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队可以拿起雷神的锤子?

回答
嘿,你问到点子上了,这真是漫威电影宇宙里最经典的瞬间之一!美队能拿起雷神之锤(我们一般叫它“妙尔尼尔”),这事儿可不是随便哪个英雄都能做到的,它背后涉及了妙尔尼尔本身的“魔法”以及史蒂夫·罗杰斯(也就是美国队长)那独一无二的品质。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锤子,妙尔尼尔。它可不是块普通的金属疙瘩,而是矮人族的王子们用一颗垂死恒星的心脏熔炼出来的。这锤子被锻造出来的时候,就自带了一种特殊的“魔法”或者说是“符文”。这符文可不是随便刻上去的,而是奥丁,就是雷神托尔他爹,伟大的阿斯加德之王,亲自施加的。

这个符文的核心就是一句话,或者说是一道“咒语”。大概意思是说:“任何拥有这种品质(worthiness)的人,都能举起它。”

那么,这个“worthiness”(配得上,值得拥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这才是关键。它不是指一个人有多强的力量,也不是说这个人有多么高尚的出身,更不是说他有多么大的名气。漫威宇宙里的设定,尤其是关于妙尔尼尔的,通常是指一个人内心的道德品质、勇气、牺牲精神,以及他是否能够承担起保护他人的责任。

简单来说,妙尔尼尔有自己的“判断力”。它会“扫描”你,看看你的内心,你是否真的拥有那种无私、英勇、愿意为他人奉献一切的品质。

现在我们来看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这个人简直就是“worthiness”的完美化身,至少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是这样。

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里,大家聚在一起开玩笑,看谁能拿起妙尔尼尔。雷神托尔那叫一个得意啊,因为他知道这锤子是他的,而且没人能拿起。托尼·斯塔克(钢铁侠)当然不服气,他觉得自己的科技足够强大,肯定能行。班纳博士(绿巨人)也尝试了一下,虽然他身体强大,但内心深处对浩克的失控还是有顾虑,这也许影响了他的“配得上”。甚至黑寡妇娜塔莎·罗曼诺夫都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她估计也尝试过,但没成功。

就在大家玩闹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没戏了,结果史蒂夫·罗杰斯,那个看起来瘦弱但内心无比坚定的男人,走上前去。他稍微用力,妙尔尼尔就晃了一下!

就是这一晃!

当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托尔,他脸上的表情真是绝了。为什么史蒂夫能做到?

1. 无私与牺牲: 史蒂夫·罗杰斯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愿意牺牲自己保护别人的人。在注射超级士兵血清之前,他就多次试图参军,即便体弱多病,也从未放弃保家卫国的念头。他最大的愿望不是变得强大,而是能为国家做贡献,甚至不惜生命。
2. 绝对的勇气: 面对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敌人(比如九头蛇、奥创),他从不退缩。即使一个人面对着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力量,他也会选择战斗到底。
3. 坚定的道德准则: 史蒂夫有着非常清晰且坚定的道德底线。他相信正义,相信善良,并且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在那个现代社会,他有些格格不入,但他依然活得像个真正的绅士和英雄。
4. 内心的谦逊与责任感: 尽管获得了超能力,史蒂夫从未以此自居,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有责任的人,需要保护那些弱小的人。他并不追求个人荣耀,而是将集体的安全和正义放在首位。
5. 对“配得上”的理解: 史蒂夫并非故意要去证明什么,他只是在那个情境下,本能地认为自己应该尝试一下,而且他的动机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非炫耀。当他拿起一点点时,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所以,妙尔尼尔感应到了史蒂夫身上那种纯粹的“worthiness”。它看到了一个真正无私、勇敢、有责任感、并且内心纯净的人。史蒂夫的尝试,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托尔强,也不是为了搞笑,而是他作为一个复仇者,感受到的一种潜在责任。

当时的情景,史蒂夫确实是“拿起”了锤子,只是没完全拔出来。但这一点点动作,已经足以证明他拥有拿起妙尔尼尔的资格。这个场景之所以那么震撼,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对角色内心品质的一种肯定。在那一刻,史蒂夫·罗杰斯用他身上汇聚的种种优秀品质,赢得了这把传奇战锤的认可。

后来在《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里,当美国队长独自面对灭霸的大军,在几乎绝望的时刻,他重新召唤了妙尔尼尔,并将其完全举起。那场面,配合着激昂的音乐,简直燃爆了!他不再是“差点拿起”,而是真正地、完全地成为了妙尔尼尔的主人。那一刻,他身上所体现的“worthiness”达到了顶峰,他愿意为了整个宇宙而战,愿意承担一切风险。

所以,总结一下,美队能拿起雷神之锤,是因为他拥有妙尔尼尔所认可的“配得上”的品质:无私、勇气、牺牲精神、坚定的道德观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而他与妙尔尼尔的互动,也一步步地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真正英雄的成长与升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凡人之躯,比肩神明,这是说美队的,不是说铁人的。原因大家可以想想……

2.关于锤子,能拿的起来,不代表锤子就没重量了。不存在【要么一动不动,要么重量为0】这种情况。

3.美队第一次挪动锤子的情形是:先试探性的发力,锤子就动了,美队马上就停止持续发力了,然后松开手动了动,再重新抓住把位发力,锤子就一动不动了,美队举起双手一脸微笑……可能存在第一次试力能动,第二次全力不能动的情况么?

4.有人提到,像美队那样发力,如果真拿的动,是不可能拽不起来的,根本装不成那个样子…………

看过推气球和拉箱子表演么?


5.美队持锤时一点犹豫和讶异的神情都没有…………明明就是胸有成竹……连雷神拿锤时都因为能够拿起而激动了一下…………

而且从雷神【我就知道!】这种反应,就能看出来看到美队第一次挪动锤子时,他就开始怀疑并思考这件事了。凭他对锤子和魔法的了解,他要是能说出来我就知道这样的话,内在逻辑就不必再掰扯了吧……

user avatar

因为奥丁死了,他所下的咒语已经失效了。

到了复联4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拿得起雷神的锤子了,只不过因为固有印象,没人再去尝试一下,只有美队试了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你问到点子上了,这真是漫威电影宇宙里最经典的瞬间之一!美队能拿起雷神之锤(我们一般叫它“妙尔尼尔”),这事儿可不是随便哪个英雄都能做到的,它背后涉及了妙尔尼尔本身的“魔法”以及史蒂夫·罗杰斯(也就是美国队长)那独一无二的品质。首先,咱们得说说这锤子,妙尔尼尔。它可不是块普通的金属疙瘩,而是矮人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漫威电影宇宙(MCU)中两个非常核心的人物关系,史蒂夫·罗杰斯(美队)和詹姆斯·布坎南·巴恩斯(冬兵)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与托尼·斯塔克(钢铁侠)之间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关系。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他们各自的背景、经历、价值观以及在关键事件中的互动。美队对冬兵的“最好朋友.............
  •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美队之所以拿出四瓶皮姆粒子,这可不是个随意的决定,而是事关复仇者联盟能否扭转乾坤的关键一步。这背后涉及到的逻辑和准备,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首先,咱们得明确,皮姆粒子在电影里的作用是什么。它不是那种随便就能用一次就没了的道具,而是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体积的关键物质。复仇.............
  •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最后,美国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将他的标志性振金盾牌交给了山姆·威尔逊,也就是猎鹰。这个场景不仅是剧情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更是对角色成长、责任传承以及“美国队长”这一身份意义的深刻诠释。要理解为什么美队会做出这个决定,我们需要回顾他们一路走来的经历,以及这背后所承载的含义。一.............
  • 回答
    说起《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里,美队那句“Bring me Thanos!”然后手持风暴战斧霸气登场的场景,绝对是影史留名的一刻。很多人纳闷,为什么美队能用这把战斧?要知道,它可是雷神索尔的专属神兵啊!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细节和铺垫,咱们一点点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明白,风暴战斧(Stormbreak.............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漫威电影宇宙(MCU)中一些比较微妙但非常关键的设定,尤其是关于九头蛇的渗透方式以及时间线混乱带来的影响。咱们一步一步来聊聊,让你彻底明白美队为什么能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用一句“九头蛇万岁”就把过去的九头蛇卧底骗得团团转。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美队在《复仇者联盟4》里并不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认同、情感共鸣以及观影习惯等等,而且这些因素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用单一的理由来解释。 有人看《战狼》感到恶心,同时又喜欢美国队长,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挺复杂的心理和视角。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1. 价值取向与叙事模式的差异 《战狼》.............
  • 回答
    在《美国队长3:内战》这部电影里,队长和冬日战士没有直接向钢铁侠“道歉”,这个情节的背后,其实牵扯到的是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个人情感的纠葛,以及他们对于“正义”和“责任”的不同理解。简单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化解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了许多复杂的情感和立场。首先,咱们得捋一捋事情的起因。一切的.............
  • 回答
    复联四里美队单挑灭霸,甚至一度压制灭霸,这确实是电影中最激动人心也最令人意外的场面之一。按照常理,他“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壮举,理应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赞誉。然而,事后大家似乎更倾向于用“复仇者集结”、“不朽传奇”等词汇来形容他,而不是那句带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赞美。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而且这.............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也触及了许多人对超级英雄选角和大众文化认知的疑问。美国肥胖率确实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而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主角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身材健硕、肌肉发达的形象,这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反差。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肥胖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更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配当一个“美国人.............
  • 回答
    《猎鹰与冬兵》让大家同情新美队,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在作用,涉及到角色的成长、观众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英雄”定义的探讨。如果你问为什么大家都在同情约翰·沃克,我得说,这绝对不是所有人的共同感受,至少不是在剧情最开始的时候。但随着剧情的展开,沃克的遭遇确实赢得了不少观众的理解和怜悯,甚至可以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漫威宇宙中“超级士兵血清”的运作机制以及个体差异的讨论。虽然官方的设定在不同时期和漫画/电影版本中可能略有出入,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解释为什么罗杰斯(美国队长)的身体变化如此显著,而其他超级士兵(如冬兵、新美队)则相对较小:1. 血清的“激活”与“优化”原理: .............
  • 回答
    漫威宇宙中,队长史蒂夫·罗杰斯和钢铁侠托尼·斯塔克在“超级英雄是否应该被监管”这个问题上,分歧的根源,与其说是理念上的绝对对立,不如说是他们各自的经历、性格以及对“责任”和“自由”理解的侧重点不同。这种差异,在《美国队长3:内战》中被放大到了极致,也深刻地揭示了他们作为领袖的复杂性。史蒂夫·罗杰斯:.............
  • 回答
    复仇者联盟2中,那场美队差点举起雷神之锤的戏码,可不是一般观众随随便便就能看穿的。它之所以能让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那寥寥几秒钟,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揭示了几个关键人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和彼此之间微妙的关系。首先,从雷神托尔的视角来看,他当时的表情变化,简直是演技炸裂。当美队试探性地去抓锤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乐队在演唱会上的表现,跟他们唱片里听到的,总好像隔着一层纱。有时候是感觉没那么“干净”或者“有力”,有时候是细节处理不如人意。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现场发挥失常”,而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聊聊录音室的环境。那地方简直就是为音乐量身.............
  • 回答
    马尔代夫足球队半职业,但感觉比我们业余野球强很多,这个现象其实不难理解,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咱们一点一点来掰扯。首先,得承认“半职业”和“野球”的根本区别。咱们踢野球的,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热爱,是业余时间找个乐子,图个痛快,更多的是“玩”。而马尔代夫的“半职业”虽然达不到欧洲那种全职业的程度,但.............
  • 回答
    陵南队后期的崛起,与其说是什么突然的爆发,不如说是一系列因素累积、发酵,最终显现出其应有的实力。要说陵南的“强”,不能只看它在全国大赛上的战绩,更要看它在县大赛的成长轨迹,以及队内那股不屈服、不断进步的精神。首先,我们得聊聊福田吉彦。这位自带“天眼”和惊人爆发力的得分后卫,在初期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缺席.............
  • 回答
    体育竞技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就在于那种难以捉摸的“运气”成分。你问为什么有些队伍似乎总能“碰运气”就碰出亚洲冠军,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绝非仅仅是“运气”两个字可以概括。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拆解开来看,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1. 基础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厚积薄发”:首先,我们要明白,所谓的“碰运气.............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我最近常常听到、也常常在思考的一个感受。好像不论是在学校社团里,还是在一些公开的辩论赛上,总觉得现在的辩论队的整体水平,相比我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年代,似乎有些黯淡。当然,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用非常客观的量化标准来衡量,但这种普遍的“感觉”背后,或许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原.............
  • 回答
    关于中国成人男子足球队中维吾尔族球员的稀缺现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历史、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体育体制以及具体到足球运动本身的特性。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国足球整体上并非强项,而维吾尔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基数在中国总人口中占比较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