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赵薇可以算一个,成就不算小,普遍拉高了很多小孩子的智商,但是也拉低了不少,人品绝对低劣。比如穿着日本军旗走T台,然后居然说自己不认识这个,把错都推给助理经纪人什么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从那以后,有关她的一切开启屏蔽模式,除了少林足球给星爷面子买票支持了下。最近她先是在股市将崩之时,和她老公伙同马云高调炒作吸金,然后在港囧中上蹿下跳。港囧是个神片,但愿别被香港抵制才好。。呵呵
看了一圈居然没人提渣男界的泰斗:郭沫若。
民国渣男排成排,能凑一个师,但是论资排辈的话,什么胡适徐志摩见了郭沫若都是要双手献上膝盖的。郭沫若的渣绝对大魔王级别的。俗话说:“一怕流氓有文化,二怕渣男说情话”,郭沫若这辈子这两句话都占了。周恩来给他主持第三次婚礼,劝他“我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结婚。”这也算是牛逼透了吧。
这么说吧,第一个老婆是封建社会的,不是你选的,徐志摩和鲁迅都是这种情况,理解。他把人家睡了跑去日本了,这个女人赡养他父母一辈子。
到日本去睡了个日本护士,跟人家看一晚上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许诺把人家带回井冈山。然后这女的给他生了五个孩子,然后他妓嫖染了病染给了这护士。然后老婆孩子都不要回国了,这女的后来到中国来找他,知道他早已经跟别人成家,也不怪他,怪日本帝国主义....被记者采访时候特别惨,然后她把郭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培养成啥了?
长子:郭和夫是中国科学院的著名化学物理学家。
次子:郭博是建筑家和摄影家,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三子:郭复生(亦叫佛生)是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工程师。
女儿:郭淑瑀。郭淑瑀后来与林爱信结婚,生一女林丛。林丛后留学日本,归化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现任日本国士馆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教授,参与创立日本郭沫若研究会。郭淑瑀与林爱信的儿子林靖,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
四子:郭志鸿是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钢琴家。
晚年还是中央安排下跟郭沫若见了一面.....死后还给中国捐了500万日元。他就是郭安娜,大家可以百度下,简直好到可以上感动中国。
回国后睡革命同志,中国的美女肚子搞大又不要了,怀孕的美女受不了自杀了。
彭漪兰(安琳),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和)命伴侣”,1927年10月底,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在内山书店楼上同郭度过短时“蜜月”后被抛弃,下落不明.
然后他又搞美女的妹妹,美女的妹妹也是真的爱他爱的要死(是不是贱骨头。),给他生了四个男的两个女孩,然后晚年也上吊了....
然后他又跟另一个革命同志暧昧.....除了这几个有名字的,还有一个给她染花柳病的妓女,谁知道他这辈子睡过多少女人。
话说他的孩子面对记者都说自己爸爸渣,这得是有多渣。
先说个人成就,来自百度百科: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主席等要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然后我们开始聊他有多渣
这是打倒四人帮之前,写给江青的的诗:
《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你奋不顾身地在文化战线上陷阵冲锋
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
打倒四人帮之后他的诗是这样说江青的:
《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
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
狗头军师张
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 铁帚扫而光 篡党夺权者 一枕梦黄梁 野心大阴谋毒 诡计狂 真是罪该万死 迫害红太阳
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
功绩何辉煌
拥护党中央
你们见识了这货的见风使舵了吧,但跟他的情史比起来,这简直不值一提.....可以写连续剧。
二十岁他奉父母之命,和苏溪张家的姑娘琼华结婚。以为新娘子会像三嫂一般美丽清新,哪料大失所望,且不说三寸金莲,掀开新娘子的头巾,朝天猩猩鼻孔。第二天随新娘子回家,发现她还抽水烟,更增了他心里的不快。这两天的婚礼,对他来说是名副其实的“结婚受难记”。
张琼华从入门的第一天起,就尝到了“无夫即无主”的难处。婚后第五天,郁郁寡欢的他便坐船去成都了。这一年的暑假曾回家居住,但他每天晚上都睡在厢房的长凳上,绝不和张琼华同房。她便作为有名无实的郭沫若的原配妻子恪守妇道,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活寡妇,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但这位被重重封建礼教紧紧束缚的女子,独守闺房,孝敬公婆,对郭沫若从未产生过哀怨的情绪。于1980年在孤独中病逝,高寿90岁。
1916年8月初的一天,郭沫若从冈山来到东京。他来到陈龙骥曾经住过的京桥区圣路加病院,在洁白又宁静的走廊里,无意中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护士。她的身高约有1米67左右,体态丰润,皮肤白嫩。这就是佐藤富子。既在国内饱受包办婚姻之苦,又在异邦备受欺侮之痛,这时的郭沫若恰如在苦难中遇着了圣母玛丽亚,万分感动。
郭沫若当即给佐藤富子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圣母玛丽亚那样的心情,我爱上了您…”他把心中蕴蓄已久的话鼓足勇气说了出来:“市谷的女医学校每年3月招生,时间紧迫,病院里整天忙碌不休,没有准备的余暇。我看你索性把病院生活早早牺牲了,同我到冈山同居,一面从事准备,好不好?”
佐藤富子答应了郭沫若的要求。郭沫若得到了佐藤富子的爱情,多年来心中无限大的缺陷,终于得到弥补。他给她取了个圣洁的名字:安娜。
为这,在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世后,佐藤甚至与父母断绝了关系。但这段浪漫甚至富有一些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最终以安娜的人生悲剧而告终。因为郭跟一个妓女好上了,然后染了性病,传给了安娜。因为这个事,他被周恩来嘲笑....
安娜不同于张琼华。我们可以说张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造成的封建包办婚姻,你逃婚也好,抛弃也好,无可厚非;而与安娜是自由相爱结合的,理应永远忠诚。然而他不。他不仅在婚姻存续期间就与安琳、与于立忱等发生婚外情,去妓院嫖娼,而且从1937年始,借回国之机,把安娜连同五个孩子一起彻底抛弃,另寻新欢。
当《改造日报》记者陆立之先生于1947年前往东京安娜住处时,面前一片惨景:室徒四壁,空无一物,全家仅靠一点山芋充饥。见中国的记者到来,安娜涕泪交流,哽咽难语,她只能断断续续地泣诉:“鼎堂他不应该是这样。自从他走掉之后,我们,我和孩子们都为他担惊受怕,他却音信全无,把这个家全忘了。如果说是战争阻隔,信息不通,这也是借口胡说,这里还是不断的有中国人的消息,我就读到过他回去后写的一篇文章叫做《在轰炸中来去》,说自己光荣?……
后来,1978年6月,郭沫若逝世后,安娜甚至连追悼会的新闻报道也没有看。安娜膝下的子女,对郭沫若更是不敬而远之。二儿子郭博曾在记者面前这样评价父亲:“对于家庭,郭沫若是个罪人。”一言既出,四座皆惊。
安娜后期一个人带了5个郭沫若的孩子.....死后给中国捐款500万日元。
现在许多专家学者将原因归结为郭沫若的私生活问题。确实,这里不多详述。典型的案例如:南昌起义途中的“革命伴侣”安琳。
郭沫若在广东大学任文学院长时,安琳在预科读书。一个是师长,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著名的诗人,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女青年。在校园里,在各种集会上,他们两个人时常见面,但并没有直接的交往。头年10月,安琳由广州来到武汉,在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工作。其时,郭沫若已经升任政治部的副主任,军衔是中将。当时武汉盛行着一种“要恋爱”的风气,“单身女子若不和人恋爱,几乎罪同反革命——至少也是封建思想的余孽。”
1927年10月,起义失败后回到上海,在内山书店楼上两人度过短暂的蜜月时光,后来此事无疾而终,安琳下落不明。
“三年前,他拼命追求我,说他和安娜根本没有感情,更谈不上爱。他说自从爱上了我之后,他下决心要摆脱安娜,正式提出离婚,然后和我结婚,可是自从我受骗怀孕之后,他的态度突然改变,对我冷淡,吞吞吐吐敷衍我。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三个多月了,他要我把孩子拿掉。这时我才大觉大悟,才知道他原来是寡廉鲜耻的,人格扫地的大骗子。我恨透了他。大姐,我实在无脸面见人了,我要自杀。我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朋友,我一切都完了。”
郭沫若在日本玩得更大的当属和于立忱之间的一段情。于立忱出身于名门,是民国初年要人岑春煊的外甥女。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于立忱,亭亭玉立,大家闰秀。作为《大公报》记者,大约在1934年被报社派驻东京。在东京的日子里,郭、于两人过从甚密,据说于立忱后来参加东京的示威游行,高喊反日口号,被日方驱逐。
在回上海不久的1937年5月,于立忱突然自杀,留下了“如此家园、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的绝命词。于立忱之死,至今仍是一个迷,但与郭沫若有密切关系,这点不容置疑。据谢冰莹的回忆,于立忱曾经为郭沫若而堕胎,郭沫若拚命追求于立忱三年,口口声声称与安娜没有感情,决心要摆脱安娜,但于立忱怀孕后,郭态度突然改变,吞吞吐吐敷衍。
好像是命运的安排,郭沫若从日本回到上海后不久,便与小他24岁的于立群相识了。第一次见面,于立群给郭沫若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仅仅20来岁,梳两条小辫,穿一身蓝布衣衫,面孔被阳光晒得半黑,就和乡下姑娘那样。作为一名女演员,她在电影界已经能够自立,却丝毫没有感染到时髦气息。言谈举止稳重端庄,绝无一般女明星的轻浮与浅薄。
郭沫若之所以对于立群一见如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人是自杀的那个于立忱的胞妹。
他们共生四男二女,于立群1979年3月缢死于北京故居。
黄慕兰(1907——),郭的早年密友,大革命时期的一代风流,武汉市党部妇女部长,尚健在,定居山西省。北伐前夕,黄慕兰逃婚后在汉口投奔宋庆龄、何香凝领导下的妇女运动,19岁担任了汉口妇女部的部长,她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有文化、交际广,有魄力,在武汉三镇很出名。很多优秀男士都对她展开了追求。郭沫若把她化身为长篇小说《骑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据说茅盾写《蚀》也借鉴过她的故事。
民国渣男我觉得郭沫若可以排第一,后来自己的十几个孩子轮番着都说自己禽兽他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
参考资料:
张琼华(郭沫若原配夫人)_百度百科 郭安娜_百度百科郭沫若得花柳病:郭沫若,冠冕堂皇的“花心大萝卜”转《郭沫若传》北京文艺版。
于立忱_百度百科援引《于立忱之死》,《传记文学》第六十五卷第六期,1984
于立群(郭沫若夫人)_百度百科 中说于立群和郭沫若的婚礼是由周恩来主持的,周恩来对郭沫若说;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婚礼了。
黄慕兰:郭沫若经历过几段感情,郭沫若拥有过几个妻子,郭沫若拥有几个子女中援引《郭沫若传》北京文艺版,1988)
方滨兴校长算不算?
我这行的祖师爷:爱迪生
最然成就很高,但这人品啊,真是差到人神共愤了。
只要特斯拉开发布会,他就派人去捣乱,在会场里高喊:这东西要爆炸啦。然后在附近办自己的发布会,拿交流电电猫猫狗狗,给人说你看特斯拉的交流电这么一电,狗狗死了,我家直流电这么一电,没事吧,哎你看,没事。直流电就是好,用什么交流电。
马克沁大名鼎鼎吧,他原来是做气体放电灯的,在一次市政项目投标中和爱迪生进行了直接竞争,于是这梁子又结下了,在米国被逼得走投无路卖掉公司远走欧洲,发明了震惊世界的马克沁机枪……
总之一句话,谁敢挡着他发财,他就敢整死你。
当然,历史规律不容改变,爱迪生最终依然无法阻挡交流电的普及,气体放电灯的使用……
卧槽不是吧我第二个过500赞的回答出现了!
谢谢大家!补充一点电灯泡的事,电灯泡不是爱迪生发明的,最早电致发光的东西叫“电烛”,但是这东西眩光太高,眼睛受不了。后来有了用灯丝热致发光的思路,初期的问题是灯丝寿命太短,无法使用。
爱迪生在实验了数千种材料后确定了碳化的竹丝作为灯丝材料可用上百小时,让电灯泡头一次实用化。所以他的贡献,和瓦特一样,是改良灯泡,并非发明灯泡,不过这个改良比发明还重要。
钨丝是后来才出现的,后续白炽灯的改良还包括添加钼粉,玻壳内真空/填充氮气/填充惰性气体/填充卤素,改良灯脚等。
9.29补充,赞过2000了我自己都不敢信。
其实人品和成就是两个维度,特别是理工科这种并不依赖私德的领域。我觉着问题不是出在这些人,而是我们小时候接受的人文教育是脸谱化的、非黑即白的,如果是伟人,就哪哪儿都好,没有缺点,伟人写错字,那能叫错别字么,那叫通假字,而坏人就是哪哪儿都坏,没一点优点,敢复辟帝制你就是坏人,从你生出来第一天起你就是坏人,所做的没一件好事,帮忙推翻满清就是为了自己想当皇帝。
事实上,课本上的这种人千年难遇,绝大多数人都是优缺点并存,甚至优缺点都异常强烈的。
2015.12.5 总算过3000赞了咩哈哈哈哈哈 通假字这是一个梗,这个梗里的伟人是特指中国近代一个伟大的作家,我的偶像,并非泛指的~~
最近看电影史相关,发现许多影史留名的艺术大师,他们的艺术成就有多辉煌,私人品格就有多恶劣。人品和成就从来就不成正比,也是许多行业的通病了。
比如伯格曼,瑞典人,3次奥斯卡外语片奖,1次戛纳最佳导演奖,1次戛纳技术大奖,1次威尼斯终身金狮奖,1次威尼斯评审团特别奖,1次柏林金熊奖。此外还有英国学院奖(又称英国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次法国凯撒奖,4次意大利大卫奖等等。
至于奥斯卡和欧洲三大影展的提名,根本都数不过来,同时征服了欧洲三大影展和奥斯卡奖两大领域,电影史上稳居前十名,很多人认为可以进前五名的大师。
他是李安的终身偶像和导师,李安自述,就是年轻时看过伯格曼的《处女泉》,才下定决心投身电影的。筹拍《色戒》时,李安一度精神崩溃,专程去拜访伯格曼,扑到在偶像怀中放声大哭,得到了偶像的激励和指点,才终于完成拿下威尼斯金狮奖的《色戒》。
不止是李安,当今多位国际大导都是他的忠实粉丝,得到过他的帮助指导,受益终生,比如丹麦名导比利·奥古斯特(2次戛纳金棕榈奖、1次奥斯卡、1次金球奖得主),就是在他的指导下,拍摄了伯格曼创作的以自己父母为原型的《善意的背叛》,拿到第二座金棕榈奖的。
这位艺术电影大师一生结过5次婚,生下11个子女,他所拍电影的女主角,大都在他的追求和彼此吸引下,成了他的情人。他的另一位超级粉丝,美国名导伍迪·艾伦甚至声称,伯格曼和他所拍所有电影的女主角,都发生过关系。
电影《假面》的两位女主:乌曼和安德森,都做了伯格曼的情人
伯格曼生性喜新厌旧,对他的情人们一旦激情消退,就变得冷酷无情,如挪威女星丽芙·乌曼(威尼斯影后,金球影后,2次奥斯卡影后提名),本是有夫之妇的她,在拍摄《假面》时被时为有妇之夫的伯格曼看中,一路苦追,答应与他同居。
然而,仅仅第二年,伯格曼就对乌曼冷漠下来,不但日常冷暴力以对,更常常对其家暴,还曾在拍摄电影时故意将女主角乌曼冻了半天。五年之后,和他育有一女的乌曼终于忍无可忍,与之分手。
当然,公允地说,伯格曼大师和那些女演员的交往,彼此也是你情我愿,这种风气在欧美电影界也甚为普遍。不论何年何月,如果能成为他的女主角,愿意主动和交往的女影星,从欧洲可以一直排队到美国,因此也不必过于苛责,和下面这几位相比,那伯格曼大师甚至都能算“德艺双馨”了。
伍迪·艾伦,(4次奥斯卡奖得主,金球奖终身成就奖,威尼斯终身成就奖,柏林银熊奖),
代表作品《午夜巴黎》、《汉娜姐妹》、《安妮·霍尔》、《爱与罪》、《我心深处》
除正式的妻子和女友外,此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一夜情人,被他前女友米亚·法罗和其女迪伦·法罗公开指控,在迪伦·法罗7岁时,伍迪·艾伦就曾对其猥亵,不折不扣的“恋童癖”;
米亚·法罗的另一个养女宋宜,20岁左右被56岁的伍迪·艾伦拍摄裸照,此事被曝光,也是米亚·法罗和伍迪·艾伦结束十二年情人关系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宋宜和伍迪·艾伦结婚。
【我对性的态度很开放。如果明天被人们发现我和15岁、12岁的女孩儿一起住在爱巢中,人们会说,嗯,我早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伍迪·艾伦接受《人物》杂志的公开言论。
贝托鲁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剧本奖得主,威尼斯终身成就奖和戛纳终身成就奖),因为执导《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九项大奖,广为中国观众所知。
马龙·白兰度,(2次奥斯卡影帝,2次金球影帝,1次戛纳影帝),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男演员第四名。因代表作《教父》,享誉全球。
这两人在拍摄著名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时,临时起意改动剧本,未经19岁的女主角施奈德同意,强迫她拍摄了一段裸露强暴戏,就是让48岁的白兰度,用凝固黄油棒条,强行侵犯女主角的后庭……
《巴黎最后的探戈》:马龙·白兰度和施奈德
贝托鲁奇在2013年的视频中表示:“因为我们想要她(施奈德)作为一个女孩子真正的反应,而不是作为女演员的反应,我们想让她觉得被羞辱、惊吓。”他透露拍完该片后与施奈德再无联系,因为那件事,“她这一生都很恨我”。贝托鲁奇还说此事“很恶劣”,他很有罪恶感,但并不后悔那样做,强调是为拍电影,为让施奈德表现出真实的反应,没有表演痕迹。
施奈德一生都没能从此事中解脱,2011年去世的她曾染上药瘾、抑郁、自杀……在去世前3年,55岁的她还对媒体表示:【我当时倍感屈辱,有点感觉像是被白兰度和贝托鲁奇强暴了。那场戏之后,马龙既没有安慰我也没有道歉。谢天谢地,那场戏只拍了一条。】
施奈德透露其实她在拍摄时是知道在拍戏,但是在开拍前很短时间才被告知,【我应该当场叫经纪人或律师来片场的,你不能强迫一个演员去演剧本里没有的戏,但当时我不知道。(拍摄时)马龙对我说:别担心,玛利亚,这只是拍电影。但即使他所做的不是真的,我当时哭出的是真的眼泪。】
之后施奈德非常伤心,她认为当时19岁的自己在拍摄该片前没有理解片子的性爱内容,【我感觉自己仅仅被看成一个肉欲的形象,我本来是想作为一个女演员为人所知,而那件丑闻和之后的余波让我有点癫狂,我崩溃了。……之后有很多需要裸露的戏来找我,但我再也没有在电影中裸体。】
罗曼·波兰斯基(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威尼斯终身成就奖,戛纳金棕榈奖,柏林金熊奖),代表作《钢琴师》,
1977年,波兰斯基承诺要捧红13岁的少女演员萨曼塔·盖默,诱骗她拍摄了数个月裸照后,喂她吃下大量镇静剂,然后对她猥亵并施以强暴。美国警方对此案追捕持续了30年。
案发后波兰斯基离开美国,即使后来《钢琴师》获得奥斯卡奖,也是请朋友代领的,因为他一踏上美国领土就会被立即逮捕。
莱妮·雷芬斯塔尔,电影史上最强女导演,开启了纪录片新时代,
30岁自导自演处女作《蓝光》,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奖,
32岁至34岁导演了给纳粹德国和希特勒张目的《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拿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奖、最佳外国片金奖。
单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两部作品具有划时代意义,迄今仍然是电影史上公认前十的纪录片,也是电影美学的里程碑;然而其影响之恶劣,三观之反动,同样在整个电影史无出其右,激发了成百上千万年轻人自觉去做法西斯的炮灰。
这两部电影得奖,也直接催生对此强烈不满的法国影人,组建戛纳电影节;
二战后,雷芬斯塔尔被千夫所指,却始终拒绝忏悔,被国际影坛封杀,改行当了摄影师,同样取得了极高成就,活到101岁。
雷芬斯塔尔不但公德一无是处,而且私德也同样糟糕:
她出道不久就被一个犹太银行家,叫索卡尔的金主力捧,先成为欧洲著名舞蹈家,后来因为膝盖受伤,不能跳舞,改拍电影。进入电影圈后,“性关系就像是片场的嬉戏休息,作为女人她有一个特殊本事:凡她经手的男人,日后都能够成为她的朋友,不断给她提供帮助。”
索卡尔出资帮雷芬斯塔尔拍了《蓝光》,匈牙利导演巴拉兹也是犹太人,手把手指导她如何拍摄。
等到雷芬斯塔尔因为《蓝光》在威尼斯得奖,被希特勒看重后,就立刻和前金主索卡尔断绝关系,拒绝付给巴拉兹报酬,将这两个犹太人的名字从影片删除,一直到90岁还声称“《蓝光》完全是我一个人的”。
世人评价:一个明显"缺乏道德感的人",一个天生说谎从不脸红的人。
————————————————————————————
和以上几位艺术大师相比,诸如华语影坛几位大导的那点陈年过往、风流韵事,无非是抛弃发妻另娶新欢之类,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ps:至于最近的某位热点新闻人物,他恐怕还远不够资格被评价为“个人成就很高”。如果是真正靠自己才华和作品获得的地位,那么只要不吸毒犯法,私生活方面确实问题不大,参见那几位华语大导演,没有一个是被众所周知的婚外情打倒的。
既然本身也只是靠网络营销和当段子手走红的偶像,那么一旦人设崩塌,当然万劫不复了。
毕加索。
不知道算不算人品不好,变态肯定是有的。
毕加索一生艳遇无数,大多是老牛吃嫩草,但这不是重点。
朵拉,是一位28岁的女性天才摄影家,她跟54岁的毕加索在一个咖啡馆相遇,并为对方的才华与魅力所吸引。两人在一起后,她被毕加索的粗犷热烈的性欲及偶尔的温情所折服。从此,朵拉也走向了她一生的“毁灭之旅”。
《裸体梳妆女》,是毕加索创作过的最为凶暴凄惨的妇女形象,而其原型便是朵拉。他把朵拉打得遍体鳞伤后,然后从眼前的血腥与绝望,找寻他创作的灵感。
事实上,从1939年到1940年间,毕加索的画作有超过2/3的比例在画畸形扭曲的女人,而在此期间,朵拉多次被毕加索打得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
毕加索为了完成他的《哭泣的女人》,使尽浑身解数,让朵拉凄厉的号哭。打,骂,羞辱。最终,他得以创作完成这幅画。
更可怕的是,毕加索,不是一个专一的男人。他与此同时还勾搭上另一个未成年少女,玛丽。之后的日子里,他经常饶有兴趣地旁观这两个情人争风吃醋,拳打脚踢。当朵拉被玛丽打出满嘴的血,袖手旁观的毕加索更有激情去创作他的巨型油画,来谴责人类斗争的恐怖。。。。恐怖。
后来,两人都被毕加索抛弃。然而毕加索神奇的魅力,让两个不幸女人即使在被抛弃后已然不得安生。朵拉的余生一直留在她与毕加索的种种过往中,珍惜毕加索留给她的每一样东西,涂鸦,餐巾……仿佛灵魂脱壳,晚年凄凉。
而玛丽曾经为毕加索生过一个女儿,然而由于毕加索是有妇之夫的身份,女儿当时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待考证)。毕加索死后,玛丽在自己与毕加索相识的五十周年纪念日,上吊自杀。床头,是一张印有毕加索讣告的旧报。
以上。
参考资料:之前看过的某本书,,,忘记什么名字了,如果有知友知道,望提醒。
说周立波的。。。他哪里有多高的个人成就。。。
我就回答了这么一句话。。。就这么多赞。。。看到这么多人都讨厌他我也就放心了。。。
----------------------------------------------
卧槽!他真的火了!
-----------------------------------------------
距离上次修改都一年半了,我是真的没想到周立波竟然能成为玛丽苏女主角一样的存在!
图源见水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