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国外有哪些外交案例最为失败?

回答
审视外交史,我们能发现许多国家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但并非所有行动都能如愿以偿,有些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回顾历史,一些国家的外交政策确实遭遇了重大挫折,给国际关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例如,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世纪中期,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干预及其外交后果。这场战争,从战略和政治层面来看,都可以被视为一次代价高昂且未能实现其核心目标的外交失误。

当时,冷战的阴影笼罩着世界,美国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阻止共产主义在东南亚的扩张,也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认为,一旦越南落入共产主义阵营,周边国家也会随之“倒下”。基于这种担忧,美国开始逐步介入越南事务,从最初的军事顾问和援助,逐渐升级为大规模的军事部署。

然而,这场战争的进程与美国的预期大相径庭。越南人民保卫国家独立的决心异常强烈,其游击战术和对本土环境的熟悉程度,使得美军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难以发挥优势。美国投入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却未能换来预期的胜利。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国内日益增长的反战情绪,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分裂和动荡。

从外交角度看,这场战争的失败不仅在于未能实现阻止共产主义扩张的战略目标,更在于其对美国国际声誉和全球影响力造成的损害。美国作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的形象受到了严重质疑,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干预政策产生了疑虑。这场战争也导致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单边主义”倾向受到批评,促使美国在后续的外交决策中更加谨慎。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美国在制定对越政策时,可能未能充分理解越南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历史背景。将一场复杂的民族解放斗争简单地定性为冷战意识形态的对抗,可能导致了战略上的误判。此外,战争的长期化和高伤亡率,也使得国内民众的耐心和支持逐渐耗尽,这反过来又制约了政府的外交和军事选择。

越南战争的失败,至今仍是研究国际关系和外交决策的重要案例。它提醒着我们,在制定外交政策时,需要对当地的复杂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理解民族主义、历史文化以及民众的意志,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国内民众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反应。一个成功的国家,其外交政策不仅要服务于国家利益,更要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并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的沉重教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近些年来,莫过于科威特战争前夕,美国大使与萨达姆的例行会谈,会后报告,最近无事。

user avatar

论失败,川普政府在2018年的对朝政策绝对可以上教科书——教科书级的外交灾难,把基本已经到手的和平奖亲手放飞了。

2018年3月,朝鲜表达了愿意就核武器和洲际导弹问题与美国进行交流的意向,为了表示诚意,5月在还没有与美方进行接触的前提下,就主动炸毁了核试验场。如果回到1994年克林顿政府时期,那肯定是抓住机会与朝鲜接触,然后就朝鲜继续拆除核能力与导弹能力进行谈判,一步步的用不断给出的胡萝卜使朝鲜放弃核武器并接受国际原子能组织的定期检查。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朝鲜方面也准备就这个步骤进行谈判,最后实现停战与解除制裁的目的。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朝鲜半岛核问题终于可以看到曙光的时候,时任国家安全助理的博尔顿提出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要价:

朝鲜必须无条件接受美国对核设施和导弹生产设施的检查,必须彻底废除所有核能力(民用的也不例外),在完全履行这两条以前,美国不对朝鲜做任何承诺。最后,朝鲜的核技术重要人员必须转移到美国或第三国居住!

这一下子彻底踩死了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刹车。整个朝美关系立即急转直下,尽管朝鲜方面在19年再次和川普会晤,但已经不再相信美国的任何意见与承诺。同时,本来朝鲜已经暂停的导弹试验再次启动,甚至示威性的在20年10月的阅兵式上展出了可以打击美国本土中部的大型弹道导弹。但美国此时已经无法选择任何一个可以表示对抗的选项,连军事行动都不再可行——博尔顿的条件使第三方都觉得没有任何诚意,自然也就不愿意再配合美国的任何行动。

这个外交失败不仅仅是内容上戏剧性的反转,更重要的是曾经中朝之间的猜忌因为这次事件彻底得到解决,朝鲜死心塌地的跟随中国,而不再相信美国。甚至,朝鲜认识到自己具有战略上具有极大的博弈价值,重新开始开发可以威胁美国本土的导弹武器,这使得美国在解决朝鲜问题上的选择更加狭窄,而偏偏美国拥有的最大优势军事力量却又无法发挥理想的作用。

把一个有可能中立的芝麻小国逼成了敢于威胁自己的对手,自己还没法消灭它,这么愚蠢的外交你能在人类历史上找出几个?

user avatar

凡尔赛条约

这个愚蠢条约是20世纪诸多战争导火索,造成了英法衰落,甚至是21世纪美国和伊斯兰世界冲突的根源。

战败国处置问题:

1.针对战败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各条约均制订了苛刻的惩罚措施,结果不该重罚的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损失最大,最应惩罚的德国却没有重罚,土耳其更是除了阿拉伯什么都没损失。


对德国的清算因为英国只关心海军和殖民地实际远远不够,既没清算一战爆发罪魁普鲁士军官团,又让德国保留了发达工业。说白了就是面子上狠狠地羞辱了德国人,又没有摧毁德国人报复的能力。


最终,因各国背负巨额赔款导致通胀,大量小资破产,激进思想大肆传播。匈牙利,保加利亚被逼成轴心国,德国被纵容成了轴心国。

2.重要的新生力量——苏联被排斥在外,美国又没有加入,使得英法无力控制局面,只能和德国绥靖,加快了二战发生


民族自觉问题:

3.对于沙皇俄国,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该自觉的地方不进行民族自觉,不该民族自觉的地方却胡乱推行民族自觉。


根据民族自决和防卫苏联的需要,英法在东欧建立了一系列的“民族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剧烈膨胀的罗马尼亚和硬捏合起来南斯拉夫王国。


但在民族自觉理想和防卫苏联需要的畸形政策下,所有东欧小国都不是严格的按照民族来分的,甚至有许多的划分是不按民族自决的原则的。这是几个实例:

(1)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生活着大量日耳曼人,战后奥地利曾希望并入该土地,但为了酬劳捷克军团在苏俄内战功勋,这就成了捷克土地,该问题一直到二战后捷克把所有日耳曼人驱逐出境告终,但还是今天德捷两国心结。


(2)为了和盟友罗马尼亚接壤,巴黎和会将喀尔巴阡鲁塞尼亚划给了捷克斯洛伐克但是当地的主要民族是匈牙利人和乌克兰人。


(3)特兰西瓦尼亚东部,主要居民是匈牙利人,但是在巴黎和会上却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割给了罗马尼亚。


(4)将匈牙利人占有的伏伊伏丁那割给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5)德意志人主导的南蒂罗尔和斯拉夫人主导的扎拉和伊斯特里亚半岛被意大利占据


(6)奥地利在战后按照民族公投要求加入德国的愿望被协约国直接否定


整个东欧的碎片化给了他们强大的邻国未来扩张的可乘之机,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缺乏团结力量的东欧从此成为了德国和俄国为了扩张的绝佳目标。


历史隐患

凡尔赛和约还留下了两个巨大的炸弹,不过当时醉心划分欧洲的列强根本没人关心。


4.英国胡乱许愿,用一块土地勾引两波人最终,自食恶果。


奥斯曼帝国控制的中东地区主要生活着阿拉伯人和耶路撒冷犹太人,为了鼓动他们反抗奥斯曼英国派遣劳伦斯深入该地和麦加埃米尔,穆圣后裔阿里谈判,承诺战后帮助阿里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可是英国同时也向法国,汉志沙特家族,犹太人同时做了许诺,结果一战结束,英法立刻翻脸强行将阿拉伯地区分而治之,鼓动沙特家族占领麦加驱逐圣裔至约旦,并剥夺犹太人在巴勒斯坦自治权。

这问题就这样一直拖到现在,并导致今天中东乱局。

5.亚洲中国,朝鲜,越南,伊朗采取极为侮辱的方式羞辱他们,却又拒绝了日本黄种人平等法案,导致巴黎和会以后,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大亚细亚主义,伊斯兰主义,成为东亚到今天的思想主流。


中国青岛不必说了,朝鲜末代国王曾派代表团赴巴黎控诉日本,结果和会连门都没让朝鲜人进,日本得到消息后立刻毒死朝鲜国王,吞并朝鲜,朝鲜爆发骚乱,朝鲜劳动党和韩国光复会就在这次扰乱中诞生

越南当时留法青年阮必成曾以民间人士代表越南赴巴黎和会希望法国给予自治权,但英法操控的和会直接把这个青年扔出会场,这个青年愤而改名阮爱国他后来又改了一个名字叫;胡志明


至于伊朗:

1915年,英俄两国不顾伊朗在一战中宣布中立,擅自达成“君士坦丁堡协定”,将伊朗全境彻底瓜分。

1921年2月21日,英国驻伊朗军事顾问团扶持亲英政客赛义德和礼萨.汗发动政变,囚禁爱国铠加国王,由赛义德出任首相,由英国顾问指挥的哥萨克师长礼萨.汗为元帅。从此开始长达58年的巴列维卖国政府统治。

@夏尔 @土豆烧牛肉贴木儿 @寺内正道 @何楚之 @树大师 @赵国星

user avatar

举一个失败的中苏外交例子吧,个人认为算失败案例里比较有特点的

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国方面想趁着这个机会改善已经剑拔弩张的中苏关系,主动结束中苏论战。正好苏联方面也有此意,甚至苏方对于中苏关系的走向比较乐观,一些苏共高层认为,是赫鲁晓夫的言论和举动给两国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玉米下台了,兄弟间的阻碍也就没有了。

苏共高层甚至设想,如果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为赫鲁晓夫的粗鲁道歉,从而与中共达成恢复友谊的协定。只不过由于苏联新领导班子还没稳定下来,未来得及抛出橄榄枝。

中方显然更加主动,抢先发出了改善关系的信号,占得先机。

面对中方的提议,苏方也立马积极响应,于1964年10月30、31日,相继作出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十月革命庆典的决议。

中方这次负责出使苏联的是周恩来,苏方也高度重视,毕竟此前一段时间内,苏中两国像对着聋子喊话一样,各自朗读自己的长篇大论而没有正面接触。两方领导人都希望表明各自对世界的理解、找出双方的分歧所在,使得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再次亲密地站在一起。

莫斯科时间11月5日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抵达莫斯科。11月7日,中方代表团出席苏联政府在克里姆林宫大厅举行的招待会。

然而会上的情节实在是太戏剧性了。

会上,马利诺夫斯基喝多了酒,说了一句富有挑衅性的反美祝酒词,当场得罪了美国驻苏大使。

周恩来抓住了这个机会,带队走过来,为马利诺夫斯基“精彩的反美祝酒词”表示祝贺。

让周恩来这个T0段位外交家没想到的是,这位苏联元帅是真真正正地喝醉了,马利诺夫斯基又借着酒劲说,希望中国人“不要在政治上耍魔术”“我们不要让任何鬼来扰乱我们的关系”。“俄国人民要幸福,中国人民也要幸福,我们不要任何毛泽东,不要任何赫鲁晓夫来妨碍我们的关系!”

由于美国记者在场,周恩来忍受着这种挑衅的话题走到了一边。

这时其他几位苏联元帅也走了过来,中方翻译听到了马利诺夫斯基继续说的话:“我们俄国人搞掉了赫鲁晓夫,你们也要搞掉毛泽东。”接着他又同贺龙谈话。马利诺夫斯基在谈到毛泽东时使用了俄文的脏话。期间,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还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任何蔬菜都是有时令的”。

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极为愤怒,离开大厅回到驻苏大使馆后,周恩来认为这并非偶然事件,必须严肃对待。11月7日夜,中共中央就收到了代表团发来的急电,报告此事的经过,并提出代表团准备向苏共中央正式抗议,请中央尽快给予指示。

随着两国改善关系的失败,早已成为一纸空文的中苏同盟条约更加无法挽回两国同盟的彻底瓦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