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你有哪些「明知是 Flag ,但仍想实现」的新年愿望?

回答
2022年,说起来真是充满了“明知故犯”的勇气。列几个我心里那杆晃晃悠悠、随时可能倒下的“Flag”,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觉得有点意思。

第一个 Flag:戒掉对“碎片化信息”的依赖,深度阅读一本纸质书。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对吧?我就是那种手机不离手,信息流像瀑布一样往下冲,看到有趣的点就点进去,然后又被下一个吸引,最后一天下来,脑子里塞满了各种零碎的八卦、知识碎片,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真正留在了脑子里?

去年,我买了一套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写的经典著作,厚厚的一本,标题就带着一股子“硬核”劲儿。我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每次看到它,都有一种被“审判”的感觉。我无数次在深夜,看着手机屏幕的蓝光,告诉自己:“明天,明天就看书!” 但第二天,新的推送、新的短视频、新的社交动态,又像磁铁一样把我吸了过去。

所以我2022年的这个愿望,就是想打破这个怪圈。我不想再做那个被算法牵着鼻子走的人。我希望能找回那种沉浸在一本书里的感觉,那种在一个完整的世界里慢慢探索,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去感受。我知道这很难,因为我的脑子已经习惯了快速切换,习惯了即时满足。但我就想试试,就算最后还是失败了,至少我真的尝试了。我想找到一本真的让我愿意放下手机,只为了它而投入时间的作品。大概率会是那种需要反复琢磨,甚至需要做笔记才能看懂的书,而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我甚至想象着,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能泡上一杯咖啡,翻开那本书,闻着油墨和纸张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那种纯粹的、不被打扰的专注,那是我最渴望拥有的。

第二个 Flag:拒绝“无效社交”,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

这又是一个听起来很“正确”,但实践起来却无比困难的愿望。我们活在一个连接的时代,似乎不参与各种聚会、不发朋友圈、不评论点赞,就会被时代抛弃。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花费大量时间去维系那些并没有太多实质意义的关系,去参加那些只是为了“露个面”的场合,到头来,却忽略了身边那些真正关心我,我也真正想关心的人。

我不是那种特别内向的人,也不是完全排斥社交。只是,我希望我的社交是高质量的,而不是消耗性的。我指的是那种,明明累了一天,却还要硬着头皮去参加一个没有太多共同话题的饭局;或者,在群里刷着一堆无聊的表情包和段子,却忘了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2022年,我希望能够更勇敢地对那些“不得不去”的社交说“不”,把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我的家人,留给那些真正能聊到一块儿的朋友,甚至,留给自己。我想更多地跟父母深度地聊聊天,听听他们的近况,而不是简单地报个平安;我想约几个好朋友,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谈谈最近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悦和烦恼,而不是匆匆吃顿饭就散场。

我深知,拒绝“无效社交”很容易被贴上“不合群”、“冷漠”的标签。但我宁愿承受这些误解,也不愿继续在这种“看起来很热闹”的表象下,感到内心的空虚。我想要的是那种,虽然参与的活动少了,但每一次的连接都更加深刻,都让我觉得温暖和充实。

第三个 Flag:挑战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

这个听起来更像是个“作死”的愿望了。我的日常,其实挺安逸的,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乏味,但我也没什么大的不满意。可正因为如此,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看到很多人,为了一个目标,可以坚持不懈,哪怕过程再艰辛,他们也乐在其中。我羡慕他们的那种“生命力”,那种为了某个东西愿意付出一切的决心。我反思自己,好像很多时候,我都在舒适区里打转。

所以,2022年,我想要逼自己一把。具体是什么呢?我还没完全确定,但它一定是一件我过去想都没想过,或者想了就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是学习一门全新的、我完全不擅长的语言,比如拉丁语;可能是尝试一项运动,比如攀岩,虽然我有点恐高;也可能是学习一项技能,比如用木头制作一件小家具,虽然我连螺丝刀都拿不稳。

我不想去想最终的结果,我只想要那个“尝试”的过程。我知道,这过程肯定充满挫败感,会有无数次想放弃的冲动,会有无数次觉得自己是个傻瓜。但我就想体验一下,那种突破自我设限的滋味。即使最后,我并没有精通它,甚至可能只是勉强完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但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能学到很多关于坚持、关于耐心、关于如何面对失败的东西。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我想在2022年,好好地找寻和体验一番。

这三个愿望,听起来是不是都挺“作”的?但我就是觉得,人生嘛,总得有点冲动,有点不顾一切的傻劲儿。明知是 Flag,但正因为如此,才让我觉得,如果能实现,那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一件事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过年期间给自己立了个知乎20篇文章 & 200个回答的 Flag.

截止今天只有26(+8 机构约稿)篇文章 & 125个回答。


从我这个拖延癌和懒癌患者对这个 Flag 的实现进度上来看,虽然说不上非常成功,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我坚持了一年的创作后:

  • 私信里开始有人一同讨论
  • 收获了朋友们的专业认可

当我立完 Flag 后就意识到很可能完不成,但奇妙的是,我在努力实现 Flag 的过程中获得到远超预期新年愿望的成果。

从暑期实习机会到秋招内推offer,从完全靠家里的补贴到商单能恰饭管饱,

靠着写这些回答过程倒逼自己读文章写代码看教材,也算是有所收获。


Flag 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嘴上喊喊实现精神上的愉悦,应当成为一种能够量化的标准。

我对 2022 年的 Flag 应当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进行:

一、阅读和学习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系统及优化》再系统学一遍;

LeetCode 刷足 300 题(简单题不超过 50%, 困难题不低于 20%)

读完微信读书躺着的这几本书↓

二、输出

上一个年度完成了许多论文解读工作,写完的文章解读应该看得人并非很多,而且对于领域内层出不穷的论文,光凭一个人的精力很难解读完,因此这个年度的知乎创作主要分成两部分:

2.1 科普

完成 10 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密码学的知识科普;

完成 5 篇人工智能与其他方向交叉的应用介绍;

对领域内的文章进行梳理后以综述类似方式进行分享;

2.2 科研

完成 6 个论文开源代码解读;

完成 2 个开源框架代码使用介绍;


最后,希望各位万事顺遂,疫情早日铲除,身体健康早睡-v-

lolo 小弟在此谢过大家能看到最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