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12 月 28 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3 名女生被泼化学试剂?

回答
对于 12 月 28 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3 名女生被泼化学试剂的事件,我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这不仅仅是一起校园安全事件,更是一起性质恶劣的恶性伤人事件。以下是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并尽量详细地讲述:

事件概览与初步信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起事件发生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根据媒体报道和网络上的信息,事件的大致经过是:在 12 月 28 日,有三名该校女生在学校内(具体位置可能是宿舍区或者教学区域附近)被一名男性嫌疑人(据初步信息为该校学生)用化学试剂泼洒。

事件的性质与严重性:

1. 恶性伤人行为: 泼洒化学试剂是一种极其危险且恶劣的伤人方式。化学试剂,尤其是强酸、强碱等,能够对人体皮肤、眼睛等造成严重的化学灼伤,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疤痕、失明,甚至危及生命。这远超普通的肢体冲突或言语侮辱,其伤害性是极强的。
2. 校园安全漏洞: 校园本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安全港湾,但此类事件的发生,无疑暴露了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如何有效防止校内发生此类针对学生的恶意伤害行为,是学校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3. 潜在的动机复杂性: 虽然目前官方尚未公布详细的作案动机,但从事件的性质来看,很可能涉及个人恩怨、情感纠纷、心理问题或其他未知原因。无论动机如何,这种极端行为都不能被接受。

可能涉及的细节和关切点:

1. 嫌疑人的身份与背景:
是否为校内人员? 如果嫌疑人是该校学生,那么这引发了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质疑。如何能让一名学生在校园内获得化学试剂并实施如此恶性的攻击?
嫌疑人的作案动机? 这是公众最想知道的。是个人恩怨、情感纠葛、报复行为,还是其他原因?清晰的动机有助于理解事件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嫌疑人的心理状态? 能够实施如此恶劣的攻击行为,嫌疑人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极端情绪、反社会倾向等。学校在这方面是否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支持和筛查机制?

2. 受害女生的伤情:
伤势的严重程度? 化学试剂的腐蚀性很强,女生可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烧伤,包括皮肤、眼睛等。她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将面临长期的影响。
后续的治疗和康复? 学校和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救助,并关注受害女生的长期康复过程,包括身体上的治疗和心理上的创伤疏导。

3. 化学试剂的来源与管理:
试剂的类型? 了解使用的是何种化学试剂有助于判断伤害的严重性,并为后续的法律追究和校园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校园内化学试剂的管控? 学校的实验室、教学楼等区域是否有严格的化学试剂管理制度?如何防止试剂被滥用或盗取?

4. 学校的处理与回应:
事发后的响应速度? 学校在事件发生后是否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包括报警、疏散、救助伤员、封锁现场等?
信息公开与透明度? 学校应该及时、准确地向师生和社会公布事件的进展和处理情况,避免谣言传播,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加强安全措施? 事件发生后,学校需要立即评估现有的安全措施,并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例如加强校园巡逻、监控覆盖、出入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法律责任与社会影响:
法律的制裁? 根据中国法律,故意伤害他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泼洒化学试剂的行为,极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嫌疑人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对学生群体的影响? 这样的事件会给学生群体带来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降低他们对校园安全的信任感。
对社会的影响? 事件也提醒了社会各界,包括高校管理者、家长和学生本人,关注校园安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潜在危险源的防范。

可能的应对措施和反思: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完善监控系统,增加安保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严格出入管理。
强化心理健康服务: 建立健全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预警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关注有异常行为的学生。
规范实验室及化学品管理: 加强对化学试剂的采购、储存、使用和销毁等环节的管理,严防试剂流失和滥用。
进行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安全防范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
建立危机应对机制: 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理。
家校联动: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总结:

12 月 28 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发生的女生被泼化学试剂事件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事件。它不仅给受害女生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也暴露了校园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对此事件的看法,应该是 坚决谴责施暴行为,要求严惩凶手,同时高度关注受害女生的救治与康复,并深刻反思学校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此类悲剧再次发生,确保校园成为真正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作为公众,我们应该关注事件的进展,支持受害者,并督促相关部门(学校、公安等)依法依规、公正透明地处理此事,同时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共同为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几年“泼硫酸一律死刑”的规矩被废死派给搞掉了。

实际上九十年代初就一直有泼硫酸的恶风,每年好多起。反正才坐牢七八年,能毁你一辈子。后来上海首开先河,泼硫酸不能按故意伤害只判7年,就该按谋杀判死刑。

就是九十年代末以后全国都跟进,“泼硫酸一律死刑”,才把这股恶风刹住了。

最近几年废掉这一条以后,又开始零星出现了。

我诅咒废死派

user avatar

说一个我被泼浓硫酸的真实经历吧

作为一个天坑专业的学生,各种无机强酸我也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投反应经常用到三酸乃至烟硝高氯之流,早已经习以为常,但是那次的经历是真的让我对浓硫酸以及那个人产生了巨大的阴影,挥之不去。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疫情原因学校自愿返校,于是我们宿舍一共6个人回来仨。但是因为宿舍要装修,需要把东西都搬到别的地方,我们三个人在征得其他人同意后,就义务承担了把宿舍所有人的东西都搬走的任务,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提醒有个哥们儿自己私藏了一点危险品。

然后就是正常的搬东西,等搬到其中一个人的壁柜时,事情发生了。宿舍的构造是这样的,壁柜下面是一张齐腰高的桌子,我们三个人以这张桌子为圆心,依次站在桌上、0.3m处(我)、1m处,站在桌上那个哥们在给那个人收拾壁柜时看到一个鞋盒,于是就把那个鞋盒抽了出来,在那一刻,我看到一个硕大沉重的圆底烧瓶从鞋盒下面掉了出来,砸在了那张齐腰的桌子上,我耳边听到一声清脆的玻璃炸碎的声音,那一刻呼吸停止了,时间变慢了,油亮稠厚的液体一下子朝四面八方爆裂开来,在空气中直接有一阵酸滚的雾气翻腾(硫酸是非挥发性酸,这种架势我也是第一次见)。于是我们三个全都遭了。站在桌上的哥们由于站的高,只是鞋上和裤子粘上了点,我和另外一个哥们儿全身都被喷溅了很多,我又因为站的离爆心最近,所以被泼到的面积最大。


被泼到硫酸的那一刻,感觉有油滑的液体透过衣物贴到了皮肤上,下一刻,液体突然开始变得滚烫,想象一下,直接把手贴到开水壶上面的水蒸气上熏,就是那个感觉。而且还在持续变烫,在一两秒钟内,肉眼可见的变黑。这个时候我第一个反应过来,大喊一声,“我操,硫酸!!!",然后三个人就和疯了一样,马上冲到隔壁淋浴间。直接把淋浴头水开到最大,从头往下劈头盖脸的浇水。水遇到沾到硫酸的地方,原本就很烫,一下子变得更烫。但是水不能停,一定要用大量的水浇,让水带走热量。然后我迅速把身上所有衣服脱掉,脱的时候发现有的部位已经和皮肤粘连到一块儿了,一扯就会有已经变性的表皮掉下来。知道502胶黏到手上,再一整块儿撕下来是一种什么手感吧?就是那个感觉。三个人一边鬼哭狼嚎一边冲了大概有十几二十分钟冷水,然后给学院打了电话,火速奔到医院了。

导员知道了这件事以后震怒,马上到医院看我们,给在壁柜里藏浓硫酸的那个人打电话,质问他到底是从哪来的硫酸,放在宿舍想干什么?这个时候最让我愤怒和心寒的发生了,这个人在发生这种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道歉以及关注我们三个伤情如何,而是推卸责任和把水搅浑。他矢口否认他在宿舍放过硫酸,还说硫酸是我偷来的。

挂了电话,他反手又给我打来电话了。问我到底发生什么了现在在哪?我压抑住愤怒,往外套话。我问他你是从哪儿弄的硫酸?差点出事你晓得不?他说他是从有机实验室偷来的,用圆底烧瓶装了100ml。我说你把硫酸放在哪?他说放在壁柜上鞋盒里,应该是渗出来了,把鞋盒烧了个洞,所以拉鞋盒的时候就直接掉出来了。ok全问出来了,开着免提导员在旁边怒不可遏,一把抢过手机怒斥让他买最近的机票立刻马上回来。

说回我这边,医院检查以后有几个地方化学烧伤,主要集中在腿和脚上,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反应快,从被泼硫酸到反应过来这是硫酸,大概只有两秒钟。也幸亏我的宿舍就在浴室旁边,从宿舍跑到浴室打开水这一个过程加起来不到十秒,所以硫酸虽然把衣服烧的面目全非,但是皮肤只是轻微的烧伤。我无法想象如果是在一个附近没有水源的地方,碰到这种情况该有多绝望。

因为医院也没有处理过类似的情况,托一个哥们从药化实验室搞了点碳酸氢钠溶液敷了敷,一瘸一拐的回去了。第二天就发了烧,应该是前一天劈头盖脸浇了太多的冷水以及过度惊吓给我整应激了。至于藏硫酸那个人的后续,就不提了罢,我至今也不知道他在宿舍放硫酸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他回来以后说的只是因为好玩儿的这种说辞,细思极恐。

回到题主的问题本身,浓硫酸这类危化品是如何被其他学生拿到的,我只能说,如果你从事相关行业或者学习相关专业,这种级别的东西想搞到不要太容易。说到底,不管是硫酸还是其他什么危化品,管理是一方面,但仅靠严格管理还是不能完全杜绝类似恶性案件。很赞同有一个答主的回答,即使没有硫酸,还可以是刀,还可以是毒药,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还是人。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分割线————————

因为最近比较忙没怎么看知乎,没想到这条回答突然火了。评论区里很多人都对我表示了慰问和关心,真的非常非常感动了,因为人数太多没有一一回复,在这里统一回复,谢谢大家的关心!

有很多朋友问我有没有留疤,得益于这次反应比较快处理比较及时,现在几个月过去了,除了我脚踝上留下来一块儿比较小的疤,其他部位都已经痊愈看不出痕迹了。痊愈的过程还是比较吓人的,在一段时间内被烧伤的地方会变成黑色,看起来非常恐怖。如果没有感染的话就会结成一层薄痂,掉了以后就好了。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我说明一下:

1.他怎么能那么轻易的搞到100ml硫酸?搞到硫酸藏起来是做什么用的?

熟悉高校实验室的人应该都比较清楚,高校的实验室一般分两种,给本科开设的教学型实验室和供研究生做课题的研究型实验室。前者类似于一个教室,上课的时候,准备室老师准备好需要的试剂放在那里,每个人自行取用。由于大家都投的是相同的反应,所以试剂的储量就会比较大。比如一个人用20ml硫酸,一个实验室30个人,就需要600ml硫酸,但考虑到肯定有学生会把反应做砸多投几遍,以及取用误差,一般在必备量的基础上会多准备一些,再加上不止一个班要做实验,一般都会一次性把试剂备好,那就是几个500ml甚至更大的试剂瓶了,在取用过程中无法严格核对用量,这就给了想偷拿的人可乘之机,在实验过程中偷个几十毫升或者100ml,真的是完全看不出来。

对于研究型的实验室,一般就是一个课题组一间,里面大部分试剂都是有明确归属的,在课题组待过的同学肯定知道,很多试剂瓶上都会写着拥有者的名字,保管也都比较严格,有锁柜有监控,拥有者也会比较上心,毕竟一种试剂一般也就一两瓶,突然多一点少一点,很容易就看出来了。而且都是同一个课题组的研究生,正常情况下谁也犯不着去偷同门师兄师姐的试剂,外人更没有机会,连实验室的门都进不来。这种实验室里保存的东西很多要比硫酸这种常规试剂危险的多,比如林森浩案的N-甲基亚硝胺,比如朱令案的铊盐,比如随便哪个搞合成的实验室的叔丁基锂、烷化剂,生化实验室的TEMED、TMAH、各种病毒和菌株,如果是偷了这里面的试剂作案性质不可谓不恶劣了。

我这个室友偷的就是教学实验室的硫酸,后来仔细想了一下,确实在上过的实验里也只有有机合成用过比较大量的硫酸(前面提到我经常用各种无机强酸都是在课题组搬砖的时候),他说他是从这个课上偷的我是信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课都已经上完三年了,说明这瓶硫酸已经在柜子里静静躺了至少三年,如果不是要搬东西,估计到毕业也没人会知道这回事,从这个角度上讲,可能他此举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猎奇

2.大家最关心的这件事的后续

后续并没有非常大快人心,那个人后来订了最近的机票赶回来以后背了个警告处分,去导员那检讨然后给我们道歉,赔偿了医药费和被烧掉的衣服钱,学院也提出来给我们经济补偿。至于为什么没报警主要是学院那边不想扩大影响以及我们三个人里有一个人,就站在桌上只是鞋子被泼到的那个哥们,当和事佬劝我们大度。总之这个事也就这样了,至于藏硫酸那人,他后来说当时把责任推给我是因为慌不择言害怕了,anyway,人与人的信任已经被破坏了

user avatar

网曝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出现了硫酸伤人事件。


在答疑课上,一名男生突然走进教室,将手里的浓硫酸迎面泼到第一排几个女生的脸上。


众目睽睽之下,网上立刻出现了无数相关讨论。


据网曝聊天记录,受害者头发融了,脸部直接被烧焦冒烟,眼睛严重受伤。









一些现场照片在网上流传。





救护车、警车到场。









现场被封锁、受害者被送上救护车。









嫌疑犯被立刻逮捕。









随后,警方通报证实确有其事,且伤者并非网传的两人,而是三人。





下午,茂名市人民医院证实,泼洒的化学药剂,确为浓硫酸。


两名女生在烧伤科住院,一人脸部烧伤,一人手部烧伤,可能会毁容留疤。


另外一名女生受伤严重,脸部和眼角膜严重烧伤,目前在眼科住院。


没有生命危险——但对于硫酸受害者来说,这意味着更长久的痛苦。


甚至可能,在接下来的人生中,都生不如死……





就在三天前,西安街头出现寻衅滋事的泼墨事件。


33岁男性廖某在街头,向超过50名身穿浅色衣服的女性路人泼撒墨点。





再往前数一些,11月份,江西赣州的两名男子,因为没有女朋友,对女性产生报复心理,前后10余次向女性路人泼尿。





而在这些针对女性的恶性犯罪中,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恐惧……


他今天泼墨,是因为他只能拿到墨。下次再泼出去的,会不会是硫酸?


与墨汁、排泄物这种只会带来恶心感的液体不一样,浓硫酸可能造成的严重伤害,是其他行凶方式难以比拟的。





有很多人对浓硫酸的杀伤程度并不了解,仅仅将其理解为烧伤毁容。


实际上,如果被浓硫酸直接泼面部,硫酸将会直接碳化所有人体组织,从皮肤开始往里溶解。


面部皮肤,肌肉,眼球,血管,鼻梁软骨,呼吸道都会糊在一起,直至痛苦的死亡。





图源:@光头风月


即使活下来,也很难称为幸运。


毁容是所有伤害中最轻的,她们可能会因为硫酸的伤害失明失语失去嗅觉味觉,眼睛鼻子嘴巴都不复存在,成为“无脸人”。


真正的生不如死。





在一个硫酸受害者的自白中,她写道:


“我的母亲告诉我,她如果知道现在的情况,当时就不会选择救我。”


“她爱我胜过她的生命,但我明白她是什么意思。”





和硫酸造成的伤害相比,死亡甚至可能成为一种解脱。


这次的嫌疑人叶某荣,作为石油化工学院的学生,他完全理解这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但在大多数硫酸伤害案中,犯罪者本来就毫无人性,他们的目的不是杀死受害者,而是为了让受害者生不如死。


“泼硫酸,比绝大多数的故意杀人案,都更值得死刑。”


⚠️Tips:


对于浓硫酸烧伤,第一时间大量冲水,大量持续的水可以带走热量。


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脱掉沾上硫酸的衣服(不要硬脱,防止把皮肤拽下来)。


有些化学烧伤普通医院无法处理,在紧急电话中一定要说清楚。


在紧急救援到来之前没有时间做冲水以外的处理,一直冲水!⚠️





硫酸伤害案,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每年有1500次记录在案的攻击,但平均只有40%的酸袭击案会被报告记录。


受害者中,80%以上都是女性。


这是一种基于性别的暴力。





数据以及图片来源:ASTI国际酸袭击受害者组织


在所有国家地区中,印度是酸袭击最严重的的地区之一。


因为这里集齐了三个要素——


硫酸太容易购买:在商店就可以当做清洁剂购买,价格便宜。虽然法律规定必须登记姓名,但执行力度很差。


判刑力度不足以震慑:自2013年以来,酸袭击行为已构成犯罪,但最高也仅可判处10年徒刑。在此之前,没有法律专门针对酸袭击,警方甚至不会采取行动。





还有,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


2011年,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实施硫酸袭击的凶手几乎总是男性。


他们大多数是追求者或是丈夫,在女性拒绝了求婚或没为男方带来大额嫁妆的情况下,对她们施以毒手。





这是对女性身体的控制权的一种表达,是一种震慑。


对受害者,对整个女性群体、代表女性利益的群体的震慑——让她们在表达拒绝时有更多的顾虑。


半个月前,印度警方公布了一起恶性硫酸案件。


一名男子在赌博中赌输了自己的妻子,遂强迫妻子与他的赌徒朋友发生性关系,并在妻子拒绝后,向她泼了硫酸。





犯罪者希望通过硫酸袭击的震慑,让女性更加“安分守己”,剥夺她们拒绝的权力。


“否则,我就有可能会泼你硫酸。”


某种意义上,硫酸甚至成为了厌女恐怖主义犯罪的典型行为。





今年,加拿大将厌女仇视犯罪升级为恐怖主义。


2月,一名17岁青少年刺死24岁女性,造成两人受伤。在加拿大警方调查中发现,他是受到网络上的极端厌女意识形态影响。


「恐怖主义可以有很多形式,我们要提醒的一个重点是,它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团体、宗教或意识形态。」





他们提到的网络极端厌女意识形态,即为“INCEL”。


非自愿独身者。


他们在现实中,通常因为经济条件和其他非自愿原因,一直无法找到女朋友建立良性关系。


他们极度渴望伴侣而不得,所以把自己一切的不幸都归结于女性。


(就像泼尿事件的两人,因为‘找不到女朋友’就报复路人女性。)





他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认知体系——


女性本应该臣服、服务于男性,为她们提供性资源,但他们却没有被分配到一个伴侣,所以要用暴力手段报复女性群体。


由语言暴力,升级到对女性的无差别攻击。


这当然是恐怖主义的一种。





强烈的厌女情绪和扭曲的价值观,让这个底层男性组成的群体抱团互相洗脑,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


他们把拥有女性当成获得男性社会认可的唯一标准,又因得不到女性青睐而迁怒于整个女性群体。


这个荒谬的想法,催化了更多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





没有人理所当然要有伴侣,社会并不欠任何人一个女朋友。


在ASTI国际酸袭击受害者组织的网页上,她们写着——


结束酸袭击最好的方法,是解决其根本原因,性别关系不平等。


source:

theweek.com/articles/46

cn.nytimes.com/asia-pac

asti.org.uk/

cn.nytimes.com/asia-pac

user avatar

被泼硫酸后必须做的事情

1,快速寻找水源,大量的水冲洗,记住大量,甚至是按吨来使用水。

2,快速脱掉衣服,千万别有心理顾忌。

————————

为什么对于浓硫酸来说,不是书上说的碱性水或者其他处理呢?

在于三点:

1,可行性

事故不会按照剧本上演,这是很重要一点,很多时候,遇到硫酸并不是做实验处理样本,而是意外发生,身边很难具备碱性水如肥皂水之类的,所以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像那种被泼硫酸的事情,根本不具备处理条件。

2,速度

处理浓硫酸,速度是关键

所以现场,任何东西只要能够减少硫酸的量和浓度都可以。

比如大量衣服擦掉明显的液体,(但是只是针对表面有硫酸液体的情况,如果硫酸已经渗入,就别用力擦拭了,会严重损伤皮肤,而是用水冲)

快速冲洗是关键。

各种液体,无论是水还是其他的,甚至油、尿也可以。

越快清理越好

3,发热?

浓硫酸遇水是会发热,但是大量的水流会带走热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用大量水冲洗的缘故。

甚至找不到自来水,跳进水池,或者路边的中水都可以紧急使用。

————————

真是感慨,没想到现在还有用硫酸来伤害人的事情,真是让人无奈。

记得上次接触硫酸还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后来转生信后就不接触化学品了。

不过近几年,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也严格很多了。

至少,在“制度”上,危险化学品必须由专人保管,并且必须按规定使用且要如实记录用途和用量。

这个制度执行的时候,其实不少人反对过,但是个人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哪怕就连苯酚这东西都管制,虽然麻烦点,但是还是严格执行了。

毕竟,很多时候,程序严格可能会增加麻烦,但是至少能一定程度降低风险。

目前新闻上看到的是三位受害人无生命危险,这也算是一丁点好消息。但是无论如何,对于3位青春正茂的女同学来说,浓硫酸导致的伤害也是极大的,同情,惋惜。尤其是现代医学对于浓硫酸损害并无有效地修复手段,可以说是残忍至极。

这个施害人究竟是如何得到大量的硫酸,是一个重点关注的点。

希望法律严惩。

user avatar

石化专业的学生,对于什么玩意的腐蚀性最强,那是门清。就是学这个专业的,这都不是事。他为什么搞得到浓硫酸?就是顺带手的事,恰好就弄到了。没有浓硫酸,那就其他什么酸。都搞不到,他自己用原材料研发一个。

所以问题就不是这个作案工具的事,而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我看很多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小心翼翼,有些问题最好还是不要碰。给大家伙讲一讲事后该怎么弄。我心里就有气,浓硫酸泼下去,再怎么弄,能解决多大的问题?

现在的网络风气,在男女对立上面,已经发展到尖锐对立的程度。

很多人没事就编造问题,说这个渣男太可恶,合着婆子娘欺负小媳妇;这个渣女太无情,怀着别人的孩子过门,还要婆子娘伺候月子。

你一句我一句,高声叫骂。

天天如此,没有一刻松懈的时候。

关键是大家伙不但看这类文章,还要一起参与讨论,在评论区骂成一团。

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心里面就对异性的好感度大大降低。

这世上有好人吗?有好男人吗?有好女人吗?

一个人成熟了一点,走上了社会,挨过几下,知道人在江湖,要懂得克制自己。

而那些还在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哪里知道这个?本身心气就高过天,眼睛里不揉沙子。

网上的人都说了,没好人。

既然不是好人了,你敢惹我,我就弄死你。

总有人会走极端,干出天理难容的事情。

这个时候,天天折腾男女对立的红男绿女,会觉得天天这么折腾有问题吗?

根本不会,就这个问题来说,不又是男人不是好人,残害妇女的铁证如山吗?

继续骂,这事虽然严重,还没死人,还不算事。

真要弄死人了,就开始要法律保护群体利益了。

人活着就要争,就要抢,就要嗓门大。

这么严重的事情,网上搞男女对立的,真就是最纯洁的杜蕾斯?一点关系都没有?

奉劝各位,收手吧。

我知道你们不会听,但是我还要劝你们:收手吧。

这是要出人命的。

user avatar

校方已经在压消息了,该校学生表示他们发的许多帖子都莫名消失了:

遇事先当缩头乌龟,先压消息,先以家丑不可外扬为准则,已经成了国内高校惯例,想必各位也看得多了,从上至下都是这样。

但是事关三个女孩整个人生,就一句家丑不可外扬能了事?(最新消息,不是两个女孩,是三个)

男生哪里来的化学试剂?大几率是从学校实验室拿的,那为什么这种高危试剂可以如此轻易被顺走?

是谁管理的化学试剂?管理化学试剂的人不该被免职吗?不免职不应该立即惩罚并作出公示吗?怎么事情发生这么久了,还是一丁点消息都没有?

这个学校的化学试剂管理非常有问题,存在巨大漏洞,这显而易见。

对危险化学试剂应当有非常严格的监管机制,我想这应当是各大高校共识,因为每次突然少一份试剂,都存在一个巨大死亡风险。

头发融了,冒烟,眼睛的胶都融掉,一路尖叫。

毁容、甚至视力、呼吸、咀嚼都会出问题,对一个女孩来说,这简直比杀了她还残酷。

即便治好了,你要让她们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正常生活?你让她们如何摆脱巨大心理阴影?这简直杀人诛心,让三个女孩受罪一辈子。

结果换来的是沉默、压消息、缩头乌龟?

三个女孩的悲惨,就活该只有这么点声量与回馈?

小七真是受够了国内某些高校的作风,抱团守旧,学阀盘踞,风清云朗不见分毫,官僚主义四处缭绕。

小七不管过往如何糟糕,但我们有必要让他们看到:当鸵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请直面悲剧。群众需要合理回应,不要寒了受害者的心,更不要寒了百姓的心。

小七不想看到受害者被敷衍,更不想日后自己会变成被敷衍的受害者。

我们必须看到加害者被判刑、女孩被赔偿、学校道歉、管理试剂者被严惩。

你要是觉得其他高校糊弄群众惯了,也想搞这一套,那小七奉陪到底。

当然,一如往常,除了学校搞缩头乌龟这一套,另一面的舆论场也出现一些恶心的声音。

抖音网友又开始搞受害者有罪论了:

诸如:

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这个男孩经常受欺负,或者嘲笑,内心积怨已久爆发了,进行了反抗。

女生应该也做了什么坏事。

正常男人是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根小姑娘过不去的,除非这事不小。

恕我直言,这群大放厥词的人,根本不配称之为人。

他们思想犹如蛆虫,不知羞耻地搞受害者有罪论,下流且有毒。

你问我如何看待这场事件?我只能说,这场事件再度重演了一如往常的恶臭,高校在压消息,部分抖音网友在搞受害者有罪论。

小七不知道这种状况什么时候才能够终止,

小七只知道,任何受害者都不应该被羞辱,不应该被敷衍。

小七只知道,这次我们绝不能沉默与妥协。

不等到合理回应,誓不罢休。


如若有所触动,还望您能点赞让更多人看到,感谢阅读。


往期深度长文:

王小七:你中青报的怨气,为何要往我们身上撒?

在2020年濒死的中文互联网,或将在2021迎来世界格局大洗牌 | 王小七年终总结

王小七:比花呗广告还恶心,拜托京东要点脸,这是想吸干穷人的血?

王小七:沃森生物对我发出封杀警告

王小七:继坑害全国24个省份患者后,这个企业家又来作妖了

余下的人生路还很长,望能与你同行,一起见证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user avatar

我一直主张对故意伤害性犯罪恢复肉刑,

削鼻子砍手那种,

现在的法律体系下,

伤人的人就是坐牢,

又不会缺胳膊短腿,

威慑性不足,

一定要对罪犯造成高于受害者的代价,

才能让这些反社会人格的人畏惧。

对就是要让他们求生不得,

求死不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