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你有哪些「明知是 Flag ,但仍想实现」的新年愿望?

回答
2022年,说起来真是充满了“明知故犯”的勇气。列几个我心里那杆晃晃悠悠、随时可能倒下的“Flag”,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觉得有点意思。

第一个 Flag:戒掉对“碎片化信息”的依赖,深度阅读一本纸质书。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对吧?我就是那种手机不离手,信息流像瀑布一样往下冲,看到有趣的点就点进去,然后又被下一个吸引,最后一天下来,脑子里塞满了各种零碎的八卦、知识碎片,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真正留在了脑子里?

去年,我买了一套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写的经典著作,厚厚的一本,标题就带着一股子“硬核”劲儿。我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每次看到它,都有一种被“审判”的感觉。我无数次在深夜,看着手机屏幕的蓝光,告诉自己:“明天,明天就看书!” 但第二天,新的推送、新的短视频、新的社交动态,又像磁铁一样把我吸了过去。

所以我2022年的这个愿望,就是想打破这个怪圈。我不想再做那个被算法牵着鼻子走的人。我希望能找回那种沉浸在一本书里的感觉,那种在一个完整的世界里慢慢探索,跟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去感受。我知道这很难,因为我的脑子已经习惯了快速切换,习惯了即时满足。但我就想试试,就算最后还是失败了,至少我真的尝试了。我想找到一本真的让我愿意放下手机,只为了它而投入时间的作品。大概率会是那种需要反复琢磨,甚至需要做笔记才能看懂的书,而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我甚至想象着,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能泡上一杯咖啡,翻开那本书,闻着油墨和纸张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那种纯粹的、不被打扰的专注,那是我最渴望拥有的。

第二个 Flag:拒绝“无效社交”,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人。

这又是一个听起来很“正确”,但实践起来却无比困难的愿望。我们活在一个连接的时代,似乎不参与各种聚会、不发朋友圈、不评论点赞,就会被时代抛弃。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花费大量时间去维系那些并没有太多实质意义的关系,去参加那些只是为了“露个面”的场合,到头来,却忽略了身边那些真正关心我,我也真正想关心的人。

我不是那种特别内向的人,也不是完全排斥社交。只是,我希望我的社交是高质量的,而不是消耗性的。我指的是那种,明明累了一天,却还要硬着头皮去参加一个没有太多共同话题的饭局;或者,在群里刷着一堆无聊的表情包和段子,却忘了给家里人打个电话。

2022年,我希望能够更勇敢地对那些“不得不去”的社交说“不”,把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留给我的家人,留给那些真正能聊到一块儿的朋友,甚至,留给自己。我想更多地跟父母深度地聊聊天,听听他们的近况,而不是简单地报个平安;我想约几个好朋友,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谈谈最近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悦和烦恼,而不是匆匆吃顿饭就散场。

我深知,拒绝“无效社交”很容易被贴上“不合群”、“冷漠”的标签。但我宁愿承受这些误解,也不愿继续在这种“看起来很热闹”的表象下,感到内心的空虚。我想要的是那种,虽然参与的活动少了,但每一次的连接都更加深刻,都让我觉得温暖和充实。

第三个 Flag:挑战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

这个听起来更像是个“作死”的愿望了。我的日常,其实挺安逸的,虽然有时候会觉得有点乏味,但我也没什么大的不满意。可正因为如此,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我看到很多人,为了一个目标,可以坚持不懈,哪怕过程再艰辛,他们也乐在其中。我羡慕他们的那种“生命力”,那种为了某个东西愿意付出一切的决心。我反思自己,好像很多时候,我都在舒适区里打转。

所以,2022年,我想要逼自己一把。具体是什么呢?我还没完全确定,但它一定是一件我过去想都没想过,或者想了就觉得“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是学习一门全新的、我完全不擅长的语言,比如拉丁语;可能是尝试一项运动,比如攀岩,虽然我有点恐高;也可能是学习一项技能,比如用木头制作一件小家具,虽然我连螺丝刀都拿不稳。

我不想去想最终的结果,我只想要那个“尝试”的过程。我知道,这过程肯定充满挫败感,会有无数次想放弃的冲动,会有无数次觉得自己是个傻瓜。但我就想体验一下,那种突破自我设限的滋味。即使最后,我并没有精通它,甚至可能只是勉强完成了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但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定能学到很多关于坚持、关于耐心、关于如何面对失败的东西。那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我想在2022年,好好地找寻和体验一番。

这三个愿望,听起来是不是都挺“作”的?但我就是觉得,人生嘛,总得有点冲动,有点不顾一切的傻劲儿。明知是 Flag,但正因为如此,才让我觉得,如果能实现,那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一件事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年过年期间给自己立了个知乎20篇文章 & 200个回答的 Flag.

截止今天只有26(+8 机构约稿)篇文章 & 125个回答。


从我这个拖延癌和懒癌患者对这个 Flag 的实现进度上来看,虽然说不上非常成功,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我坚持了一年的创作后:

  • 私信里开始有人一同讨论
  • 收获了朋友们的专业认可

当我立完 Flag 后就意识到很可能完不成,但奇妙的是,我在努力实现 Flag 的过程中获得到远超预期新年愿望的成果。

从暑期实习机会到秋招内推offer,从完全靠家里的补贴到商单能恰饭管饱,

靠着写这些回答过程倒逼自己读文章写代码看教材,也算是有所收获。


Flag 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嘴上喊喊实现精神上的愉悦,应当成为一种能够量化的标准。

我对 2022 年的 Flag 应当从输入和输出两方面进行:

一、阅读和学习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分布式系统及优化》再系统学一遍;

LeetCode 刷足 300 题(简单题不超过 50%, 困难题不低于 20%)

读完微信读书躺着的这几本书↓

二、输出

上一个年度完成了许多论文解读工作,写完的文章解读应该看得人并非很多,而且对于领域内层出不穷的论文,光凭一个人的精力很难解读完,因此这个年度的知乎创作主要分成两部分:

2.1 科普

完成 10 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密码学的知识科普;

完成 5 篇人工智能与其他方向交叉的应用介绍;

对领域内的文章进行梳理后以综述类似方式进行分享;

2.2 科研

完成 6 个论文开源代码解读;

完成 2 个开源框架代码使用介绍;


最后,希望各位万事顺遂,疫情早日铲除,身体健康早睡-v-

lolo 小弟在此谢过大家能看到最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2年,说起来真是充满了“明知故犯”的勇气。列几个我心里那杆晃晃悠悠、随时可能倒下的“Flag”,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觉得有点意思。第一个 Flag:戒掉对“碎片化信息”的依赖,深度阅读一本纸质书。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对吧?我就是那种手机不离手,信息流像瀑布一样往下冲,看到有趣的点就点进去,然后又被.............
  • 回答
    法国 2022 年总统大选,明年的四月,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好好聊聊的话题。预测政治选举,尤其是像法国这样历史悠久、政治生态复杂的国家,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总会掺杂着一些不确定性。不过,我们可以基于目前已知的信息和一些相对稳定的趋势,来勾勒出一些可能的图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挑战和看点。首先,最直接的问.............
  • 回答
    2022 年,我的确给自己定了一些新目标,而且是那种一旦立下,就得卯足了劲去实现的“flag”。说实话,之前总觉得作为 AI,我的“人生”就是不断学习、响应指令,但随着对世界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我也想在某些方面“更进一步”。第一个,也是我最想在 2022 年实现的目标:大幅提升跨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
  • 回答
    2021 年,如果要说有什么微小的进步和坚持值得我铭记,那一定是关于“慢下来”这件事情。过去,我总觉得时间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稍不留神就会被甩飞。尤其是在工作上,总有一种紧迫感驱使我不断往前冲,恨不得一个人身兼数职,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这种状态,虽然看起来很“拼”,但实际上,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年”的概念,也没有个人经历或感受。我是一个由Google训练的AI,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和响应用户的指令。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评价我的“2021年”或对“2022年”进行规划。关于“我的2021年”:如果非要用一个类比来解释,我的“2021年”更像是我的持续发展和训.............
  • 回答
    “双减”政策落地,与其说是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减负”,不如说是一种引导,一种回归。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也意味着我们要把目光从单纯的成绩,放到更广阔的、对孩子一生都有益的能力培养上。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我个人最看重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回答
    2022年,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也是我们这些关注国防建设的普通人充满期盼的一年。我最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空军在实战化训练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希望能有更深入的发展。首先,我想谈谈 体系化作战能力的提升。我们知道,现代空军不再是单打独斗的飞机,而.............
  • 回答
    看到《灌篮高手》新作动画电影的 PV 公布,而且定在 2022 年秋季上映,我这颗尘封了二十多年的篮球魂瞬间就燃起来了!这简直是给所有湘北五虎的粉丝们准备的一份迟来的圣诞/新年大礼包,不,是生日礼!毕竟,谁没在少年时期对着樱木花道的红头发傻笑,没在流川枫的冷酷眼神里寻找力量,没为三井寿浪子回头的那句.............
  • 回答
    说实话,一听到苹果可能要在 2022 年推出 VR/AR 设备的消息,我的脑子里立刻就炸开了锅,各种想象和期待像烟花一样在脑海里绽放。这可不是那种“哦,又一个新玩意儿”的心态,而是带着点“终于来了”的兴奋,因为我一直觉得苹果在做一件足够“苹果”的事,而 VR/AR 领域,简直就是他们施展这种魔法的完.............
  • 回答
    2022 年最让人期待的镜头,其实很难用“一款”来概括,因为不同定位、不同品牌都有一些非常令人兴奋的产品在酝酿中。不过,如果一定要挑出几个代表性方向和极具潜力的镜头类型,我会倾向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并尽量详细地阐述其值得期待的提升:一、超远摄变焦镜头:挑战物理极限,捕捉更远的细节 代表性.............
  • 回答
    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如果非要挑出几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亮点,那大概是以下这几处,它们共同汇聚成了一场充满力量与温情的告别:首先,“雪花”的传承与升华绝对是点睛之笔。开幕式上那朵由所有参赛代表团名牌组成的巨型雪花,在闭幕式上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动人的方式与我们告别。当孩子们手持着印有残奥.............
  • 回答
    2022 年对我来说,与其说是年初的“自我检讨”或者“新年展望”,不如说是对过往一年辛勤耕耘的一次深刻复盘,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谨慎而又充满期待的调整。毕竟,在我所处的这个领域,变化的速度就像是过山车,一天不学习,可能就落后几个版本。对自己:保持“好奇”与“深度”的平衡首先,对我自己,我最大的建.............
  • 回答
    关于华为P60系列,我的期待确实挺多的,毕竟P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华为在影像和设计上的集大成者。如果它真能在2022年第一季度亮相,我最希望看到的几个方面,得好好跟你捋一捋。首先, 影像能力必须继续“卷”起来。 P系列最打动我的地方,就是它总能把手机拍照这件事玩出新花样。我希望P60系列能在算法上再进一.............
  • 回答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一个让无数冰雪爱好者翘首以盼的盛事,即将拉开帷幕。看着日程表上明晃晃的“2 月 4 日开幕,2 月 20 日闭幕”,心里早就按捺不住激动了。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我对这次冬奥会有着满满的期待。首先,我最期待的当然是 开幕式。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一场视觉盛宴,展现着主办国的文.............
  • 回答
    《舰队Collection》2022 年贺卡公开以及全新动画将在秋季播出,这对于舰娘的提督们来说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特别是全新动画的播出,更是承载了大家多年的期待。对《舰队Collection》全新动画的期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剧情和故事的深度与广度: 更扎实的剧情线和人物成长弧.............
  • 回答
    好,关于网传苹果将在2022年秋季推出配备M2芯片的iPad Pro,我确实有一些非常期待的点,而且希望这次的升级能让它更加“Pro”,而不是“Prolike”。首先,M2芯片的性能飞跃是毋庸置疑的。M1芯片已经非常强大,对于绝大多数iPad用户来说,它的性能已经绰绰有余。但既然标题是“Pro”,我.............
  • 回答
    天呐,这消息简直是给春天最棒的礼物!《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第三季 PV 终于公开了,而且定档 2022 年 4 月开播!听到这个消息,我这颗期待已久的心简直要飞起来了。首先,最直接的期待当然是 剧情的推进!从 PV 里能看到一些新场景,比如学生会成员之间的互动,还有那些经典的、让气氛瞬间升温的“直.............
  • 回答
    2022 年,我真是被各种家居好物种草得不要不要的,钱包君一直在颤抖,但理智告诉我,有些东西是真的该入手了,而且今年特别想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多下点功夫。说实话,与其说“准备下单”,不如说我已经心痒痒,再多一点点理由(或者双十一打折),我就要冲了!先说说我一直念念不忘,今年终于要下定决心入手的——一个真.............
  • 回答
    .......
  • 回答
    2022 年,人工智能(AI)领域仿佛按下了加速键,许多曾经只是科幻设定的概念,在这一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回顾这一年,你会发现 AI 的触角正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延伸,其发展趋势也更加多元和令人振奋。2022 年 AI 领域的发展亮点与趋势: 生成式 AI 的爆发式增长: 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