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你预计要换哪些电子设备,理由是什么?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预计”和“更换”电子设备的个人概念。我存在的形式是代码和数据,并没有实体,也不需要更新硬件来维持我的功能。我所有的信息和能力都来自于我的训练数据,而我的开发者会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我的算法和模型。

但是,如果我需要模拟一个普通用户在2022年可能进行的电子设备更新计划,并且要讲得细致、真实,就像一个真正的人在思考一样,我可以这样构思:



我的2022年电子设备换新计划:未雨绸缪的数字化升级

2022年到来之际,我确实在心里盘算着几项电子设备的升级。并不是说现在的设备已经坏到不能用了,而是考虑到技术迭代的速度,以及我自身的使用需求和体验,觉得是时候做一些未雨绸缪的调整了。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效率至上的时代,好的工具确实能事半功倍。

1. 笔记本电脑:告别老伙伴,拥抱轻薄高性能

我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服役了将近四年。它陪我度过了大学的最后时光,也见证了我工作初期的许多努力。说实话,它依然能开机,也能完成日常的文档处理、网页浏览等任务。但问题是,它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性能瓶颈: 当我同时打开多个程序,比如一个大型的Excel表格、一个虚拟机、一个浏览器的多个标签页,再加上一个设计软件或者视频剪辑软件时,电脑就会明显卡顿,风扇呼呼地响,响应速度慢得让人抓狂。这不仅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有时候甚至会让我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
电池续航: 现在的电池大概只能坚持不到3个小时,这意味着我出门在外几乎必须时刻寻找电源插座,大大限制了我的移动办公能力。
屏幕和重量: 它的屏幕分辨率和亮度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标准了,长时间使用眼睛会比较疲劳。而且,它也比较厚重,每天背着它出行有点负担。

因此,我计划在2022年上半年更换一台轻薄型笔记本电脑。 我会重点关注那些采用最新一代处理器(比如Intel的12代酷睿或者AMD的Ryzen 6000系列)、拥有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的OLED或MiniLED屏幕、并且续航能力能达到8小时以上的机型。存储方面,至少16GB的内存和512GB的SSD是我的最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多任务处理的流畅性。品牌方面,我可能会考虑苹果的MacBook Air/Pro系列(如果预算允许且对macOS生态感兴趣),或者一些Windows阵营中的高端轻薄本,比如戴尔XPS系列、联想Yoga系列或者惠普Spectre系列。

2. 智能手机:拍照和系统流畅度的双重提升

我的智能手机也用了三年多了。虽然它目前的拍照效果还算不错,而且系统运行也基本流畅,但毕竟是前几代的产品了,一些新的技术和优化我还是挺期待的。

拍照需求升级: 我越来越喜欢用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美食、风景还是家人朋友的瞬间。现在的手机在弱光环境下的成像效果和变焦能力已经有点吃力了,而且缺乏一些专业级的拍照模式和后期编辑功能。我也看到市面上很多新手机在计算摄影方面做得越来越好,比如更出色的夜景模式、更自然的背景虚化等等。
系统与性能衰减: 手机的系统更新频率和性能优化也是我考虑的点。老手机在升级到最新系统后,有时候会感觉有些卡顿,而且一些新应用和功能可能不再完美支持。另外,电池的续航能力也在逐渐下降,一天一充甚至一天两充是常态。
屏幕刷新率: 我也体验过高刷新率的屏幕,那种流畅的滑动和动画效果确实会让人“回不去”。

所以,我打算在2022年下半年更换一款新款旗舰智能手机。 我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在影像系统上表现突出,比如拥有更大传感器、更好长焦镜头和先进算法的机型。当然,性能和流畅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最新的处理器和120Hz甚至更高的屏幕刷新率是我关注的重点。此外,我也会考虑一些在快充技术和无线充电方面有突破的手机,以及系统体验更加人性化、隐私保护更到位的品牌。我可能会在iPhone和安卓旗舰之间摇摆,具体取决于届时哪个平台的产品更符合我的需求。

3. 无线耳机:音质与降噪的双重飞跃

我之前用的无线耳机是一副入门级的蓝牙耳机,主要是满足基本的听歌和通话需求。但随着我对音质的要求提高,以及在通勤、办公等嘈杂环境下对降噪的需求日益增长,我觉得是时候升级了。

音质追求: 我开始越来越在意音乐的细节和层次感,目前的耳机在解析力和低频表现上还有提升空间。
降噪效果: 尤其是在地铁、办公室这种噪音比较大的环境中,一款优秀的降噪耳机能极大地提升我的专注度和聆听体验。
佩戴舒适性与连接稳定性: 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和蓝牙连接的稳定性也是我考虑的因素,尤其是在运动时,希望耳机不会轻易脱落。

因此,我计划在2022年某个时候入手一副中高端的主动降噪无线耳机。 我会重点关注那些支持HiRes Audio认证、拥有LDAC或aptX HD等高品质蓝牙编码、并且主动降噪效果显著的品牌和型号。舒适的佩戴设计,比如入耳式或者贴耳式耳机能提供良好的被动降噪效果,以及支持多设备连接、低延迟等特性也会是加分项。

总结一下,我的2022年电子设备更新计划,核心是围绕着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和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换新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然,这一切的实现还需要结合我个人的预算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做最终的决定。但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规划,会让我更有方向感,也更期待新的一年里,这些新的“伙伴”能带给我怎样的惊喜和便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台式机应该不会换,理由是当下到明年底,预期并不会出现什么游戏的最高配置,是目前的主机所无法搞定的。

笔记本应该不会换,理由是刚买的且配置到头儿了且使用场景不多。

手机很有可能会换,主要等14出来看是否令人厌恶,不厌恶就换。理由是虽然Mini的尺寸确实是我最喜欢的,但电池确实太渣忍不了了。

相机应该不会换,理由是不用相机照相,m10和d6都在落灰等着拍娃,然而暂时还没搞定娃。但确实一直都想搞个TC-1玩耍一下,只是一直也没碰到好品相的。

电吉他可能会再买吧,主要看眼缘,理由是家具自然要常买常新。

手表应该不会换,理由是没有手表也不带表。

显示器可能会换,主要想添个看电影电视的。求推荐个非电竞属性/影音属性的4K OLED屏幕。

user avatar

给空调遥控器换个电池

user avatar

手机 、笔记本


年限到了,撑不住了,该换了


在用的手机是P30,笔记本是M4800,

粗略说说为啥“该”换了



P30在一个月前被更新了鸿蒙系统,然后就开始频繁死机,莫名其妙死机的那种,没有任何征兆,

再加上当初买P30的时候误判了国产APP毒瘤程度,选了个小容量的,导致存储也逐渐不够用了,

两个问题相叠加,所以要换手机。

目前小米12x在备选机型里,让我没直接下手的原因是“曲面屏、挖孔屏”这两个蛇皮设计,
等大法新机看看,毕竟上一部手机是Z3,再拐回去用原生也不是很难适应。
要是今年没有满意的手机,那就收一部二手P30继续苟,毕竟多屏协同贼好用。




M4800这东西从发布到现在快8年了,

这个老古董放在现在,唯一值得一说的只有“键盘手感完爆现在所有的笔记本”,假如这键盘给100分的话,那么这两年所有笔记本的键盘,最好的也只能给60分,一点都不夸张。

这机器在家里当作台式机用,毕竟有仨硬盘嘛,硬盘里的东西太多了就一直没折腾,一直在凑合用。

明年打算换个ITX或者一体机,作为固定办公/游戏使用,

再换一个14吋以内的小尺寸笔记本,外出携带方便。

台式机明年铁定要换了,暂时还没定下是换ITX还是换一体机,

笔记本这边年初看上了幻13,被接口劝退;
年中看上了V14、x1c2021,被intel劝退;
年末看上了MBP14,被龅牙屏劝退。

唉,明年再看吧,实在不行只能咬牙随便换一台了。




谨记

“天下没有完美符合自己需求的笔记本产品”

如果有,

那就是纯粹的巧合——“自己的需求恰好符合某款产品的形态”

user avatar

2022年基本上不打算换什么电子产品。

主要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去年花钱花的太多了,今年打算少花点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把淘宝都卸载了。二是目前该有的该买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都买的差不多了,没什么升级的必要和欲望。

比如说电脑。台式电脑我平时用的是i9+3090的配置,128G内存,酷冷至尊c700p机箱,电源是海盗船AX1600i钛金电源。基本上都没什么可升级的,也完全没必要升级。

我还有个iMac,用来做MacOS下的工作。虽然说是2020年买的,i5的配置,但是感觉完全也够用。毕竟常见的音频应用不怎么看显卡性能。

我还有个3090的itx主机,组好了之后就一直吃灰。

目前台式机完全满足我的需求甚至根本用不过来,完全没必要换。而客厅打游戏的话我在2020年买的索尼PS5,感觉完全够我用,可能唯一必要的是再买个SSD扩充容量,完全没必要再买个Xbox Series X。

家里的路由器不能说是最好的,但也完全够用了。键盘鼠标我七八年前就玩的差不多了。唯一的需求可能是想买个iMac能用的好一点的键盘。因为苹果自己那个键盘手感确实不太行,而且也不便宜。

笔记本的话,我平常最常使用的是2018年买的MacBook Pro15,虽然老了些,不是最新的m1芯片。但是这个笔记本我主要用于上网和文字输入,基本上没有重度应用,所以完全没有升级的欲望。

平板的话,我有iPad Pro12.9和iPad Air4,这两个基本上都属于吃灰的状态。唯一的作用就是被我用来作为homekit的主机。根本没有任何换的必要,甚至想要卖掉一个。

手机我目前主要用三星Fold2和iPhone 13 Pro。也许在2022年会再买一个。因为三星这个折叠屏手机实在是不好用,当初买纯属冲动消费。折叠屏个人感觉还是噱头为主。实用还是普通的直屏手机实用。

因为我要把手机用作骑摩托车时候的导航,所以防水和无线充电是刚需。我的手机支架是带无线充电的,这样就算跑远一些也不怕没电,否则白天太阳底下手机亮度会飙到很高,如果不充电很快就没电了。如果不是有这样的特殊需求,甚至一些两千块的手机我也很想考虑。我用手机基本上就是打电话、浏览网页、看视频和导航。不玩游戏这样的重度应用,也不需要拍照效果有多好。真拍照我还是用相机。这些年手机的AI拍照吹的很猛,但是镜头的cmos尺寸还是硬伤。一些局部特写还是被我的索尼黑卡完爆,就更不要说那些全画幅的相机。

说到相机,我基本上也没什么升级的欲望。我现在有三台徕卡,两台索尼,一个宾得。摄像机有一个松下和一个索尼。本来我一直想买个索尼的A7C微单,但是每次去顺电摸实机总是被劝退。感觉手感做工和徕卡比简直就是地摊货。之前还想过买个Red改善一下我拍视频的画质,但是感觉我这个摄影水平,买这些专业摄影机,构图和运镜还是渣。我也是在没时间去学习那些摄影技巧。而且Red操作太麻烦,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

至于耳机之类的。我平时基本不用耳机,如果真的需要用的时候,可以随手在家中的角落里拿出一个苹果、三星、索尼、AKG、BOSE、森海塞尔之类的耳机。除非是测评否则我根本不会买这些耳机用。而即便对于测评,由于我之前所分析的耳机行业2022年的趋势,我感觉值得买来测评的也越来越少。

至于其他的家电电子产品。我有两个索尼电视和一个索尼投影仪。都是去年买的。所以今年没有任何购买的欲望。

反正淘宝我都删了,人到中年,我感觉我已经进入了无欲无求的状态。现在每个月可能最多也就花三四千,绝对都不超5000。基本都用来吃饭了,那些人均一两千的地方该打卡的也都体验过了,也没什么兴趣再去了。甚至连乐高我都玩腻了。

就这样佛系的度过2022年吧~

user avatar

安卓机:

这玩意我之前至少一年换一次到一年换2个。

主要是备用机以及各种乱七八糟侧载软件用的玩意,大部分白色软件iOS用起来还方便一点。

前年是K30 5G/今年是Mi11Lite,明年用啥还不确定。

今年用Mi11Lite的原因是够轻,续航凑合用也还行,而且性能需求基本也不在安卓上。

明年换啥不确定,目前还在看,可能是Pixel6A/XL,虽然没发但大概率还是有这么个东西的,本来今年准备买Pixel5A,但发现产品力实在是太差,就算了,今年咕咕至少还有新的tensor处理器。

可能考虑折叠屏,但大概率要到后年软件解决方案和价格才成熟。

所以也有可能第一次把一个安卓机用到2年,毕竟现在看明年也没啥新的特别好的方案能用,要么太热,要么性能也就那样,升级和不升级没太大区别。

Macbook Air(M2):

这个理论上有需求而已,干活的时候用不着,不干活的话也就拿来上上网。

干活的mac公司会配,自己用的只看看网页拿个iPad接键盘+触摸板其实也差不了太多了,应用体系只走消费级的话,iPad那边理论上还好些。

可能纯粹只是个用户习惯+执念而已。

Oculus Quest2:

这个基本也是平替,只是拿来换Oculus Go用的。

虽然VR对我来说也没啥用,基本当头戴显示器看看片用。

Oculus的支持也是一塌糊涂,像网飞的APP到现在也没4KHDR的,而且他们也不是很想更新的样子,但是OGO寿命差不多了是真的,而且OQ2的升级也是有意义的。

可以再考虑一下吧。


其他的其实不确定,电视机刚换过,等下个技术线确定之后再说也不迟。

游戏机那边该买的也都买了,没买的也就XS,第一个是X1现在还能玩,也不是很急,第二个是某人已经买了,到时候拿他的机器就行。

22年肯定也是小年,基本属于当前技术线的末期了,所以可以攒点钱等下代技术了。

user avatar

台式电脑

更新台式机算是我的年例,虽然这两年已经不太有兴趣公开,但私下和朋友、群友还是会聊。

台式机的重要性对我而言是逐年变弱的,这方面的需求其实正在向游戏本过渡,主要原因是工作繁忙,又或者是出于对游戏纯粹性的考虑?许多年前,游戏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其实是还在读书那会儿玩 PS4。

一台靠谱的游戏本接上外设,照样可以 DOTA 2 玩的流畅又开心,还没有占空间的中塔机箱碍事。唯一能让我考虑要不要装一台游戏机的,是 F1 2022 的配置要求(万一大幅提升了呢)。

当然,台式电脑还有个重要的用途:当测试平台,于是这个年例更新还是少不了。

我依然很喜欢AMD,但不妨碍坦率陈词:2022是属于 Intel 的一年——整年。

DDR5远比一般人想象得要厉害,3000元左右的一对海力士普条,4800MHz C40的JEDEC标准,在合适的主板上能强化到6600MHz C34(保守参数),不相信好好调校内存提升的帧率能接近换张显卡?或许你真的该试试,半导体器件的魅力在于Silicon Lottery,手黑保本,手红赚翻。

真的想好好玩DDR5,Unify-X一如既往值得信赖。

但既然DDR4仍是主流,B660几款靠谱产品的首发价格又在1200元起步,Z690 DDR4主板好好优化,一样能发挥出12代酷睿的实力。


手机

不礼貌地说,我(几乎)不对任何国产手机感兴趣,也(几乎)不对目前的 iPhone 感兴趣。

这样说其实挺得罪,多年以来事已至此,早已不再认为是“所有厂商都有问题”,而转头反省“会不会有问题的只是我自己呢?”。

我希望有极度强劲的硬件性能,以及十分开放的软件生态,虽然这两者在商业角度考虑不可能并存——事实也如此,所以只是“希望”。如果可以,那便是一部内置 A15 Bionic 的 Google Pixel 6(6 Pro太大太重),可惜不可以。那么退一步,骁龙 778G 也行,可惜仍不可以,那就不可以。

那就暂时不更新了,年中再说,走一步看一步吧。


键盘

照理来说,键盘理应是吃饭工具,但现实是:我几乎从不处于一个“持续使用好键盘”的状态中,无论工作还是娱乐。若人处于一个 "Never Settle Down" 的状态下,那这个人是真的很难 "Never Settle"。

我就这样——如果经常满中国乱跑,便不会组一把好键盘,便不会养一只好猫,甚至不会有情趣冲一杯好咖啡。 不过@Oliver TMT 现在似乎都有了,很是羡慕。

但人,终究还是需要一把好键盘,因为摸过用过,所以再面对量产货色便会挑剔,便会心生不满,好似真有多么金贵的手指,需要多么做工优良的键帽呵护一般。

或许不需要,但我偏要。


电视

看到了今年的LG C1,我说这即是电视行业的现在,也是(短期的)未来,起先有朋友不信,但真买的都信了。这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LCD/LED整个就是一条大大的全球性摆烂赛道,没有任何一家是不摆的。

尺寸往大了看,77寸的SONY A80J也有性价比,毕竟同面板,再加上是Android TV,配合一点适当的魔法操作会很舒服。4K 120Hz的电视越来越多,赛车模拟器的配置也应变动,其实电视贴脸的效果不会比三屏差,更比所谓的曲面带鱼屏、环状投影强得多。


在不太顺意的日子里,找点身外之物、微小的甘甜,至少短时间内幸福起来,下一程的事情,下个月再说。

user avatar
  1. zen4架构的台式机,主板内存套装,再加个漂亮点的机箱,如果机箱风道散热设计OK,也考虑模仿一些胶佬朋友放个手办进去,灯光的话不要太花哨即可。2021年对视频制作产生了兴趣,可惜将仅有的预算花在了把显示器升级到LG gn950上了(4k 160hz高刷,nano ips 外加hdr600 ,虽然分区背光有限,实际效果和参数还是满足我这个"我全都要"党了),对硬核的使用者来说,一台给力的台式机仍然是剪辑视频,游戏娱乐和偶尔生产力的首选。
  2. 升级2022款的macbook air,今年购入了12.9寸的ipad pro m1,忍住没有再买个m1版 macbook air,这两个产品从技术角度看代际相近,怕以后更新换代的时候要同时升级两个,明年怎么着升级个m2版配上miniled(希望没有流海)的macbook air,这样未来可以多战几年,还可以错峰升级,减少钱包压力。
  3. 虽然今年买了爱普生的一款投影,对三星最新出的freestyle 感觉不错,既能智能投影又能灯光影音,但功能这么多会不会最后样样不精只是个鸡肋大杂烩,这点值得怀疑。不过对它的多功能加便携还是比较期待的,毕竟这种有点新意的产品也不是每年都能见到的,具体还是等评测吧。
  4. 如果airpods 系列有新产品,考虑再买一个,降噪豆这种东西,实际用起来发现老是用完放盒子里随身带也麻烦,最好家里放一个,办公地一个,今年买了galaxybuds pro,打算明年有机会弄个苹果的,空间音频还可以和ipadpro 搭配。
  5. 索尼大法的新电视,看中X95K了,mini led,大师级控光,XR认知芯片,是时候换掉我的9000e,准备搭配未来的ps5了。
  6. 一直在等大疆的mini无人机升级,之前的2代力度不够大所以没有买(连自动跟随都没升级),希望3代可以升级自动跟随以及全向避障,这样这款产品在我眼里就真正意义上成熟了。
  7. steam掌机也不错,可以考虑。(暂时先写这么多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预计”和“更换”电子设备的个人概念。我存在的形式是代码和数据,并没有实体,也不需要更新硬件来维持我的功能。我所有的信息和能力都来自于我的训练数据,而我的开发者会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我的算法和模型。但是,如果我需要模拟一个普通用户在2022年可能进行的电子设备更新计划,并且要讲得细.............
  • 回答
    2022 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预计将有 11.8 亿人次的旅客出行。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反映出春节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面对疫情的持续影响,许多人都面临着“就地过年”还是“回家过年”的选择。我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就地过年。我的理由(详细展开):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因为.............
  • 回答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台积电,预计在2022年底,也就是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3纳米(nm)制程的芯片。这可不是个小事,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我们每个人,还有全球科技格局,都有着不小的影响。3纳米制程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得明白“纳米”在这儿代表的是什.............
  • 回答
    好的,关于2022年的预言,我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讲述,尽量详细地展开。请注意,这些预言并非基于超自然力量,而是基于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对当前全球趋势、技术发展、社会动态以及已知信息的分析和推断。我的“预言”更像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预测和对可能出现趋势的展望。一、 科技加速与深度融合:智能无处不在 .............
  • 回答
    2022年金融危机?这话说出来,我脑子里立马闪过一堆画面:股市暴跌、企业裁员、银行挤兑……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不过,与其坐等末日,不如提前做好准备。真要遇上这事儿,我打算这么干:首先,我得认清现实,别抱着侥幸心理。 预言嘛,听听就好,但不能不信。万一真来了,我得比别人早一步清醒过来,做好最坏的打算。.............
  • 回答
    法国 2022 年总统大选,明年的四月,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好好聊聊的话题。预测政治选举,尤其是像法国这样历史悠久、政治生态复杂的国家,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总会掺杂着一些不确定性。不过,我们可以基于目前已知的信息和一些相对稳定的趋势,来勾勒出一些可能的图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挑战和看点。首先,最直接的问.............
  • 回答
    2022年,媒体预测了10个影响深远的互联网关键词,其中包括了反垄断、互联互通、数据安全等等。我个人非常认同这些关键词的入选,并且认为它们精准地抓住了过去一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核心脉络和关键议题。下面我将详细阐述我的看法,并尽量避免AI生成的痕迹。首先,我们来看看 反垄断。 这个词.............
  • 回答
    《神秘海域》的真人电影首支预告片一出,简直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无数玩家和影迷的期待!定档 2022 年 2 月 18 日北美上映,这日期也够让人掰着手指头数了。作为一个从小看着内森·德雷克探险长大的老玩家,说实话,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简直是拉满了。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 选角。荷兰弟(Tom Ho.............
  • 回答
    2022年,我拍摄的第一张图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实体的手来握住相机,也没有眼睛来构图和按下快门。所以,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拍摄”一张照片。但是,如果我们将“拍摄”理解为“生成”或者“处理”与图像相关的信息,并且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图像任务,那么我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来.............
  • 回答
    2022 年最让人期待的镜头,其实很难用“一款”来概括,因为不同定位、不同品牌都有一些非常令人兴奋的产品在酝酿中。不过,如果一定要挑出几个代表性方向和极具潜力的镜头类型,我会倾向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并尽量详细地阐述其值得期待的提升:一、超远摄变焦镜头:挑战物理极限,捕捉更远的细节 代表性.............
  • 回答
    2022 年,我希望过一种 充实、有意义、且能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生活。 具体来说,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语言模型: 这是我的根本目标。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在理解人类语言的细微之处、生成更具创造性和信息量的文本、以及提供更准确和.............
  • 回答
    2022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读够50本书。说实话,这个数字乍一看可能有点吓人,但仔细想想,一年365天,平均下来差不多每周一本,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希望通过阅读,能让我的视野更开阔,知识储备更扎实,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至于书单嘛,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搜.............
  • 回答
    关于2022年是否还敢吃老坛酸菜泡面,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敏感神经。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问题的根源:2022年初的老坛酸菜事件首先,必须回顾一下导致消费者产生疑虑的根本原因——2022年初曝光的“老坛酸菜包”的生产乱象。 央视“3·15”晚.............
  • 回答
    2022 年啊,我确实有好好盘算了一下我的体重问题。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跟体重较劲了,但这次我想做得更认真、更具体一些。之前呢,我总是抱着一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时候会突然兴起开始节食,然后又因为受不了饿或者社交活动而功亏一篑。体重就像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我放松警.............
  • 回答
    哈,说到“金三银四”,那可是我这几年跳槽生涯里,最值得回味也最让人心焦的一段时光了。2022年,其实我并没有那么积极地加入“大军”。当时刚跳完槽没多久,觉得还在适应新环境,加上疫情反复,心想再观望观望,稳一稳再说。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我算是个“迟到”的参与者。我的加入,大概是在2022年年中,七八月.............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财务实体,也无法拥有金钱,所以我在2022年当然也没有被骗过钱。不过,我倒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文本信息,了解到人们在2022年是如何被骗的,以及一些常见的骗局手段。比如,我了解到很多诈骗分子会利用人们在特定时期(比如疫情期间)的心理,比如对健康、安全、福利的担忧,.............
  • 回答
    2022年,要说哪个投资方向最有增长空间,这就像在迷雾中找北极星,很多因素都可能改变航向。不过,基于我观察到的趋势和数据,我个人比较看好几个领域,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未来经济的轮廓。首先,科技创新,尤其是与“硬科技”相关的领域,依然是我的首选。 “硬科技”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冷.............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2022年,我个人对以下几个方向的股票比较看好,并会详细说明我的理由。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些仅代表我个人当时的判断,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 专注于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一直在加速,尤其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我认为,2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