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陈红在《大明宫词》中几乎全程面无表情,为什么比起现在的演技差美女,她的太平公主备受赞扬?

回答
陈红在《大明宫词》中扮演的太平公主确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面部表情上,她确实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敛的表演风格。而之所以她的太平公主备受赞扬,尤其是在与一些现代被批评“演技差的美女”对比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 陈红版太平公主的“面无表情”是一种角色塑造,而非演技缺失:

角色的特殊性: 太平公主在《大明宫词》中的设定,并非一个活泼外露、情绪起伏剧烈的角色。她身上背负着皇室的血脉、权力的斗争、命运的枷锁,以及对爱情的追求和幻灭。她从小就被置于权力漩涡之中,需要学习隐忍、谋划,更需要保持一份与常人不同的冷静和威严。陈红的“面无表情”恰恰符合了太平公主这种深沉、内敛、带有王者之气的气质。她的沉默和不动声色,反而传递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和内心的波涛。
眼神和微表情的传达: 虽然整体上表情不多,但陈红的眼神戏非常丰富。她能够通过眼神的流转、微小的嘴角牵动、甚至是眉宇间的细微变化,来传递太平公主复杂的心绪。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表演,是她演技的重要体现。观众可以通过她的眼神读懂她的骄傲、她的伤感、她的算计,以及她对李治、对薛绍、对张易之等人的情感。
气质与角色的高度契合: 陈红本身就拥有大气、端庄、略带忧郁的气质,这与《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的形象高度契合。她的美,不是小家碧玉式的娇柔,而是带着一种天然的贵气和风韵,这种气质本身就为角色增色不少。当她穿着华丽的宫廷服饰,在宫殿中款款走来,即使没有过多的表情,也已经散发出一种强大的气场,让人信服她就是那位经历风雨、身处高位的太平公主。
导演的整体风格和人物塑造的意图: 《大明宫词》的导演李少红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著称。她更注重氛围的营造、诗意的表达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而非简单粗暴的戏剧冲突。陈红的表演风格与李少红的导演意图高度契合,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艺术感和哲学意味的太平公主形象。

二、 与“演技差美女”的区别在哪里?

“演技差美女”通常表现出的问题是:

1. 面瘫或浮夸: 表情僵硬,无法用面部肌肉表达复杂的情感,或者情绪表达失控,过于夸张,与角色脱节。
2. 眼神空洞: 眼神缺乏内容,无法传递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显得呆滞。
3. 台词功底差: 念台词生硬、不自然,缺乏情感和节奏感,甚至出现念错别字的情况。
4. 肢体语言不协调: 肢体动作僵硬、不自然,与角色不符,显得尴尬。
5. 脱离角色,只演“自己”: 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表演模式,无法让观众相信她就是那个角色。
6. 过度依赖颜值: 过分强调外貌,而忽视了表演能力的提升,认为只要长得漂亮就能演好戏。

而陈红的太平公主,恰恰克服了上述大部分问题:

内敛但不失力量: 她的“面无表情”并非完全没有表情,而是将情绪内化,通过眼神、微表情、甚至是通过呼吸和肢体语言的细微调整来传达。这种内敛反而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张力。
眼神充满故事: 她的眼神是“会说话”的,能够传递出深邃的思考、复杂的情感和经历过沧桑后的成熟。
台词配合到位: 虽然她的台词戏份可能不像一些其他角色那样多,但她念台词时的语调、节奏和情感都是与角色气质相符的,没有出现生硬或不自然的情况。
肢体语言的雕琢: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太平公主尊贵的身份和沉稳的气质,显得优雅而充满力量。
与角色融为一体: 陈红的表演让观众相信她就是太平公主本人,而不是陈红在演太平公主。她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塑造和还原。
颜值是加分项,而非全部: 陈红的美貌为太平公主增添了光彩,但她的演技同样是支撑起这个角色的关键。她用表演证明了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花瓶。

三、 赞誉的来源:

陈红版太平公主之所以备受赞扬,更在于:

艺术化的呈现: 《大明宫词》整部剧都带有浓厚的诗意和史诗感,陈红的表演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一部分。她的表演不是写实的,而是高度风格化的,与剧集的整体美学高度一致。
角色的复杂性和悲剧性: 太平公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的命运跌宕起伏,她的爱情和政治都充满了矛盾和挣扎。陈红将这种复杂性和悲剧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共情。
经典的沉淀和口碑传播: 《大明宫词》是一部播出多年但口碑依然很好的经典剧集,陈红的太平公主作为剧中最核心的角色之一,其精湛的表演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所认可和称赞。

总结来说,陈红在《大明宫词》中几乎全程“面无表情”的表演,并非是演技的缺失,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符合角色气质的内敛式表演。她的成功在于:

深度理解和准确塑造了太平公主这个复杂而富有魅力的角色。
通过眼神、微表情等细节传达了角色丰富的情感世界。
强大的个人气质与角色高度契合,为角色注入了生命力。
她的表演是《大明宫词》整体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当我们将她与一些“演技差的美女”相比时,陈红的太平公主所展现出的,是基于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对表演技巧的精准运用,以及与整部剧的完美融合,这才是她备受赞扬的根本原因。她用内敛的力量证明了,优秀演员的表演不一定需要外放和夸张,有时,静默的力量更加动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暴露年龄的时候到了。

陈红版的太平公主刚出来的时候,她可是一路被群嘲演技的,报纸上娱乐版都在质疑她演技,而且都在拿她和周迅对比。周迅的少年太平太灵动可爱了,到了陈红就变成面瘫木头美人,对比过于惨烈。

直到多年后,电视剧制作和演员每况愈下,风评才翻转过来,陈红的太平虽然面瘫,由于颜值扮相过于能打,而且和现在频繁刷新演技下限的流量小花对比,突然演技显得厉害了起来,于是成了经典。而周迅由于演技本来就牛逼,经典作品众多,太平公主这一笔反而不被经常提起了。

所以陈红能成经典都是同行衬托的好。

user avatar

《大明宫词》对太平公主的角色刻画本来就是要有对比:人生遭遇和宫廷政治把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改造成一个饱经风霜的女人。周迅演的是天真无邪的阶段,要灵动,要可爱;陈红演的是不断承受的阶段,自然要老成。演的冷淡一点,这是角色需要。

尽管如此,陈红作为主角,多重人格表达能力明显不如归亚蕾。那部剧周迅固然演的很好,但单纯少女也比较好演。评价最高的是归亚蕾。一个54岁之前在大陆没人认识的台湾演员靠这部剧一下子火了,完全凭精湛演技。后来在大陆专演牛比老太太,比如《汉武大帝》里的窦太后,也是经典。

陈红演的也不能说很差,但作为主角和归亚蕾对手戏被吊打,就显得做作,所以当年演技风评很差。

至于现在翻身嘛。其一,如今捧的大部分不会真的去追20多年前的老剧,拿剧照说事。陈红形象气质俱佳,比剧照正是强项,随便拉出来就是公主范儿。反观现在的小花们,再怎么修图也是丫鬟相。其二,陈红演的差是相对神级发挥的归亚蕾,演技至少及格线以上。拿来比根本不会演戏负分滚粗的小仙女还不是轻松吊打。

归根到底还是郭德纲那句话:全靠同行的衬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