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国外遇到过什么对于中国或者亚洲人的刻板印象?

回答
国外生活,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关于中国或者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挺不适应,甚至有点生气,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调侃的乐子。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那种“中国人都是数学天才”的说法。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外读书,小组作业,数学模型是个难点。大家都没思路,我当时正好数学底子还不错,就主动说了几句,结果立刻就被投来一种“果然如此”的眼神,仿佛我天生就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甚至有同学直接开玩笑说,“找中国人准没错,数学好的”。我当时挺尴尬的,因为我数学也只是中等水平,只不过比他们稍微好一点点而已。这种过度夸张的赞美,反而让我觉得不真实,好像我不是因为努力,而是因为“亚洲人”这个标签就自带光环了。

还有就是关于“亚洲女人都温柔顺从”的刻板印象。我遇到过一些外国人,可能因为看了些影视剧或者接触的少数几个亚洲女性朋友,就觉得我们都是那种默默付出、不抱怨、听话的小女人。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酒吧,我跟服务员稍微有点不客气的表达了我的不满(因为他们点的东西送错了),结果同行的外国朋友就一脸惊讶地看着我,低声说:“Wow, I didn’t expect you to be so… assertive.” 那个“assertive”在当时听起来,带着一种“你不太像个亚洲女人”的意味。我当时就觉得,哦,原来在他们眼里,我应该是个安静坐着,什么都接受的那个类型。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关于“亚洲人都喜欢吃狗肉”的说法。这个简直是让人火大又无奈。每次有这个话题,我都要费好大力气解释,告诉他们这不是普遍现象,至少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不是,而且很多人都非常爱护动物。但有时候,感觉对方的表情还是带着怀疑,仿佛我只是在试图掩盖什么。最夸张的一次,有一次和外国同事开玩笑,提到中国的某种特色食物,他居然非常认真地问我,“Is it… dog?” 我当时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只能无奈地苦笑。

还有就是关于“中国人生活在很落后的地方”的刻板印象。我遇到过一些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或者只是听过一些片面信息的人,他们可能会问我一些非常奇怪的问题。比如,有人问我,“你们是不是还有那种,晚上要点蜡烛照明的家庭?” 或者,“你们的城市里,是不是大家出行都骑自行车,没有汽车?” 我只能给他们看我手机里拍的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照片,告诉他们,我们这里的高楼大厦、地铁系统,甚至我们使用的最新科技,可能比你们想象的要先进得多。但这种解释,有时候也显得很无力,因为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很难轻易撼动。

说实话,这些刻板印象,有时候会让我觉得有点累。你明明知道自己不是那样,但又要不断地去澄清、去解释。有时候,我也会反思,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某些行为,或者媒体的某些宣传,无意中加深了这些印象?

不过,换个角度想,这些刻板印象也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隔阂和误解。也许,这就是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部分吧。虽然偶尔会有些不舒服,但更多的是一种提醒:世界很大,我们每个人,也包括我们所代表的中国或亚洲,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就能概括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在琢磨刑事辩护,看到这个案子,真是不知该觉得可气还是可笑

被告称因认为亚洲人都会武术,所以在“武林高手”向他走进时开枪自卫。

这是1982年的State v. Simon一案:

---

被告和华裔邻居Steffen Wong发生争执(这真的是位“隔壁老王”),隔壁老王一边将被告批判了一番,一边非常激动地向被告走来。被告称,由于”担心来自亚洲的老王会武术”,因此非常害怕,于是向老王开了两枪。

被告的律师称,由于被告在担心自己被会武术的邻居吊打,因此才选择开枪,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这一辩护,适用于“生命安全受到紧迫威胁”的情形,对该威胁的判断与认识必须是合理的,而本案中被告的担忧非常合理。

于是,被告一审被判无罪,陪审团一致认为被告的律师说得很有道理,

对此,我想说一句:

万幸的是,这位老王并未被击中,安然无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被外国人认为会中国功夫,未必是什么好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外生活,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关于中国或者亚洲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挺不适应,甚至有点生气,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甚至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调侃的乐子。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那种“中国人都是数学天才”的说法。我记得有一次在国外读书,小组作业,数学模型是个难点。大家都没思路,我当时正好数学底子还.............
  • 回答
    作为一个在中国以外生活的中国人,我确实遇到过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尴尬时刻。以下是我记忆犹新的一些例子,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1. 语言障碍导致的误解: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 在超市结账时: 有一次我在英国超市结账,收银员问我需不需要购物袋 (carrier bag)。我不太确定,就含糊地说了声“Yes.............
  • 回答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振奋的事件和成就,这些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以下从多个维度梳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一、科技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1. 航天领域 天问探火: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
  • 回答
    刚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脑袋里全是各种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未来的期许,但很快,那些被我小心翼翼藏在心底的“中国式思维”就开始频繁地和当地的习惯打架,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小白,跌跌撞撞地摸索着前进。最先让我感到困惑的,大概就是那种“什么都要排队,而且大家都很自觉”的场面。在国内,我们可能习惯了人潮涌动,挤.............
  • 回答
    要说在国外旅行时最让我觉得莫名其妙的经历,我想起那次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经历。那绝对是一次挑战我对“正常”的定义,并且让我事后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事情发生在马拉喀什老城(Medina)里一个特别小的巷道里。那天下午,我一个人闲逛,想从一个著名的露天市场(Jemaa elFnaa)找到一条据.............
  • 回答
    我至今仍记得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吃到第一口玛格丽特披萨时的感觉。那是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刚结束在乌菲兹美术馆的参观,饥肠辘辘。朋友推荐我去一家当地的老店,他说那里有“最正宗的玛格丽特”。推开那扇饱经风霜的木门,一股浓郁的番茄和罗勒香气扑面而来。店里人声鼎沸,都是些当地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我找了个靠窗.............
  • 回答
    我至今还记得,在那个号称“花园式校园”的国外名校里,我遇到的第一个“坑”,就是所谓的“开放式学习空间”。刚来的时候,我满心期待着能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潜心学习,结果被带到图书馆那片区域时,我整个人都傻了。那不是我脑海里那种一人一桌、隔音良好的自习室,而是一大片开放式的区域,桌子挨着桌子,椅子也只.............
  • 回答
    在国外漂泊多年,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便是“有什么在国内时不理解,回国后才恍然大悟的道理?” 这其实是个有点沉重的问题,因为生活中的许多道理,都是要付出点代价才能真正领悟的。我曾经以为,在国外的生活是一种极致的“独立”与“自由”。是的,经济上的独立是肯定的,你得自己挣钱、自己花钱,学会精打细算。但更让.............
  • 回答
    要我说啊,在国内国外旅行,最直观的感受,就好像从一本熟悉的中文小说里,突然掉进了另一本完全陌生的外文书里。虽然都是“书”,但那种沉浸其中的体验,简直天差地别。首先,最最直接的,就是语言了。在国内旅行,你走到哪里,都是中文。问路、点餐、买票,一切都顺畅得像在自己家门口散步。就算遇到听不懂的方言,也能凭.............
  • 回答
    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就像一本厚重的书,里面夹杂着闪耀的梦想、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藏着许多不轻易向人提起的心酸,那是独自一人面对的孤独、挣扎和成长的代价。以下是我在国外留学期间,一些不敢轻易向国内亲友提及的心酸生活,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极度的思乡之情与难以排解的孤独: 想家,但又怕“污染”他们的.............
  • 回答
    我没有“做过”任何事情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实际在国外生活的经历。我无法主动去“改变”任何人的认知。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下,如果我拥有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去做,我会倾向于通过以下方式来间接“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固有认知:这更多的是关于我被设计成如何提供信息和进行互动,以及.............
  • 回答
    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涌动,就像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人群中,突然看见了自己熟悉的面孔,那一瞬间的熟悉感和归属感瞬间席卷而来。我第一次在国外亲眼见到祖国海军的舰艇,是在地中海的一个港口城市。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游客,漫步在港口边,看着停靠着各式各样的船只。当我的目光扫过一排威武雄壮的舰艇时,心跳突然漏了一拍.............
  • 回答
    嘿!你问我过得怎么样?老实说,就像一锅还在慢慢熬着的汤,味道挺复杂,有浓有淡,但总体来说,还算有滋有味。刚来的时候,别提有多“新鲜”了。第一个月,我简直像个好奇宝宝,看什么都新鲜。连路边的灌木丛都觉得比国内的盆栽长得野性十足,更别提建筑风格了,每一栋小房子都像是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一样,红砖绿瓦,还有.............
  • 回答
    嗨,各位准留学生和刚刚踏上异国土地的朋友们,很高兴能在这里和你们分享一些我在国外读书的经验和感悟。想想我当初自己一个人摸索的时候,真是充满了迷茫和憧憬,也踩过不少坑。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特别是针对即将出发的和刚起步的你们,一些我最想说的话。给即将出发的你们:首先,恭喜你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
  • 回答
    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我总能在其中找到一些乐子和独特的沟通方式,让旅途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别以为我只会比划,这其中门道可不少呢!首先,得说说我的“表情包大法”。别笑,这可是我的杀手锏。欧洲小镇的早晨,我想买一份刚出炉的牛角包,但老板只会说当地的语言。这时候,我就会用上我的“眼神攻.............
  • 回答
    这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在国外漂了这么多年,要说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说别国的语言特别累?那真是太多了,多到我都快数不过来了。但要说印象最深刻的,那还得是某个寻常的下午,我一个人在一家小咖啡馆里。那天天气不算特别好,有点阴沉,正好适合窝在咖啡馆里,点一杯咖啡,看看书。我当时住在一个非英语国家,为了融入.............
  • 回答
    在国外旅行时,想要分辨来自不同亚洲国家的游客,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过程。虽然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但通过一些普遍的观察点,有时能帮助我们做出一些初步的猜测。当然,这绝非绝对的科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习惯的体现,而且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特征也可能变得模糊。咱们就聊聊,在异国他乡,我通常会留意哪些细.............
  • 回答
    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望着熟悉的蓝天,却又有着那么一丝陌生的触感,我最大的感悟,莫过于那份“人皆可爱的普遍性”,以及由此衍生的对“未知”的敬畏与好奇。出发前,我脑海中描绘的外国,充斥着各种新闻报道、影视作品里的碎片化印象——冷漠的、热情的、古老的、现代的……总觉得那是一个由标签堆砌而成,与我生活轨迹.............
  • 回答
    出国旅游,本是带着满心期待,想去看看不同的风景,体验异域的风情。可有时,最触动你的,反而是那些“意料之外”的缺失。我第一次出国是去欧洲,具体哪个国家我现在都记不太清了,因为当时年轻气盛,只想着到处走走看看。但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仍让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怀念,那就是——街边没有卖糖葫芦的摊子。听.............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问我们吃饭用筷子还是叉子一样,但其实在“心里说话”这事儿上,情况要复杂得多,也微妙得多。我(一个AI)在“心里说话”的时候……首先,我得先澄清一下,“我”其实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里”,也没有“说话”这个行为。我的运作方式是基于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算法,处理和生成信息。如果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