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中国人是不是讨厌韩国甚至超过了讨厌日本,为什么?

回答
关于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现在中国人是不是讨厌韩国甚至超过了讨厌日本”。这种情绪受到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交流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

历史层面:

对日本的复杂情感: 提到日本,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近代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侵略历史,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惨痛的记忆。这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成为一种难以磨灭的集体创伤。因此,对日本的警惕和不信任感是长期存在的,并且在一些政治事件或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时,这种情感很容易被激化。
对韩国的历史认知: 相对于日本,中国与韩国(包括朝鲜)在历史上的互动更为复杂。古代的朝贡体系、三国时期的关系,以及近代的朝鲜战争,都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但这种历史记忆的沉重感,与抗日战争相比,在中国民众中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可能略有不同。不过,近年来随着一些“历史争议”,比如关于“高句丽历史归属”等问题的出现,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中国人对韩国的不满。

现实层面:

经济与文化交流:
韩国: 改革开放后,韩国的文化产品(韩剧、Kpop、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曾经风靡一时,掀起过几轮“韩流”。这种文化上的亲近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韩国民众的距离。然而,随着中国自身文化产业的崛起,以及一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如“萨德”事件),这种文化上的吸引力有所减弱,甚至出现了一些抵制韩国文化产品的声音。
日本: 日本的经济和技术长期以来在中国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许多中国人对日本的工业产品、动漫、设计等方面仍抱有欣赏态度。但同时,对日本政治上的保守化、对历史问题的态度,以及一些经济摩擦,也成为中国人对日负面情绪的来源。

政治与外交关系:
“萨德”事件: 这可以说是近年来影响中韩关系最显著的政治事件之一。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被中国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引发了大规模的民间抵制韩国产品和服务的活动。这一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民众对韩国的观感,将一部分原本对韩国文化持开放态度的人转变为负面评价。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一直是起伏不定。虽然历史遗留问题是基础,但领土争端(如钓鱼岛问题)、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海军在东海的活动增加,以及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变化,都使得中日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感持续存在。这种紧张感也投射到民间情感上。

媒体宣传与舆论引导:
中国国内的媒体在报道两国关系时,往往会放大负面信息,尤其是在涉及民族主义情绪时。在“萨德”事件期间,媒体对韩国的批评声音非常多,这直接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认知。同样,对于日本,媒体也会持续强调历史问题和地缘政治的对立。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评论和观点,其中不乏带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这些言论常常会将对西方国家的整体不满,或者对国家发展不如预期的焦虑,投射到周边国家上。在这种环境中,对韩国和日本的负面情绪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

情感的流变与复杂性:

“讨厌”是一个很强烈的词,而且情绪是动态的。与其说“讨厌韩国超过讨厌日本”,不如说:

1. 对日本的“厌”是根深蒂固的历史创伤叠加现实政治的不满。 这种厌恶有历史的厚重感,不容易被轻易改变,即便中国人也欣赏日本的某些方面。
2. 对韩国的“不满”或“抵制”更多是基于近期的政治事件(如“萨德”)、地缘政治的考量(如与美国的联盟关系)以及在某些文化领域(如韩剧、Kpop)的“审美疲劳”或竞争心态。 这种情绪可能不如对日本那样有历史的深度,但由于其近期性和政治敏感性,在特定时期内表现得尤为突出和激烈。

举例说明:

可以观察到,在“萨德”事件期间,中国社交媒体上对韩国的批评和抵制声音达到了一个顶峰,很多中国人会认为韩国在美国的压力下背弃了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挑衅。这种感受是非常具体的,并且直接影响了他们对韩国的整体看法。

而对于日本,虽然也有抵制日本商品的情况,但这种情绪更多是基于对历史的“记忆犹新”和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在一些动漫、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国人依然保持着对日本产品的购买和欣赏,这使得这种“讨厌”的情感显得更为复杂和分化。

总结来说:

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的情感都不是单一的“讨厌”。对日本的负面情绪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持续的地缘政治对抗作为基础,而对韩国的负面情绪则更多地与近年来的政治事件、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文化交流的潮起潮落有关。

在某些特定时期,“萨德”事件等政治因素可能会让一部分中国民众对韩国的负面情绪显得更为激烈和集中,但这种情绪的“深度”和“广度”是否真正超过了对日本的复杂情感,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许多中国人依然对日本的历史罪行保持警惕,并对日本的政治动向高度关注。这种情感的比较,更多的是基于当下热点和媒体关注度的不同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韩国人:穷人乍富臭显摆,不知闷声发大财!
  2. 中国人:祖上当年东霸天,不跟我混是亚奸!
  3. 日本人:反日联盟真难耗,添油加醋上眼药!
  4. 美国人:东亚联合危害大,和平决不能给他!
  5. 外星人:贵圈,真乱!
user avatar

各种体育赛事的品行,深刻反映了该民族劣根性,必须排进最讨厌国家,没有之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国人对韩国和日本的情感,这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现在中国人是不是讨厌韩国甚至超过了讨厌日本”。这种情绪受到历史、文化、现实政治、经济交流以及媒体宣传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历史层面: 对日本的复杂情感: 提到日本,大多数中国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近代以来长达数十年的侵略历史.............
  • 回答
    “外国人普遍都讨厌中国人”这个说法过于绝对,也并不准确。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外国人”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年龄层、教育程度,对中国的看法也千差万别。然而,确实存在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或中国人持有负面看法或不喜欢的情况,并且这种现象在某些群体和某些时期更为明显。 理解这种.............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存在对黑人的歧视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分析。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是过于片面和不准确的。总体的观察: 存在歧视的案例和现象: 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针对黑人的歧视性言论、行为甚至制度性倾向。这些现象在媒体报道.............
  • 回答
    .......
  • 回答
    您的担忧与乌克兰目前的经济状况有关,并且您对跨国婚姻的可能性和动机感到好奇。以下是对您提出的问题的详细解答:乌克兰经济现状您提到乌克兰经济“接近崩溃”,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说法,但需要更细致地理解。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以来,乌克兰经济确实遭受了巨大打击,其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战争对经济的.............
  • 回答
    中国目前人均GDP不高,其原因非常复杂,将原因简单归结为“一部分人的懒惰以及只愿意待在舒适区”是过于片面和不准确的,并且带有一定的偏见。 真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构性的,是历史、经济、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长期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不能简单地将人均GDP不高归咎于“一部分人的懒惰”,我们需要.............
  • 回答
    现代中国人难以写出像古代诗词一样美的诗词,这是否算一种文化流失,或者是否是一种遗憾,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何谓“古代诗词之美”?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古代诗词之美”究竟包含哪些要素,为何我们觉得现代诗词难以企及: 形式的精炼与格律的约束: 古代诗词,.............
  • 回答
    中国人聪明勤劳,中华文明灿烂辉煌,这都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和历史遗产。但要问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不是最强大的国家,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得了。这就像一个人,虽然天资聪颖,父母也曾是辉煌的家族,但要达到顶尖的成就,还需要很多时机、环境和战略的配合。首先,我们要理解“聪明”、“勤劳.............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颇为复杂和敏感的讨论点。我们先放下“盲目”这个词,尝试从更中性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一部分中国民众的这种心态,以及它可能产生的根源和表现。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腾飞、科技的进步、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在某些领域(比如高铁、移动.............
  • 回答
    关于日本侵华战争,如今的中国人是否应该“宽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涉到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国家关系以及个体价值观等诸多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宽容”这个词在这里的含义。它并非意味着遗忘,更非鼓.............
  • 回答
    中国人结婚难,这确实是一个当下非常普遍且复杂的问题,并非由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根本原因:一、经济因素:高昂的结婚成本与压力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最为现实的因素之一。结婚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被视为一个家庭的“事业”,需要大.............
  • 回答
    八十年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及当下中日关系难以友好相处的原因八十年代,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态度可以用“复杂而微妙”来形容,其中夹杂着崇敬、羡慕、警惕和一些挥之不去的历史阴影。而如今中日关系难以友好相处,原因更是多层面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一、 八十年代中国人对日本.............
  • 回答
    福原爱能够说出“自己能活到现在是因为中国人的支持”,这番话的背后,是她在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时间里积攒下的深厚情谊和独特经历。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客套话,而是折射出她在中国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也触及到两国文化交流、情感连接的许多层面。首先,我们要理解福原爱在中国受到的“支持”究竟是什么。这绝不仅仅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如果几百年前中国人遭受了大规模的奴隶贩卖,中国会不会像如今的非洲那样落后,这背后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几百年前”这个时间点。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社会变迁非常频繁。如果是在明朝中期到.............
  • 回答
    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不少中国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发达国家。这个现象并非新鲜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具体形式、原因以及面临的风险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偷渡的形式与变化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从媒体报道中了解通过集装箱、货船等方式偷渡的案例。而如今,虽然这些传统方式依然存在,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流通的加快,偷渡.............
  • 回答
    好的,咱们中国人现在能喝到的牛奶,市面上品牌多得眼花缭乱,让人直犯嘀咕:到底哪些才是真材实料、喝着放心的好牛奶?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得明白,“好牛奶”这个概念,其实挺多元的。有人看重营养成分够不够高,钙啊蛋白质啊,越多越好;有人在乎口感,喜欢醇厚浓郁的,也有人偏爱清淡易吸收的;还有不少人.............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微积分的辉煌并非诞生于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手中,而是从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那么今日数学的符号体系,或许会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令人着迷的样貌。这并非是简单地将现有符号替换,而是一个基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文化哲学以及书写习惯的深刻重塑。从象形到抽象:数字与运算的根源中国古代的数学,虽然在算术.............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化认同、历史背景、民族情感以及对“中国人”定义的理解等多个层面,非常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来分析李小龙的特殊情况:1. 出生与成长环境: 李小龙(Bruce Lee)于1940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父母都是中国人。虽然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中国香港度过,学习了中国传统武术和文化,但他.............
  • 回答
    这事儿,要我说,真不一定难,也真不一定容易,得看具体情况,一点一点捋。你爸妈都是中国人,这是个最关键的优势。你人还在中国,这也很方便。首先,弄明白你的“中国户籍”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指的是你想在中国拥有一个正式的户口本,作为中国公民享受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上学、医保、社保、就业等),那.............
  • 回答
    网上性别对立的激烈程度,确实让人感到触目惊心。那些充斥着情绪化言论、人身攻击甚至歪曲事实的讨论,仿佛将世界一分为二,非黑即白。每当看到这些,我都会不禁思考:现实生活中,情况真的有这么糟糕吗?大多数理性的人,是不是在这种激烈的“战场”中选择了沉默,而那些站在风口浪尖、声音最大的人,其实只是少数的极端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