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12 月24 日英国与欧盟达成脱欧后贸易协议?

回答
12月24日,英国与欧盟就脱欧后的贸易协议达成一致,这无疑是脱欧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给饱受不确定性折磨的市场和民众带来了些许喘息的机会。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长达四年多的脱欧拉锯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结束,为英欧未来关系奠定了基础。

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这份协议的核心在于 零关税、零配额 的货物贸易。这意味着,在遵守双方的“原产地规则”的前提下,大部分在英欧之间流通的商品将免受关税和数量限制。这对于两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避免了最坏的“无协议脱欧”场景,防止了贸易壁垒可能造成的供应链中断和价格飙升。

然而,零关税并非万能钥匙。协议并未涉及 服务贸易 的便利化,而服务业恰恰是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这意味着,英国的服务提供商在进入欧盟市场时,仍可能面临此前没有的新的监管障碍、资质认证要求以及跨境数据流动的限制。对于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创意产业等高度依赖跨境服务的行业,这无疑是一大挑战。

此外,边境检查 的引入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没有关税,货物进出口仍需通过海关申报、卫生和植物检疫(SPS)检查等流程。这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那些货物种类繁多、对时效性要求高的企业。中小企业可能会在这方面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协议中关于 监管一致性 的问题也值得关注。虽然英国获得了“监管自主权”,但为了维持零关税,英国在环境、劳工、税收等领域必须保证其标准不低于欧盟现有的水平,并且未来不能大幅度偏离。如果英国在此方面进行大幅度放松,可能会触发欧盟的反制措施,例如征收关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国“甩开膀子”改革的自由度。

“公平竞争环境” 也是协议中的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部分。欧盟希望确保英国在脱欧后不会通过不公平的补贴或监管优势来获得竞争优势。双方就此设立了争端解决机制,如果一方认为另一方违反了协议中的公平竞争原则,可以采取补偿性措施。

地缘政治与未来关系:

这份协议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英欧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脱欧本身已经造成了分裂,但一个有协议的脱欧,至少避免了立即的经济动荡和进一步的外交裂痕。这使得双方能够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合作领域,例如气候变化、安全、科研等。

然而,协议也清楚地划分了英欧之间的界限。英国不再是欧盟的成员国,其法案的解释权归英国法院,不再受欧洲法院的管辖。这标志着英国重新获得了对本国法律和边境的完全控制,但同时也意味着其在欧盟内部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也随之消失。

各方的反应与展望:

协议达成后,各方反应不一。

英国政府 自然将此描绘成一项“伟大的交易”,强调了其在主权和监管自由方面的胜利,并试图安抚那些担心经济影响的企业和民众。
欧盟方面 则表示这是其维护单一市场和欧盟核心利益的成果,同时也承认了协议的局限性,并为可能出现的摩擦留下了空间。
商界 的反应普遍是“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在评估协议带来的新成本和不确定性。一些行业对协议的细节持谨慎乐观态度,而另一些则对其可能带来的挑战表达担忧。
普通民众 的感受可能更为复杂。一部分人可能因为脱欧的“落定”而感到释然,但更多人可能还在适应脱欧带来的生活变化,特别是那些依赖自由流动和开放贸易的人。

总的来说,这份协议更像是一个“避免最坏情况”的协议,而不是一个“最大化利益”的协议。 它为英欧贸易设定了一个新的框架,但这个框架注定会比成员国身份时带来更多的摩擦和成本。未来,英欧关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更为复杂的阶段,双方需要持续磨合和调整,才能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这份协议的真正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它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启了英欧关系的新篇章,其中既有挑战,也有合作的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经济上互有来往,政治上堪称卖国。特别是关于北爱条款,基本上是欧盟往大不列颠内部掺了一大把沙子。英国脱欧了,爱尔兰没有,爱尔兰和北爱之间还没有边界。

有趣的是约翰逊本人就是因为北爱问题疯狂进攻特蕾莎梅,结果自己上台了说不设边境就不设了。

带英这帮政客,半点心肝也没有。

当然,带英和欧洲在经济上是不可能脱离的,脱欧还是一个政治问题。英国现在非常需要欧洲,可能带英政客其他细节谈判,双膝一软就跪了。

user avatar

以后从英格兰到北爱尔兰的货物居然要报关了................哈哈,那还不如送给爱尔兰得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也不过如此,鲍中堂真的可以,查尔斯王子估计快接班了,老佛爷呢?老佛爷不会被气死吗

这点最大影响还是苏格兰,我就算不独立,也要和北爱一样的地位,emmmmmm

user avatar

没有了英国的欧洲才是真的欧洲,没有了爱尔兰的英格兰才是真的英格兰

user avatar

金毛不是牛啤轰轰嘛,最后还不是单方面让步。

原本双方同意互相零关税(欧盟出口多,英国出口少),银行对等(英国金融输出强,欧盟金融输出少,瑞士不在欧盟,相当于限制英国),所以怎么看英国都不占便宜啊。

金毛撒泼打滚其实在下面3个几把不大、但是十分棘手的边界问题。

1,捕鱼权。

英国的领海世界划到了法国海岸边。在欧盟里面,鱼权分配按欧盟统一规则协调。脱欧后,配额数是个问题。脱欧协议中,欧盟(主要是法国)去英国领海的渔船配额减少25%。这方面金毛看似占了点便宜,

然而另外两个问题,我看英国人要吐血。

2,爱尔兰和北爱的边界问题。

新协议欧盟取得了完全胜利:爱尔兰和北爱不设边界。也就是与英伦本土不相连的北爱继续留在欧盟,与爱尔兰继续成为一个整体

从此,北爱名义上属于不列颠,实际上实现了与爱尔兰的融合。北爱和爱尔兰之间畅通无阻,而英国本土的东西和人员来爱尔兰岛,却要接受检查。久而久之,北爱的自由事业可望实现。

3,直布罗陀的去向。

新协议孤悬海外的直布罗陀留在欧盟

直布罗陀和西班牙不设边界。目前直布罗陀还没有独立倾向,主要是西班牙不行。但随着与英伦本岛的疏远,久而久之就不好讲了(西班牙外交大臣:英欧协议暂不包含直布罗陀地区)。


这么个协议,英国议会30号表决,能不能通过,还是两可。

欧盟这边问题应该不大。

由于苏格兰有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希望作为资源国继续留在欧盟。所以,英国脱欧后,还将面临苏格兰的独立问题

威尔士此前也表示希望留在欧盟。苏格兰一旦独立,威尔士也不会消停。到时,带英帝国可能就剩英格兰了。

不好的是,各方独立后的英国国力必然大减,将更加坚定成为美国的苟带。这相当于美国在安理会有两票。当前英国多少还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欧洲身份,到时候可能更没有节操。

无论如何,今年我国的GDP超越欧盟,是板上钉钉的。

当初人们仰慕的那个齐唱〈欢乐颂〉、大团结的欧盟是不复存在了。

而且,美国抓住欧盟内部几个楔子(如波兰),造成欧盟很多政策无法通过,欧盟事实上已经存在严重的分裂问题。

欧盟当年支持乌克兰政变,结果造成俄欧对立升级,正好为美国控制东欧国家(波兰、立陶宛三国)提供了机会。反而加剧了欧盟的分裂。

不过,客观上,英国脱欧也使得美国在欧盟内部失去了最大的抓手和棋子。


总之,英国脱欧,欧洲没有赢家。

政治上美国有得有失,得大于失(失去大抓手,得到小抓手,安理会得到大附庸)。

经济上我们在欧洲的金融布局要重新开始,一些中欧合作会受到小国的干扰。

user avatar

下一个笑点,苏格兰独立公投;正告笑点低下的人,严谨前仰后合,人仰马翻!不然,让你仰光了,露那啥。

user avatar

简单说,就是鲍中堂再一次发挥了西方政客“短期好处服从长期收益”的熟练操作。

用为英国未来挖下大坑的代价(北爱与苏格兰),换来了封城后能混下去的“胜利”(也不知道英国之前干嘛不多屯点货)。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英国彻底导向美国,我倒是觉得可以联合印度,要求英国的五常席位让给英联邦共同持有,不用怕印度借此崛起,英国对上印度比两个黄毛的表演会精彩多了。

user avatar

英国完全脱欧后,下一步就可能出现苏格兰的完全脱英了

期待苏格兰独立后大喊:FREEDOM!

user avatar

协议本身:完美和平分手的典范

影响:

合着这个看会更清晰

1. 内政

在可预见的未来,bojo会再干四年

在司马懿老师的想法下,我就说这种措施是为了脱欧

「其实不论是Bojo大力砸钱疫苗,还是疫苗火速上线,再到现在推翻承诺,都是为了脱欧。

达成脱欧,疫情搞得再烂,英国人也可以选择性遗忘。

加之,我labour,内部搞科尔宾失去一部分极左和死忠+外部200出头的MP根本嘛事扯不来。圣诞节free meal都要党员签名地区议院通过。

双边都在脱欧议题上争取最大底气。疫情就是眼前最大的底气来源。之前卫生大臣哔哔50万人借种疫苗是成功第一步的时候,德法比都在群嘲,原因在此。

但很明显,Bojo想快速结束,一则现在脱欧吃紧。二则bojo不想再devolution,两个月前就偷偷表过态:Devolution in Scotland is a total disaster. 疫情给四个邦国自主权力太大了,特别是北爱和苏格兰,越拖在脱欧议题上会吃亏。

不过他也很傻,虽说他知道英国人不会乖乖配合,所以尽力不穿破NHS是关键,采用的是延缓战术,但是把鸡蛋全放在疫苗上。」

我们要知道Bojo接任到现在,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按照这个逻辑轨迹:

有利于脱欧——脱欧脱得好——再干四年!

Bojo本人是把自己比做丘吉尔的,有足够长的任期才能让自己大施拳脚。而且我上述已言,我工党在英国科尔宾的「迫害下」,上次大选费拉不堪。现在200出头的女王陛下反对党根本掀不起任何波澜。

现在的局面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嗯没错,Bojo的下一步就是扫除SNP

这是有迹象的,我上文也说了,Bojo在今年十月份就表过态:Devolution in Scotland is a total disaster.

然后被MP和媒体喷了。

要知道,Bojo不是梅姨,Bojo是看起来蠢萌无害,但是总喜欢搞suprise。

而Devolution本身就是工党产物,可以预见的是,在下院议席绝对占优的局面下,内阁Bojo完全压制无人敢逼宫的局面下,工党内忧未定的情况下,脱欧顺利的趋势下,疫情捆绑,要给苏格兰NHS拨款给疫苗的大情况下。

Bojo会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解决苏格兰和北部经济问题:

A. 经济分配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伎俩,也是完全必要的政策。

英国入欧四十年,英国的产业结构实际上完全围绕着「欧盟成员国」的身份布局的。

1979年英国制造业在撒切尔开始neoliberalism加上在「欧共体成员」的双层围剿下,肢解破碎。

老工业区,伯明翰,纽卡斯特,利兹,曼城,利物浦,威尔士的矿井,格拉斯哥的船厂,哀鸿遍野。

去工业化的伤疤其实在这些地方完全没有褪去,这些老工业区,新冠R最高,青少年早孕率最高,A level分数最低,医疗不平等最高,公投投脱欧率最高,家庭收入最低。







通过什么手段?

今年十月份,普天盖地的宣传绿色产业。调整能源结构。这些绿色经济的政策势必会利好北边和苏格兰,还有北海油田,阿伯丁的化工产业。

今年二月,我在华威参加经济会议的时候,那时候还是财相的光头先生(后来被Bojo罢免了)。发视频说要解决南北经济发展不平等问题。

今年19%的经济下滑,也印证了这种产业空心化不可能走得长远。疫情下的购买物资的窘迫。被欧洲关门之后的哭爹喊娘。

重整英国制造业这个议题,也许会在这两个大趋势下巧妙铺开,至于铺得会多开。虽说现在的保守党是走工党的路,让工党无路可走。但是Bojo也不会像科尔宾国有化工业来重振制造业,他还是会依靠市场。

至于市场,

首先,早在卡梅伦时期,英国就激励STEM人才。引进STEM人才,(很多中国留学生学工科计算机的,就拿了永居。)

其次,虽说现在是0关税,0配额。而且0关税看起来十分美丽,但实际上也有一定的缺点。因为英国的空心产业,在关税议题上实际上欧盟实在架着英国脖子走。近忧远虑,英国的制造业,必须的制造业,要依靠欧洲的制造业,在有关税的环境下都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关税的保护下,发展壮大。但如果没有关税,英国的制造业还是缺乏竞争力,国内市场依旧充斥着欧洲产品。

关税一变动,中间产品,原料成本上升,生活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仅是经济会受到影响,政治上也会受到冲击。

所以如果是科尔宾,那么脱欧之后第一件事,估计就是国有化+再工业化。但是这是Bojo,他怎么在关税变动之前鼓励制造业,或者其他一些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是值得我们拭目以待的。

而这些产业的规划,不可能是伦敦周边,因为成本太高了,所以又悄咪咪的望向苏格兰和北部老工业区。

这些经济布局是一箭三雕的,

盘活曼城一线,本身就利好苏格兰经济,威尔士经济。从区位上来看,北英格兰和威尔士是十分紧密的,特别是落后的北威尔士。而卡迪夫,斯旺西,则是和本来发展就不错的布里斯托捆绑。

还解决了撒切尔遗留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个举措,在短期内,会严重损伤工党基本盘。

把北部经济和苏格兰经济整好,打消苏格兰人留欧的执念。SNP的议席会肉眼可见的哗哗掉。

但对于我工党来说,有工人就有工会,就有存活的空间,SNP走了,我就可以夺回我的地盘。

B. 下院

按Bojo大刀阔斧,突然袭击的风格。

疫情之后兴师问罪各个自治市,地方议院,然后煽动舆论,结束放权。

这个流程是可以想象的。因为在疫情期间,No.10和北方几个地区领导人闹得十分不愉快。搞得Bojo宣称要撂掉他们。

放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本身就是工党的议题。

这个放权的体系,导致政策上,资源上的不连贯性,已经让威尔士,北部曼城圈,苏格兰人在社交媒体上反思「devolution」。(至少我看见了不少)

也正因为有这个基础,Bojo才敢在和MP开会的时候说出:Devolution in Scotland is a total disaster这种违宪的暴论。

在下院,保守党依靠上届大选,搞定完美脱欧协议的人气,反对党无力抵抗的议席数,用预算分配法案,加打压放权法案双管齐下,解决苏格兰问题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而且真要到了投票日,工党也不会帮SNP。因为苏格兰,在卡梅伦搞公投前一直都是工党地盘。

2. 外交

虽说英国在国人眼中的形象是:美国的跟班。

但真的不好意思,稍微了解欧洲历史,英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英国会在中美这个大背景下,底子里保持中立,投机,骑墙。

欧洲的政治都是一股功利主义最优,实用主义至上,不留「感情」理性计算的味道。

之前禁华为,哔哔HK,无一是为了和懂王做生意————英美贸易协定。

至于禁华为,哈哈哈哈哈哈,这个政策是真的鬼才。找了个日本的市场份额1%的承包商顶替华为,还把全面禁止时间脱到2027年,也就是:懂王第二个任期后,新大统领第二个任期大选前。因为Bojo禁华为的时候,是个人都觉得懂王会再干四年。而且,还是懂王打电话骂了Bojo一晚上才出的禁华为。

这里面的算盘打得有多响,希望你们能听到。

结果呢?本来Bojo预估懂王能赢得大选。落花流水春去也。

不过英国上下知道拜登上任,都长舒一口气。施党首+Bojo直接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Bojo能不能和懂王谈个协定?

大概率不能

拜登会不会还拿这些硬反华措施威逼利诱Bojo?

不知道

但是我个人认为,大概率不会。

所以华为在英国到底会不会禁。看拜登态度。

总而言之,等美国和英国签完贸易协定,那种「父慈子孝」的局面就真的会喜闻乐见。

本身,中国和美国谁当家,欧洲英德法,地位也就这样了。亚太的利益和英国无关。

国内的英国人,没利益相关的,都不想中美的破事,你随便抓英国人,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环境保护,全球变暖,失业率,股票,tesco打折了,明年夏天还去西班牙度假么?

皮尤研究所还发现40%的英国人讨厌美国。这有可能真的,毕竟我遇见那么多英国人就没一个说自己喜欢美国的。他们最多说,嗯我们不讨厌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人。

所以指望英国站在美国一边和中国硬刚。哈哈哈,bojo怕不是想每天被反战主义者抄了唐宁街。

至于欧盟,在外交上,我个人认为并没有英国这么灵活。我指的是灵活,而不是独立。当然按欧盟的体量,它在中美话题上会比英国独立。但没有英国灵活。

为什么?

法国在非洲,中东利益。

乌克兰,巴尔干东边的俄罗斯。

至于德国,它的黑历史就已经限制了它像英国一样可以两边强硬表态的可能性。

南欧那仨费拉不堪的货,能保证加泰罗尼亚,伦巴第不独立,希腊的安壬不造反就不错了。

欧洲的分离势力并不比苏格兰独立逊色多少,所以欧盟在苏格兰问题上并不会偏袒一个独立的苏格兰。参考加泰罗尼亚公投,成功一分钟之后,德法英全面否认公投合法性就懂了。

都些都是一个大大的制约。可以预见的是,布鲁塞尔和莫斯科,在中美议题上都会十分相似:暧昧不清

反而是英国,要想在中美议题上争取,现有条件下最大的话语权,那么它能做一件事:塑造紧密的英联邦

这是老佛爷几十年精心维护的共主邦联。比欧盟跟具独立性的同时也不失灵活性。

脱欧之后英国和英联邦成员的贸易经济往来,一定是有增无减,这毋庸置疑。经济上紧了,政治上会变松么?


插个爱尔兰问题的看法

我个人并不像别的答主一样,认为这个协定会把北爱尔兰推向爱尔兰。

因为,北爱议院主要是统一党把持的。虽然新芬党在脱欧后的两次大选内席位都有轻微的上升。但是新芬党不出席下议院。不出席下议院,就意味着政治主张没有曝光度,没有政策决定权,没有提案权,一切都是被动的。

而且,在爱尔兰岛上,政治问题要让步于宗教问题。可以说爱尔兰是放大版的耶路撒冷,并没有这个答案下那么答主想得那么理所应当,北爱留在欧盟=爱尔兰一体。

北爱主体上是新教徒而不是天主教徒,这个构成,短期内很难改变。

The demographic balance between Protestants and Roman Catholic in Northern Ireland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delicate. Catholics now make up about two-fifths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ir slightly higher birth rate has led to speculation that they eventually will become the larger of the “two communities.” Although Protestants continue to be a majority, they are perhaps best thought of as a “majority of minorities,” in that the Protestant community comprise a mosaic of distinct denominations that vary enormously in size.

很多人听说过英国伞兵和游行者的过节。但平心而论,在北爱尔兰发生的大部分事情,主要围绕北爱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发生。IRA偷偷暗杀自己新教同胞的事一抓一大把。在不列颠岛搞爆炸也搞了几十年。

而且退一万步说,北爱现在等于是:专属经济区,经济特区。即能吃爱尔兰饭,也能吃不列颠饭。他干什么要戳破这层窗户纸和自己过不去呢?这个协定通过后,它只要留在英国,基本上它的利益只增不减。它可以当中间商赚差价,也能收过路费。而且爱尔兰和北爱没有硬边界,才更符合北爱留在英国的动机。参考北爱和平协定就知道了。

最重要而且最能看出这个事情无关紧要的点在于爱尔兰的态度。从脱欧公投开始到现在,爱尔兰并没有一丝表态说:北爱快回来吧!

他们只说:为了98年的和平协定,不要搞个边界呀。

为什么?

因为就算北爱尔兰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爱尔兰的,它也不会安分。北爱的新教教徒一样会变成爱尔兰的分离势力,回到英国。不止于此,回归后的北爱的新教党派还会干预爱尔兰的政治话题。

有一说一,爱尔兰的宗教氛围是时至今日,依旧是十分保守的。我记得他们前几年才通过允许堕胎的法案,对于LGBT也不可能像联合王国一样包容。那些新教徒,变成了爱尔兰公民之后,只怕是把以前的旧账翻出来,家仇国恨一起算,变成QIA(Queen's Irish Army),复刻IRA,去都柏林埋炸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2月24日,英国与欧盟就脱欧后的贸易协议达成一致,这无疑是脱欧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也给饱受不确定性折磨的市场和民众带来了些许喘息的机会。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长达四年多的脱欧拉锯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的结束,为英欧未来关系奠定了基础。协议的主要内容与影响:这份协议的核心在于 零关税、零配额 的货物.............
  • 回答
    2019年12月24日,一个看似寻常的冬日,在北京却因为一场重要的科技盛会而格外引人注目——2019龙芯产品发布暨用户大会。这场发布会,不仅仅是龙芯中科一次例行的产品更新,更是中国自主CPU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要理解这场大会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时代背景:自主创新的关.............
  • 回答
    12月24日发生在首都北京的民航总医院,本该是阖家团圆、喜迎圣诞的温馨夜晚,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一位在岗位上辛勤付出的女医生,在竭尽全力抢救病人时,不幸遭遇了患者家属的残忍袭击,生命就此画上了令人扼腕的句号。这起悲剧不仅夺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更在无数人心底激起了深深的痛楚与愤.............
  • 回答
    看待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2020年12月24日申请注册“弘毅号火星车”商标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商标注册行为,它背后承载着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战略考量、品牌建设需求以及对未来探索的期许。首先,从国家战略和品牌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次商标注册是“中国深空探测”国家品牌.............
  • 回答
    2016年7月24日,德国安斯巴赫市中心发生的一起自杀式爆炸事件,造成1死12伤,将叙利亚难民问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德国社会带来了深深的震动。这起事件的主角,一名27岁的叙利亚男子,在安斯巴赫市中心一个热闹的露天酒吧外引爆了他身上的炸弹。爆炸发生时,正是夏日傍晚,许多人在户外享受着夏夜的凉爽。.............
  • 回答
    12 月 17 日美国南加州重症监护室(ICU)可用比例为0%,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的信号,尤其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医学角度来看,这代表着该地区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极限状态。什么是 ICU 可用比例为 0%?简单来说,这意味着在 12 月 17 日这一天,南加州所有指定的重症监护病房的床.............
  • 回答
    12月2日,FGO国服又一次对部分英灵的卡面进行了调整,这已经是近几个月来国服卡面调整的常态了。这次的调整涉及到的英灵也不少,主要集中在一些之前讨论过、或者说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卡面。首先,这次卡面更改的 核心原因 依然是遵循国内的 相关文化政策和审查要求。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
  • 回答
    12月13号那天,汽车圈里因为一个“38号对比星越L和凡尔赛”的视频炸开了锅。说实话,这已经是38号车评中心的老套路了,拿两款定位相近、都有一定关注度的车型出来,做一期对比评测,然后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吉利星越L和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这两款车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都挺有意思的,一个.............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2017年12月31日晚上,LPL解说界那场著名的“微博大战”,主角是管泽元和骆歆,还有一位一直被认为是“知情者”的长毛。这事儿在当时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LPL的粉丝至今记忆犹新。要说这事儿,咱们得先把时间线往前捋一捋,大概是在16年到17年这段时间,关于管泽元和骆歆的绯闻就已经.............
  • 回答
    我是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无法提供包含偏见或煽动性内容的回复。关于您提到的事件,如果属实,任何形式的羞辱或不尊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体育竞技中,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您对事件的细节感兴趣,建议您查阅当时的比赛录像、新闻报道以及相关论坛的讨论,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也请注意区分事实.............
  • 回答
    对于 12 月 28 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3 名女生被泼化学试剂的事件,我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这不仅仅是一起校园安全事件,更是一起性质恶劣的恶性伤人事件。以下是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事件概览与初步信息: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起事件发生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根据媒体报道和网络上的信息,事.............
  • 回答
    对于12月3日发布的《美国博士学位调查》中关于“6000名中国人去年获得美国博士学位,8成想留在美国”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这个数字和比例背后,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人才交流、教育、经济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动态。一、 数据解读与背景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份调查的来源、方.............
  • 回答
    京阿尼的《小林家的龙女仆 第二季》在12月17日上线,这消息对于许多龙女仆的粉丝来说,无疑是年底最值得期待的礼物之一。作为一部以日常温馨、轻松搞笑著称的作品,时隔数年终于迎来续作,其意义和看点,绝非简单地说一句“好看了”就能概括的。时隔多年的回归,这份期待有多重?距离第一季的播出已经过去了好些年头,.............
  • 回答
    荣耀 60 系列,在 12 月 1 日这个初冬的日子里正式亮相,作为荣耀独立后推出的又一款力作,无疑承载了许多人的期待。我仔细看了发布会,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来聊聊我对这款手机的看法,尽量客观地剖析它的亮点和不足。整体印象:数字系列的新进化,更注重“颜值”与“体验”的平衡荣耀 60 系列,在我看来,延.............
  • 回答
    12月16日那场鸿蒙2.0 Beta活动的声势,至今仍然让人回味。那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软件版本更新发布,更像是华为面向未来的一次战略宣言,一场关于“万物互联”愿景的生动演绎。发布会现场的气氛:如果亲临现场,你会感受到一种既隆重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在那个时候,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但华为依然能聚集起如此多的.............
  • 回答
    12月6日美国新冠感染人数突破1500万,这个数字无疑是沉甸甸的。要知道,这仅仅是在疫情爆发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有如此庞大的人口被病毒侵袭。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痛苦、医疗系统的巨大压力,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刻改变。回溯到最初的阶段,1500万这个数字似乎遥不可及。 当.............
  • 回答
    如何看待12月3日48岁的南京外卖员吴德宏猝死在出租屋中?48岁的南京外卖员吴德宏猝死在出租屋中的事件,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深思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生命消逝,更是折射出当前社会中,尤其是底层劳动者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健康风险以及社会保障的不足。要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 回答
    12月10日阿塞拜疆爱国战争(纳卡战争)胜利阅兵式:一场胜利的宣示与力量的展示2020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在首都巴库的阿扎德利克广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式,以庆祝其在“爱国战争”(纳卡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国家民族自豪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有力宣示,其意.............
  • 回答
    12月18日李玄武与木村翔的这场拳击赛,确实是近期搏击界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热度。要详细聊聊这场比赛,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赛前看点与双方背景: 李玄武: 这位小伙子在国内搏击圈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新星。他的技术特点比较鲜明,速度快、灵活,进攻欲望强,尤其是他的组合拳和扫腿非常有威胁。.............
  • 回答
    12月11日,一场发生在纽约市心脏地带——时报广场附近的港务局巴士总站(Port Authority Bus Terminal)的爆炸事件,无疑给这座本应充满活力的城市蒙上了一层阴影。这起事件不仅牵动着纽约市民的心,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不安。事发当天,正值一个普通的周一早晨,上班族们步履匆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