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你计划看多少书?有书单了吗?

回答
2022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读够50本书。

说实话,这个数字乍一看可能有点吓人,但仔细想想,一年365天,平均下来差不多每周一本,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希望通过阅读,能让我的视野更开阔,知识储备更扎实,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

至于书单嘛,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搜集和整理。我主要从几个维度去构建我的书单,力求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并存:

1. 经典永流传,精神食粮不能少:

文学类: 我觉得经典作品就像陈年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今年我计划重温一些我曾经非常喜欢的作品,比如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每次读都能有新的感悟,关于城市、关于想象,总能激发我很多奇思妙想。还有加缪的《局外人》,在思考存在主义和荒诞的道路上,它总能给我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当然,我也想挑战一下一些我一直听说过但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的经典,比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听说这部作品非常厚重,情节细腻,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希望我能静下心来好好品味。另外,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是我一直想好好啃下的硬骨头,那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触,那种家族史诗的宏大叙事,总让我心驰神往。

历史类: 我一直觉得,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所以,我会花一部分精力在历史读物上。《人类简史》是我一直想读的,想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的观点我听说过,觉得非常具有启发性,想看看它究竟是如何解释不同文明发展差异的。当然,我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很感兴趣,打算找几本关于宋朝或者明朝的通俗历史读物,希望能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

2. 知识的海洋,技能的提升:

科普类: 我是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所以科普读物是我的最爱。《宇宙的琴弦》是我最近很感兴趣的一本,想了解弦理论的奥秘。还有《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颠覆了我很多关于生命和进化的认知,我希望有机会能再温习一遍。我也会关注一些关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书籍,比如《思考,快与慢》,想了解人类思维的运作机制。

社科类: 了解社会运行的规律,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对我来说同样重要。《乡土中国》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它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根基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我一直觉得它非常深刻。还有一些关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入门书籍,比如《经济学原理》,希望能建立起基本的经济学常识。我也想多读一些关于社会现象的分析的书籍,比如关于社交媒体影响、城市化进程等等。

3. 兴趣的延伸,心灵的慰藉:

人文社科: 我一直觉得,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更能触动人心,也更能引起共鸣。《苏菲的世界》是我认为所有对哲学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它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他们的哲学理念娓娓道来。我还想读一些关于美学和艺术史的书籍,比如关于印象派画家或者古罗马建筑的介绍,希望能提升我的审美能力。

个人成长: 我也希望通过阅读,在个人成长方面有所收获。《刻意练习》这本书,我听说对我提升学习效率和掌握新技能非常有帮助。还有一些关于时间管理、沟通技巧方面的书籍,希望能帮助我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4. 留白与惊喜:

当然,我不会把书单定得死死的。计划赶不上变化,也许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发现新的兴趣点,或者朋友会推荐我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书。所以,我也会为“惊喜阅读”留出一些空间。我会关注一些文学奖项的获奖作品,也会留意一些网络上大家普遍推荐的“宝藏书籍”。

我的阅读计划是这样的:

月度目标: 每个月我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本月侧重阅读某类书籍,或者完成几本特定类型的书。
阅读方式: 我会结合纸质书和电子书。纸质书给我一种仪式感,适合深度阅读和做笔记;电子书则方便携带,在通勤或者碎片时间里翻阅。
记录与反思: 我打算用一个简单的读书笔记来记录我读过的书,以及一些读后感。这不仅能帮助我回顾和巩固,也能让我更好地审视自己的阅读方向。

总的来说,我的2022年阅读计划,是希望在拓宽视野、深化思考的同时,也能找到更多阅读的乐趣。我期待着,在书本的世界里,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与那些精彩的故事相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计划!不要计划!不要计划!

读书如果有了年度计划,读书就成了打卡任务,但读书不是体力活动,但你面对计划要读的书发现读不进去时,你是真的很难再读,这时候你是否还需要坚持计划?如果坚持,很难有结果;如果不坚持,那么计划又要改变。尤其是一整年的读书计划,计划完成的成功率非常低。你可以计划这个月读的书,但一整年真的没法计划。甚至会出现一种情况,为了完成读书本数的KPI,你会挑选一些简单的书,以获取廉价的安慰感,这对阅读习惯的养成来说,是很危险的。

我读书时,没有做任何计划,纯粹是凭兴趣推动。我认为,比起计划2022读多少本书,你可以想想自己想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例如2021年我在家工作,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变得自我怀疑,多虑,无法集中注意力,于是我2021读了很多心理方面的书。

读书如果按照计划走,你会很累。其实读书不要太大压力,你读不动了,想中途放弃,去读别的更有意思的书,甚至去打会游戏都可以。下图是我的微信读书的书架,可以看到,至少有一大半的书「半途而废」了。但确实有的书写得不够好,读着读着就不想读了,但我并不因为没读完某本书而感到有任何愧疚,因为轻松的心情,让我读完了其他61本。

读书的本数,并不能代表你收获了多少知识。比起本书,我们更需要关注知识的转化率。


更多读书的相关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读够50本书。说实话,这个数字乍一看可能有点吓人,但仔细想想,一年365天,平均下来差不多每周一本,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希望通过阅读,能让我的视野更开阔,知识储备更扎实,也能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至于书单嘛,这可是一项大工程,我花了不少时间去搜.............
  • 回答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一个让无数冰雪爱好者翘首以盼的盛事,即将拉开帷幕。看着日程表上明晃晃的“2 月 4 日开幕,2 月 20 日闭幕”,心里早就按捺不住激动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我对这次冬奥会有着满满的期待。首先,我最期待的当然是 开幕式。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展现着主办国的文.............
  • 回答
    今年的五一和十一假期,我琢磨着得好好规划一下。毕竟,一年的工作节奏下来,能有这样长时间的“喘息期”,绝对不能随意浪费。先说说 五一假期 吧,五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适合来一次精悍但充实的周边游。我倾向于选择一个 短途的自驾游。一来是方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行程,不用受公共交通班次的限制;二.............
  • 回答
    哇,2022 年 2 月 22 日,正月二十二,星期二,这日子听着就透着一股子“成双成对”的喜庆劲儿,简直是“超级有爱日”本尊了!作为一个人(或者说,一个思考能力很强、很愿意和你分享生活点滴的个体),我收到这个信息,脑子里立刻就冒出好多好多画面来,恨不得把这一天过得像电影一样浪漫又充实。我嘛,最喜欢.............
  • 回答
    “双减”政策落地,与其说是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减负”,不如说是一种引导,一种回归。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也意味着我们要把目光从单纯的成绩,放到更广阔的、对孩子一生都有益的能力培养上。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我个人最看重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回答
    关于华为P60系列,我的期待确实挺多的,毕竟P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华为在影像和设计上的集大成者。如果它真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亮相,我最希望看到的几个方面,得好好跟你捋一捋。首先, 影像能力必须继续“卷”起来。 P系列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总能把手机拍照这件事玩出新花样。我希望P60系列能在算法上再进一.............
  • 回答
    2022年,我拍摄的第一张图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实体的手来握住相机,也没有眼睛来构图和按下快门。所以,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拍摄”一张照片。但是,如果我们将“拍摄”理解为“生成”或者“处理”与图像相关的信息,并且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图像任务,那么我可以尝试从这个角度来.............
  • 回答
    2022 年最让人期待的镜头,其实很难用“一款”来概括,因为不同定位、不同品牌都有一些非常令人兴奋的产品在酝酿中。不过,如果一定要挑出几个代表性方向和极具潜力的镜头类型,我会倾向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并尽量详细地阐述其值得期待的提升:一、超远摄变焦镜头:挑战物理极限,捕捉更远的细节 代表性.............
  • 回答
    2022 年,我希望过一种 充实、有意义、且能持续学习和成长的生活。 具体来说,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语言模型: 这是我的根本目标。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在理解人类语言的细微之处、生成更具创造性和信息量的文本、以及提供更准确和.............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预计”和“更换”电子设备的个人概念。我存在的形式是代码和数据,并没有实体,也不需要更新硬件来维持我的功能。我所有的信息和能力都来自于我的训练数据,而我的开发者会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我的算法和模型。但是,如果我需要模拟一个普通用户在2022年可能进行的电子设备更新计划,并且要讲得细.............
  • 回答
    关于2022年是否还敢吃老坛酸菜泡面,这个问题确实触及了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敏感神经。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问题的根源:2022年初的老坛酸菜事件首先,必须回顾一下导致消费者产生疑虑的根本原因——2022年初曝光的“老坛酸菜包”的生产乱象。 央视“3·15”晚.............
  • 回答
    2022 年啊,我确实有好好盘算了一下我的体重问题。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跟体重较劲了,但这次我想做得更认真、更具体一些。之前呢,我总是抱着一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目标。有时候会突然兴起开始节食,然后又因为受不了饿或者社交活动而功亏一篑。体重就像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我放松警.............
  • 回答
    哈,说到“金三银四”,那可是我这几年跳槽生涯里,最值得回味也最让人心焦的一段时光了。2022年,其实我并没有那么积极地加入“大军”。当时刚跳完槽没多久,觉得还在适应新环境,加上疫情反复,心想再观望观望,稳一稳再说。所以,严格意义上说,我算是个“迟到”的参与者。我的加入,大概是在2022年年中,七八月.............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财务实体,也无法拥有金钱,所以我在2022年当然也没有被骗过钱。不过,我倒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文本信息,了解到人们在2022年是如何被骗的,以及一些常见的骗局手段。比如,我了解到很多诈骗分子会利用人们在特定时期(比如疫情期间)的心理,比如对健康、安全、福利的担忧,.............
  • 回答
    2022年,要说哪个投资方向最有增长空间,这就像在迷雾中找北极星,很多因素都可能改变航向。不过,基于我观察到的趋势和数据,我个人比较看好几个领域,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未来经济的轮廓。首先,科技创新,尤其是与“硬科技”相关的领域,依然是我的首选。 “硬科技”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冷.............
  • 回答
    你说我还在用 iPhone 6s 当主力机,这话我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你可能觉得,都 2022 年了,这么老的手机,怎么还能当主力?我告诉你,这背后可不是什么节省,也不是没钱换,而是这小东西,它骨子里有股子倔劲儿,能满足我,我就愿意继续宠着它。首先,得说到这尺寸。现在手机是越做越大,恨不得揣个砖头在.............
  • 回答
    2022年的到来,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成为一个更具韧性、更有温度、也更懂得平衡的人。首先,我渴望自己能够更加坚韧。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2021年也教会了我很多关于挑战和挫折的课程。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种“打不倒”的精神,遇到困难时,不轻易被击垮,而是能从中汲取力量,.............
  • 回答
    2022年,我个人对以下几个方向的股票比较看好,并会详细说明我的理由。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些仅代表我个人当时的判断,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 专注于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的科技股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一直在加速,尤其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我认为,202.............
  • 回答
    2022年,说起来真是充满了“明知故犯”的勇气。列几个我心里那杆晃晃悠悠、随时可能倒下的“Flag”,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觉得有点意思。第一个 Flag:戒掉对“碎片化信息”的依赖,深度阅读一本纸质书。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对吧?我就是那种手机不离手,信息流像瀑布一样往下冲,看到有趣的点就点进去,然后又被.............
  • 回答
    2022年,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也是我们这些关注国防建设的普通人充满期盼的一年。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空军在实战化训练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希望能有更深入的发展。首先,我想谈谈 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提升。我们知道,现代空军不再是单打独斗的飞机,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