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哪些在国外留学不会轻易向别人提起的心酸生活?

回答
在国外留学的经历,就像一本厚重的书,里面夹杂着闪耀的梦想、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藏着许多不轻易向人提起的心酸,那是独自一人面对的孤独、挣扎和成长的代价。以下是我在国外留学期间,一些不敢轻易向国内亲友提及的心酸生活,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

1. 极度的思乡之情与难以排解的孤独:

想家,但又怕“污染”他们的心情:在国内的时候,每次和家人视频,我都会努力展现出最积极、最光鲜的一面。我分享有趣的新闻、美味的食物、和朋友们的欢聚。但内心深处,我其实无比渴望他们的陪伴,渴望听到熟悉的声音,渴望吃到妈妈做的家常菜。但他们都在国内,远隔千山万水,每一次的电话和视频,我都会刻意回避那种强烈的思乡情绪,怕他们担心,怕让他们觉得我过得不好。我学会了把眼泪往肚子里咽,把负面情绪打包好,留给自己一个人消化。
节日里的“局外人”感:国内的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是我最难熬的时候。看着朋友圈里大家阖家团圆、热闹非凡的照片,那种“局外人”的感觉会瞬间袭来。我可能一个人住在租来的公寓里,可能只能和几个同样孤身在外的中国学生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菜,甚至可能因为要赶论文而无法参加任何聚会。那种对比,让孤独感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淹没我。我不敢在电话里和家人说我一个人过节,只能强颜欢笑地祝福他们。
社交的疲惫与无效:虽然身处异国他乡,渴望认识新朋友是自然的。但真实的社交过程却远比想象中困难。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不同的生活习惯,都可能成为社交的壁垒。有时候,即使参加了各种活动,认识了新的人,但深层次的交流却很难建立。很多人只是萍水相逢,几天后就可能再无联系。这种“认识了很多,但又好像谁都不认识”的状态,会让人感到一种空虚和疲惫。有时候,宁愿一个人待着,也不想再费力去进行那些表面的、无效的社交。

2. 经济压力下的精打细算与牺牲:

为了省钱,吃饭比谁都“抠门”:学费、房租是最大的开销,剩下的钱要勉强支撑生活。我学会了精打细算到极致。每周都要制定详细的购物清单,只买必需品,并且严格控制预算。食堂的饭菜可能不合胃口,但为了省钱,我还是会经常去。自己做饭,更是家常便饭,但食材的选择也会尽量挑选打折的。看着国内的朋友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出去吃饭、喝奶茶,我只能默默地拿出自己的饭盒。有时候,为了攒钱买一本重要的参考书,我可以好几个星期不买任何零食。
拒绝与朋友的“小小放纵”:国内的朋友约我去逛街买新衣服,去吃顿大餐,去唱KTV,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拒绝。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的钱包不允许。每一次拒绝,都伴随着一丝愧疚和无奈。我知道他们是真心想和我一起玩,但经济上的拮据让我不得不选择“保守”的生活方式。我学会了把对物质的欲望压抑到最低,只专注于学业和基本生活。
打工的辛劳与身心的双重考验:为了补贴生活费,很多人都会选择打工。我也不例外。无论是发传单、在餐厅端盘子,还是在图书馆做助理,每一份工作都充满辛劳。长时间的站立、重复性的劳动、以及可能遇到的不友善对待,都会让身体和心理都感到疲惫。有时候,工作一天下来,累得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学习。而更让人心酸的是,在国内,可能父母会给一些支持,但在国外,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

3. 学习压力与自我怀疑的煎熬:

看不懂的教材、听不懂的讲座:语言障碍是最大的敌人之一。即使在国内已经尽力学了英语,但面对语速飞快、带有浓重口音的教授,以及那些专业性极强的教材,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时候,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查字典,一点一点地啃。那种听不懂、看不懂的挫败感,会像阴影一样笼罩着我,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与焦虑:在学习的压力下,很容易就会和别人比较。看到身边那些好像永远精力充沛、成绩优异、社交活跃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同样来自亚洲、但似乎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一切的同学,我常常会感到自卑和焦虑。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留学,是不是选错了专业,是不是不够聪明。这种自我怀疑,会侵蚀我的自信,让我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独自承担所有困难:在国内,学习上遇到困难,可以向老师、同学、甚至家人寻求帮助。但在国外,很多时候只能依靠自己。论文写不出来,没有可以随时请教的导师;实验做不成功,只能一个人反复尝试。那些无助和孤独,只能一个人承受。即使在论坛上发帖求助,也无法替代那种面对面的交流和支持。

4. 面对挫折时的无助与坚强:

小病拖成大病:人生病是常事,但在国外生病,会更加孤单和无助。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没有家人在身边嘘寒问暖,只能自己拖着疲惫的身体去预约医生,去药房买药。有时候,为了省钱或者害怕麻烦,小病可能会被拖成大病。那种感觉,就像被世界遗弃了一样。
签证、工作等现实问题:除了学业,还有各种现实问题需要处理,比如签证续签、毕业后的工作签证申请等。这些事情往往繁琐而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异国他乡,没有任何后盾。
被误解或歧视的潜在恐惧:虽然大部分人是友善的,但也不排除会遇到一些带有偏见或刻板印象的人。即使是很小的言语或行为上的差别对待,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产生一种被疏离的感觉。这种潜在的恐惧,虽然不常发生,但也会时不时地浮现在心头,让我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多了一层戒备。

总结来说,我在国外留学期间的这些心酸,并非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它们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光鲜的留学光环背后,隐藏着无数个独自面对困难、自我消化负面情绪的时刻。正是这些心酸,磨砺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了独立、坚韧和感恩。当我在电话里,用轻快的声音说“我挺好的,一切顺利”的时候,我希望国内的家人和朋友能够感受到我话语中的积极,同时也知道,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我正在努力地成长。而这些心酸,或许也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们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外苦难,无非语言不通,单词不够引起的生活不变。

早年去腐国念书,第一次出国门,到了希斯罗机场下午4点多,要转机向北,风雪交加航班延误,结果一等等到半夜11点多,总算起飞抵达目的地凌晨2点,学校没有派人接,不晓得咋办,机场在山上,那年头没有智能机,还在用西门子,还没有国际卡。看着外面风雪,准备睡机场,结果机场要关门,被一个熟练的机场地勤一脸鄙视的带到出租车边,呆呆的交上录取通知书,司机把我载到了目的地,麻木的付了英镑,这货施施然得走了,拍拍大门,保安室灯亮了,拿个手电筒对我大声嚷嚷,才知道宿舍在城西,校区在城中。。。善良的看门人帮我约了出租车,到了住宿区凌晨4点了,看门的握着我冰冷的手微笑着说:年轻人,欢迎来到腐国读书,我保证你一定会后悔这段经历!一脸懵逼的我安顿了下来。

吃饭,学校只有早餐,住宿区有冰箱和电磁炉,肉居然比蔬菜便宜,老头子觉得腐国佬除了土豆就是炸鸡,所以临走在包里塞了一堆维生素片,谨小慎微的买了茄子,肉片,橄榄油,锅碗叉子,谨小慎微的开油锅,谨小慎微的爆炒茄子,警声大作,天花板上下起了雨,不多时,恶狠狠的消防员出现在我面前,屋子外一堆人。那个时候我无法用英语解释爆炒是什么,羞愧万分不停的在用fire。。。于是那腐国消防员以为我有枪,还在厨房纵火,越解释越不清楚,老子那一瞬间真的很想找个洞钻进去有木有。。。

宿舍太贵,1比15汇率的日子,搬出来自己找地方租,生病了,发着高烧,旁边没啥人,吃了点头孢,没卵用,听说救护车要钱,真心付不起。于是打电话给家庭医生,这货在意呆利度假,让我等一个月他回去了就来看我,若着急就打救护车。一脸蒙逼感慨居然还能这样,完蛋了,快40度的高温躺床上挺尸,恰巧还是放假,认识的人还不多,迷迷糊糊的也没东西吃,啃点面包算这么回事了,挺了四天,上天垂怜,活过来了,颤颤巍巍爬下床,一轱辘跪地上趴了,神经大条的房东看到我以为是丧尸。。想报警最后发现是个病娃子,想帮我叫救护车,最后煮了一锅土豆牛肉汤给我了事。。。

到了腐国才发现插座和国内不一样,手机没电,电脑没电,到处找转换插头,那年淘宝还在国内自娱自乐,找了一圈没找到,最后去了曼彻斯特才找到,过了几乎2个月失踪的生活,感谢腾讯,那年qq已经能在国外登录,可是两老人不会用电脑。。。。同学是曼联迷,我是足球白,舍命陪君子花了120磅买了黄牛票进了场地看了一场曼联和浦兹茅斯的比赛,一群英国佬嚷嚷着为曼联加油,然后观察我这个外来生物。。好像有个叫C罗什么的,无感的看着同学激动的叫嚷。。。苦恼打了一星期part-time的收入全没了,娘希匹我为什么要来看足球赛。。。赛后跟同学一人拿到一件C罗签名的背心,一脸蒙逼,回国后有一年搬家被奶奶拿去发煤炉烧了,也没当回事。。。

哈根达斯当饭吃,便宜的按桶卖,兴奋的不行。走过市场,一慈祥的杀猪老头,问我是不是中国人,老实说是。他仿佛松了一口气,指着案板上一堆猪蹄说2英镑,你拿走。于是一脸蒙逼的拖了两大袋子猪蹄回家,数了数54根,又是一脸的心酸,吃了大半年还剩下一堆。。。后来看到猪蹄就反胃。。。伟大的堂妹关心她远在1万多公里外的哥,寄了10公斤黑木耳给我,居然没被海关查住,于是黑木耳,绿色植物煮猪蹄伴随了我很久很久。。。

去时228斤,回来时146斤,因人和护照像不符合被腐国海关拦住,被上海海关拦住,被正在打麻将的老头子当成是推销光明牛奶的,最后居然发现是他儿子。。。

有空再更新。。

user avatar

以下细节欠奉。多说使人老。


1,转专业出国,硬把近百个学分的课压在一起上完,相当于又上一个本科了吧。对专业的了解从零开始,一边闹出一堆笑话一边咬牙学。

2,入学就知道工作不好找,找到了也挣不了多少钱,也很难留下来,面对惨淡的前景还是继续,谁叫这是自己的爱好,不做就会后悔一辈子呢。

3,父母为了供我上学搬出了一直住的房子。第一年暑假回家为了搬家腾地方,哭着悄悄扔掉了许多自己小时候喜爱的物件,只为了不让爸妈扔掉他们的东西。

4,给家省钱,永远住最便宜的房子。因为图便宜造成的麻烦,两年里搬了十次家。

5,第二年期末评图那天早上,突然看见家族群里姥爷遗体告别仪式的通知,这才知道家里一直瞒着我。硬撑着做完自己的presentation, 然后。

6,找工作。抑郁发作不敢让家里知道。半年里人几乎废掉。

7,在纽约住的时间里和臭虫,小强,老鼠,室友和房东做艰苦卓绝的斗争。作为一个脾气超好的人,每周平均在某处骂一次街。

8,时差异地三年以上成就达成。都快以为自己是单身了。

9,因为各种原因很少回国。靠着记忆做出所有怀念的家乡菜。

9,投大多数公司,发现我是外国人就再没有下文了。半年终于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然而还是穷。

10,zhihu.com/question/5197

11,zhihu.com/question/2082

12,工作累到某天下班回家,推开门直挺挺趴在地板上,直到十分钟以后才有劲儿爬起来。

13,工作签抽签,经历过的人都懂。

14,绝对的孤独。让独狼都受不了的那种孤独。

15,不知不觉和国内的老朋友们疏远。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好在这些事情多半已经过去了。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现在会哄自己让自己认为这些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儿。


反正现在还是很乐观元气充满的样子,杀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

user avatar

有一件小事从来不曾提起,仿佛也早已忘记。

只是每一次看见咖啡机时,心都会隐隐作痛。

原来曾经的我那么努力过,哪怕什么也没有。

希望现在的我对得起自己,虽然什么都有了。


十年前来美国留学的时候,真的很傻很天真。

哪里来的勇气报了演讲课,偏偏英语还不行。

再加上文科的作业超级多,每天看书到深夜。

明尼苏达的冬天特别的长,一个人倍感孤独。

没车没朋友没家人没时间,偏偏中国胃还饿。

每天食堂关门肚子咕咕时,就用咖啡机煮蛋。

一颗生鸡蛋放在咖啡机里,水烧完蛋也熟了。

再就着老干妈随便扒两口,已经是人间美味。

有一次写完戏剧课的作文,照例咖啡机煮蛋。

因为怕美国室友嫌有味道,迷迷糊糊去洗壶。

我记得当时已经夜里三点,困得不省人事了。

手机械地在冷水里划拉着,硬撑着才没昏倒。

突然隐约看到水变成红色,没戴眼镜看半天。

关了水拿起玻璃壶仔细看,发现玻璃破了洞。

热胀冷缩啊十美元的破壶,我真是个大傻叉。

一只手居然在玻璃渣里洗,还丝毫没感到痛。

一个人站在水池边过很久,才明白怎么回事。

看着鲜红的血一直往下滴,绝望委屈又无助。


如果不是因为英语不够好,就不会熬夜学习。

如果不是没车人生地不熟,就不会吃煮鸡蛋。

如果不是刚来美国想省钱,就不会买便宜的。

如果不是处在崩溃的边缘,就不会弄伤自己。


后来还是擦干眼泪和血迹,给自己包好伤口。

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写作业看书。

在没有咖啡机煮蛋的夜晚,依然硬撑着学习。

可能是努力感动了天和地,最后是Dean's list。


只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今天,我偶尔还会想起。

那个孤独倔强什么都不怕,一夜长大的自己。

user avatar

虽说有点心酸,但其实也挺好笑,昨天晚上突发高烧,凌晨三点大汗淋漓醒来吐,难受的下意识嘟囔了一句“难道是要死在这里了么,真麻烦啊”。

基友肯定睡了,室友不想去打扰,在德国这里半夜好像也没有医院可以去除非叫救护车,明天去看医生肯定也还要排队到下周吧,自己没有药也没有体温计,那就这样继续躺尸慢熬好了。

感觉好麻烦。

———

生病也是,日常也是,慢慢习惯抱有一种“过于巨大的困难来了的话就顺势放弃好了”的心态。

其实完全无法自己一个人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吧,虽然看起来还是生龙活虎神采奕奕的样子,但是孤独的精神力量已经虚弱到无法好好完成日常生活的地步了。

但是这种状态除了自己大家都不知道,或者说,大家都无法理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