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发了个通知,针对蓝牙Wi-Fi频段干扰,正好让我们一窥干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继续看这个文件,
第四条这里提到了两种频率共存避免干扰所需的技术:发射功率控制、动态频率选择。不过这是针对5.1GHz波段的。对于题主所问2.4GHz设备,我们要看附件2。
附件2是一个充满术语,公式,表格的技术文档。所以我们忽略细节,只看标题。其中第一、二、四节是和2.4GHz设备有关的:
第一节,发射前搜寻。里面分三个小部分,分别是跳频技术、基于帧结构非跳频技术、基于负载非跳频技术。
第二节,监测和避让。里面分两个小部分,分别是跳频技术和非跳频技术。
第四节:限制等效占用率。
综上所述,在这里使用的技术有
看完了通知,现在来看看实际空中信号的样子。我先从网上搜索得到的一张蓝牙信号和Wi-Fi信号的频谱图:
信号相当干净。上方叫“频谱图”,横轴是频率,纵轴是信号强度。下面的彩图叫“频谱瀑布图”,横轴和上面的频谱一样是频率,而信号强度用颜色表示,越亮信号越强。纵轴是时间,工作时彩图不断地向下平移,最新的情况在最上面,像瀑布一样。
频谱图上那些【蓝色的牙】就是蓝牙的跳频信号。右侧那个【巨大的波】是Wi-Fi。注意瀑布图,这些信号随时间不断跳动,尤其Wi-Fi信号只有两次突发传输。
我又把我手边的频谱仪调到2.4GHz波段,随便截了两张图,这就是此时此刻我桌子上的真实信号:
这张图覆盖了2459~2479MHz共20MHz的带宽,左半部分是就是传说中的Wi-Fi第11频道,中心频率2462 MHz。11频道右侧12频道,中心频率2467,有部分频谱和11频道重合。再右侧中心频率2472的13频道明显要空闲一些。
可以看到宽带的Wi-Fi信号,是猝发传输的。使用相同频道的不同Wi-Fi分时使用信道。图中还能看到普通的20MHz带宽Wi-Fi和霸气的40MHz带宽高速Wi-Fi。
右面有几条蓝牙传输,蓝牙的带宽是1MHz,和Wi-Fi相比窄了很多。这些蓝牙躲开了繁忙的11、12频道,躲在频率较高的右侧。但也免不了偶尔被40MHz的高速Wi-Fi骚扰一下。
这张图显示了繁忙的Wi-Fi 6频道和较为空闲的Wi-Fi 4频道。注意2426MHz那个信号比较强的蓝牙,在4频道空闲的间隙里传输。
为了答谢大家的赞,特地买了低噪放,改进设备更新一张图:这次蓝牙信号看得更清晰,能清楚地看到蓝牙信号在WIFI的时间间隙、频率空隙中传输。
下面是我的BB时间:
现在的Wi-Fi和蓝牙基本都使用了上述手段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在物理层减少干扰。除此之外,应用纠错编码、出错重发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干扰环境下的通信性能。
实际使用中,如果发射信号的无线网卡距离蓝牙鼠标的接收机太近(几厘米这种),强大的WIFI信号可能会阻塞掉蓝牙接收机,导致蓝牙键鼠失灵,这是最容易感受到的有害干扰。总之通过各种手段把干扰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就可以做到频率共存共同使用。
最后不忘作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根据划分和IARU的建议,2.4GHz有50MHz共用频谱用于业余卫星,而5.8GHz上共用问题要严重一些,全部频率都在业余划分之内。理论上频谱使用权是 有执照的WiFi等应用 = 其他主要业务 > 业余电台 >≈ 无需执照的应用。工作在这里的业余电台也应该通过频率选择,开发新的业余无线电技术等手段,共享频谱资源。
不同用户共享频率,充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我们的目标,是技术进步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