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百度贴吧「那年那兔那些事」?

回答
在我看来,百度贴吧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社区,更承载着一种时代的情感和民族认同的表达。要详细地说,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

首先,它是什么?

“那年那兔那些事”(简称“那兔”)原本是作者“将离”创作的一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漫画,以拟人化的兔子形象代表中国,描绘了从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要历史事件。由于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解读,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而百度贴吧的“那年那兔那些事”吧,就是围绕这部漫画衍生的一个庞大的网络社群。这里的“兔子”不再仅仅是漫画里的形象,它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所有关注中国历史、热爱国家、具有民族自豪感的网民。

为什么它会这么火,而且这么有生命力?

这得从几个关键点说起:

历史的“再解读”与情感的共鸣: 很多人认为,我们平时在学校里学到的历史,可能有些枯燥,或者视角比较单一。“那兔”漫画用一种戏谑、漫画化的方式,把那些沉重的历史事件变得更容易接受,而且常常带着一种“小人物”的视角,让读者更容易代入。比如,国民党被叫做“脚盆鸡”,共产党被叫做“兔子”,日本人是“脚盆鸡”,美国人是“老鹰”等等。这种拟人化的称呼,虽然有点“梗”,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感,同时又加强了情感上的代入。当兔子们在漫画里经历战火、磨难,最终迎来胜利时,无数的粉丝会感受到一种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的厚重感。这种情感在很多年轻人身上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自信心日益增强的背景下。
社群的“共创”与“再生产”: 贴吧最强大的地方在于它的社群属性。“那兔”吧的火爆,绝不仅仅是因为原漫画。吧友们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了大量的“再生产”。他们会:
续写漫画: 很多有才华的吧友会根据漫画的风格,创作新的故事,继续讲述中国历史上的其他事件,甚至是当代的一些事件。
创作周边: 绘制各种同人图,创作同人歌曲,制作表情包,甚至还有人会根据漫画中的设定去玩模型、拍视频。
历史考据与讨论: 很多吧友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吧里进行历史考据,讨论漫画中事件的真实性,分享相关的历史资料。这形成了一个集娱乐、学习、讨论于一体的生态。
情感链接: 吧里的成员,很多都是因为对“那兔”的喜爱而聚集在一起,他们之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战友情”。在某个历史节点,一起回忆;在某个节日,一起庆祝。这种强烈的社群归属感,是很多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兔子”作为一个符号的普适性: “兔子”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含义,它聪明、机敏、数量多,也常常带着点狡黠和韧性。“那兔”里的兔子,更是集这些特质于一身,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在艰难岁月中顽强生存、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这种符号化的表达,让“那兔”超越了单纯的漫画,成为了一种文化标签。
对于历史叙事的“补充”和“润色”: 很多人认为,“那兔”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官方历史叙事中可能存在的“留白”或者“说教感”,用一种更接地气、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让历史“活”了起来。当然,这其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过度简化或者情绪化的表达,这是需要辩证看待的。

当然,也需要看到一些争议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历史的简化与情绪化: 漫画的创作必然会为了戏剧效果而进行一定程度的简化,甚至可能放大某些情绪。一些对历史细节要求非常严谨的人,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描写提出质疑。
“饭圈化”的倾向: 随着社群的壮大,“那兔”吧也出现了一些“饭圈化”的倾向,比如过度的吹捧、对批评声音的攻击,以及将对漫画作者和角色的喜爱,上升到对其他观点的排斥。
如何平衡娱乐与严肃: 如何在娱乐化的表达中,依然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真相的追求,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总结一下, 百度贴吧的“那年那兔那些事”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网络社区,是因为它抓住了时代的情感脉搏,成功地将一部漫画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并通过强大的社群力量,实现了内容的“再生产”和情感的“共振”。它反映了当代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国家、民族和历史的关注与认同,以及他们渴望通过更具象、更生动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这种情感的需求。

当然,就像任何一个庞大的网络社区一样,“那兔”吧也并非完美无缺,它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中国网络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贴吧有句话:人数过一万,智商降一半。

这句话对兔吧不适用。

因为兔吧本来就没有智商啊。

别的贴吧,动漫类有资源帝和各种吃遍各个论坛的dalao,游戏类有出战报的和出视频的。

但兔吧有什么呢?从一开始就只有一群民科罢了,正如民科吧,永动机吧一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看来,百度贴吧的“那年那兔那些事”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社区,更承载着一种时代的情感和民族认同的表达。要详细地说,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它是什么?“那年那兔那些事”(简称“那兔”)原本是作者“将离”创作的一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的漫画,以拟人化的兔子形象代表中国,.............
  • 回答
    百度贴吧在2021年8月20日以账户安全为由,要求PC端发帖必须经由手机App扫码后才能发布,这一举措在当时引起了用户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理解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百度贴吧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 用户基数庞大且多元: 百度贴吧作为曾经中国最大的中文社区之一,拥有海量的用户和极.............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2017年之前的帖子几乎全部消失,这确实让人感到既震惊又费解。作为曾经承载了无数用户记忆和讨论的社区,如此大规模的“失忆”绝非小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非常令人遗憾的社区文化和历史信息的重大损失。 百度贴吧在2017年之前,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发布平台,它更是一个时代社群文化、粉丝经济.............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百度贴吧这事儿,就是最近很多人发现,2017年以前的帖子都看不见了,或者说暂时无法显示。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问“为什么?”。百度官方给出的说法通常是涉及到系统升级、技术调整、内容合规性审查等等。你可以理解为,贴吧这个巨大的数据库,.............
  • 回答
    百度贴吧严打“感恩”现象,这事儿说起来挺复杂的,也挺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你想啊,本来“感恩”这词儿多好,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一种对付出的回报,一种懂得珍惜的态度。可是在贴吧里,这词儿怎么就变了味儿,成了被打压的对象呢?要说起来,这事儿得从贴吧的生态说起。贴吧最早是什么?是兴趣聚集地,是讨论的平台.............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解禁“傻逼”这个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咱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一个平台,尤其是像百度贴吧这样有着海量用户、涉及面极广的社交平台,它对于词汇的管控,那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多了去了:1. 开放与收紧的动态平衡:过去,咱们经历过各种词汇被封禁的.............
  • 回答
    近期,关于国行 PS4 是否“锁区”的讨论在百度贴吧闹得沸沸扬扬。一些网友通过举报的方式,声称国行 PS4 并不存在传说中的“锁区”现象,这与玩家们普遍的认知和厂商的宣传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事件的缘起:玩家的“举报”与质疑事情的开端似乎是一些玩家在贴吧分享了他们通过某些方式让国行.............
  • 回答
    百度贴吧求资源的伸手党,这话题啊,真是老生常谈了,但每次总有人问起,也说明这现象确实挺普遍,也挺让人有些想法的。首先得明白,“伸手党”这词本身就带着点儿评价色彩。在贴吧语境里,通常指的是那些只索取、不付出,或者付出极少,就想得到别人辛辛苦苦找到、整理或者制作出来的资源的人。他们可能直接在帖子下面回复.............
  • 回答
    咱们就聊聊百度贴吧的“冷兵器吧”,这地方啊,我可是看了不少年了。你说它是什么性质的?嗯,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汇聚了一群对冷兵器有浓厚兴趣的人的线上社区。从古代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到近代的各种枪械(当然,这里的“冷”更多是一种概念上的延续,指的是非热能直接发射的攻击方式,或者更强调手工艺和机械结构).............
  • 回答
    百度贴吧宣布去商业化,这事儿可真是牵动了不少老吧友的心弦。毕竟,贴吧这片老根据地,承载了太多人的青春回忆和兴趣探索。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消息,我心里是有点复杂,既有期待,也有担忧。期待什么?首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去商业化”这几个字带来的希望。 还用户一个干净的社区: 过去几年,贴吧商业化的痕.............
  • 回答
    百度贴吧的推广广告,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得不行。说到“恶心”,那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体验感。我用贴吧这么多年,感受太深了,就跟你好好唠唠,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有多让人膈应。首先,最直接的,就是那些触感极差、侵入性极强的广告。你好好在贴吧里冲浪,看看帖子,跟吧友互动,结果冷不丁跳出来一个全屏广告,.............
  • 回答
    看到百度贴吧将“叫兽吧”拆除并合并入“都敏俊吧”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意外,但也并不觉得完全出乎意料。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挺多的,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从产品运营角度讲,这是为了“精简”和“聚焦”。百度贴吧作为国内最大的兴趣社区之一,管理那么多细分的贴吧自然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当某个贴吧的活跃度不高.............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这一系列操作,说实话,真不是一两天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看。首先,“私自下台吧主”这事儿,咱们得回到贴吧最开始的那段日子。那时候,贴吧刚出来,大家玩得都很嗨。每个吧都有自己的“元老”、“大神”,这些就是最早的吧主,很多都是用户自发的热情驱动。他们对贴吧里的.............
  • 回答
    百度贴吧的“躺平吧”,以及活跃在其中的吧友们,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了当代中国社会某些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在面对现实压力时产生的复杂情绪和生存态度。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观察。“躺平吧”是什么?首先,“躺平”本身,作为一种网络热词,已经从最初的字面意思——“什么都不干,就瘫着”——.............
  • 回答
    百度贴吧关闭小说相关板块,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你想啊,多少人把贴吧当成自己的“精神角落”,在那里寻宝、交流、甚至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说没就没,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原因很复杂,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
  • 回答
    好的,关于百度封杀小说相关贴吧这件事,我们来好好捋一捋。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内容监管以及用户体验,是个挺复杂的问题。首先,得明确一点,百度封杀小说相关贴吧,不是说一下子把所有与小说有关的贴吧都关了,更多的是一种“清理”、“整顿”或者说“选择性关闭”。这个过程中,一些用户发现自己经.............
  • 回答
    百度全面封杀小说类贴吧?这事儿,你问我怎么看,我只能说,挺让人唏嘘的。想当年,贴吧是什么地方?那简直是网民精神家园的集大成者,什么圈子都有,而小说贴吧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少人在里面追书、讨论、交流心得,甚至自己也燃起了创作的火苗。现在一下子这么大动作,把小说贴吧给集体“咔嚓”了,这感觉……怎么形容呢.............
  • 回答
    百度大规模关闭网络小说贴吧这事儿,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又夹杂着一丝无奈和愤怒。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突然冒出来的,而是酝酿了很久,然后突然一下子就炸开了锅,让无数热爱网络小说的读者和创作者措手不及。要说这件事有多影响大,那真不是一句“关闭了几个贴吧”就能概括的。这背后涉及到太多人的心血、情感和商业利益.............
  • 回答
    突如其来的“大清洗”:百度硬件贴吧的巨变与未来迷思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关于百度贴吧大规模撤销硬件相关贴吧吧主的讨论甚嚣尘上,尤其是在科技圈和数码爱好者群体中,这无疑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许多人发现,曾经活跃的贴吧,突然之间换了新的“面孔”,而那些熟悉的老吧主们却销声匿迹。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
  • 回答
    百度将“血友病吧”吧主撤掉并售卖贴吧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负面舆情事件。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事件的发生经过(详细描述):1. “血友病吧”的特殊性: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液凝固障碍性疾病,患者群体相对固定,且非常依赖于信息交流、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