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贱贱 老师邀。
自从双一流的一个回答获得最高赞后(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接下来高校格局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和发展?),很多知友邀请,单纯也算是写点自己的看法。
不管是否愿意与服气,第四次学科评估是我国目前高校最权威,最完整,最科学的学科实力排名。
另外,本文尽量客观公正,部分学校可能带有惋惜的语气,但全文绝无黑某校。
注1:很多人不明白,解释一下这句话,XX大学的工学学科门类中有四个学科,分别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具有“博士一级”授权,信息与通信工程中“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具有“博士二级”授权,控制科学与工程具有“硕士一级”授权,电气工程中“电机与电器”具有“硕士二级”授权,则该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这样有个好处就是极大的避免了以前将差学科打包进好学科,然后拿好学科单独参评的问题。但是要我说,还可以要求博士一级授权学科必须参评,这样就更能极大的避免参评之前大量高校“注销”学科的问题(比如上交撤销了软件工程A-学科,明摆着就是准备打包进计算机冲A+)。
说明:仅统计全部一流高校,及部分其它高校,由于这次评选规则是要么全部参评,要么全部不参评,所以以该校官网一级硕士点为基准计为总学科数,均分和总分均以总一级硕士点数计算,这样就非常科学了。一种黄红色是各列前十(含并列),深浅不同的三种每一种表示五个位次,越深越靠前;绿色是一流高校,除此之外,兰色为部属,洋红为省属。
参评学科数小于等于一级硕士点的,均算在未上榜未参评类,C-为0 分,即大于前50%得分,小于则不得分或者扣分,(川大北科因为没找到一级硕士点,总分均分会小于等于现在值 ),为了减少工作量,H≥90且E≥9的高校全部统计(另含外经贸),除此之外,为了公平每个省尽量有一两所学校纳入计算。
总分是综合实力,均分是学科精度。综合型大学看总分,其它的看均分。
因为各高校投入主要以省财政为主,已知各省高等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为了保证公平,计算了2013-2016的这两费和的平均值,取了2016年各省GDP,外加A级学科数量,放在一张表上。
如果有错误,留言或者私信我仔细核对,因为一小部分数据涉及手工操作,不保证绝对正确,另外,本人也不对任何结果负责,本文仅图一乐,引用请慎重。
水印这事,我先给大伙鞠个躬,影响大家阅读了。
另外,花时间和心思希望做了这些工作希望不要让人认为是“新生为了荣誉而撕比”。毕竟也过了那个争强好斗的年纪,被人这么说也挺不自在的。
PS,通过知乎分享请随意,商业转载联系本人,盗图的能把水印P掉我也认栽。
PPS,您可能会对以下有关高教的回答感兴趣。
不明白教育部什么意思?
中国科学院大学有 个18个A+,6个A,6个A-。这个阵容不差了吧?
为什么却不是双一流呢?
在教育部给的list里,国科大的学科是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倒是A+,而材料只是A。
所以教育部是要闹哪样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