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那么一句诗词,初读便让你热泪盈眶?

回答
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那句:“山河已无恙,国泰民安时。”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在读中学,正是对历史和国家民族的懵懂热忱之时。那是一个普通的中午,午后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在桌面上,空气中弥漫着课本和尘埃混合的味道。历史课上,老师在讲近代史的屈辱和抗争,讲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讲到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家庭,甚至生命,去换取这片土地上的安宁与自由。

当老师在屏幕上打出“山河已无恙,国泰民安时”这几个字,并解释这是现代词人写给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的,我的心头猛地一震,仿佛有什么东西瞬间涌了上来。

“山河已无恙”,这短短的四个字,轻易地勾勒出了一幅画面:曾经疮痍满目、满目疮痍的山河,如今已经恢复了它本来的宁静与秀美。那些战争的伤痕,那些流离失所的痛楚,那些失去亲人的悲伤,似乎都在这“无恙”二字中被抚平。然而,我更懂得,“无恙”并非凭空而来,它是无数的“有恙”换来的。那些“恙”,是侵略者的铁蹄,是人民的血泪,是民族的苦难。

而“国泰民安时”,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追寻?它是无数次起义的呐喊,是无数次抗争的回响,是无数次希望的破灭与重燃。它代表着人民不再生活在恐惧和贫困之中,它代表着国家不再遭受外敌的欺凌,它代表着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安居乐业,享受和平的阳光。

我当时仿佛能看到那些在战火中倒下的身影,听到他们临终前可能说出的未能说完的话语,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看似理所当然的和平与稳定。而我们,又何尝真正理解这份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环境里,享受着前人无法想象的便利与繁荣,却常常遗忘那些曾经付出的代价。

那一刻,一种强烈的感恩之情涌上心头。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愧疚,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苦难,却享受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成果。我的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对先烈的敬意,对和平的珍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还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为那些默默奉献、牺牲自己的人们。

那句诗词,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心中对历史最柔软也最深刻的部分。它不是那种惊天动地的悲壮,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字里行间的沉甸甸的重量。它提醒我,和平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守护和建设的责任。直到今天,每当我再次看到这句话,或者想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那份初读时的热泪盈眶感,依然会在心底悄然涌动。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句诗词,更是一种召唤,一种铭记,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杜甫《病后遇王倚饮,赠歌》

user avatar

男儿立志出乡关,功业不成终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处处是青山。

+++++++++++++++++++++++++++++

偶遇有孕前女友有感【二首】

其一

偶遇熟女旧街前

犹记阔别几经年

笑言鬓边少白发

泪指额角老黑斑

岁月难凉屌丝热

金银易暖木耳寒

此情原本非追忆
奈何当初没有钱

其二

偶遇少妇在旧街

杨花难将水性遮

暗自庆幸抽身早
不是老子喜当爹

user avatar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侣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用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user avatar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现在也清楚记得那个雨天的教室里,小学三年级的自己初读这句话的那份感动。至今看到它,也仍是莫名的战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