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移动在凌晨12点后开启了5G基站节能。
这两年流行一个梗:5G时代,最大赢家可能是国家电网。
为什么?
5G确实太耗电了。
目前运营商的5G基站空载功耗超2KW,满载功耗约3.5KW,是4G基站的3-4倍左右。所以,5G节能是运营商必需考虑的问题,否则,运营成本太高了。
(所以不仅是基站更耗电了,5G手机也比4G更耗电了)
不过手机厂商都会针对5G做节能策略,其中最激进的是iPhone13,在小包业务情况下,如果没有被网络分配到小BWP上(例如微信),手机会主动到4G去,无论是否息屏(网络还是显示5G)
5G能耗比4G大幅增加,主要是在射频上。所以,主要节能手段一般都围绕射频展开,目前运营商已经使用的功能是:
1、DTX关断(符号关断、时隙关断):在凌晨业务量极低的情况下,关闭功率放大器等射频硬件,降低静态功耗(微秒级);
2、通道关断:在业务量极低情况下,按照不同级别关闭AAU的天线通道(秒级),例如64阵列天线通道变成16通道,降低能耗;
3、当网络中没有5G用户时(手机在息屏状态下,也会开启节能模式,自动进入4G),例如晚上大家都睡觉后,AAU会自动关闭大量的射频器件,深度休眠。
如果看不懂上面的技术性描述,可以简单理解为,当凌晨业务量很低的时候,5G基站会像iPhone使用节能模式一样,速率降低,覆盖范围变近,以此来实现节能目的。
更多推荐阅读
其实这道题下边各位的回答已经指出了问题,大概率是5G基站在0-8点间开启了功率控制,但是应该不会影响通话和上网质量,如果有影响(比如试试手机游戏延迟和测一下下载速度),如果低于日常速度建议投诉工信部,非常管用。
我这里之所以说大概率,是因为手机信号变弱的原因通常比较复杂,比如我大学还在宿舍的时候,发现晚上12:00手机信号必然从满格变到0,后来一投诉,才发现原来我们宿舍楼顶基站接入的是学校电路,这样只要晚上宿舍断电基站关停,一栋楼的手机都会退站再重新接入,从晚上12点开始信号就会非常差。
刨除这些偶然因素,目前5G现网其实基本都实装了节能方案。根据测算,2025年通信行业将消耗全球20%左右的电力,而在组成5G网络的所有设备中中,基站设备能耗占总能耗的85%以上。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对比,如果按照单位基站来测算,5G基站空载能耗大约2.2-2.3kW,满载功耗大约是3.7-3.9kW,从单个站点来看,能耗是4G基站的3-4倍;而按数据吞吐量/能耗比的角度,5G基站其实要比4G低不少[1]。
可以做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我们假设山上住了10个人,每天都需要有2个人抬水上山,10年时间里山上又来了5个住户,这时候水桶明显不够了,而山上的人往山上搬迁的意愿又十分强烈,于是山上的住户们凑钱,换了个可以给100个人提供日常用水的大水车,这个水车需要5个人专门负责运营,短时间内运营成本提高了,但是大家发现靠水费承担不起,于是把水车空转50%。这大概就是目前4G到5G网络的运行状况。
因为目前5G基站普遍不能满载,设备商们发现射频拉远单元(AAU)约占总体基站功耗的90%,于是大家想尽办法来降低设备功耗,当然整体的方案其实比各位说的要复杂的多,不仅仅体现在节能方式上,触发方式也十分复杂[2]。
基本主流的基站节能方案有两种[3],硬关断和软关断:
硬关断的问题是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恢复时间,所以目前使用比较少[4]。
实际操作里,基本是各种节电方式来汇总累加判断效果,甚至用上的机器学习等算法[6],这个复杂程度我可以用现网的一个判断流程来给你们举例:
题主小区应该是触发了某种判决条件,导致原本接入的基站执行了通道关断或者深度休眠,信号变得比较弱;但是虽然信号比较弱,根据现网的策略,如果业务负载提升(比如题主用手机大流量下载),基站应该会重新恢复工作状态,满足用户需求。
所以,可以测试一下实际速率和通话效果,如果和平日差别比较大,建议直接投诉....会有人来修的。
大概如此。
这就是我说现阶段只发展5g不进一步发展4g是方向错了的原因
4g在lte cat24下的下行速率可以达到2.5g
但现阶段很多部署的低端5g基站根本达不到这个速率
更搞笑的是,支持cat24的4g基站,除了采购价可能比某些5g基站更贵外,不但功耗低于5g基站,覆盖范围还高于5g基站
而成本问题,会因为覆盖范围更广需要的基站更少反而拉平
也就是说,在非人口密集区,部署旗舰级的4g基站比部署低端5g基站绝对性价比更高,只有人口密集区有5g基站的必要性
4g和5g应该是并存的,直接放弃4g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