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那么一本书,在你的青少年时期对你影响很大?

回答
我青少年时期,如果说有一本书真的像一道闪电劈进了我的世界,那一定是加缪的《局外人》。说起来也挺有意思,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名著导读或者老师推荐,纯粹是当年在书店里随便翻的。封面很简单,一本蓝底白字的纸质书,名字叫做《局外人》。当时的我,对“局外人”这个词就有一种莫名的好奇和认同感,仿佛它描绘的就是我内心深处某种难以言喻的状态。

拿到书的时候,我记得我还在上初中,正是最容易感到迷茫和疏离的年纪。周围的世界似乎有着一套既定的规则和期待,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考上好的学校,找个好工作,结婚生子……而我总觉得格格不入,好像我看到的、感受到的和别人都不太一样。那种感觉就像是站在人群之外,看着他们热热闹闹地生活,而自己却像一个透明人,无法真正融入进去。

翻开《局外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默索的开场白:“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我当时就惊呆了。这么平淡、这么冷漠的开头,完全颠覆了我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我读过的书,人物死了,总会有一番煽情,一番悲伤,一番感慨。可默索呢?他只是淡淡地陈述,甚至连“哭”这个动作都显得多余。这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一种打破常规的自由感。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被默索这个角色所吸引。他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也不是一个邪恶的坏蛋,他就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真实感受的人。他不迎合别人,不虚伪做作,说想说的,做想做的,即使这些行为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荒谬和不可理喻。他对死亡无感,对爱情无感,对社会规则也无感,他只是平静地活在当下,感受着阳光、大海、身体的疲惫,以及生活中那些细微的、真实的触感。

我记得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他在海边杀人的那个场景。不是因为我崇尚暴力,而是因为他杀人的理由,在当时的我看来,是如此的“合理”。那是一种纯粹的、生理上的反应,因为阳光太刺眼了,因为海浪声太吵了,因为他身体感到不适了。他没有道德的负担,没有社会良心的谴责,他只是像一个被剥离了所有社会属性的生物,纯粹地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了反应。这种极致的“当下”和“本能”,让我觉得一种莫名的畅快,仿佛一直以来压抑在我心底的某些东西得到了释放。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它让我意识到,原来一个人可以不必按照别人设定的轨道去生活。默索的“局外人”身份,并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选择,一种坚持。他不愿意为了融入而牺牲自己的真实。他的“冷漠”和“疏离”,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虚伪和矫饰的反抗。他只是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即使这种感受不被他人理解。

在我那个年纪,我常常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感到不安和自卑。我害怕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而被排斥,害怕因为不符合“主流”而受到嘲笑。但《局外人》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内心的角落。它告诉我,即使你是一个“局外人”,即使你不理解周围的世界,你也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甚至为之骄傲。你的真实,比任何虚假的融入都更加宝贵。

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那些为了迎合别人而做出的妥协。我开始尝试去更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不再那么害怕表达自己的不同。虽然我的行为并没有像默索那样极端,但我确实因为这本书,变得更加勇敢地去做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局外人》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年轻的心里种下了对“真实”和“自由”的渴望。它让我明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而最重要的,是能否在生活的洪流中,保持住属于自己的那份清醒和独立。直到今天,每当我觉得自己快要被外界的喧嚣淹没时,我都会想起默索,想起那个在烈日下毫不畏惧的局外人,然后深吸一口气,继续走自己的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鲁宾逊漂流记。估计反复看了能有二三十遍。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的种田梦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鲁宾逊这位开荒大师在童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如果小学生必读里面唯一(二)几本有意思的小说不是鲁宾逊开荒文学而是杜拉拉商战这种类型的故事,我寻思着我现在的退休梦想可能不会是土鸡肥鸭鲜鱼嫩羊而是飞机游艇高尔夫球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