教化,甚至还需要再被殖民数百年才能成为HK。
就这么灌输了四十年,一开始是报纸豆腐块故事会小说月报,然后是知音读者电视剧,然后是网络微博公众号。
直把一代又一代的小确幸们洗脑的自觉满身罪孽,譬如那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踏上大洋国自由清新月亮圆的土地,就生怕暴露了自己想象中的“心中辫子”。于是畏手畏脚谨小慎微,恨不得和老乡说句话都要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拿出一副公事公办避嫌无私的态度,唯恐招惹了白大人的嫌弃猜忌。
多好啊,这么上赶着自我调教的上等劳力者,别说白大人了,连印大人都喜欢啊。
所以聪明能干有什么用呢?毕竟世界上就数美华最流沙啊。
不光流沙,还要内卷。不敢去坑白大人印大人,坑自己同胞那是眼皮都不抖的。
而且还喜欢上车关门,说不得,这一定是怕自己人多势众召了来打击报复?
说的难听点,别说和印裔比,就是和早期移民的粤语人群比,比40年前开始移民的新一代战斗力都差得多。
既反对组织领导,又嫌弃血缘纽带,论起把自己打扮成自己想象中的大洋国人,倒是演出了新高度。
所以每次我看到/听到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十个中国人是条虫”我就忍不住要笑出声。
多可爱啊,就不想想这句话最早从哪个方向传入中国的,也不想想新中国怎么来的,抗美援朝和谁打的,还“十个中国人是条虫”?嗯?
人家巴不得您美华都孤家寡人呢,毕竟来自地球最强组织。结果现在已经混成给印大人打工的层次,接下来还有望给拉美裔和穆裔当长佣,您都排在大洋国歧视链最底层了,还在坚持自我催眠呢。
所以当龙是不可能的了,永远永远不可能的了。
以后啊,也就是给印大人当仆佣常随,才能苟延残喘的样子了。
所以我是真想不明白。
这么在乎洋大人的眼光的话。
出去干嘛?
因为中国机会多,钱多事少离家近,中国想当高管的都回来了,李彦宏张朝阳丁磊都是典型。
印度本土机会少,只能留在美国赚钱。
或者这么想你就明白了,
你见过美国一线NBA球员去欧洲打球么?
你见过一线英超球员出国踢球么?
别说英超了,墨西哥和俄罗斯这种国内市场还可以的国家,也不怎么出国踢球,
中国也一样,也就一个武磊出去,出去还是亏着钱的。
有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
[思考]做生意啊 大哥 还是异国他乡 契约精神?在不犯法的前提下 不就是适者生存嘛?瞎吹契约精神?
我的答复是: 正因为你这样想的人太多,所以人家不敢重用华人啊。其实同样的,为什么很多人抱怨老板只用自己人?都是你这样的想法,谁敢重用你啊?自己家人亲戚朋友,肉烂了在锅里;都用你这样的,哪天你把我业务、客户什么的都抢走了,我哭去啊。
于是,老板不敢用人,做不大;外来人嘛,也没有上升空间,接触不到真正的技术,层次上不去,就都是一些小破企业了。明白吗?
外国人尤其是以色列人做生意的方式就很不一样。国人是从你这里学了技术,获取了客户资源,复制一份同样的,用资本和价格战抄你的后路;以色列人是你做硬件挣钱,我做软件,做上下游,咱们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国人从来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所以基本上没人能和国人长期合作的。
以下是原答案:
不可能上去的。我当年在某外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常驻新泽西茉莉山。老板看中我了,想让我留在美国,职位还给我提一级。大概能到总监级。后来老板遗憾的通知我,出了些问题。
后来一个要好的美国同事告诉我,有同胞告我状了,打了我黑枪。
我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监就有人打黑枪,高级总监、VP、SVP上面还有好多级呢。
别怪人家说中国人是打麻将的,盯着上家防着下家,你要是有上升机会,肯定有人打你黑枪。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要。
但印度人不一样。如果我是印裔,首先我的印度上司会千方百计提拔我,其次,我的印度同乡会全力为我保驾护航。当然,我上去以后,我一样会大力提拔我的印度同胞。
印度人就是这么团结。所以他们占据高层太正常了。
另外,印度人的英语比我们好得多,意识形态也一致,更外向,虽然口音很重,d(t)able之类的层出不穷,他们与美国人交往比我们熟络得多。国人过于内向也是原因。
除了意识形态原因之外,美国人不愿意重用中国人,也与华人过于强烈的老板意识有关。
中国人很愿意做鸡头,不愿意做凤尾。有点资源、技术、人脉,肯定自己出去做老板,至于什么同业禁止,什么合同、契约意识,是不管不顾的,挖起前公司的墙角来更是毫不留情。所以,美国人也确实不愿意在高层使用中国人,因为没准哪天你的客户就变成他的客户了。
可印度人不一样,他们很守规矩。如果他们真要创业,也会尽量避开前东家,不使用以前的客户资源。
这样一比较下来,你告诉我,谁还敢大力提拔中国人?至于美籍华人,纯属池鱼之殃,因为他们长得和你一样,虽然受美国熏陶,美籍华人的契约意识、职场道德强得多。
组织优势。
抱团,内部协调,同乡+熟人网络,资源共享和连带互保。
在一种相对确定的游戏规则或行业环境下,在相对宽松的就业结构中如何建立一种组织优势?
老美的精英二代从小就学,什么领导能力,你以为就是吹吹水,演讲啥的吗?什么兄弟会啥的,都算是一种预习如何建立资源共享网络—精英联手发财,还有各种推荐制度,除了门槛之外,实际就是建立连带责任和互保机制。
外来移民怎么混?除了能干活、有用处之外,你的组织基础和组织方式是什么?
印度精英和移民群体有一套组织方法,看起来是落后的,人身依附的,但是人家有用。
海外华人呢,一个分散性,地方性认同(老乡)没法往外扩展,成为一种跨地域的族群认同,还有各种政治派性差异,相互敌视相互挖坑;一个是做题家心态,成绩第一,干活第一,不考虑如何进行复杂利益交换背景下的有组织博弈,最后只能跟着人家有组织优势的人混点汤水喝。
个体再牛都斗不过组织的。
你看不上人家的组织性,自己又不能建立组织,那只好郁闷啦。
因为西方文明历来都跟华夏文明是竞争关系,华人在西方势力下混,西方势力自然不会给华人任何出头的机会,因为华人如果成就了CEO,就会给华夏文明增加影响力,西方文明不是傻子,不会给华夏文明送助攻的。
印度人就不一样了,印度以前就是殖民地,现在印度国家还以会说英语为荣,根本没有值得说道的文明同西方竞争,说白了不是别人的竞争对手,西方自然会对印度人较为慷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印度人在美国,并不会想自己的国家,也不会再回去印度为国家做建设,美国自然会对印度人增加好感,给更好的机会。
但是这些都不代表着中国人不如印度人,不信同样差不多人口的国家,中国比印度发展快吧,中国比印度工业化更牛吧,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更多吧,中国的基建比印度更为完善吧。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印度到现在还是买办横行的国家,自己人坑自己人,拿什么跟中国比。
因为印度精英抛弃了自己的民族语言,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我国汉语地位仍然稳固,但目前也有这种倾向,例如英文教材,英文授课,英文论文,英语辅导班等。
主要还是文化问题
印度是印度教文化
印度教是一个极为具有包容性的思想,他可以把基督教、回教思想都融汇贯通到印度教里面
印度教的基本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先看下美国的基督教思想,基督教思想其实简化来说就是:
教友都是肢体,都是兄弟姐妹,爱你的教友就是爱上帝了。
印度教呢?印度教说的是黑天创造了世界,这个世界的万物包括人,都是统一的,所以大家也要彼此相爱
其实两个教的核心思想没啥区别
所以,印度教思想在西方非常流行
西方70年代兴起的新时代运动,基本就是糅合了基督教和印度教思想的产物
根据一份统计,美国有超过20%人受到了新时代运动的影响或是认同新时代运动的思想
乔布斯不也是到印度搞过灵修吗?
所以印度人世界观和美国人是可以沟通的,可以调和和理解的
中国就不行
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奉行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国家
全世界独此一处,别无分店(日本无视情况下)
中国人理解不了美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反之亦然
美国是全球宗教氛围最浓厚的西方国家
每周去教堂的人数超过50%,这个比例欧洲只有5%
中美文化存在巨大隔阂
举个例子:比如本乎最鄙视的白左。这就是世界观差异造成的
中国人根本理解不了这些美国人脑袋瓜里想的是什么
无神论,在美国是道德败坏的代名词,在中国是理性科学的代名词,天壤之别,鸡同鸭讲,根本无法沟通
美国很多人对中国人无法理解,认为中国人是不信神的邪恶民族。连church都拆?!那明摆着是撒旦啊!
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鸿沟。
所以中国人在美国没有印度人混的如鱼得水
因为三观不合,根本无法深入沟通
但是印度人却能理解美国文化
因为美国的基督教文明的三观和印度教三观差异并不显著
不仅仅能理解,还能忽悠美国人
因为印度教思想的视野其实比基督教高了一次层级,从精神层面上忽悠美国人不费事
还有,中国相对美国人,印度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团结
为什么不团结
文化问题
美国由基督教教导,爱弟兄姐妹就是爱上帝,天天教堂,自然更能团结一点
印度教也是,万物一体,都是梵天的化身,连动物印度人都不愿意吃,毕竟不能吃喝自己不是。所以印度人也知道团结一点。
中国人则现实主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
本乎上也是一样啊,一提到宗教,多半人不屑一顾,要知道这玩意在美国是人家世界观的基石,命根子一样,所以美国人对中国人放心反而才是奇了怪了。
Red Dragon
这个比较敏感。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我认为这个东西影响了对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至少潜意识上影响很多了美国人。
圣经新约最后一章节是约翰的《启示录》,其中提到了末日的兽这个概念,基本就是在世界末日的时候,东方会有兽,也就是大Red Dragon来祸害世界。但是偏偏不巧的是,中国就是在美国的东方,中国人喜欢红色,也以Dragon作为自己图腾,而且真的很大,也不信上帝,最近几年也取缔很多地上地下的church。我们说过了美国是一个全民基督教国家,很大一部分是基要派,据统计有差不多4成的美国人是按字面意思理解圣经的。所以很多美国人就认为,中国就是圣经启示录说的东方Big red dragon,我不知道具体的比例,但是我估计至少10%以上,中国人躺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