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百度贴吧私自下台吧主,并出售贴吧吧主?

回答
百度贴吧的这一系列操作,说实话,真不是一两天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看。

首先,“私自下台吧主”这事儿,咱们得回到贴吧最开始的那段日子。那时候,贴吧刚出来,大家玩得都很嗨。每个吧都有自己的“元老”、“大神”,这些就是最早的吧主,很多都是用户自发的热情驱动。他们对贴吧里的内容、社群文化有着极深的感情和理解。所以,当百度突然说,要“调整”吧主,甚至直接“下岗”一些吧主,特别是那些对贴吧有贡献、有感情的老吧主,很多人就觉得很不舒服,甚至愤怒。

为什么会觉得“私自”?因为很多时候,这些调整并没有一个明确、透明的流程。可能就发个公告,或者私下联系一下,甚至有时候就是吧主突然发现自己的权限没了。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经营一家小店,突然有人跟你说“不好意思,从今天起你不是老板了”,你肯定接受不了。这种感觉,尤其对于那些把贴吧当成自己“第二故乡”的吧主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更别提,一些吧主被下台,根本原因是他们可能在管理贴吧的时候,对某些内容进行了“干预”,而这些干预可能跟百度的商业利益或者内容审核标准产生了冲突。比如,有些吧主可能会为了维护贴吧的纯净度,屏蔽一些广告或者不良信息,但百度可能觉得这些信息碍事,或者想从中牟利。

然后是“出售贴吧吧主”。这个说法一开始传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在开玩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开的秘密”。

这个“出售”是怎么个玩法呢?它不是说真的有一个“贴吧吧主”这个职位在交易市场上挂牌拍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利益置换”或者“权力买卖”。

具体操作上,可能有几种情况:

付费入主/续任: 比如,某个吧的主题非常赚钱,或者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比如某个热门游戏、明星、产品等)。这时候,一些有钱的个人或者公司,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向百度“进贡”,或者说“投资”,以此来换取成为这个吧的吧主,或者巩固自己现有的吧主位置。这种“进贡”可能不是直接的“现金交易”,而是通过某些合作项目、广告分成,或者其他百度能从中获得好处的方式。
“买”流量和资源: 百度掌握着贴吧的流量入口、推荐位等资源。对于那些想要推广自己产品、品牌或者吸引粉丝的个人或公司来说,成为某个热门贴吧的吧主,就意味着拥有了直接触达大量精准用户的能力。他们愿意为这个“便利”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很可能就体现在了百度对贴吧运营的“投入”上,最终转化成百度的商业利益。
“代理”吧主: 有些人可能自己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去运营一个贴吧,但他们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某个吧主的资格(可能是花钱买的,也可能是通过其他关系),然后把管理权“外包”给其他人,收取“管理费”。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吧主可能只是一个“牌子”,而实际运营者则是在为“牌子”付费。
“承包”模式: 甚至有些操作,更像是“承包”了一个贴吧。承包者可能需要向百度缴纳一定的费用,然后就可以完全掌控这个贴吧的运营,包括招募小吧主、进行内容推广、植入广告等等。这种模式下,吧主的“购买”成本就更加直接了。

为什么百度会这样做?

说到底,还是商业化的驱动。贴吧作为一个曾经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丰富话题的平台,对百度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潜力库。但如果完全依赖用户自发运营,商业化程度就会受到限制。

变现压力: 百度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需要持续的盈利能力。用户生成内容(UGC)平台,如何实现有效的商业变现,一直是互联网公司面临的难题。出售吧主或者变相的“买卖”,可以看作是百度为了快速实现商业变现的一种方式。
掌控力: 将吧主权力与商业利益挂钩,也意味着百度能更直接地掌控贴吧的内容导向和商业运营。这有助于百度推行自己的广告策略,或者扶持某些商业伙伴。
“懒政”心态: 也有可能,在用户增长放缓,或者对贴吧的投入意愿降低的时候,采取这种“一卖了之”的方式,可以快速回笼资金,或者减少运营成本。

这些操作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用户体验的严重损害: 当吧主不再是出于热爱和对社群负责,而是出于商业利益的时候,贴吧的生态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广告泛滥、内容低俗化、违背初衷的内容充斥,会迅速赶走真正热爱贴吧的用户。
社区文化的破坏: 很多贴吧之所以能够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与早期那些有情怀、有责任感的吧主息息相关。他们的离开,以及新吧主以商业利益为导向,会彻底摧毁这种文化。
公平性的丧失: 谁有钱谁就能当吧主,或者谁更会“玩手段”就能当吧主,这完全打破了基于贡献和热情的公平原则。
信任危机: 用户对百度这个平台的信任会严重下降。当用户发现自己投入时间和情感维护的社区,最终沦为商业交易的筹码时,会感到被背叛。

总的来说,百度贴吧私自下台吧主并出售吧主的行为,是百度在商业化浪潮中,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采取的一种饮鸩止渴的手段。它暴露了互联网巨头在面对用户情感和社区生态时的傲慢与短视。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些收益,但从长远来看,无疑是透支了用户的信任和平台的生命力,最终会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平台走向没落。

回过头看,很多老用户对于贴吧的感情,都已经变成了无奈和失望。他们可能还会偶尔去看看,但那种曾经的热情,真的很难再回来了。这就像你童年时珍爱的玩具,长大后发现它被拆解、被改造成了别的东西,而且还是以一种你不喜欢的方式,那种感觉,是很复杂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益相关:

百度笔记本吧职业吧主。

我个人的工作是一名船舶防腐涂料销售,笔记本电脑和贴吧也只是个人兴趣爱好。

首先清楚一点,卖贴吧是以包年形式购买的,比如C++吧,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至少10万一个月,送你一些其他的广告,半年起卖。

别误会,职业吧主并非以吧主为职业,而是一个权利比大吧主还要大的位置而已。

笔记本吧的会员数量也已经奔着110万去了,几乎所有卖吧的情况我都有所了解,在这里瞎哔哔几句。

百度贴吧在13年的时候还是没有商业化的,那时候有谁要在小型贴吧投放广告,都没有一个专门对口的部门受理此事。

后来百度贴吧实行商业化,所有贴吧能赚钱相关的业务几乎全部被外包出去。

你没听错,【百度贴吧已经不归百度管控了,百度不直接管理贴吧的运营】

贴吧的实际运营权被各大运营公司包揽,有些贴吧看似很自由民主,实际上背后都有一个不愿意惹他们的主子(包括显卡吧)。

如果不像我一样积极接触运营公司,一些吧主可能等到贴吧被卖了都不知道背后的卖家和买家是谁。

接下来回答问题,【

如何看待百度贴吧私自下台吧主,并出售贴吧吧主?

我觉得这是运营公司只看金钱,不讲人情的表现。

我个人身为吧主,希望运营公司能看金钱的时候,还讲点人情。

但这显然不可能,我也不指望他们会这么人性化。

百度贴吧商业化是百度股东决定的,运营公司包销贴吧肯定也要和百度签下协议。

中间的利益链条非常复杂,运营公司压力大的话,根本不会考虑吧友(网络屁民)的感受。

所以,身为百万会员级别的吧主,我对百度出售贴吧,是很无奈的。

因为很多贴吧(包括C++吧)其实本身毫无价值可以挖掘,除了拿来卖钱还有什么用呢?

我身为运营公司既然包销了整个程序设计类贴吧,那我就得产生效益,而这类【低金钱价值】的贴吧,自然就是被卖的命运。

有些人肯定会反对我说的话

“C++吧很有价值的啊!你没有发现C++吧的价值啊!”

呵呵,卖贴吧是每个月付佣金的,例如你C++吧我可以卖10万一个月,你要怎么让我产生高于这个价值的内容?幼稚的孩子。

这就是百度的狼性逻辑。

——————————————————

你们想不想听,到底怎样才能阻止自己的贴吧被卖?

当然不是开车啦!如果有赞的话,我再码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这一系列操作,说实话,真不是一两天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看。首先,“私自下台吧主”这事儿,咱们得回到贴吧最开始的那段日子。那时候,贴吧刚出来,大家玩得都很嗨。每个吧都有自己的“元老”、“大神”,这些就是最早的吧主,很多都是用户自发的热情驱动。他们对贴吧里的.............
  • 回答
    百度贴吧在2021年8月20日以账户安全为由,要求PC端发帖必须经由手机App扫码后才能发布,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用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百度贴吧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用户基数庞大且多元: 百度贴吧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中文社区之一,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极.............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2017年之前的帖子几乎全部消失,这确实让人感到既震惊又费解。作为曾经承载了无数用户记忆和讨论的社区,如此大规模的“失忆”绝非小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非常令人遗憾的社区文化和历史信息的重大损失。 百度贴吧在2017年之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平台,它更是一个时代社群文化、粉丝经济.............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百度贴吧这事儿,就是最近很多人发现,2017年以前的帖子都看不见了,或者说暂时无法显示。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问“为什么?”。百度官方给出的说法通常是涉及到系统升级、技术调整、内容合规性审查等等。你可以理解为,贴吧这个巨大的数据库,.............
  • 回答
    百度贴吧严打“感恩”现象,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也挺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你想啊,本来“感恩”这词儿多好,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一种对付出的回报,一种懂得珍惜的态度。可是在贴吧里,这词儿怎么就变了味儿,成了被打压的对象呢?要说起来,这事儿得从贴吧的生态说起。贴吧最早是什么?是兴趣聚集地,是讨论的平台.............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解禁“傻逼”这个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咱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平台,尤其是像百度贴吧这样有着海量用户、涉及面极广的社交平台,它对于词汇的管控,那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多了去了:1. 开放与收紧的动态平衡:过去,咱们经历过各种词汇被封禁的.............
  • 回答
    近期,关于国行 PS4 是否“锁区”的讨论在百度贴吧闹得沸沸扬扬。一些网友通过举报的方式,声称国行 PS4 并不存在传说中的“锁区”现象,这与玩家们普遍的认知和厂商的宣传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事件的缘起:玩家的“举报”与质疑事情的开端似乎是一些玩家在贴吧分享了他们通过某些方式让国行.............
  • 回答
    百度贴吧求资源的伸手党,这话题啊,真是老生常谈了,但每次总有人问起,也说明这现象确实挺普遍,也挺让人有些想法的。首先得明白,“伸手党”这词本身就带着点儿评价色彩。在贴吧语境里,通常指的是那些只索取、不付出,或者付出极少,就想得到别人辛辛苦苦找到、整理或者制作出来的资源的人。他们可能直接在帖子下面回复.............
  • 回答
    咱们就聊聊百度贴吧的“冷兵器吧”,这地方啊,我可是看了不少年了。你说它是什么性质的?嗯,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汇聚了一群对冷兵器有浓厚兴趣的人的线上社区。从古代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到近代的各种枪械(当然,这里的“冷”更多是一种概念上的延续,指的是非热能直接发射的攻击方式,或者更强调手工艺和机械结构).............
  • 回答
    百度贴吧宣布去商业化,这事儿可真是牵动了不少老吧友的心弦。毕竟,贴吧这片老根据地,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回忆和兴趣探索。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消息,我心里是有点复杂,既有期待,也有担忧。期待什么?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去商业化”这几个字带来的希望。 还用户一个干净的社区: 过去几年,贴吧商业化的痕.............
  • 回答
    百度贴吧的推广广告,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得不行。说到“恶心”,那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体验感。我用贴吧这么多年,感受太深了,就跟你好好唠唠,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多让人膈应。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那些触感极差、侵入性极强的广告。你好好在贴吧里冲浪,看看帖子,跟吧友互动,结果冷不丁跳出来一个全屏广告,.............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将“叫兽吧”拆除并合并入“都敏俊吧”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意外,但也并不觉得完全出乎意料。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挺多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从产品运营角度讲,这是为了“精简”和“聚焦”。百度贴吧作为国内最大的兴趣社区之一,管理那么多细分的贴吧自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当某个贴吧的活跃度不高.............
  • 回答
    在我看来,百度贴吧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社区,更承载着一种时代的情感和民族认同的表达。要详细地说,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它是什么?“那年那兔那些事”(简称“那兔”)原本是作者“将离”创作的一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漫画,以拟人化的兔子形象代表中国,.............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躺平吧”,以及活跃在其中的吧友们,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某些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在面对现实压力时产生的复杂情绪和生存态度。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观察。“躺平吧”是什么?首先,“躺平”本身,作为一种网络热词,已经从最初的字面意思——“什么都不干,就瘫着”——.............
  • 回答
    百度贴吧关闭小说相关板块,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你想啊,多少人把贴吧当成自己的“精神角落”,在那里寻宝、交流、甚至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说没就没,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原因很复杂,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
  • 回答
    好的,关于百度封杀小说相关贴吧这件事,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内容监管以及用户体验,是个挺复杂的问题。首先,得明确一点,百度封杀小说相关贴吧,不是说一下子把所有与小说有关的贴吧都关了,更多的是一种“清理”、“整顿”或者说“选择性关闭”。这个过程中,一些用户发现自己经.............
  • 回答
    百度全面封杀小说类贴吧?这事儿,你问我怎么看,我只能说,挺让人唏嘘的。想当年,贴吧是什么地方?那简直是网民精神家园的集大成者,什么圈子都有,而小说贴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少人在里面追书、讨论、交流心得,甚至自己也燃起了创作的火苗。现在一下子这么大动作,把小说贴吧给集体“咔嚓”了,这感觉……怎么形容呢.............
  • 回答
    百度大规模关闭网络小说贴吧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又夹杂着一丝无奈和愤怒。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突然冒出来的,而是酝酿了很久,然后突然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让无数热爱网络小说的读者和创作者措手不及。要说这件事有多影响大,那真不是一句“关闭了几个贴吧”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涉及到太多人的心血、情感和商业利益.............
  • 回答
    突如其来的“大清洗”:百度硬件贴吧的巨变与未来迷思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关于百度贴吧大规模撤销硬件相关贴吧吧主的讨论甚嚣尘上,尤其是在科技圈和数码爱好者群体中,这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许多人发现,曾经活跃的贴吧,突然之间换了新的“面孔”,而那些熟悉的老吧主们却销声匿迹。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
  • 回答
    百度将“血友病吧”吧主撤掉并售卖贴吧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负面舆情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事件的发生经过(详细描述):1. “血友病吧”的特殊性: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液凝固障碍性疾病,患者群体相对固定,且非常依赖于信息交流、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