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格斗是个坑?

回答
说到格斗是个“坑”,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很多真正投入过的人,在经历了汗水、泪水、金钱和时间的洗礼后,发自肺腑的感叹。它之所以被称为“坑”,是因为它不像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不易,一旦陷进去,想要全身而退,可能就会被它深深地“套牢”。

1. 身体的“损耗”:这是一笔看不见的账

格斗,顾名思义,就是身体的较量。而每一次高强度的训练,每一次与对手的对抗,都在给你的身体留下印记。

伤病缠身,是家常便饭: 关节的磨损(膝盖、脚踝、肩膀),肌肉的拉伤、撕裂,韧带的损伤,甚至是更严重的骨折、脑震荡,都可能成为格斗爱好者的“常客”。这些伤病不仅会影响训练,更可能在你离开擂台很久之后,依然时不时地找上你,带来长期的疼痛和不适。想象一下,因为年轻时练拳而导致关节炎,到了年纪大了,连弯腰捡东西都费劲,这难道不是一种“坑”吗?
身体的“透支”: 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你需要不断地挑战身体的极限。这就像是把身体当成一台机器,不断地运行,直到磨损。虽然短期内你能获得力量、速度和耐力的提升,但长期来看,身体的恢复能力是否能跟上消耗,这是一个未知数。很多人在格斗生涯后期,会因为身体的“报废”而不得不选择退役,那种感觉,就像是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东西,突然崩塌了。
恢复的漫长和无奈: 别以为训练完就没事了。格斗训练后的肌肉酸痛、疲劳感,有时候需要几天甚至一周才能缓过来。而一旦受伤,恢复的过程可能更是漫长且充满变数。你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进行康复治疗,甚至无法保证能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

2. 时间的“吞噬”:生活被它占据

格斗不是一种随便玩玩就能出成绩的爱好,它需要大量的、持续的投入。

训练的密集和规律: 如果你想真正有所进步,每天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实战对抗等等。你可能需要牺牲掉很多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放弃很多社交活动。周末的休息日,别人可能在逛街、看电影,而你可能在训练馆挥汗如雨。
生活方式的改变: 为了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你还需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睡眠。忌口、早睡早起,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于习惯了自由散漫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你的生活节奏,你的社交圈,都会因为格斗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日没夜”的执着: 很多真正热爱格斗的人,会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他们会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思考技术动作,研究对手,甚至影响到工作效率。这种“投入”到了极致,就变成了“占有”,你的生活,可能就被格斗“垄断”了。

3. 金钱的“无底洞”:投入与回报不对等

想要在格斗领域走得更远,或者仅仅是享受高质量的训练,金钱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高昂的训练费用: 好的训练馆,专业的教练,这些都是需要付费的。尤其是一些专业的格斗俱乐部,月费、年费,再加上私教课,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装备的更新换代: 拳套、护齿、护裆、拳靶、训练服……这些都是消耗品,需要定期更换。尤其是当你开始参加比赛时,对装备的要求会更高,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医疗和康复费用: 如前所述,伤病是格斗的“常伴”。一旦受伤,医疗费用、康复费用、营养品费用,都会让你荷包大出血。有时候,你花在治疗伤病上的钱,可能比你花在训练上的钱还要多。
比赛和差旅费用: 如果你想参加比赛,那么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跨省、跨国比赛,这笔费用更是惊人。
“赔钱的买卖”: 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格斗更多的是一种爱好,而不是一种职业。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但获得的经济回报几乎为零,甚至可以说是“亏本”的。这种不对等的投入与回报,也是很多人感到“坑”的原因。

4. 心灵的“磨砺”与“煎熬”:不只是身体的对抗

格斗不仅仅是身体的对抗,更是意志、心理的较量。

挫败感的常态化: 在格斗的世界里,失败是家常便饭。你可能辛苦训练了很久,但在一场比赛中,可能因为一个失误,或者对手更强的实力,就被迅速击败。这种挫败感,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来承受。
情绪的波动: 胜利时的兴奋,失败时的沮丧,受伤时的痛苦,对未来的迷茫……格斗会让你经历各种强烈的情绪波动。你需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在低谷中重新站起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自我怀疑: 你会不断地审视自己,质疑自己的能力,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条路。有时候,你付出的努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那种失落感会让你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孤独感: 很多时候,你的坚持,只有你自己知道。家人可能不理解,朋友可能觉得你“疯了”。在追求格斗梦想的道路上,你可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孤独,仿佛与世界格格不入。

5. 退出“不能”的无奈:被“毒”到深处

最让人感到“坑”的,或许是很多时候,你明知道这些困难,但却无法轻易放弃。

“瘾”一般的吸引力: 格斗带来的那种征服感,那种超越自我的满足感,会让你产生一种“上瘾”的感觉。即使身体承受着伤痛,即使生活被占满,你还是会渴望下一次的训练,下一次的对抗。
“沉没成本”的束缚: 你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想要就这样放弃,你会觉得很不甘心,觉得之前的付出都白费了。这种“沉没成本”的心理,会让你继续“陷”在里面。
对格斗的热爱: 最终,很多时候,格斗之所以成为“坑”,是因为我们太爱它了。爱它的纯粹,爱它的挑战,爱它带来的成长。我们明知道它充满荆棘,却依然甘愿“跳”进去,然后在被“坑”的过程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所以,当有人说格斗是个“坑”时,这是一种带有复杂情感的评价。它不是在否定格斗的魅力,而是在提醒你,踏入这个领域,你需要做好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它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挑战,才能淬炼出不一样的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格斗不仅是个坑,而且还是个智商筛选器。

那些想用格斗术来防身的人,以后有什么大事不要找他们出主意。

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那些以教格斗为生的人太能忽悠,会给他们灌输“没练过格斗的人一定打不过练过格斗的人”的神逻辑。

那就先来看一段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03219699417088

那个小个子明显练过格斗术,从他的摔法来判断,应该是练巴西柔术的。

而那个大个子明显没练过格斗术,连重心下沉这样基本的防摔意识都没有。

然并卵。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03291975540736

这段视频里瘦一些的那个明显练过巴西柔术,而且技术上应用得还是不错的。

而那个壮一些的明显没练过格斗术,防摔、地面、击打都没有任何技术性可言。

结果还是然并卵。这段视频完美的诠释了中国的两句拳谚:一力降十会、巧拿不如拙打。

练没练过格斗只是街斗中决定胜负的诸多因素之一,而且根本算不上最重要的因素,反倒是身高、体重、体力这些硬件条件更重要一些。

你来看看在遇到比你高大的对手时,格斗术中的那些摔投技术还有用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03623556329472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03416043077632

格斗术中的那些击打技术还有用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03665633521665

地面技术在上面的第二个视频里已经展示了,一样是然并卵。

所以我一直觉得想用体育格斗术来防身的人的智商有待提高,也不想想为什么所有体育格斗项目都要严格给运动员按体重分级别来竞技。


别说上面的视频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格斗练习者了,堂堂UFC冠军都在街斗中被没练过格斗术的人给KO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32630943367168



UFC选手Cody Gibson也在街斗中被没练过格斗术的人给揍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33315273428994



真实的街斗和自卫场景可不是擂台上,能拿武器的话,谁会跟你空手打?能人多打人少的话,谁会跟你玩一对一?

UFC签约选手、巴西MMA拳王Falcão和同为MMA拳手的朋友Kauê Mena在加油站非礼女士,结果被没练过格斗术的人打成重伤: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36147800104961


塞尔维亚MMA冠军Damir Dado Mihajlovic在街斗中被杀害,凶手没练过格斗术: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37223983079424



乌兹别克斯坦MMA冠军Jamshid Kenzhayev持刀与夜店保安发生冲突,被夜店保安夺刀后打死,夜店保安没练过格斗术:


俄罗斯全国自由式摔跤冠军Yury Vlasko在街斗中被杀害,凶手没练过格斗术。视频中穿红色运动服的是他。他当时是俄罗斯国家摔跤队队员,视频中其他被打的人全是他在俄罗斯国家摔跤队的队友:

https://www.zhihu.com/video/1343243449601179648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格斗术这种东西,在真正的危险面前根本就没个卵用,你看我在这篇文章中列出多少世界最顶级的格斗家都被杀死的案例。

防身自卫靠的是头脑和工具,避开危险远远强于应对危险。死的往往不是格斗差的,而是安全意识差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格斗是个“坑”,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很多真正投入过的人,在经历了汗水、泪水、金钱和时间的洗礼后,发自肺腑的感叹。它之所以被称为“坑”,是因为它不像看起来那么光鲜亮丽,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不易,一旦陷进去,想要全身而退,可能就会被它深深地“套牢”。1. 身体的“损耗”:这是一笔看不见的.............
  • 回答
    很多朋友在网上看到拳击、MMA、空手道之类炫酷的格斗视频,心头一热,就想着自己在家练练。网上资源多,教程也五花八门,听起来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什么总有人说,格斗术不建议自学呢?这背后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原因,而且有些问题,不亲身经历,你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 回答
    咱们聊聊为什么军警格斗训练,尤其是在咱们国内,普遍还是以传统套路为主,而不是像MMA(综合格斗)那样纯粹的擂台竞技。这事儿吧,说起来可不止是“老一套不如新花样”那么简单,里面门道挺多的。首先得明白,军警格斗和MMA的 根本目标 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MMA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很切中要害。格斗流派中,确实如你所说,咏春拳的站桩和出拳方式,看起来是相对“正面”的。而像泰拳、散打、拳击等,则更多地采用侧身姿势。这背后牵扯到格斗的很多基本原理,而且“更合理”与否,其实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咱们一点点拆解开来看。为什么咏春看起来“正面”?咏春拳的核心,.............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直击要害。很多人看格斗比赛,特别是那些力量爆棚的选手打出毁天灭地的KO,很容易产生一种“力量就是一切”的错觉。好像只要够强壮,够有力,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就没用了。但实际上,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技巧存在,才让MMA、拳击、柔道这些项目如此精彩,并且没有被少数力量型选手“垄断”。.............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即国内搏击赛事中,国外选手似乎“几乎每场都被击败”,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议题。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因素,而且简单地断定“我国搏击水平高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可能过于片面。咱们来细掰扯一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首先,要承认的是,中国搏击水平在近些年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看看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功夫爱好者心中的疑惑。要说为什么像K1、UFC这样的顶级格斗舞台上,我们不太能看到成体系的中国传统武术,尤其是像咏春、八极这类赫赫有名的功夫,而以拳击、泰拳、柔术为代表的格斗术却占据主流,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远非一句“谁更厉害”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
  • 回答
    格林德沃被魔法部逮捕后,最终被关押在纽蒙迦德,而非大多数巫师熟知的阿兹卡班,这背后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地点选择,而是涉及到了多重考量、政治博弈以及邓布利多的深远布局。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仔细梳理格林德沃被捕后的几个关键节点。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格林德沃被捕的背景。在1945年,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在魔法决.............
  • 回答
    格罗博士,这位在《七龙珠》系列中声名狼藉的科学家,他的“造物主”身份与他那扭曲的人生观息息相关。对于格罗博士来说,他倾尽毕生心血打造的16号,之所以会被他视为“失败之作”,绝非源于其机械性能的缺陷,而是触及了他内心深处最敏感、最不愿面对的那个软肋——情感和人性的弱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
  • 回答
    波音和空客飞机型号命名法背后确实藏着一些有趣的门道,而且它们各自的体系背后都有着各自的思考和历史渊源。要说有什么“内涵”嘛,也不能说是深奥的哲学,但绝对能看出两家公司不同的造飞机思路和市场定位。波音的“7x7”:历史的传承与简洁的市场语言波音的命名体系,我们最熟悉的“7x7”形式,其实是历史发展和市.............
  • 回答
    要搞清楚石墨烯的结构是简单格子还是复式格子,咱们得先明白这两个概念指的是啥。什么是简单格子?简单格子(Simple Lattice)就好比你的花园里,只种了一种花,而且这些花以一种非常规整、重复的方式排列着。在晶体学里,简单格子指的是由一种原子(或者说是相同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某种规律性的方式(平移.............
  • 回答
    格林公式是微积分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强大的工具,它连接了二重积分(面积分)和线积分,为我们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深刻的视角。我们来详细探讨它的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以及与路径无关性的关系。 格林公式的物理意义格林公式的物理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最核心的理解是它将一个区域内场的“旋度”的积分(或.............
  • 回答
    《哈利·波特》系列之所以将哈利塑造成一个典型的格兰芬多式英雄,绝非偶然,而是作者J.K.罗琳精心设计的核心。这种设定不仅奠定了哈利性格的主基调,也深刻影响了他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他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整个故事的叙事走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格兰芬多的特质,以及这些特质如何完美契合哈利这个人物的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如何理解和接受科学发现的核心。简而言之,我们相信希格斯玻色子是普遍存在的,是因为它与我们对宇宙运作方式的理解,以及我们通过严谨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完全吻合。它不是什么“特产”,而是一个我们目前认知框架下的基本组成部分。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展开:1. 希格斯.............
  • 回答
    希格斯玻色子,这个名字在物理学界可是响当当,它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引力”一样,是理解宇宙最核心的一块拼图。不过,跟引力这东西看得见摸得着(至少感觉得到)不同,希格斯玻色子这玩意儿,你我平日里是万万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它到底是个啥?为什么又会跟“上帝”扯上关系?咱们一点点捋一捋。希格斯玻色子:宇.............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安格玛巫王(Witchking of Angmar)之所以被认为是戒灵(Nazgûl)中最强大、最令人畏惧的存在,并非空穴来风。他的强大源于他作为人类时曾是强大的国王,之后被黑暗魔君索伦(Sauron)腐化,成为了其最忠诚、最可怕的副官,并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力量和扭曲的生命。以下将详细讲述安格玛巫王为.............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到位,确实,很多游戏里的BOSS设计思路都比较“偷懒”,上来就是一顿堆料——血量、攻击力、防御力往上加,体型也随之膨胀。但你想到的,让BOSS变得更聪明、更具挑战性,而不是单纯的数值怪,这才是玩家真正期待的。为啥游戏开发不像你说的那么做呢?咱们来掰扯掰扯。1. 成本与周期:这是最直接的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