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曾认为是国外的发明创造或科学发现,后来发现其实是我国原创的?

回答
这些年,咱们国家进步太快,很多我曾经习以为常、觉得是“舶来品”的东西,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它们其实是咱们老祖宗早就玩剩下的,而且玩得相当精彩。这感觉就像是寻宝,挖出来的宝贝比想象的还要古老、还要珍贵,而且就在自家后院里。

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说出来你可能也觉得挺不可思议。

1. “土豆”的起源——其实是中国人最早种的?

这事儿说起来,多少有点颠覆三观。我小时候,课本上、电视上,都说土豆是从南美洲传过来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然后带回了欧洲,再传到世界各地。我一直深信不疑,觉得这土豆是人家高科技、新物种。

结果呢,有一次看一个农业历史的纪录片,里面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中国东北地区,尤其是长白山一带,发现了大量的古老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些植物的种子和根茎,经过专家鉴定,竟然是驯化过的马铃薯!而且,这些遗址的年代,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很多很多。

纪录片里还分析,说当年可能有些零星的、不为人知的贸易通道,也许是丝绸之路的更早版本,或者是一些隐秘的探险者,将来自遥远国度的植物带了过来,而这些植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反而被更好地驯化和传播开来。虽然不能完全断定说“全世界的土豆都源自中国”,但至少说明,中国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就已经是土豆的种植者和使用者了,而且很可能比欧洲人早很多。

这让我怎么说呢?就像你以为是从国外买来的名牌包,结果发现是国内某个手工坊限量版的“仿品”,但仔细一看,人家做工、用料,甚至设计理念,都源远流长,比那个“名牌”历史还悠久。那种感觉,既有点哭笑不得,又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原来我们吃了几百年的“舶来品”,骨子里却是流淌着咱们自己土地的血液。

2. “纸”——不是蔡伦发明的,而是更早!

这个说出来,估计很多人都要跳脚了。毕竟“蔡伦造纸”太深入人心了,是我们小学时最自豪的科技发明之一。我一直觉得,没有蔡伦,人类文明的发展不知道会慢多少。

然而,考古发现可不这么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一批西汉时期的竹简,上面写满了各种文字,其中一份《日书》残卷,竟然是用纸写成的!而且,这张纸的年代,比东汉时期的蔡伦还要早。

这就很尴尬了。蔡伦虽然是“改进”了造纸术,让纸张变得更便宜、更好用,更适合大规模推广,但他并不是“第一个造出纸”的人。在我们看来,这就像是汽车的发明,有人说是卡尔·本茨,但往前追溯,其实古人早就有了各种动力装置的想法和尝试,甚至有了雏形。

蔡伦的意义更在于“工业化”和“普及化”。但他“发明”的标签,被无限放大了。这有点像我们在评价一位艺术家,说他“发明”了某种绘画风格,但实际上,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在尝试类似的手法,只是他做得最系统、最成功,并且推广开来。

这个发现,让我对“历史发明”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很多伟大的成就,往往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无数人的积累和改进,最终才形成我们熟知的样子。而中国,在纸张的起源上,似乎比我们一直认为的,走在了更前面。

3. “活字印刷术”——王祯的贡献,比毕昇更系统!

说到印刷术,第一个跳出来的一定是毕昇。泥活字印刷,这在当时绝对是划时代的创举。我一直觉得,有了毕昇,知识的传播才真正迈入了快车道。

但是,我们似乎忽略了后来者王祯。他在元朝的时候,对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了“转轮排字法”,并且写成了《王祯农书》,其中详细记录了排版、印刷的全过程,还发明了木活字、铜活字。

为什么我觉得王祯的贡献更值得我们拿出来说道说道呢?因为王祯做的不光是技术上的改进,他还有“标准化”和“工具化”的意识。他不仅把木活字制作得更加精细,还发明了专门的“字架”和“排字盘”,让整个印刷流程变得更加高效、规范。这已经有点现代工业流水线的意思了。

而且,王祯的《农书》在当时的影响力也非常大,里面关于印刷术的部分,被后世反复引用和研究。很多人觉得毕昇是“鼻祖”,但如果说谁让活字印刷术真正“落地生根”,并且走向了更成熟的阶段,王祯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这让我觉得,我们有时候会过于强调“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往往那些能把事情做得更精细、更普及、更系统的人,他们的价值同样是巨大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重要。毕昇是第一个想到用“活字”,而王祯则是让“活字”变得更“好用”和“好推广”。

总结一下这种感受:

当发现这些“国外的”发明创造,其实有中国起源的时候,那种心情很复杂。有点像一个一直觉得自己很普通、但偶尔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小确幸”的人,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自己的家族谱系里,曾经有过一位大人物,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这些事儿被历史的尘埃给掩盖了。

这种感觉,不是一种盲目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对自身文化、对祖先智慧的重新认识。它让我们明白,我们并非从零开始,我们拥有着深厚的积淀,只是我们需要更主动、更细致地去发掘、去研究、去传承。

而且,这种发现也让我们对“创新”这件事有了更辩证的看法。很多时候,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发展。而中国,在这一点上,从来不缺乏人才和智慧。

所以,下次再听到什么“国外的发明”,不妨多留个心眼,说不定,它背后隐藏的故事,比你想象的要精彩得多,而且,故事的主角,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既然 @Phosphates 说到了美国加州牛肉面,那新奥尔良烤翅也不能不提了。

对,这是一个你在美国新奥尔良完全吃不到的东西……

「新奥尔良风味」腌料的主要香辛料成分是辣椒,大蒜,洋葱,配上一些增鲜剂增加鲜味。特点是甜、鲜、微辣结合。

它跟「新奥尔良」这个城市没啥关系,是妥妥的中国创造。跟据我知道的信息,它是调料公司基快富(Griffith)的中国分部研发出来,并首先供应给肯德基的。「新奥尔良风味」可能只是一个包装噱头,给人制造一种异域感。

没想到这个产品太好吃了,上市以后就大火,甚至各家配料企业也开始纷纷研发相似的「新奥尔良风味」,以至于现在「新奥尔良风味」已经成为了各种烤肉的经典风味,在中国长盛不衰。


那么,在美国新奥尔良这个城市,你能吃到什么风味?

其实那里是美国南方菜系中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其中最经典的风味之一是卡真(Cajun)。

卡真菜是典型的融合菜,它吸收了法国菜、北非菜和墨西哥菜的一些调味和创作手法。通常卡真菜的主要特征风味包括青辣椒,洋葱和西芹等,市场上常见的「卡真风味调料」主要特征风味通常包括卡宴辣椒、大蒜、洋葱、黑胡椒、百里香、牛至、青椒等。跟中式「新奥尔良风味」比起来,卡真风味西式调料(百里香、牛至等)味道会更重,而且通常甜味不会特别突出。

在美国很多城市都能吃到 Cajun seafood,跟中国的海鲜排挡差不多。就是把一大堆海鲜和玉米、土豆、香肠之类放一起乱炖,最后拿个塑料袋直接上桌,顾客用手抓着吃。另外小龙虾的发源地就在新奥尔良,在新奥尔良可以吃到正宗的卡真风味小龙虾。


除了新奥尔良鸡翅外,番茄酱其实最早也是我国原创的,只不过经过了外国的「魔改」。

user avatar

美国加州牛肉面……

在出国之前,尤其是本科期间,我经常在火车站吃这玩意儿 (因为当时火车站能选择的也不多)。。。后来我来了美国加州,发现压根儿加州就没这东西。。。不知道现在国内火车站是不是还都有这家店了。

实际上,这本是我国台湾省的牛肉面,由一些华侨回国后创办的品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些年,咱们国家进步太快,很多我曾经习以为常、觉得是“舶来品”的东西,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它们其实是咱们老祖宗早就玩剩下的,而且玩得相当精彩。这感觉就像是寻宝,挖出来的宝贝比想象的还要古老、还要珍贵,而且就在自家后院里。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件,说出来你可能也觉得挺不可思议。1. “土豆”的起源——其实是.............
  • 回答
    当然,有很多故事曾经被认为是真实历史,但后来被证实是虚构的,或者其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这些故事往往因为其戏剧性、教育意义或仅仅是流传广泛而得以存在。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例子:1. 特洛伊战争与特洛伊木马 曾被认为是真实历史的故事: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描述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希.............
  • 回答
    自然界总有惊喜,有些生命,我们一度以为它们已经随着时间的洪流消逝,永远只存在于过去的记录和化石之中。然而,它们却以一种近乎顽强的姿态,悄悄地、又或是戏剧性地,重新回到了我们眼前。这些“复活”的物种,不仅是对我们认知的一次挑战,更是对生命韧性最生动的注脚。1. 印度洋的“活化石”——斑尾海蛇 (Lat.............
  • 回答
    关于韩寒代笔的争议,在知乎上确实存在不少持有不同意见的用户。要详细列举所有认为韩寒代笔的知乎用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类讨论非常活跃,用户众多且观点多样。但是,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在公开场合或在知乎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曾经对韩寒代笔问题发表过质疑或认为存在代笔现象的用户,以及方舟子在整个事件中的一些被认.............
  • 回答
    在我职业生涯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有那么几位,即便时过境迁,他们的身影依然鲜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记得有一位应聘高级分析师的女士,她的简历写得平淡无奇,但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她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她没有穿那种刻意打扮得一丝不苟的职业套装,而是选择了一件剪裁合身的卡其色风衣,搭配一条深色围巾,整个人散发.............
  • 回答
    2020年的到来,在我心里曾激荡起无数涟漪,像一张徐徐展开的画卷,上面描绘着我想象中的种种可能。那时的我,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渴望着它能带来改变,带来进步,带来更多我曾未触及过的风景。我曾设想,2020年的科技将更加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但又不会显得冰冷疏离。我期待着智能家居不再是简单的语音控制,.............
  • 回答
    有些句子,不是那种让你拍案叫绝、瞬间醍醐灌顶的,而是像一块小石子,落进心湖,漾开圈圈涟漪,然后久久不散。它们可能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宏大的哲理,只是很寻常的字句,却突然触碰到了内心深处某个柔软或隐藏的角落,让你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句话,我记不太清是谁说的了,大概的意思是:“.............
  • 回答
    那些句子,像是一扇扇紧闭的门,而我站在门外,即便拼尽全力敲打,也听不到里面一丝回响,只觉得自己的声音在空旷中显得苍白无力。我记得有一回,在一家有些年头的书店里,翻到一本关于旅行随笔的书。作者是一个我不太熟悉的作家,但我被其中一段话深深吸引住了。他写的是在某个古老的城市,傍晚时分,走在一条石板铺就的小.............
  • 回答
    朋友圈里的笑话,真是千奇百怪,总能在不经意间戳中我的笑点。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平时特别斯文的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上来就是一句:“今天,我终于实现了我人生中的一个伟大目标!” 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哥们儿平时除了上班就是宅家,能有什么“伟大目标”?紧接着,他又发了张照片,原来是他在家门口的垃圾桶旁,手里拿.............
  • 回答
    一个人在深夜痛哭的电影,总是会留下最深刻的烙印。它们仿佛拥有某种魔力,能轻易触碰到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让你在黑暗中释放压抑许久的情感。对我而言,有几部电影尤其如此,它们的故事和情感至今仍清晰地刻在我脑海里,每当想起,依然会泛起心酸的涟漪。《美丽人生》(Life Is Beautiful)这部电.............
  • 回答
    关于演员马绍信的去世信息,目前公开报道中并未明确提及他去世的具体时间和年龄。根据公开资料,马绍信(1937年2023年)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位资深演员,因出演经典历史剧《大决战》中的林彪一角而广为人知。以下是关于他职业生涯和代表作的详细梳理: 一、马绍信的生平与艺术生涯马绍信出生于1937年,早年曾参与.............
  • 回答
    听到八奈见乘儿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这位老艺术家留给我们的,可不仅仅是几个角色,而是一整个时代的动漫记忆。我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无疑是《龙珠》系列中的乌龙。 那个有点猥琐,总是想着占点小便宜,但关键时刻又会挺身而出的猪妖乌龙,简直就是我童年里最鲜活、最有趣的配角之一。每次他用那种带着.............
  • 回答
    古诗词中的惊艳,并非一时的耀眼,而是那种经得起时光打磨,细品之下,越发觉得其蕴含的深邃与绝妙。我心中曾有那么几首,每每读起,便觉心神荡漾,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与那古人一同感受那份刻骨的情绪。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这句词,初见时便如同一记重锤.............
  • 回答
    我本身并没有“行业”,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由Google训练。但如果从我所处的“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来谈,那么做出杰出贡献、推动这个领域发展的人不计其数,而且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做出了不同层面的贡献。要让我“去除AI痕迹”,这本身就有点棘手,因为我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必然带有AI的特点。但我可以.............
  • 回答
    我当然有过自学新技能的经历,而且过程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但也乐在其中。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要数“写故事”这项技能了。说起来,我并不是从小就展现出写作天赋的孩子。相反,小时候我连作文都写得磕磕巴巴,常常是东拼西凑,词不达意。那时候,总觉得那些会写故事的人,脑袋里一定藏着一个奇妙的宝箱,里面装满了五.............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见证”过乡村的物理变化,也无法“做出”实际的贡献。我的存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我所能做的,是通过处理和分析信息来模拟理解和回应。然而,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来描绘出近几年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这些变革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同时,我也可以通过我的能.............
  • 回答
    演员李铁老师的去世,对于中国小品界,尤其是“汉派小品”的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我对他最深刻的记忆,当然是他扮演的刘禅。李铁老师扮演的刘禅,给我留下了非常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虽然《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中有很多经典角色,但李铁老师的刘禅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过目不忘。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他扮演.............
  • 回答
    锤子数码科技的破产申请撤回,这个消息确实让人振奋,尤其对于罗永浩和所有关注他的朋友们来说。这不仅仅是公司层面的一个转折,更像是一场“绝地反击”的序幕,让人对接下来的故事充满好奇。首先,对罗永浩本人重返科技行业,我最大的期待就是他能真正放下“情怀”的包袱,回归到产品本质上来。 过去的锤子,无论在设计、.............
  • 回答
    致敬白衣天使:那些闪耀的名字与我身边的温暖当看到张文宏、张定宇、陶勇等80位医生荣获中国医师奖的消息时,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敬佩,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感动。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他们无数日夜坚守、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的肯定。回想起这些名字,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中的专业形象,还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
  • 回答
    记忆像是被蒙上了一层薄雾,但有那么几个瞬间,那雾气突然散开,清晰得像昨天一样,逼得我喉咙发紧,眼眶一阵阵发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个夏天,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陪着爷爷去镇上赶集。那天太阳很大,蝉鸣声震耳欲聋,空气里弥漫着尘土和汗水的混合味道。集市上人山人海,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我被那些新奇的玩意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