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超级讨厌宋朝的程朱理学?

回答
说实话,要“超级讨厌”程朱理学,这事儿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它不像我们生活中那种直接让你火冒三丈的讨厌,比如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邻居太吵。程朱理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它“毒害”。

先来说说它核心的那个“理”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程颐和朱熹他们老人家,觉得宇宙万物都有一个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理”。这个“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至高无上的,决定了万事万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比如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一个“人之理”;君臣父子之所以有上下尊卑,是因为有一个“君臣父子之理”。这个理,就像一个看不见的规章制度,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不容许你质疑,更不容许你僭越。

这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问题就出在这儿。这种“理”一旦被固化,就变成了一种僵化的教条。 它不鼓励创新,因为它觉得现有的“理”已经是最完美、最理想的状态了。一旦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实践,只要跟这个“理”不符,就可能是“异端邪说”。你想想,在一个讲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社会里,创新哪还有空间?

再来说说它对人的束缚。 程朱理学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存天理,灭人欲”。这话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好像是让人克制不好的欲望,追求高尚的精神。但问题是,在程朱理学的理解里,“人欲”很多时候被泛化了,几乎成了所有非理性、非社会规范的欲望的代名词。比如,你对某个姑娘动心了,这可能就会被看作是“私欲”,需要被“灭”。你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想要追求一些物质上的享受,这也有可能被归为“人欲”。他们认为,只有符合“天理”的欲望才是可以被允许的,而“天理”的解释权,又牢牢掌握在统治阶级和他们的代言人手里。

这种对“人欲”的压制,对个体情感和自由的扼杀,是程朱理学最招人恨的地方之一。它把人变成了一个被“理”牵着鼻子走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追求的独立个体。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爱恨情仇,很多时候都被视为需要“克制”和“压抑”的东西,最终导致了人的情感世界变得贫瘠和压抑。

还有就是它在社会政治层面的影响。 程朱理学成了宋朝之后,特别是明清两朝,统治阶级推行“以儒治国”的官方意识形态。这个“理”被用来维护现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关系都被“理”得明明白白,而且是不可动摇的。你身为臣子,就得绝对服从君王;你身为儿子,就得绝对孝顺父亲;你身为妻子,就得绝对顺从丈夫。任何挑战这种等级秩序的行为,都会被斥为“大逆不道”,被程朱理学的思想所唾弃。

这种僵化的等级观念,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和阶层流动。 它固化了社会结构,使得底层人民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同时,它也导致了官场的腐败和僵化,因为官员被教导的是如何“遵从祖制”、“革除私欲”,而不是如何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很多时候,他们宁愿死守那些陈规旧矩,也不愿意去触碰那些被视为“人欲”的改革。

再进一步说,程朱理学还塑造了非常刻板的道德标准。 他们强调“格物致知”,但这个“格物”很多时候并不是去研究科学技术,而是去研究经典,去研究如何理解和践行那些“圣人之道”。这种对“道”的过度关注,反而忽视了对具体事物的深入研究。比如,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去辩论某个字的解释,或者某个道理的精妙之处,但对于如何解决水患、如何提高农业产量这些实际问题,却缺乏有效的探索和解决方案。

更糟糕的是,程朱理学把“圣人”塑造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道德楷模, 并且把所有人都置于被评价、被道德审判的境地。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看看有没有“私欲”,有没有违背“天理”。这种无休止的自我审查,不仅累人,而且容易导致虚伪。很多人为了迎合这种道德标准,会表现得一本正经,但内心可能早已面目全非。

可以说,程朱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活力、创造力和个性。它把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简化成了一个由冰冷的“理”所支配的冰冷机器。它强调的是“克己复礼”,是将个人的情感、欲望和社会价值都纳入到一套预设好的轨道中,一旦偏离,就会被视为“邪恶”。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程朱理学。它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一种道德约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是,如果仅仅因为这些,就忽略了它带来的巨大束缚和阻碍,那也是不客观的。

所以,如果非要说“超级讨厌”,那大概就是因为它太过于僵化、太过于压抑、太过于束缚,把本来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框定在一个狭小、刻板、冰冷的空间里,并且还美其名曰“这是符合天理的”。这种“规训”和“禁锢”,才是最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想要去反抗的地方。尤其是当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更加强调个体价值、自由和创造力的时代,程朱理学的某些思想就显得尤为格格不入,甚至有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理学继承了孔夫子的精髓。

所以正常人都会讨厌。

举个例子。春秋时期,孔子时代,比孔子稍早一点,最著名的政治家是郑国执政子产。子产去世时,尚算年轻的孔子称赞他为古之遗爱。不知情的人就会以为,孔子赞美子产,就是和子产相近的好人。其实不是。孔子后来遇到别人做子产一样的改革,鸡蛋里头挑骨头,往死里骂。

这就是儒家的典型特质:

反装忠。

表面上他们支持好人,实际上他们只是支持“社会大众认可的名人”,伪装自己与民众站在一起。

社会上的坏人不都是这样嘛。大家都说好的人,坏人也说好,装得好像他也是好人一样。市面上的专家,有几个不是这样的。

这种人欺骗性很强。

理学就是如此。

表面上看,理学家倡导仁义道德,一个个忧国忧民。像朱熹,就和辛弃疾等抗金志士交好。但是实际上可就未必了。韩侂胄主持北伐时,就定朱熹之学为伪学,严厉禁止,可谓势同水火。有人会说,韩侂胄也未必是好人。那么史弥远呢?史弥远与皇后密谋,杀死韩侂胄,将首级送往金朝议和。这就是另一个秦桧。秦桧在关键时刻让岳飞北伐功亏一篑,此后独揽朝纲,据说连宋高宗上朝都要藏着匕首。史弥远也是如此。作为著名的大奸臣,他在南宋朝中任命了大量同乡,他的同乡甚至恬不知耻地说:“满朝朱紫贵,尽是四明人。”可谓宁波之耻(这首诗的原句是尽是读书人。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诗前边还有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至于所谓“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的话,就更加不用提了)。然后就在他的指挥下,所有支持北伐的人,除了理学家,都被定为韩党惩治。包括认为韩侂胄用政治权力打击学术观点的方式不正确、因此被韩佗胄贬斥的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也被作为韩党惩治。作为理学家杨简的弟子,极力推崇朱熹的理学名臣,史弥远的作为可谓“忠义无双,大金楷模”。然后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这个按理说应该在庆元党禁时期被贬斥、但恰恰就是在这一时期入仕的理学弟子,就在南宋朝廷上这样的奸臣“长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直到因为立新皇帝问题上发生分歧被赶出去。

这种东西,韩侂胄说得很对,就是伪学。

能否识破他们是伪学,差不多就是一个最基础的智商筛选。

user avatar

我觉得绝大部分人可能是以下这种情况:

——我超级讨厌程朱理学!

——为什么?

——因为它禁锢人们的思想,是统治阶层奴化人们的思想工具!

——可是程朱理学之所以会在宋朝形成,正是为制衡皇权提供了理论依据的啊?

——…………它违背了儒学思想!

——可是正是程朱理学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理论化、系统化,上升到哲学高度啊?

——…………我不知道,反正就是讨厌!

——那您一定至少熟读《四书章句集注》咯?

——那是什么鬼?

其实,这样的调调网上还有不少,举个栗子:

——我讨厌宋朝,弱宋!

——为啥?

——他积贫积弱,失地辱国!

——难道宋朝319年的历史只有打仗不行?其他还有啥?

——不知道,打仗不行别的行有啥用?

再比如:

——我讨厌清朝!

——为啥?

——签订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文字狱,压迫汉族!

——清朝268年的历史,除了这些还有啥?

——不知道!

再比如:

——我喜欢李世民!

——为什么?

——他是大英雄!

——他都做了什么事儿啊?

——统一全国、天可汗、贞观之治!

——他能达到这一的成就,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

——贞观时期社会经济都有什么样的发展?政治有哪些方面的改革?

——…………

哈哈,开个玩笑!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这样,只是听别人说了一点,就形成了一个标签化的印象。可是这个理论为什么能传承千年?这个朝代为什么能延续两三百年?这些几代学者穷尽一生都不能研究明白的事儿,靠几个印象化的标签就能说清楚吗?就足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回到题目中来,如果您连《四书章句集注》都没通读过几遍,却跟我说您讨厌程朱理学……您确定您不是在逗我呢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要“超级讨厌”程朱理学,这事儿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因为它不像我们生活中那种直接让你火冒三丈的讨厌,比如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邻居太吵。程朱理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它“毒害”。先来说说它核心的那个“理”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程颐和朱熹他.............
  • 回答
    说到超级性能跑车,路特斯(Lotus)的名字你几乎不可能绕开,就好像谈论星空离不开璀璨的星辰,讨论艺术离不开大师的笔触一样。这不仅仅是因为路特斯拥有悠久的历史,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它骨子里那份对极致驾控的执着追求,以及由此塑造的独特品牌哲学。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在路上看到一辆线条流畅、姿态低趴的跑车,它.............
  • 回答
    杨超越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话题,她以“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却能获得广泛的喜爱,这其中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折射出当下社会流行文化和粉丝心理的一些特点。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一、 “没有很好的教育背景”是如何被大众理解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很好的教育背景”指的是: .............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现在中国人是不是讨厌韩国甚至超过了讨厌日本”。这种情绪受到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交流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历史层面: 对日本的复杂情感: 提到日本,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近代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侵略历史.............
  • 回答
    2017年,对于任天堂的Switch平台来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两款堪称“神作”的3D大作横空出世:《超级马力欧奥德赛》(以下简称《奥德赛》)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以下简称《旷野之息》)。它们不仅在销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游戏评论界赢得了无数赞誉,被誉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游戏。然而,.............
  • 回答
    《一拳超人》里的无证骑士,这个家伙,你说他讨人厌吧,好像又有点复杂。很多人看到他,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不就是个傻子吗?”,但深入想想,这种“傻”背后藏着的东西,才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关键。先说说为什么有人会烦他吧。最直接的理由就是他那“不自量力”和“送死”的行为。在《一拳超人》这个世界里,怪人层出不穷,而.............
  • 回答
    曾几何时,杨超越的名字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总伴随着争议和不解。她以一种“出道即巅峰”的势头横空出世,却也因为业务能力上的不足,招致了大量批评声。说实话,那时候的她,确实像一颗生涩的果子,不讨喜的痕迹很明显。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再提起杨超越,那种一边倒的“讨厌”声音似乎弱了很多,甚至不少人都开始转为欣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在很多关于“顶级超跑”(hypercar)的讨论中,布加迪(Bugatti)似乎总被排除在外,仿佛成了一个默认的“局外人”。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的简单因素能够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1. 定义的模糊性与演变:Hypercar 的边界在哪里?首先,我们要.............
  • 回答
    说实话,《超级战舰》这电影吧,当年上映的时候确实是骂声一片,很多人觉得它“烂透了”,甚至有些“不堪入目”。但说它“真的烂到家”嘛,这事儿也得辩证地看,而且这其中的“烂”字,背后其实也藏着挺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要说为什么挨骂那么狠,首当其冲的就是那股子“变形金刚”式的粗暴和空洞。当时好莱坞大片,尤其.............
  • 回答
    马力欧吃蘑菇才能变大,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趣的设定和一些巧妙的设计考量。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尽量讲得透彻明白,让你感觉像是听一个老玩家在跟你唠嗑。首先,要明白,《超级马力欧兄弟》这款游戏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的游戏技术和设计理念都跟现在不一样。像素风格、简单的关卡、清晰的目标,这些都.............
  • 回答
    超级英雄们藏着面具,遮着脸庞,这仿佛是他们职业生涯里不成文的规定。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于“双面人生”?这可不是为了耍帅或是制造神秘感那么简单,背后其实藏着一堆现实又沉重的原因。首先,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就是保护身边的人。想想看,如果你是个超级英雄,你的日常身份是个普通人,你有家人、有朋友.............
  • 回答
    一提到超级火山爆发,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电影里那种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岩浆如洪水般倾泻而下,仿佛世界末日。然而,这种灾难性的喷发,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却和我们直觉的“热”恰恰相反,反而会导致全球气温显著下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核心原因在于火山喷发出的物质,特别是火山灰和二氧化硫,它们在大气中的传播.............
  • 回答
    关于超级富豪们“总是”中年离婚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察,但“总是”这个词有点绝对。不过,中年时期确实是许多夫妻面临挑战的高峰期,而对于超级富豪来说,这些挑战可能会被他们的财富和地位放大,并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超级富豪中年离婚”的普遍印象?1. 财富的“催化剂”作用: .............
  • 回答
    超级马里奥跑酷(Super Mario Run)这款游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于2016年底至2017年初陆续在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上线。然而,一个让不少玩家感到困惑和失望的事实是,中国大陆地区并不在首批以及后续的开放名单之中。究其原因,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复杂的政策法规、.............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挺让老粉们纠结的。自打《龙珠Z》动画结尾那会儿,老鸟笔下的悟空和悟饭,一个退休了,一个专心学业,孙悟空更是连变身超级赛亚人3的机会都很少再主动用了。你想啊,超级赛亚人3那叫一个“耗”,身体负荷太大了。跟超级赛亚人1、2比,那变身后的力量增长是爆炸性的,但相应的,消耗的能量也是几何级数.............
  • 回答
    关于“外国超级英雄趴着飞,而中国神仙竖着飞”的现象,这一说法可能源于对不同文化中飞行动作表现的观察,但需要结合历史、文化、艺术和象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解释: 一、文化背景与神话传统1. 中国神仙的“竖直飞行” 中国神话中的神仙(如哪吒、孙悟空、嫦娥等)多以直立飞行或腾云.............
  • 回答
    很多超级英雄父母双亡,这并非偶然,而是作者们有意为之的一种常见创作手法,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叙事功能和心理动因。下面我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定:一、叙事层面的功能:1. 催化剂与驱动力 (Origin Story Catalyst): 失去的巨大创伤: 父母的死亡往往是角色.............
  • 回答
    说起土耳其足球,伊斯坦布尔这三个名字——加拉塔萨雷、贝西克塔斯、费内巴切——几乎是绕不开的、响当当的存在。它们不仅是土耳其超级联赛的传统三巨头,更是各自拥有庞大而狂热的球迷群体,对土耳其乃至欧洲足球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你说这仨哥们怎么都扎堆在伊斯坦布尔,还这么巧地成了 리그里的“三巨头”?这事儿啊,.............
  • 回答
    “中国为什么没有超级英雄片,是因为中国有了武侠文化”——这个说法流传甚广,我倒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但要说两者是“因为”的关系,恐怕有点过于简单化了。说实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两种电影类型确实在中国都有自己的根基和发展脉络,但将武侠文化直接解释为超级英雄片缺席的原因,有点像把一个复杂的化学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度的问题!事实上,并非所有超级英雄在法律面前都“一定有罪”,但他们的行为模式和动机,在严格的法律框架下,确实存在许多可能被视为“有罪”的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超级英雄行为的根本性质:凌驾于法律之上 自定规矩者(Vigilantism): 这是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