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sion风格,Santa Barbara风格,中国土豪会觉得这家吃救济。
中国这么多人……非要说哪个风格能让14亿群众集体啐唾沫,实属太难。
我只能有的装修风格,我个人不反感,但身边人都纷纷表示遭不住。
就是乔布斯家这款:
看起来像个客厅,几乎算是家徒四壁,跟刚让鬼子扫荡过一遍似的。
我当年问过不同年龄段的人,纷纷黑人问号脸:就这就这?这也叫家?
但挡不住我自己喜欢。因为我在家一旦有事琢磨,屋子里固定的物件,我看一眼就会被扰乱心智,挺烦的。所以有时候心里事越多,我越乐意找个操场,坐在水泥看台上抽烟去。
以后我打算早晚有一天,起码把家里一个房间给弄成这样式儿的试试,面壁参禅,万一能暴击出来一带哲学家呢对不对?
后来我在网上看了一卡戴珊家的片子,巧了,竟然是异曲同工的调行。
你看内个破水泥池子,这要不说出来是她家,都得以为卡戴珊到铁岭巡回演出,顺便找了一样板间式的东北澡堂子兼职当搓澡阿姨了……
你别说,这身板子搓澡,稳拿优秀员工。
玩笑归玩笑,看见乔布斯家的空灵,以及卡戴珊家的侘寂,我悟出一道理:
在国外,越踏马的有钱人家,屋里家伙什儿越少!
大概因为这帮富人有俩观念:
一是“劳资这种妙人儿,只应天上有,人间几回得?一般般的凡品我看不上,往家里搬一件都算我输”!
二一个是“劳资这种老资本人儿,想要什么随时买得起,往家里囤?瞧不起谁呢搁这?”
再反观现实生活,果然诚不我欺!
你们都回忆回忆,是不是周遭越是离贫困线近的群众,往往家里头物件堆的满满当当?正是因为不富裕,所以看什么都是好货,什么都舍不得扔。
因此
尽管这类风格不受待见,但这种毛坯房仍是我个人奋斗目标之一。
一来,既然回家了,要的就是个满堂睥睨的牛逼劲头儿!
二来,国内房太贵,大部分人一辈子买一套就到头了。我也得时刻提醒自己,既然早晚得住在内个小盒里,不如先弄个大盒把自己个儿活体装起来适应适应,免得到了换小盒住内天,一看里头连床都没有,抑郁了,睡不着觉,那得多苦恼鸭……
水泥盒下死,做鬼才风流!哈哈哈哈哈呜呜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