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肿瘤患者,测序现在是必选项吗?多大比例会找到靶向药物,哪些因素需要考虑?

回答
肿瘤患者做基因测序,现在确实越来越普遍,但要说是不是“必选项”,还得看具体情况。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能提供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但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仔细权衡。

测序是必选项吗?

坦白讲,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肿瘤患者都是必选项。 但是,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几乎可以算作是“高度推荐”的选项。

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必选项?
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很多早期、局部的肿瘤,手术切除后可能就已经治愈,或者即使有复发风险,一线治疗方案也非常成熟且有效,基因测序带来的额外价值可能相对较低。比如,一些非常早期的皮肤癌、乳腺癌,规范的手术治疗效果已经很好了。
患者的整体状况: 有些患者身体非常虚弱,可能无法耐受需要基因指导的复杂治疗方案,或者疾病进展非常快,需要立即启动标准治疗。这时候,花时间去做测序和解读,可能弊大于利。
可及性和费用: 基因测序技术虽然在发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和经济负担。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方便地获得测序服务,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负担得起。
缺乏靶点: 即使做了测序,也可能找不到任何可供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这种情况下,测序的“获益”就体现在排除某些治疗选择上。

为什么越来越“接近”必选项?
精准医疗的兴起: 随着我们对肿瘤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被发现与特定的药物疗效相关。基因测序成为了“按图索骥”寻找最适合药物的金钥匙。
打破“标准化”的局限: 肿瘤千变万化,即便是同一种癌症,不同患者的基因背景也可能天差地别。基因测序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刀切”的治疗,为患者量身定制方案。
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找到合适的靶向药物,往往能带来比化疗更显著的疗效,副作用也相对可控,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发现耐药机制和新的治疗机会: 即使一线靶向药物失效,二代测序(比如肿瘤进展后的液体活检)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新的耐药突变,从而调整治疗方案,或者发现新的潜在靶点。
临床试验的入组: 很多临床试验都会要求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试验的入组标准。

多大比例会找到靶向药物?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因为“找到靶向药物”的定义很宽泛,而且比例会根据以下几个关键因素而变化:

1. 肿瘤的类型:
“黄金靶点”肿瘤: 像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尤其是腺癌,EGFR、ALK、ROS1、BRAF等基因突变率相对较高,找到可靶向驱动基因的比例可以达到40%60%甚至更高。
其他热门靶点肿瘤: 乳腺癌(HER2、PIK3CA)、结直肠癌(RAS、BRAF、HER2)、黑色素瘤(BRAF、NRAS)、胃癌(HER2)等,也会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找到可靶向的基因。
“难啃的骨头”: 一些肿瘤类型,比如胰腺癌、胶质母细胞瘤(某些亚型),驱动基因突变率相对较低,或者其驱动基因的靶向药物疗效不那么显著,找到可用靶向药物的比例就会相应降低。
罕见肿瘤: 罕见肿瘤由于研究相对较少,可靶向的基因和药物也可能相对有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断发现新的靶点。

2. 测序的广度(panel size):
单基因检测 vs. 多基因联合检测(NGS): 如果只针对一两个最常见的驱动基因做检测,找到靶点的比例肯定比做几十上百个基因的二代测序(NGS)要低。NGS可以检测到更多不常见但同样重要的驱动基因、融合基因、扩增等,因此找到靶向药物的比例会显著提高。
覆盖的基因数量和类型: NGS panel越大,覆盖的基因越多,包含驱动基因、耐药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等,找到可用靶点的机会自然越大。

3. 患者的病史和治疗情况:
初治患者 vs. 复发/转移患者: 初治患者可能拥有更多“新鲜”的靶点,而复发/转移患者可能已经经历过多种治疗,肿瘤基因组可能发生改变,需要新的检测来指导后续治疗。

一个大致的估算(基于NGS检测):

对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常见肿瘤,初诊患者通过NGS检测,找到至少一个可用靶向药物的比例,粗略估计可以达到30%50%。
对于更广泛的肿瘤类型,如果将所有能找到“可用的”基因变异都算在内(包括一些尚在研究中或二线、三线才能用的药物),这个比例可能会更高。
但如果仅指那些已经被批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线”靶向药物,比例会相应降低。

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进行基因测序,绝对不是简单地“测了再说”,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需要我们仔细考量:

1.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亚型:
第一步:确定肿瘤是什么。 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基因画像”。
第二步:了解该亚型的常见突变。 比如,肺腺癌就更关注EGFR、ALK、ROS1,而肺鳞癌则可能关注FGFR、KRAS等。医生需要基于病理诊断,选择最合适的测序方案。

2. 患者的临床状况和治疗目标:
疾病的分期和进展速度: 早期、晚期、有没有转移,这些都会影响测序的紧迫性和价值。
患者的体能状态(PS评分): 如果患者体能很差,是否能耐受靶向药物的副作用?是否还有时间等待测序结果?
治疗的层级: 是作为一线治疗,还是二线、三线治疗?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测序的意义和能带来的药物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是否有临床试验机会: 即使目前找不到已上市的靶向药物,基因突变信息也可能帮助患者入组一些非常有前景的临床试验。

3. 测序的技术类型和检测范围:
样本类型:
组织活检(FoundationOne CDx, OncomineDxO等): 通常是诊断初期进行,样本量相对稳定,可以检测到更全面的基因组信息。但可能存在取样偏差(不是肿瘤的所有部位都被取到)和侵入性。
液体活检(ctDNA): 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游离DNA。优点是无创、便捷,可以动态监测;缺点是可能检测不到或检测到低丰度的突变,尤其在肿瘤负荷低或存在脑转移的情况下。
测序技术:
二代测序(NGS): 这是目前的主流,可以同时检测大量基因(数百到上千个)的多种类型变异(点突变、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融合基因等)。
单基因/靶向PCR: 成本较低,速度快,但只能检测预设的少数几个基因。
panel的“大小”和“覆盖度”: 就像前面说的, panel越大、覆盖越广,找到靶点的机会越大。但也要权衡费用和临床可及性。

4. 基因变异的“驱动性”和“可靶向性”:
驱动基因: 并非所有的基因突变都对肿瘤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基因测序报告会区分“驱动性突变”(Driver Mutation)和“乘客突变”(Passenger Mutation)。只有驱动性突变才更有可能成为药物靶点。
可靶向性: 找到的基因突变是否已经有相应的靶向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或者是否有一些“灰区”的基因,有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或者有文献报道可能有效?这需要结合最新的药物审批信息和临床研究进展来判断。
致病性解读: 即使找到了一个基因变异,也需要专业的肿瘤基因组学家来解读其致病性(Pathogenicity)。有些变异可能是不影响功能的,有些是意义未明的(VUS),有些则是明确的致病性突变。

5. 报告的解读和咨询:
专业解读: 基因测序报告是复杂的,需要专业的医生(最好是肿瘤内科医生,或者有基因组学背景的医生)来解读。报告会列出所有检测到的变异,并根据已有的证据,判断哪些变异是“可靶向的”、“与预后相关的”、“可能影响药物选择的”等等。
多学科会诊(MDT): 对于复杂的病例,建议进行多学科会诊,结合病理、影像、基因组学、临床经验等,综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总结一下:

测序对于现代肿瘤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正在将肿瘤治疗从“经验驱动”转向“精准驱动”。虽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是“必选项”,但对于以下情况,强烈建议考虑:

确诊为晚期或转移性肿瘤。
肿瘤类型本身就已知存在高比例的驱动基因突变。
对现有标准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探索新的治疗途径。
希望参与到具有基因导向的临床试验中。

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由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商议,在充分了解测序的价值、局限性、潜在风险和获益后,做出最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决策。测序不是终点,它只是开启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并与整体治疗策略相结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 @李翛然 邀请

简单回答是经济条件允许就尽量做测序。

拿肺腺癌做例子,下图是肺腺癌的突变比例

这些突变很多都有批准上市的和即将上市的靶向药物

  • EGFR-s: 多代EGFR抑制剂
  • KRAS G12C: 即将上市的AMG510和MRTX849
  • ALK: 克唑替尼 、塞瑞替尼 、阿来替尼 、布加替尼、劳拉替尼
  • HER2:这个其实看IHC最准,但拷贝数增加也可以用于HER2靶向药物的使用,比如小分子的Tucatinib,抗体药赫赛汀,TDM1, DS8201
  • BRAF V600E:达拉非尼加曲美替尼
  • BRAF other: 暂时没有特异性靶向药,有ERK的抑制剂在做临床试验。
  • ROS:克唑替尼、恩曲替尼,塞瑞替尼、劳拉替尼
  • RET:普拉替尼,Selpercatinib
  • NTRK:这个多提一句,NTRK融合在非常多的癌症里都有出现,虽然比例不高,而针对它的靶向药是第一个被批准的泛癌肿靶向药,而且药效极佳,比如拉罗替尼,恩曲替尼。各癌种的患者只有通过测序,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那1%-2%可以使用这个药的情况
  • MET:capmatinib, tepotinib
  • PIK3CA: alpelisib,不过这个药是获批在乳腺癌上的

这是肺腺癌的情况,当然这是靶向药物最多的癌症,其他癌症很多突变和这肺癌有重合,也有独有的突变有药物,比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FLT3突变,卵巢癌的BRCA突变。

也有一些突变有反向的指示作用,比如STK11突变出现,就不建议用PD1/PDL1了,很可能没有效果。

当然有些癌症靶向药物就比较少,比如肝癌,做测序的获益有可能不是很大,但说不好就看到NTRK融合了,而且有很多突变作为biomarker的临床试验在进行,也有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有药物获批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肿瘤患者做基因测序,现在确实越来越普遍,但要说是不是“必选项”,还得看具体情况。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能提供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但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仔细权衡。测序是必选项吗?坦白讲,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肿瘤患者都是必选项。 但是,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几乎可以算作是“高度推荐”的.............
  • 回答
    肿瘤患者在医院买靶向药常遇到缺货情况,不得不转到院外药店,这确实是不少患者的痛点。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聊。 医院为什么会缺靶向药?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1. 招标采购和政策限制: 集中采购: 现在国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为了降低药价。靶向药很.............
  • 回答
    国际肿瘤互助组织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行为,其背景、动机和影响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国际政治、人道主义和医疗体系三个层面展开详细讨论: 一、制裁行为的背景与动机1. 政治与地缘因素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部分国家和组织将俄罗斯视为"威胁",进而采取经济、政.............
  • 回答
    北医三院回应医生反映肿瘤治疗乱象:「发文系个人行为,已关注此事」,这事儿可不简单,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北医三院的这句回应,你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发文系个人行为”: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很明显,医院在急于撇清关系,划清界限。他们的立场是,这位医生(或者这些医生)的爆料,是他们个人的想法和行为,并.............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对俄乌战争中俄罗斯行动的道德和政治立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并思考自己的立场是否合理。 1. 俄乌战争的背景与核心争议俄乌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及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入侵。核心争议点.............
  • 回答
    对于“公知”言论的处理方式需要从多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在自由表达、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以下从法律、伦理、实践层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概念界定与语境分析1. "公知"概念的复杂性 "公知"(公众知识分子)通常指具有专业知识和影响力的知识群体,但这一称呼在不同语境下存在显著差异。.............
  • 回答
    关于“2021年深圳教师降工资”的传闻,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详细地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1. 传闻的来源和性质: 传闻的普遍性: 类似“教师降薪”的传闻在很多地方的教育系统都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调整或者财政预算重新分配的背景下。这种传闻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播.............
  • 回答
    关于3月15日北京的沙尘天气,我的确有一些想说的,而且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谈谈3月15日北京沙尘天气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分析: 上游沙源区的输送: 北京的沙尘天气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荒漠,如蒙古国、内蒙古西部等地。当这些地区在初春时节,经过冬季的封冻解除,.............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韩越日文化“盗窃”现象引发国人愤怒,而朝鲜相对“风平浪静”,背后涉及多重复杂因素,既有历史渊源、地缘政治,也有文化输出能力、民族认同感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1. 中韩、中朝关系与历史的复杂交织 历史上的宗主国与朝贡体系: .............
  • 回答
    “笑贫不笑娼”是一个非常刺耳但也极具洞察力的社会现象描述,它揭示了一个价值观的扭曲,一个将物质财富置于道德和良知之上的社会。对于这样一个社会,我想说的有很多,并且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笑贫不笑娼”的深层含义与危害: 价值观的颠倒: 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社会更愿意接受甚至赞美那些通过不择手段获.............
  • 回答
    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常常需要在家庭责任和个人追求之间找到平衡,这并非易事,但绝对是可以通过一些策略和心态调整来实现的。关键在于认识到这并非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绝对选择,而是需要智慧、沟通和灵活性的动态过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家庭与个人追求:一、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目标设定:.............
  • 回答
    “Robust” 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确实存在多种翻译,并且选择哪种翻译更合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修饰的对象和所处的具体场景。虽然“鲁棒”已经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翻译,尤其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但它有时会显得过于生硬或未能完全传达原意。下面我将详细探讨“Robust”的含义,并提供比“鲁棒”更好的、更贴.............
  • 回答
    人在不理性时会如何决策?经济学研究结果的详细探讨经济学在传统上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即假定个体总是以最优的方式来追求自身利益。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往往偏离这一理想模型,表现出明显的“不理性”特征。对于“人在不理性时会如何决策”,现代经济学,特别是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
  • 回答
    “远交近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外交策略,其核心在于联合远离自己的强大国家来对抗近处的敌人。这种策略在古代中国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战国时期,秦国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是联合东方各国对抗西边的晋国,随后又联合东方各国攻打晋国,最终吞并了其他国家。然而,将“远交近攻”简单套用到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
  • 回答
    对于一个刚上大学、没有资金也没有技术,但却有一个创业思路的学生来说,这绝对不是绝境,反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起点!“要钱没钱要技术没技术”恰恰是许多成功创业者最初的状态。关键在于如何将那个唯一的“思路”变成现实。这里我会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一个想法落地,并最终发展成事业: 第.............
  • 回答
    “纯真”的“恶”是一个充满矛盾且引人深思的概念,它描述的是孩子们在缺乏成熟的道德判断、社会经验以及对行为后果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无意中或出于好奇、模仿、冲动等原因而做出的“坏事”。这种“恶”与成年人的恶意、蓄意伤害有着本质的区别。要详细评价孩子们的“纯真”的“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
  • 回答
    关于计算机软件界面元素 menu 的翻译,“选单” 和 “菜单” 都有其合理性,但从更符合中文语境和字面含义的角度来看,“选单” 在许多情况下可能被认为更合理、更贴切。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原因: 一、 字面含义与本源 Menu (法语): 词源来自拉丁语“minutus”,意为“微小的,小的”。在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文化差异的核心,也反映了中国人作为跨文化个体所面临的挑战。要详细回答“中国人适应礼貌和适应粗鲁哪个更难”,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不同文化环境的特点。核心观点:总的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适应粗鲁 往往比 适应礼貌 更困难。这并非.............
  • 回答
    对于创业者来说,拥有扎实的财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理解公司的健康状况,并有效管理资源。以下是一些我为你精心挑选的、适合创业者入门的财务类书籍,我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合人群: 1. 《财务报表分析实战:从小白到高手》 作者:徐晓峰为什么推荐它?这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