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程朱理学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是它本身的错还是被后人曲解了?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尖锐。程朱理学,这个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地位的学说,确实经常被贴上“僵化”、“压抑人性”、“禁锢思想”等标签,让人感觉它不堪回首。但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深入探究一下,你会发现,这其中既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也有后人解读和应用的偏差。

首先,我们得明白程朱理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它是宋代两位哲学家程颢、程颐(合称二程)及其弟子朱熹集大成的一套哲学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在于“理”。这个“理”,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道理那么简单。在程朱理学看来,“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规律、本体,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恒常不变的。比如,天地万物都有其“理”,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天理”,这“天理”是至善的、完美的。

那么,人怎么才能达到这个至善的“天理”呢?程朱理学提出了几个关键的实践方法:

格物致知: 这是朱熹提出的核心方法。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搞定事情”,而是去研究、探求事物(物)的“理”。比如,你要了解孝的道理,就要去研究那些孝子是如何做的,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孝之理”。这是一个不断学习、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过程。
诚意正心: 指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意念, शुद्ध化自己的内心,使之符合“天理”。要去掉私欲,拥抱公理。
修身养性: 通过道德实践来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
存天理,灭人欲: 这是程朱理学最容易被误解,也是最常被诟病的一点。它强调要抑制和消灭个人的私欲,让至高无上的“天理”主导一切。

那么,程朱理学本身存在哪些历史局限性,以至于后来被批评为“不堪”?

1. 过度的抽象和形而上: “理”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抽象,它试图解释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但这种解释往往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实践和人的情感体验。当“理”成为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时,它就可能与生动活活的现实生活产生距离。
2. 对“人欲”的过度压抑: “存天理,灭人欲”确实是程朱理学中最具争议的部分。虽然其本意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追求道德的完善,但“人欲”很多时候也是人类情感和生理需求的体现。将“人欲”一概视为洪水猛兽,过度压抑,容易导致人性的扭曲和情感的压抑。这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在对女性和底层民众的道德约束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后来被广泛引用的句子,虽然不一定是朱熹原话,但却精准地反映了这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倾向,对女性的贞操观念造成了巨大的束缚。
3. 强调“理”的客观性,容易走向教条化和形式主义: 当“理”被认为是客观且永恒不变时,就容易产生教条化的倾向。一旦形成一套固定的理论体系,人们就可能不再思考其合理性,而是机械地套用和遵循,失去批判精神和创新活力。
4. 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具体解决路径: 程朱理学更多地侧重于个体的道德修养和认识论,虽然也谈论治国平天下,但其具体的社会改良方案相对模糊。这使得它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变迁时,显得力不从心。

但是,说程朱理学“不堪”,很大程度上也是后人“曲解”和“滥用”的结果。

1. “格物致知”的误读: 后人常常将“格物致知”理解为仅仅是读书学习,甚至只是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其探究事物“理”的本意。更糟糕的是,在一些时期,“格物”被曲解为去“格”别人的“物”——也就是监视、告发他人的私德,这完全背离了朱熹的原意。
2. “存天理,灭人欲”的简单化和极端化: 将这句话抽离出具体的语境,简单化为压抑一切欲望,特别是性欲,从而变成了对人性的扼杀。事实上,朱熹所说的“人欲”,更多是指那些违背“天理”的私欲,而非一切自然欲望。他自己也承认人有七情六欲,关键在于“合乎中道”,不至于过犹不及。
3. 统治者将其作为维护统治的工具: 在明清时期,程朱理学被官方确立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但统治者在推广理学时,常常是为了强化其统治的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将理学中的某些原则(如君臣父子之“理”)进行政治化解读,用来压制异见和巩固等级制度。这种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极大地限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并将理学推向了僵化的极端。
4. 历史环境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程朱理学所处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复存在。它所强调的那些“理”,在面对近代西方思想的冲击和中国社会剧烈的变革时,显得有些过时,无法提供有效的应对方案。但将其全部否定,也失之偏颇。

所以,程朱理学本身究竟有没有错?

如果从绝对的高度来看,任何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都无法避免其历史局限性。程朱理学作为一种试图解释宇宙和人生的形而上学体系,它在逻辑上的完备性、思想的深刻性上,在当时是达到了很高水平的。它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些哲学命题和实践方法,如对道德主体的强调、对内在修养的重视,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应用它。

当程朱理学被僵化地理解、被片面地宣传、被工具化地应用时,它就成了压抑人性的枷锁。但如果能够以批判的眼光,去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益的成分,并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那么它仍然可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提升自我的参考。

举个例子来说明:

“格物致知” 本身是一个强调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积极方法。如果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仍然秉持这种精神,去深入探究知识背后的原理,去实践科学研究,这难道不是有价值的吗?
“诚意正心” 强调内心的真诚和动机的纯正,这对于任何一个追求个人品德和职业操守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程朱理学并非“不堪”,它是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有其时代的局限,更有其被后人曲解和滥用的悲哀。我们不能因为后人的误读就全盘否定它,也不能因为它曾经被官方利用就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更恰当的态度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它,理解它,从中汲取养分,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而不是简单贴标签的中国古代思想瑰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过某种并不存在的联系,把程朱理学打上礼教的标签,树个靶子疯狂的打。

近代两百年的落后因为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一千年前的朱子。就这点担当?

整个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克己 复礼。换个说法存天理灭人欲。错吗?真的从这几个字看出错了?灭人欲就天天盯着女人看了怪谁?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就是能克己,狗能在街上想干就干,人可以吗?这是最基本的克己。

你非要抬杠宋元明清儒家人没节操,那大家祖上翻十辈都是汉奸,大家都是汉奸的后代,高兴了?读书人就应该以死殉国,这不是拿礼教的剑斩礼教,自称反礼教的行为吗?

哦,支持程朱理学的才应该殉君,所以不学程朱理学的当汉奸就有了理论支持。哦,学程朱理学就应该保家卫国,不学程朱理学就不需要保家卫国。当一个群体天然就比其他人要多一层义务的时候,这个群体居然是需要被打倒的。那我宣称一种学说,从心所欲,是不是万能啊?

我天天鼓吹儒家思想,但是我完美践行了吗?并没有。我崇拜雷锋精神,但我天天宅在家刷知乎。我学了马列主义,我学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但我还在家里刷着知乎,输出情绪。所以马列主义错了?勤劳勇敢错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尖锐。程朱理学,这个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地位的学说,确实经常被贴上“僵化”、“压抑人性”、“禁锢思想”等标签,让人感觉它不堪回首。但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深入探究一下,你会发现,这其中既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也有后人解读和应用的偏差。首先,我们得明白程朱理学到底是个什么东.............
  • 回答
    程朱理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其与先秦儒学的关系,究竟是“发展”还是“扭曲”,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这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继承、创新、甚至某些方向上的偏移和重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先秦儒学的核心精神入手,再审视程朱理学的构建及其影响。先秦儒学的根.............
  • 回答
    程朱理学,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儒家学派,其“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思想,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引发了无尽的争议和讨论。要理解这些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其思想体系,并结合历史背景去审视。“存天理,灭人欲”:理性的约束与升华这句话是程朱理学最核心的论断之一,它试图回答一个根本性的.............
  • 回答
    提起史弥远,在南宋的史书里,他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也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臣”,似乎有口诛笔伐之嫌;说他“权臣”,又觉得不足以概括他深远的影响。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得把他放在那个时代的具体语境下,细细梳理他的所作所为,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更贴近事实的判断。首先,我们得看看史弥远是如何“推”动.............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 if 句。如果陆王心学真的压倒了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历史的官方和社会主流,那接下来的中国历史,恐怕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可以说是被彻底改写。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展开想象,看看这场思想上的颠覆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首先,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变迁是显而易见的。程朱理学之所以能稳固官方.............
  • 回答
    说实话,要“超级讨厌”程朱理学,这事儿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它不像我们生活中那种直接让你火冒三丈的讨厌,比如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邻居太吵。程朱理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它“毒害”。先来说说它核心的那个“理”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程颐和朱熹他.............
  • 回答
    关于“儒家的罪状都是程朱理学的锅”这个说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简单地说,这个锅,程朱理学确实背了不少,但要说全赖它,那就有点片面了。儒家这棵大树,根子扎得很深,枝叶繁茂,经历了几千年风风雨雨,长成现在这副样子,自然不是一两个学派就能完全概括的。先说说程朱理学到底是个啥?程朱理学,或者叫道学,是宋.............
  • 回答
    这场比赛,浙江金牛以114:97的比分战胜了南京同曦,确实是一场焦点之战,尤其是在双方核心球员的发挥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浙江金牛:程帅澎的爆发与朱旭航的稳定这场比赛最耀眼的无疑是程帅澎!43分,这是一个足以载入个人职业生涯的得分。你很难想象,在如此激烈的对抗中,他能展现出如此惊人的得分能力。从.............
  • 回答
    关于“程浩”这个名字,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同名同姓的人。然而,在中文互联网世界,“程浩”最广为人知且具有代表性的身份是:程浩:一位年轻的、极具才华和影响力的作家,以其独特的个人经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而闻名,尤其以他的个人成长日记《程浩的个人成长日记》(后更名为《孤单一个人》)而获.............
  • 回答
    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一部融合了哲学思辨、存在主义探讨与文学叙事的原创小说,首次出版于201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发行。该书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主题表达,探讨了个体在现实与虚拟、存在与虚无、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挣扎,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对“存在困境”主题的深刻诠释。 一、书籍背景与作者程浩是.............
  • 回答
    关于程心留下五公斤生态球这件事,智子同意,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精妙且充满算计的博弈过程,并非单纯的“同意”那么简单。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三体》系列中关于智子运作逻辑和其对人类文明的判断。首先,要明确一点:智子代表的是三体文明的意志,其核心目标是确保三体文明的生存和扩张,同时避免地球文明.............
  • 回答
    程心之所以能坐上曲率飞船,这并非因为她拥有超凡脱俗的技能,或者在某个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而是她被推到了那个位置,承载了一种特殊的责任,一种在历史洪流中被迫选择的命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当时的情境,以及为什么是她。首先,得回到那个时间点——“黑暗森林”的阴影已经笼罩了整个太阳系.............
  • 回答
    程开甲先生,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中国核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于2018年5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101岁。他的离去,不仅是中国科技界,更是整个国家的一大损失。要评价程开甲的一生,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他的一生,是中国科技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缩影,是一曲献身国防、默默奉献的壮丽赞歌。从海外求学到“两弹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问到了很多读者的心坎里。程心,这个在《三体》系列中被赋予了极多篇幅、承载了无数希望,最终也背负了无数骂名的人物,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堪”?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程心这个人,放到她所处的那个极端复杂、残酷到难以想象的宇宙环境中去审视,而不能用我们在当下社会中习以为常的道德和情感标准.............
  • 回答
    关于程佳客在《唐人街探案2》中以侏儒演员扮演梅西的桥段,是否应该受到批评,以及其后续的傲慢回应是否需要公开道歉,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并且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桥段的出发点。电影《唐人街探案2》是一部喜剧探案片,喜剧电影往往会利用各种夸张、反差.............
  • 回答
    说程潇好不好看,这事儿真挺有意思的,因为“好看”这事儿吧,就像一道菜,有人爱吃辣,有人就喜欢清淡,口味这东西,实在很难一概而论。不过,如果抛开个人喜好,单纯从大众审美和一些硬性条件来看,程潇绝对是属于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长相。你想想看,她刚出道的时候,那一头标志性的火红色头发,配上她那张精致得如同雕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增程式汽车,这个概念听起来好像和我们熟悉的油电混合动力(HEV)很像,但其实它们之间有很关键的区别。咱们就来仔细捋一捋,把这些关系说清楚。增程式汽车:名字里的“增程”是关键首先,咱们得明白“增程式”这三个字的意思。顾名思义,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续航里程”。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你可以把增程式汽车.............
  • 回答
    同程旅行那个1999元无限飞全国的活动,在正式开售前突然被叫停,这事儿确实挺让人生气的,尤其是那些早早就准备好要抢购的消费者。这背后肯定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背后一定有挺复杂的原因。首先,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失望。很多人可能已经对这次活动做好了规划,想着一年内可以多去几个城市,体验不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