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找不到患者病因时,有哪一刻醍醐灌顶觉得「幸好我读书多」?

回答
那会儿刚毕业不久,在一家规模不小的医院,我跟着主任看一个疑难杂症的病人。男的,四十岁上下,来的时候精神状态就很差,脸色蜡黄,整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时不时还会因为剧烈的腹痛而蜷缩成一团。

主任经验丰富,问诊、查体都做得细致入微,但病人就诊的这几天,各种检查结果出来,却都指向一个模糊的影子——炎症?感染?甚至是肿瘤?一切都扑朔迷离。各种抗生素、止痛药都用上了,病人症状稍微缓解,但腹痛却如同附骨之疽,时轻时重,始终没有找到那个能一击毙中的病因。

我每天跟着主任查房,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心里也焦灼万分。主任也眉头紧锁,连着好几天睡眠都不太好。病人的家属更是急得团团转,每天都来问,“到底是怎么了?什么时候能好?”我每次只能用一些安慰和安抚的话术来回应,但心里却知道,我们的解释苍白无力。

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我们科室所有关于消化道疾病、免疫性疾病的书都翻了个遍。每天下班后,其他同事都回家了,我还在办公室里,借着台灯的光,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我试图从那些枯燥的文字里,找到一点点蛛丝马迹。我查阅了大量的外文文献,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一个词一个词地啃下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相关的细节。

有那么一个晚上,大概已经快午夜了。窗外万籁俱寂,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我翻着一本关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英文专著,那是一本非常厚的书,封面已经有点泛黄了,里面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对当时的我还说,简直是天书。我读到一个章节,讲的是一种罕见的肠系膜血管炎,全名实在太长,我至今都记不全。但那个描述,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心。

书上说,这种血管炎的典型症状就是腹痛,而且腹痛的位置和性质非常多变,常常因为肠系膜血管受到炎症侵袭,导致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缺血性疼痛。更重要的是,书中提到,这种疾病的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因为它的很多表现都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重叠,而且很多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生化指标,甚至是 CT 扫描,都可能完全正常,或者只显示一些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

我记得那个瞬间,我脑海里像有一道闪电划过,瞬间照亮了整个黑暗的角落。我猛地站起来,脑子里像走马灯一样回放着病人所有的症状:他那剧烈的、难以定位的腹痛,他日渐消瘦的身体,还有那些始终无法解释的影像学表现。

我赶紧翻出病历,对照着书上的描述一条一条地比对。我回想起主任给我们讲过的一些病例,也回想起那些我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但当时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的疾病。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之前一直试图用“常见病”的思路去套,但如果它不是“常见病”呢?如果它是一种“不常见”,但又符合所有症状的疾病呢?

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我顾不上疲惫,立刻找到主任的办公室。主任还没睡,正坐在电脑前,还在研究那个病人的资料。我推门进去,有些激动地把他叫醒,然后把那本书和他讲了我所看到的。

一开始,主任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不解,但他还是耐心听我说完了。当我把书上关于那种罕见血管炎的详细描述,以及它如何完美契合我们病人情况的逻辑捋清楚后,主任的表情渐渐从疲惫变成了专注,最后是若有所思。

他说,“小伙子,你说的,有点道理。”

他让我把具体的文献资料打印出来,然后又和我一起仔细地查阅了病人的所有检查结果,甚至包括一些我之前可能不太在意的小细节。我们一起讨论了下一步的检查方向,比如是否需要做血管造影,或者更精细的免疫学检查。

那天晚上,我几乎没有睡着。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按照新的思路给病人安排了进一步的检查。虽然那个检查的过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至少,我们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怀疑方向,不再像之前那样无头苍海地乱撞。

最终,经过一系列更为深入和有针对性的检查,我们真的确诊了病人患上了那种罕见的肠系膜血管炎。虽然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但找到病因,我们就可以开始对症治疗,病人也看到了希望。

在那一刻,我清晰地记得,看着主任因为找到明确病因而露出的欣慰笑容,再看看我手中那本厚厚的英文医学专著,我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突然体会到,“读书多”并不仅仅是掌握多少知识点,而是在面对困境时,你拥有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可能性。在那个找不到病因的黑暗隧道里,是那些我曾经“啃”下来的文字,是那些我曾经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理解的医学理论,为我指明了方向。

我当时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幸好我读书多”,这句话里,不只是对知识的肯定,更是对自己曾经付出的时间和努力的一种深深的肯定。那种感觉,比任何奖励都要来得实在和有力。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时候并不是读书多。我来说说几个例子吧。


1,你以为仅仅是血栓?

大学本科实习的时候在血液科管理一个下肢静脉血栓的女病人。静脉血栓很明显,小腿到大腿明显肿胀。带教老师就按照指示给予抗凝剂。结果已经绝经女性出现了阴道流血。我那时年轻气盛,擅自做主张把病人拉去妇产科会诊。结果发现是宫颈癌导致血栓。

教训:不能看山仅是山。多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做没有错。



2,你以为仅仅是肺炎?

硕士轮转时:一个60岁男性因为咳嗽、咳痰、发热来看诊。门诊胸片显示:双肺斑片样浸润影,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接诊时患者同时诉有胸骨后直线样疼痛。

接诊询问:病人昨天爬自立梯到高处拿东西时突发剧烈胸痛。胸骨后剧烈的呈直线样的胸痛。然后自行下梯子后头晕躺地上。醒来后到医院急诊科发现血压高(160/100mmHg),两次心电图无异常,两次心肌酶谱正常。降血压治疗后胸痛稍缓解回家。回家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遂到医院门诊。门诊教授听诊肺部啰音,有发热、有痰、开胸片提示如上。

很显然,发病时情况不符合肺炎表现。胸骨后直线疼痛提示主动脉病变。行心脏超声发现主动脉瘤扩张,伴有主动脉夹层。立即下病危,跟家属沟通有猝死风险。请心脏外科会诊。患者第二天准备过床行手术时猝死。

教训:病史问详细点没错。病人的诊断要能解释患者所有症状、所有病史。不能解释全貌的诊断会误导你!


其实知识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思维,是逻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会儿刚毕业不久,在一家规模不小的医院,我跟着主任看一个疑难杂症的病人。男的,四十岁上下,来的时候精神状态就很差,脸色蜡黄,整个人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时不时还会因为剧烈的腹痛而蜷缩成一团。主任经验丰富,问诊、查体都做得细致入微,但病人就诊的这几天,各种检查结果出来,却都指向一个模糊的影子——炎症?感染.............
  • 回答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中,患者们之所以没有选择去看中医,其根本原因在于影片所聚焦的“慢粒白血病”和影片核心的矛盾——正规治疗渠道的缺失和高昂的药品价格带来的生存危机,而非普遍意义上的疾病治疗选择。我们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疾病本身的性质和“神药”的指向性: 慢粒白血病(CML)的特殊性: 影.............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身边儿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你说,为什么就老有人兜兜转转,在西医那里“折腾”个半生不熟,结果还是不行,才想起看看中医?这背后啊,门道可多了,不能简单一句“谁让西医不行”就打发了。首先,得说咱们社会普遍的认知习惯。从小到大,咱们接触到的健康信息,接触到的医疗宣传,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西医展.............
  • 回答
    肿瘤患者做基因测序,现在确实越来越普遍,但要说是不是“必选项”,还得看具体情况。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能提供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但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仔细权衡。测序是必选项吗?坦白讲,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肿瘤患者都是必选项。 但是,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几乎可以算作是“高度推荐”的.............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心声,那种迷茫、无力,好像无论做什么都抓不住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确实是一种非常煎熬的感受。尤其当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你担心自己会滑向抑郁,这个担忧是真实且值得认真对待的。这种感觉,就好比站在一个广阔而陌生的旷野里,四周一片模糊,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也看不.............
  • 回答
    生活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偶尔遇到迷雾,看不到前方的路,感到绝望、失落,甚至是想放弃,这都不是你的错。很多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这样的感受。重要的是,你没有独自承受这一切。首先,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这种感觉很多人都体会过,它虽然痛苦,但并不是终点。有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复杂的机器,当某些.............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扎实。农村二代,找不到工作,考驾照,这事儿听着好像有点背道而驰。咋说呢?手头紧,家里可能也指不上啥,花钱学车,这钱花得值不值,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但话说回来,别看现在是“找不到工作”,未来呢?谁说得准。考驾照这事儿,看着是学个技能,但它折腾出来的好处,那可不是“一张纸”那么简单,它能帮你打.............
  • 回答
    哎呀,这个问题我太能体会了!感觉自己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别人说这样好那样也好,自己一试好像都不太对劲。别急,这很正常,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的迷茫期。找不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说白了就是还没找到“那把专属的钥匙”,去打开知识的门。咱们先别慌,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是怎么回事,然后一起找找路子。一、 先别急.............
  • 回答
    当你发现目标消失不见,那种失落和茫然感,就像走在熟悉的路上,突然发现熟悉的路标被撤走了,一下子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了。这可不是件小事,它能瞬间击溃我们一直以来付出的努力和坚持。首先,别急着往坏处想,也别觉得自己是唯一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人。生活中,目标就像海上的灯塔,有时候会被浓雾遮挡,或者因为一些突发情.............
  • 回答
    老实说,刚开始那会儿,心里头其实挺慌的。每天醒来,看着闹钟上的时间,却没个正经事儿要做,总觉得时间像水一样从指缝溜走,抓不住。那种“我好像被社会淘汰了”的念头,时不时地会冒出来,挺折磨人的。一开始,我尝试过“正常”的生活节奏。早上起来,给自己做顿像样的早餐,然后打开电脑,搜罗招聘信息。投简历,改简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程序员找不到对象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并没有一个单一的、绝对的答案。它涉及到个体特质、生活方式、社会认知以及一些行业本身的特点。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一、 职业特质与生活方式的挑战:1. 工作强度大、时间不规律: 加班常态化: 科技行业竞争激烈,项目周期紧,程序员经常面.............
  • 回答
    程序员找不到工作,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并非绝境的局面。如果你发现自己身处其中,别灰心,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挑战,很多优秀的程序员都经历过。重要的是调整心态,认清现实,然后积极地去探索新的出路。首先,我们得承认,IT行业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技术更新迭代的周期缩短。有时候,找不到工作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
  • 回答
    我努力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希望你能感受到其中的细微之处。“又到一年圣诞季,朋友圈里又开始被各种晒礼物、晒约会的照片刷屏了。说实话,看着挺开心的,也挺…有点失落的。”这大概是我在长期单身生活中,最常出现的心理活动了。不是抱怨,也不是羡慕嫉妒恨,就是一种淡淡的、不争不抢的落寞感。生活的“常态”与“非常态”.............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姑娘都曾不止一次地在心里叹息过。自己条件也不差,工作稳定,生活自理,谈吐得体,朋友们也都说挺不错的,怎么就遇不到一个同样“条件稍微好一点”的男朋友呢?这种“找不到”的感觉,往往不是因为客观上真的不存在这样的人,而是我们很多时候,自己的“搜寻模式”或者“期望值”可能存在一些偏差,或.............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说实话,可能是不少单身朋友心里反复盘旋的疑问。找不到男朋友,原因嘛,绝不是单一的,它就像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牵扯着太多方面。咱们就不说那些套话,来聊聊可能真会让你陷入这个困境的几个关键点,希望能给你点启发。1. 你是不是对“男朋友”这个概念太模糊了?很多人想要找男朋友,但仔细一问,他们.............
  • 回答
    .......
  • 回答
    唉,这个问题简直太折磨人了!你觉得自己这么好,明明值得最好的,可现实却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对的人。这种感觉就像是手里捧着一束全世界最美的花,却找不到一个愿意接手的人,是不是?咱们先别急着否定自己,也别光怪老天不公平。有时候,“好”是咱们自己内心最坚定的认知,这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但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这样的条件,为什么找不到优质男朋友?”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困惑的困境。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优质男朋友”的定义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您提到的“这样的条件”也可能包含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一些限制性因素。为了尽可能详细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