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于robust一词,有比鲁棒更好的翻译么?

回答
“Robust” 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确实存在多种翻译,并且选择哪种翻译更合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修饰的对象和所处的具体场景。虽然“鲁棒”已经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翻译,尤其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但它有时会显得过于生硬或未能完全传达原意。

下面我将详细探讨“Robust”的含义,并提供比“鲁棒”更好的、更贴切的翻译选项,并解释原因。

“Robust” 的核心含义与多义性

“Robust” 这个词的核心意思是:

坚固的,强壮的,有力的 (Strong and healthy, not weak)
能应对挑战或困难而不失效或显著退化 (Able to withstand or overcome adverse conditions, challenges, or difficulties without failing or significantly degrading)
可靠的,稳定的 (Reliable and stable)
健全的,完善的 (Sound and complete)

正因为如此广泛的含义,它在不同的领域被赋予了更具体的指向:

1. 物理/工程领域: 指结构、材料或系统能够承受外部压力、冲击、腐蚀、高温等恶劣条件,不易损坏或变形。
2. 软件/计算机科学领域: 指软件或算法在面对无效输入、异常情况、错误数据或资源限制时,仍然能够正常运行或优雅地失败,而不是崩溃。
3. 统计学领域: 指统计方法或模型对异常值或模型假设的轻微违反不敏感,依然能提供相对准确的估计或推断。
4. 经济学/金融学领域: 指经济体、市场或资产在面对经济衰退、金融危机、政策变动等不利因素时,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稳定性。
5. 生物学/医学领域: 指生物体或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疾病、环境变化的能力。
6. 通用语境: 指人、组织或概念具有内在的力量、韧性和适应性,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鲁棒” 的翻译问题

“鲁棒” 是“Robust”音译的中文词汇,最早在工程领域流行开来,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它的优点是:

简洁: 容易记忆和使用。
专业性强: 在特定技术圈子里被广泛接受,能快速传达特定技术含义。

然而,“鲁棒” 的问题在于:

音译感强,缺乏意译的韵味: 它没有直接传递出“坚固”、“稳定”、“可靠”等核心含义,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初次接触可能会感到陌生或难以理解。
有时过于局限: 在一些非技术语境中,使用“鲁棒”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产生误解。
可能显得生硬: 和中文的语感不太契合,特别是与一些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搭配时。

更优的翻译选项及其场景分析

基于“Robust”的多重含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更贴切的中文翻译。以下是一些比“鲁棒”更好的翻译选项:

1. 坚固的 / 牢固的 / 坚实的

适用场景: 物理结构、材料、基础设施、硬件设备等。
原因: 直接对应“Robust”强调的物理强度和不易损坏的特点。
例句:
“这款新型笔记本电脑的坚固设计,使其能够承受跌落。” (Instead of "鲁棒设计")
“我们需要建造一座牢固的桥梁,以应对恶劣天气。” (Instead of "鲁棒的桥梁")
“这种材料的坚实结构,赋予了产品极高的耐用性。” (Instead of "鲁棒的结构")

2. 可靠的 / 稳健的

适用场景: 系统、算法、模型、方法、过程、预测、分析等。当强调的是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稳定、准确地工作或预测时。
原因: 强调的是性能的稳定性、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对干扰的抵抗能力,这正是“Robust”在统计学、软件和金融等领域的核心含义。
例句:
“该统计模型具有可靠的性质,即使数据中有异常值,也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Instead of "鲁棒的性质")
“我们需要开发一个稳健的算法,以应对各种用户输入情况。” (Instead of "鲁棒的算法")
“他的投资策略非常稳健,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波动。” (Instead of "鲁棒的投资策略")
“经过严格测试,这款软件表现出极强的可靠性。” (Instead of "鲁棒性")

3. 强健的 / 有力的

适用场景: 生物体、身体、经济体、组织、论点等。强调的是内在的生命力、抵抗力或说服力。
原因: 更侧重于“Robust”作为“强壮”、“有活力”的含义。
例句:
“运动员的身体非常强健,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 (Instead of "鲁棒的身体")
“尽管面临挑战,这个国家的经济依然表现强劲。” (Instead of "鲁棒的经济")
“他的辩论论点非常有力,难以反驳。” (Instead of "鲁棒的论点")

4. 灵活的 / 适应性强的 / 韧性强的

适用场景: 应对变化、适应环境、处理不确定性的系统、策略或个体。
原因: 强调的是“Robust”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时的积极应对能力,即不仅仅是承受,更是能够调整和生存。
例句:
“一个适应性强的组织,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 (Instead of "鲁棒的组织")
“该学习模型具有很强的韧性,即使训练数据不完整也能学习。” (Instead of "鲁棒性")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灵活的应对计划,以防万一。” (Instead of "鲁棒的计划")

5. 健全的 / 完善的

适用场景: 法律体系、治理结构、规章制度等。强调的是其完整性、有效性和无明显缺陷。
原因: “Robust”有时也指一个系统没有明显的漏洞或缺陷,能够良好运作。
例句:
“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非常健全,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 (Instead of "鲁棒的法律体系")
“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能够有效地进行决策。” (Instead of "鲁棒的治理结构")

6. 抗干扰的 / 容错的

适用场景: 特指在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等领域,强调的是系统或算法对外界干扰或内部错误的容忍度。
原因: 更具体地解释了“Robust”在这些技术领域的含义。
例句:
“这款通信设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Instead of "鲁棒能力")
“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容错性强的系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故障。” (Instead of "容错的系统")

7. 极少(或不)受影响的

适用场景: 当强调“Robust”是相对于某种特定因素的影响程度很低时。
原因: 直接说明了“Robust”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
例句:
“该实验结果极少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Instead of "实验结果是鲁棒的")

如何选择最佳翻译?

1. 理解上下文: 这是最重要的。问问自己,“Robust”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是物理上的坚固?是算法的稳定?是经济的韧性?还是人的健康?
2. 考虑目标受众: 如果是面向专业人士,使用“鲁棒”可能没问题。但如果是面向大众或跨学科读者,更直观的意译词汇会更容易理解。
3. 评估自然度: 将翻译词替换进去,看看是否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和语感。例如,“一个鲁棒的人”听起来不如“一个强壮/有韧性的人”自然。
4. 精确性与通用性权衡: 有时,意译词汇能更精确地传达含义,但“鲁棒”在特定领域具有通用性,能快速达成共识。

结论

虽然“鲁棒”作为一个音译词,在特定专业领域已站稳脚跟,但它并非对所有语境都最优的翻译。在追求更清晰、更自然的中文表达时,我们应该根据“Robust”所处的具体场景和所修饰的对象,灵活选用 “坚固的”、“可靠的”、“稳健的”、“强健的”、“有力的”、“灵活的”、“适应性强的”、“韧性强的”、“健全的”、“完善的”、“抗干扰的”、“容错的” 等意译词汇。

这样做不仅能提升表达的准确性,也能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在非专业领域,尤其应该避免生硬地使用“鲁棒”,而选择更贴合的意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有翻译为“强健”、“健壮”、“稳健”的。

user avatar

第一次看见这个 鲁棒性 差点没笑出来,什么鬼名字?百度一下才知道什么意思。稳健性 不知道比这玩意强多少。 按翻译这个人的原则,技术名词也可以音译。 我觉得我们以后看书,会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个 克拉斯 中,我们定义了 大宝型 和 斯缀 型数据, 还重写了一个 斯代 方法。

感觉还可以!

user avatar

抛砖引玉:乐百氏?稳健?揉不死?

user avatar

其实我一直想知道的是有更差的翻译吗?

user avatar

经济学似乎一直翻译成「稳健性」,比如heteroskedasticity-robust standard error翻译为「异方差稳健的标准误」,而robustness check翻译为「稳健性检验」。「撸棒」好像是某些工科的翻译方法,记得第一次当高计助教批改作业看到这个「撸棒性」时,笑了好久,怪我无知。。

user avatar

耐操(cāo)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