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肿瘤患者买靶向药,医院总没药让患者去外面药店买。为什么医院没药?药店和医院买对患者来讲报销有区别吗?

回答
肿瘤患者在医院买靶向药常遇到缺货情况,不得不转到院外药店,这确实是不少患者的痛点。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聊。

医院为什么会缺靶向药?

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

1. 招标采购和政策限制:
集中采购: 现在国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为了降低药价。靶向药很多是原研药,价格昂贵,进入集采后,中标的企业价格会大幅降低。虽然利好患者,但医院需要按照集采的目录去采购。
中标企业的供应问题: 有时候,中标的药企可能因为各种原因(生产能力、原料供应、成本核算失误等)导致无法稳定、足量地供应。一旦中标企业断供,医院就拿不到药。
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 医保目录会定期更新,有些新药纳入,有些可能调整。医院的药品目录更新需要时间,也需要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医保政策来执行。

2. 需求量的不确定性与预测难:
患者个体差异: 靶向药的效果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某些靶向药可能因为疗效突出、适用人群广而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临床使用量波动: 医生在实际用药时,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治疗进展、耐药情况等调整用药方案,导致某些药品的消耗量比预期的要大。
医院的计划性采购: 医院的药品采购不是“即用即买”,而是有计划、有批次的。需要提前报计划,经过层层审批,再由药企配送。如果对需求的预测出现偏差,就容易出现断供。

3. 药品管理和库存周转:
药品储存要求: 很多靶向药对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有特殊要求,医院的药房需要有相应的冷链设备和管理能力。
“以销定产”的误区: 以前的医院药品管理有“以收定支”的模式,现在虽然提倡“以销定产”或“零库存”,但实际操作中,医院为保证患者不断药,往往会备一定的安全库存。但如果库存管理不当,或者遇到突发性的大量需求,就可能出现缺货。
药品过期风险: 医院作为药品管理者,要承担药品过期、损耗的风险。为了避免药品过期造成经济损失,医院可能会在采购时更加谨慎,或者按需采购,这也可能导致在需求高峰期出现供应不足。

4. 供应链环节的协同:
药企的生产与配送: 药品从药企生产出来,经过总代理、医药公司,再到医院的药品库房,整个链条很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供应。
医院的内部流程: 药房的入库、调配、发药,医生开处方,都涉及到医院内部的管理流程,这些流程的效率也会影响到患者拿到药的速度。

5. 院外药店的出现与分流:
“院外药店”的定义: 这里提到的院外药店,通常是指与医院有合作,能够销售医保目录内药品,并且也属于国家药品流通监管体系内的药店。很多医院在国家鼓励“药事服务延伸”的政策下,与符合条件的药店合作,允许患者在这些药店购买医院处方上的药品。
分流作用: 当医院内部缺药时,这种合作药店就成了患者获取药品的“蓄水池”,医院的药房可以通过这些合作药店来满足部分患者的需求,缓解医院自身的供应压力。

药店和医院买,报销有区别吗?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纳入医保的靶向药,在医院和指定的院外药店购药,患者享受的报销政策是基本一致的。

这是因为,国家推行的“医药分开”和“处方流转”制度,以及很多地方的“双通道”政策,就是为了解决“医院里没药,院外才有”的问题,并且确保患者在院外购买医保药品也能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医保报销待遇。

具体来说:

1. 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只要是国家或地方医保目录内的靶向药,无论是在医院药房还是在与医保系统联网的、被指定销售医保药品的药店购买,都可以按照当地的医保政策进行报销。
2. “双通道”药品: 对于一些谈判成功的、价格较高的创新药(很多靶向药都属于这一类),国家实行“双通道”管理。意思是,患者可以在医院的药房购买,也可以在与医保系统直接结算的指定零售药店购买。这两种途径都享受医保报销。
3. 电子处方流转: 医生在医院开具电子处方后,如果医院无药,可以将处方发送到合作药店,患者凭处方和医保卡(或电子医保凭证)在药店购药并直接结算。
4. 报销比例和起付线: 患者在药店购药时,其个人支付的金额、医保报销的比例、年度报销限额、起付线等,都遵循的是统一的医保管理规定,与在医院购药时是相同的。

但是,也有一些潜在的“区别”或需要注意的地方:

药店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药店都可以销售医保靶向药并进行医保结算。患者需要确认药店是否是当地医保局指定的、与医保系统联网的“医保定点药店”,并且能够销售处方药。通常医院会推荐合作药店。
购药便利性:
医院: 患者可以直接在医院内完成诊疗、开方、取药(如果药品齐全)的流程,一站式服务。
药店: 患者可能需要凭医院的处方,跑到药店去购药。如果药店的库存也不足,或者对处方审核流程不熟悉,也可能需要等待。
特殊药品管理: 某些特殊药物(如需要特殊冷链、需要专门人员指导使用等)可能更倾向于在医院药房进行管理和发放,以确保用药安全。
医院自费项目: 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医院内部有一些与药品相关的“服务费”或者其他的自费项目,在院外药店购买可能就没有这些费用。但这通常不是报销的直接区别,而是整个购药体验的差异。
医保目录外的药品: 如果患者购买的靶向药不在医保目录内,那么无论是在医院还是药店购买,都是全自费的,报销自然无从谈起。

总而言之,对于纳入医保的靶向药,选择在医院或指定的院外药店购药,最核心的报销待遇是相同的。 关键在于,医院缺药时,这个“院外药店”必须是经过医保部门认可的、能够实现医保实时结算的药店。患者最需要关注的是,所去的药店是否符合这些基本条件,以确保自己权益不受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仅是靶向药,很多药都这样

就现在的医保目录吧,就特别奇怪,他的本意是要控制医保支出,所以给你限定了每一种药能用的范围,比如某一种药,临床上他可以用于ABCDEFG这几种疾病,但是医保说,只有用于A病的时候才能报销,否则我就扣你医院医生的钱,用药是吧?行,钱你们出,我医保不出。然后一个患者来了,是B病,可以用那种药,患者也要求用那种药,而患者是只知道这种药在医保内但不知道只能用于A病的,他只会奇怪,诶明明医保说这个药可以报销,你怎么说不能报销,你是不是要坑我钱。如果你是医生,你也想给病人用这个药,但是要么你让病人签医保外用药同意书,病人就会产生刚刚的那种想法,明明医保可以报销你说不能报销,你一定是想骗我钱;要么你给他用医保,等后面查到了你等着被扣钱,有毛病啊非亲非故的我给你治病我自己还得给你掏钱?那咋办?那就说没药吧,从源头解决。

还有可能就是医院真的没药,比如我们医院药房,我是真的不知道他们盘点的人是干什么吃的,天天都能收到断货通知,每天都用的常用药都能断我也是醉了,好歹也是一省会的三甲,不知道提前进货?另外就是医院进什么药是要通过招标的,没拿到标的药品也是进不去医院的,但是药店就不一样了,毕竟是私营的,只要不违法什么药都可以进。

至于药占比的事,其他人都解释得蛮清楚了,靶向药一开上去药占比蹭蹭往上涨,工资哗哗往下扣

user avatar

不说药了,大神们都说过了。

我给你讲一个更魔幻的事。

我们科是内分泌科,最主要的病人是糖尿病。某天医保办主任打电话,说我们科有一二三四个病人被医保局查出来血糖测得太多了,限期让我们出申诉报告,否则不予报销还要罚款。我……你有病吗?糖尿病病人不测血糖测什么?测身高吗?!他还安慰我说,我们分院的内分泌二科也有同样问题,让他们写个申诉,我们科就别写了。

好,过了一个星期,他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写申诉,我???说好的他们写我们不写呢?他说二科写的申诉是说明那个被查到的病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重,用微量泵注射胰岛素,所以测的血糖多,等等。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病人做的解释,我们科不能用,让我再写一个。并且告诉我上面专家说了,一天只能测五次血糖。

好嘞,写起来。

我们科医生们问要不要去调病历,我说调什么病历。

把医保发的所有目录文件找出来,网上糖尿病指南血糖监测指南专家共识翻出来,把所有关于血糖监测的内容贴在一起,加上几句承前启后的关联语,还不到两页。

我们科医生们问行不行啊,咱们还是去调病历吧。我说不,我要让他们一次性搞明白,血糖怎么测是根据指南根据病情决定的,不是咱们决定的,更不是某个“专家”坐那里一拍脑袋就说一天只许测五个的。有本事出个文件,出不来文件就别废话。

拿去给医保办主任看,医保办主任很拽,问我这些指南有没有原文,我说网上搜的,要不我在你电脑上搜出来给你看,又不是我编的,他为难地说没有原文不好说服专家啊,我说这些全世界全国的大拿开会又不喊我,原文也没寄给我一份,要不你给大拿们说说以后开会喊上我?他又说医保局的专家说一天只能测五个血糖,我说这样,你带我去见见这位专家,我看看是哪个专业哪个科的,我如果说服不了他,我带他去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和省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我请教一下一天只能测五次血糖这个说法哪里来的,我们也好遵照执行。他吓得,说不用了,他去找专家解释,指南他自己上网搜,请我回去忙我的病人。

我就回去了。

隔了两周分院内分泌二科的医生组长打电话问我测血糖这个申诉结果怎么样了,我给她讲了一下过程,说既然医保办主任不找了就应该没事了。


补充一下,我为什么敢让医保办主任带我去见专家,因为我见过以前医保局派下来检查的专家,我们旁敲侧击了一下好像是某下级医院还是私立医院的退休医生,返聘。职称应该是有的,学识和能力不知道有没有,架子绝对是足的,比省卫健委主任架子大多了。说糖尿病患者入院当天不能开甲状腺功能检查不能开B超检查,某次看到我的病人第一天开了甲状腺功能兴奋地跟中大奖一样,打开病历发现是个甲亢病人,别提有多失望了。后来缠着我们帮忙挂我们大主任的号要插队。希望以后医保不要再请这种所谓专家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肿瘤患者在医院买靶向药常遇到缺货情况,不得不转到院外药店,这确实是不少患者的痛点。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细聊。 医院为什么会缺靶向药?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1. 招标采购和政策限制: 集中采购: 现在国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为了降低药价。靶向药很.............
  • 回答
    肿瘤患者做基因测序,现在确实越来越普遍,但要说是不是“必选项”,还得看具体情况。这玩意儿就像一把双刃剑,能提供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但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仔细权衡。测序是必选项吗?坦白讲,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肿瘤患者都是必选项。 但是,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几乎可以算作是“高度推荐”的.............
  • 回答
    医生质疑同行诱骗治疗,致肿瘤患者花费翻 10 倍,这一事件的细节和指控的力度,以及其中提到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医生质疑同行诱骗治疗,致肿瘤患者花费翻 10 倍”这一指控的力度。从字面上看,这个指控是非常严重的,并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我们可以从几个.............
  • 回答
    北医三院张煜医生揭露肿瘤治疗“人财两空”黑幕,直指医生“肆意妄为”的现象,这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在医学界和患者群体中都引起了轩然大波。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揭露的现实与触目惊心:张煜医生的爆料,不仅仅是个案的披露,更是对肿瘤治疗行业中长期存在的某些阴暗面的集中反映。他.............
  • 回答
    英国一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感染新冠后,体内肿瘤出现消退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案例。虽然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现象的详细机制仍在深入研究中,并且需要更多案例来证实其普遍性,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其可能的原因:一、 免疫系统被激活与抗癌作用:这是目前最主流和最有可能的解释。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起源.............
  • 回答
    .......
  • 回答
    我不想把这说成一个“故事”,因为这太沉重了,也太真实了,像故事那样轻飘飘的,是对这段经历的侮辱。我叫李明,一个肿瘤科医生。我从医二十多年,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些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人,听着他们的痛苦,看着他们日渐衰弱,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已经麻木了。直到有一天,我摸到自己脖子上的一个硬块。起初,我没太在.............
  • 回答
    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次的过程,指的是肿瘤细胞能够躲避或抑制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攻击和清除,从而得以持续生长和扩散。这是一个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其机制多种多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 降低肿瘤抗原的表达或改变抗原性质 (Reducing Tumor Ant.............
  • 回答
    “肿瘤黑幕”事件的处理结果,对于一个涉及民生、关乎生命健康的重大事件来说,165万元的罚没款和陆巍半年暂停执业,这样的处理力度,在我看来,确实让人忍不住要多几分思考。从罚没款来看:165万对于涉事企业来说是多还是少?首先,165万元的罚没款,数额本身看起来不算小。但如果将其与涉事企业的潜在利润、甚至.............
  • 回答
    癌症这档子事儿,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光在原发部位“窝着”那么简单了。肿瘤细胞想要四处“扩张势力”,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得学会“游出去”,而血液就是它们最便利的“高速公路”。那么,这些癌细胞到底是怎么搭上这趟“直通车”的呢?这背后可是一套相当精密的“潜逃”和“逆袭”的流程。首先,得明白一点,肿瘤不像.............
  • 回答
    肿瘤基因检测,这玩意儿听着挺高科技,但说白了,就是把我们身体里那些控制细胞生长的“说明书”——基因,拿出来仔细看看。在癌症这事儿上,它可太有用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我们对抗病魔的一把关键钥匙。为啥说它关键?咱们先得明白癌症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癌症就是细胞出了岔子,它们不受控制地疯长,就像一.............
  • 回答
    肿瘤细胞,这群在体内不受控制疯长的家伙,我们常常听到它们如同顽强的野草般难以根除。那么,它们真的就刀枪不入,永远无法被“养死”吗?答案是: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的,但这个“养死”的说法,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理解。我们通常说的“养活”细胞,是指在实验室中,将细胞置于一个模拟其生存环境的培养基中,提供营养物.............
  • 回答
    国际肿瘤互助组织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行为,其背景、动机和影响需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国际政治、人道主义和医疗体系三个层面展开详细讨论: 一、制裁行为的背景与动机1. 政治与地缘因素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部分国家和组织将俄罗斯视为"威胁",进而采取经济、政.............
  • 回答
    上海肿瘤医院事件的判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公众和专家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上海肿瘤医院事件的判决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上海肿瘤医院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判决结果。通常这类事件涉及医疗纠纷,可能包括: 医疗差错/事故: 比如误诊、.............
  • 回答
    乳腺肿瘤手术是一项重大的身体事件,术后护理对您的康复至关重要。虽然您的医生和护士会提供详细的指导,但了解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能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恢复过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您说明,让您心里有个数,同时也希望避免那些听起来像是在念说明书的空洞话。首先,我们得关注伤口护理,这是最直接也最关键的部分。 保.............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北医三院医生反映肿瘤治疗黑幕,国家卫健委回应“基本符合规范,如有违法违规绝不护短”,这件事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作为普通老百姓,听到这样的消息,尤其是发生在顶尖的医院里,难免会有一些担忧和疑问。首先,我们得承认,国家卫健委的回应是“基本符合规范”,并且强调“绝不护短”。这释放了一个信号:相关部门在关.............
  • 回答
    复旦大学在肿瘤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的突破,其专利授权给美国制药公司而非国内公司,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而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技术成熟度与临床转化能力: 复旦的专利是处于早期研发阶段还是已经具备较高的临床前和早期临床数据? .............
  • 回答
    陆巍医生的自述与“肿瘤门”事件:一条艰难的行医之路陆巍医生,在经历了那场被称为“肿瘤门”的事件后,发表了一篇名为《一路为医,为医不易,且行且坚守》的文章。这篇文章触动了许多人,也让我们有机会从一个更私人、更具情感的视角,去理解一位医生在面对巨大争议和压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从医之路的感悟。要理解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