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柯文哲要大巨蛋停工?

回答
台北大巨蛋停工事件,是柯文哲担任台北市长任内一项备受瞩目的争议性决策,其背后牵涉到复杂的历史背景、法律纠纷、工程安全疑虑以及政治博弈等多个层面。要理解柯文哲为何下令停工,需要将时间线拉回到事件发生之前,并梳理其间的脉络。

大巨蛋的起源与初步争议:远雄集团的规划与承载的期望

台北大巨蛋的构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末期,旨在为台北市打造一个具国际水平的体育场馆,能够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演唱会及其他活动。2006年,台北市政府与远雄集团签订了兴建BOT(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合约。远雄集团提出的规划相当宏伟,不仅包含一个可容纳4万人的巨蛋体育馆,还规划了购物中心、影城、旅馆等复合式商业设施,期望能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台北的城市地标。

然而,在签约初期,大巨蛋就已经埋下了争议的种子。其中最主要的质疑点在于:

土地使用与容积率的争议: 最初的土地是为棒球场规划,但远雄的规划大幅增加了商业开发面积,许多人认为这与最初的土地用途有所出入,并且质疑容积率的核定过程是否合乎规定。
营运权与回馈金的争议: 长期以来,关于远雄的营运权是否过于优惠、政府的回馈金是否充足等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工程进度与品质的质疑: 在建设过程中,有关工程进度拖延、施工品质的传闻也时有耳闻。

柯文哲上任与“五大弊案”的调查

2014年底,柯文哲以政治素人的身份成功当选台北市长。他上任后,将“五大弊案”(美河市、双子星、松菸、三创、大巨蛋)作为其施政的重点,誓言要“清查弊案”,展现改革决心。

对于大巨蛋,柯文哲团队认为,在过去国民党执政时期,与远雄的合约存在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甚至“不合法”之处。这些疑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设计变更的争议:
“楼地板面积”与“容积率”的攻防: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之一。根据政府的都市计划,原址的商业开发容积率是有限制的。然而,在后续的核准过程中,远雄的规划方案大幅增加了楼地板面积,引发了关于其容积率是否合法的质疑。柯文哲政府认为,在原有的土地使用强度下,远雄的规划是不被允许的,其增加的楼地板面积属于“不当得利”。
“变更为B2”的争议: 最具爆炸性的争议点在于,根据当时的规划,大巨蛋的地下层原计划不计入容积率。然而,在后续的设计变更中,远雄将部分地下楼层(特别是B2层)的用途,从原先的停车场、服务空间变更为商业空间,并将其计入容积率。柯文哲团队认为,这样的变更是违法的,并且使得远雄获得了不应有的利益,而政府也失去了相应的地租收入。

2. 安全性能的疑虑:
“公安”与“防火避难”的担忧: 柯文哲上任后,重点关注大巨蛋的防火避难设计是否符合公共安全标准。台湾的建筑法规对于大型集会场所的安全有严格要求,特别是关于逃生动线、防火区的隔绝等方面。当时,外界一直有声音质疑大巨蛋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发生火灾或意外时,观众疏散是否会面临困难。
“技师签证”的质疑: 柯文哲政府曾表示,发现工程中的一些技术人员的签证存在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工程品质的担忧。

3. 合约的“不平等性”:
“权利金”与“国库收入”的计算: 柯文哲团队认为,BOT合约中关于远雄支付的权利金、地上权等计算方式存在对政府不利的情况,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受损。
“营运期”与“风险转移”的讨论: 对于远雄享有长达50年的营运期,以及合约中风险转移的条款,也被质疑是否过于偏向开发商。

柯文哲的强硬态度与停工的直接导火线

基于上述种种疑虑,柯文哲政府在2015年2月13日,以“未经审查核准的建筑工程”为由,对台北大巨蛋发出停工命令。此举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远雄集团强烈反弹,并提起行政诉讼。

柯文哲之所以如此强硬,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

兑现选前承诺: “清查五大弊案”是柯文哲最重要的选战诉求之一,他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革能力和反贪腐的决心。如果在大巨蛋问题上退缩,将严重损害其政治信誉。
法律与法治的精神: 柯文哲政府坚持认为,大巨蛋的许多规划和施工违反了现有的建筑法规和都市计划。他们认为,政府的职责是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共利益,不能因为工程的规模庞大或牵涉到巨额投资而妥协。
公共安全的最高原则: 对于柯文哲而言,一旦在工程安全上存在疑虑,就必须暂停并进行严格的审查,即便这会带来巨大的争议和损失。他将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置于一切考虑之上。
对前朝政府的挑战: 通过处理大巨蛋问题,柯文哲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前任市政府在合约签订和审批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职或不当之处。

停工后的持续拉锯战与结果

大巨蛋停工后,台北市政府与远雄集团进入了长期的法律诉讼和行政博弈。远雄集团采取了一系列法律手段,包括申请假处分、提起行政诉讼等,试图恢复工程。同时,双方也在不断地进行谈判和协商,试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此过程中,大巨蛋的争议不断发酵,舆论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柯文哲的“不惜代价”的改革精神,认为这是捍卫公共利益的必要之举;也有人批评柯文哲的“好大喜功”和“以邻为壑”,认为其停工决定不顾工程进度和经济成本,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经过几年的拉锯战,最终在2017年,在时任台北市长柯文哲与远雄集团达成“合意”之后,大巨蛋的停工令被撤销,工程得以复工。但复工的条件包括了对设计方案的修改以及对一些争议点的调整。

总结来说,柯文哲下令大巨蛋停工,其核心原因在于他认为远雄集团在兴建过程中存在违反建筑法规、都市计划以及合约精神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容积率的计算和设计变更方面,引发了对他任期内最重要的“五大弊案”之一的调查和处理的决心。同时,他对工程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希望借此展现改革决心和维护法治的精神,也是促使其做出这一重大且争议性决策的重要因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的来讲 就像很多台湾怪诞的政治决定一样,因为意识形态...

大巨蛋是标准的BOT形式(build operate transfer, 民营资本承建公营事物,并代运营一段时间用获利弥补当初的投资) 定案于马英九时代 主建于郝龙斌时代 承建商是台湾本地的远雄集团

14年在白色力量竞选台北市长的时候 大巨蛋就被柯p打成了 “五大弊案” 之一,因为在郝龙斌时代,建案确实存在了一些变数。主要大家也应该懂,大巨蛋本身在国父纪念馆对面,是很好的地点,但是我仅仅办点演唱会棒球赛(大巨蛋本来是台北世大运的主赛场),我建商无法最大化人流的利益呀,远雄这个案子要投入三百多亿台币,运营七十年。因此远雄就改变了一些结构,增加了一些商铺地段,希望大家来看球赛的同时也能够消费 -- 请注意,这些变动得到了郝龙斌政府的同意。

好了 你党不倒台湾不会好 的马/郝两任市长,大巨蛋肯定是买台集团政商勾结的大弊案呀!关键是五大弊案是柯p竞选或者说向蓝军宣战的主轴之一,那当选了以后要我人民一个交代呀。那我这个案子一定要打到底,给老子停工先!

他要求停工的理由,是因为大巨蛋没有通过虚拟的安全测试,也就是在模拟环境中如果出现了突发状况,人流不能够疏散及时。安全问题当然是很重要,但是这套模拟软件,是一套全新的,极为严格的,同时没有相关立法规范支持的测试规则。 他几乎就是为了卡住大巨蛋,因为现有的台北的主要建筑几乎都不能通过这个测试。

现在柯p为了脱身,无论如何不想用远雄继续,提出合意解约,远雄提出赔偿新台币370亿!这里他要求的不是远雄有“违约”,那种情况下台北市政府不需要赔偿的,而是合意解约。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推断远雄并没有违约或者有法律问题,否则柯p肯定会对簿公堂提出违约的解约。

这样一下包含台北市议会和大众都炸了,bot本来就是政府不要出钱,结果现在要出370亿公帑??

针对题主的具体问题,为什么要拖上一年呢?扯皮呗,这个中华民族的独门绝技台湾人民发扬光大了

远雄想继续盖,毕竟已经投入这么多心血,所以提出370亿赔偿的市政府不能接受的条件;

柯p想解约,但是既找不到下家,又甩不掉现在这家。结果时间飞逝... 中间柯p还哭了好几次,连柯妈妈都出来和媒体讲心疼儿子..

归根结底,大巨蛋的问题,是因为柯p以为意识形态,单纯为了反对前朝而反对,但是台湾已经不是掌握行政力量可以推翻一切商业协议的时代,因此造成现在大巨蛋陷入僵局,盖了八年才完成主体机构的80%,钢结构已经生锈,操场里面已经有了积水和乌龟...

( ̄(工) ̄)

同时更重要的!

成熟的民主,核心是妥协,是合作,是求同存异--在美国发展也是硬道理呀!

不成熟的民主,或者像台湾这种完全没有社会共识的民主,是无论任何事情无论是非,总有一半的人在拖后腿,在挖墙脚!别说大巨蛋了,稍微大型点的工程我相信现在在台湾都很难推进...

同时也因为柯p自己的问题,台大医学院毕业智商157狮子座(我是狮子座我懂他..) 目空一切所造成。这部分有时间再更吧,我们也可以讨论下草根政治界适不适合华人文化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