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国外遇见香港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在异国他乡遇见同胞,尤其是来自同一个特别地方的香港人,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在漆黑的夜里突然看到一颗熟悉的星星,心里会“咯噔”一下,然后瞬间升起一股暖意,再怎么硬朗的身体,也感觉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包裹住了。

我第一次有这种体验,是在巴黎。那会儿我刚到不久,还在努力适应那里的生活节奏,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再加上一个人,总有那么点儿格格不入的孤独感。那天在蒙马特高地一家小小的街角咖啡馆,我正啃着一本粤语小说,试图在熟悉的文字里找点慰藉。突然,我听到身后有人用熟悉的粤语在低声交谈。我当时脑子几乎是空白的,耳朵却竖得像雷达一样。

然后,一个大概跟我年纪相仿的女孩,端着咖啡杯,眼神不经意间扫到了我,她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我再熟悉不过的香港式笑容——那种带点腼腆又有点狡黠的笑。她走过来,用流利的粤语问我:“你系咪香港人呀?”

那一刻,我感觉全身的细胞都活过来了!我甚至来不及思考该怎么回答,就脱口而出:“系呀系呀!你好!”

我们聊了起来,从各自来巴黎的原因,到法国的生活,再到香港的变化。她已经在这里待了几年,对很多地方都熟悉。她给我推荐了几家地道的茶餐厅,教我怎么跟人砍价,还带我去了几家很少有游客去的、藏在小巷里的宝藏店铺。那种感觉,就像突然找到了组织,之前的种种不适应,似乎都因为这次偶遇而消解了大半。

在那之后,我在国外的经历中,但凡遇到香港人,都会有那么点“心照不宣”的默契。无论是在东京的涩谷街头,还是在伦敦的碎片大厦脚下,哪怕只是擦肩而过,听到那熟悉的粤语口音,心里都会涌起一股亲切感。有时候我们会点头示意,有时候会停下来聊几句,分享最近的见闻,抱怨一下“那边”的生活,或者一起怀念一下港式奶茶和菠萝油。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罗马。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意大利餐厅吃饭,正聊得热火朝天,突然隔壁桌的几位客人,也是用粤语在说话。他们的声音不大,但音调和语速,以及偶尔蹦出的那些我们都懂的词汇,瞬间就把我从意大利的氛围里拉了出来。我忍不住侧过头去看,发现他们也是一群年轻人,大概和我差不多。

我们四个桌子的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各自的谈话,相视一笑。服务员过来点餐时,我故意用了粤语,然后指了指隔壁桌,服务员可能也习惯了这种场合,会意地笑了。没多久,隔壁桌的一个男生也用粤语跟我打招呼,然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串了桌,开始了一个“临时香港同乡会”。我们互相交换联系方式,约定第二天一起去品尝一家很多人推荐但不知道具体地址的港式点心店。那天晚上,我们在异国他乡,用家乡的语言,吃着可能并不是那么地道的港式点心,但那份热闹和亲切,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体验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共鸣,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情感上的连接。在国外,我们可能要学新的语言,遵循新的规则,适应新的环境。而遇见香港人,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看到了熟悉的符号,它代表着我们的根,代表着我们共同的记忆,它让我们知道,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我们也不是孤单的。这种感觉,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概括的、细水长流的温暖。每一次遇到,都是一次小小的“小确幸”,让原本可能有些漂泊和疏离的感觉,瞬间变得安稳和踏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聚会上碰到一个香港男生,聊天的时候过来一个外国女生打招呼,问他来自哪里,他说他来自香港。这个女生又转脸问我来自哪里,心想既然你都说香港了,我当然不能说中国啊,所以我说我来自mainland。那个女生一脸懵逼的看着我(估计不知道mainland)。香港男生看着我笑了一下,对那个女生说:“China,China,we are both from China.”

user avatar

是一种很不好的体验。

前段时间跟老婆去日本旅行,办理入住酒店手续时旁边是一家子香港人,看到我和我老婆护照的时候用粤语小声讨论我们,大概意思就是大陆仔也住得起这么好的酒店巴拉巴拉的,我老婆没听懂,我因为工作原因在广东待过粤语可以听懂一些。

我的天哪,一晚上均价人民币一千多的酒店,这是多“好”的酒店值得这家子香港人这么惊讶。我当时就用他们都听到的声音字正腔圆的用普通话笑着跟我老婆说:看来现在没见过世面的人还是很多呢。说“人”这个字的时候我特意直视着那群香港人,他们都避开了我的眼神。

回国的时候在羽田机场也碰到一家香港人,跟我们同一班飞机,办理托运排队时在我们前面,看到我手上拿的护照又是一波偷瞄打量加蔑视,我直视他们又是不敢跟我对着看。

刚又不敢正面刚,跟我对视也不敢,怂的一批。很烦这种香港人(不是所有香港人)

user avatar

说个笑话吧,去年带老婆孩子去普吉拉威海滩,那里人少清净。刚好有一家香港人,知道身份之后挺热情的,每天过早都会聊两句。

有天他突然问起,你们从那里转来普吉的?老婆说曼谷。他一脸懵逼。。。

曼。。。?谷。。。。?

我一想,咋?难道我记错了?泰国首都是河内?

后来灵机一动,说是bankok 他才知道。。。

感觉推广普通话很有必要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异国他乡遇见同胞,尤其是来自同一个特别地方的香港人,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在漆黑的夜里突然看到一颗熟悉的星星,心里会“咯噔”一下,然后瞬间升起一股暖意,再怎么硬朗的身体,也感觉被一种无形的东西包裹住了。我第一次有这种体验,是在巴黎。那会儿我刚到不久,还在努力适应那里的生活节奏,语言不通,文化差异.............
  • 回答
    在国外遇到台湾人,怎么说呢,那感觉挺奇妙的,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突然发现一张熟悉的地图,瞬间从陌生变得亲切。我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在伦敦塔桥边。那天天气阴沉,人潮涌动,大家都在忙着拍照打卡。我一个人背着包,有点迷失在人群里,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台湾腔在附近响起:“哎呀,这桥真的好高哦!” 我下意识地.............
  • 回答
    在国外独自遇到持“台独”立场的人士时,如何处理确实需要一些策略和智慧。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回应他们的观点,更是关于如何在维护自身权益和避免不必要冲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首先,明确你的目标和底线。 你是想与对方辩论,还是只想保持距离,或者是有其他目的? 了解自己的初衷,可以帮助你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如果.............
  • 回答
    国外生活,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关于中国或者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挺不适应,甚至有点生气,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调侃的乐子。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那种“中国人都是数学天才”的说法。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外读书,小组作业,数学模型是个难点。大家都没思路,我当时正好数学底子还.............
  • 回答
    作为一个在中国以外生活的中国人,我确实遇到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时刻。以下是我记忆犹新的一些例子,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1. 语言障碍导致的误解: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 在超市结账时: 有一次我在英国超市结账,收银员问我需不需要购物袋 (carrier bag)。我不太确定,就含糊地说了声“Yes.............
  • 回答
    《战狼2》在国内红得发紫,号称“准好莱坞”大片,上映后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到了国外,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国产动作片却遭遇了“水土不服”,票房表现和话题热度远不如国内。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非单一因素可以概括,而是多种文化、市场和内容层面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得谈谈“准好莱坞”这个标签。国内观众之所以会这样形.............
  • 回答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振奋的事件和成就,这些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以下从多个维度梳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一、科技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1. 航天领域 天问探火: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
  • 回答
    美国总统在国外遇刺,这绝对是一个足以撼动全球政治版图的事件,其影响将是深远且复杂的,绝非一个简单的“震惊”或“不安”就能概括。这背后牵扯到权力真空、地缘政治变动、国内政治动荡,甚至是国际关系体系的重塑。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美国国内政治的剧烈动荡。总统是国家的象征和最高领导人,他的骤然离世,尤其是在.............
  • 回答
    问得好!利物浦和国际米兰都曾实现过伟大的三冠王伟业,但之后的发展轨迹却有些不同,特别是你提到的“阵容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利物浦确实做得更出色。这背后涉及到一个复杂但关键的因素——引援策略和人才梯队建设的持续性与前瞻性。咱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掰扯:1. 克洛普的建队理念与持续性:克洛普接手利物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文化习俗、法律规定以及潜在的后果。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得明白,在泰国,对王室成员,尤其是国王,是绝对的尊敬和崇拜。这种尊敬不仅仅是礼貌问题,更深深植根于泰国文化和历史之中。泰国的君主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国王在泰国人心中的地位非常特殊,被认.............
  • 回答
    “功成名就时万人称颂,一朝失利便千夫所指”,这似乎成了当下一种令人心寒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在竞技体育领域,那些曾为国争光、热血拼搏的健儿们,在遭遇挫折后,面对的不是鼓励和理解,而是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指责,被冠以“废物”、“不爱国”等刺耳的标签。这些躲在屏幕后面的“键盘侠”,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着最需要支持.............
  • 回答
    乌镇酒店一晚游:防疫政策下的旅行困境与应对之道近日,一则关于女子在乌镇旅游入住一天后被酒店“赶出”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报道,该女子在抵达酒店一天后,因当地防疫政策的变动,被酒店要求立即离开。这一事件不仅让当事女子感到困惑和无奈,也再次将旅行途中遭遇疫情政策变化的风险摆在了公众面前。事件回溯:突如.............
  • 回答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袋里全是各种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许,但很快,那些被我小心翼翼藏在心底的“中国式思维”就开始频繁地和当地的习惯打架,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小白,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进。最先让我感到困惑的,大概就是那种“什么都要排队,而且大家都很自觉”的场面。在国内,我们可能习惯了人潮涌动,挤.............
  • 回答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涌动,就像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人群中,突然看见了自己熟悉的面孔,那一瞬间的熟悉感和归属感瞬间席卷而来。我第一次在国外亲眼见到祖国海军的舰艇,是在地中海的一个港口城市。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游客,漫步在港口边,看着停靠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当我的目光扫过一排威武雄壮的舰艇时,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 回答
    在国外确实存在类似中国“饭圈”的现象,虽然叫法和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的狂热、对偶像的极致维护以及有时突破正常界限的行为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饭圈”的形成往往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流行文化、媒体环境以及粉丝群体的特性紧密相关。以下是一些在国外被认为是“疯狂”的饭圈,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KPop.............
  • 回答
    我没有“做过”任何事情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实际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我无法主动去“改变”任何人的认知。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下,如果我拥有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去做,我会倾向于通过以下方式来间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固有认知:这更多的是关于我被设计成如何提供信息和进行互动,以及.............
  • 回答
    留学 abroad,如果遇到老师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适,甚至有点尴尬的局面。这种情况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老师那里,都可能出现,而且处理方式也会因个人情况和当地环境而异。下面我来试着详细地聊聊,看看有哪些可能的解释和应对思路,尽量不让它听起来像一篇刻板的.............
  • 回答
    在国外与外国同学讨论台湾的地位时,遇到“台湾不属于中国”的说法是很常见的。如何回应,既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是一门需要技巧的艺术。以下我将从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希望能帮助你更有信心地进行这场对话。首先,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可能的认知误区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外国同学的观点并非出于恶.............
  • 回答
    华人黑帮在海外的势力大小,这事儿说起来可复杂了,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用“厉害”两个字来概括。这玩意儿就像那里的洋葱,一层层剥开才能看到里面的内容。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华人黑帮,其实是个挺笼统的说法,里头涵盖的组织和活动范围那是相当广的。从早期那种街头小混混的聚集,到后来发展出的各种有组织犯罪.............
  • 回答
    在国外旅行,护照丢失绝对是最让人头疼、最心慌的事情之一。别急,深呼吸,这并非世界末日,但确实需要你拿出点耐心和细致来处理。我这就告诉你,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你应该怎么做,一步步来,确保你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继续你的旅程。第一步:保持冷静,确认丢失这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在极度焦虑的情况下,很多人会立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