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7 年 12 月 12 日美国参议院阿拉巴马州参议员特别选举结果?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2 日,阿拉巴马州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参议员特别选举。这场选举的结果,无疑在当时的美国政治版图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至今仍值得细细品味。

背景:一场充满争议的选举

要理解这场选举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它的背景。阿拉巴马州原参议员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在 2017 年 2 月被特朗普总统提名为美国司法部长,由此空出了这个席位。按照规定,需要通过特别选举来填补。

这场特别选举之所以“特别”并引起全国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政治风向标: 阿拉巴马州传统上是一个深红色的州,是共和党的重要票仓。因此,这场选举被视为检验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其“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政治理念在传统保守州是否仍然具有强大号召力的试金石。
特朗普总统的亲自介入: 特朗普总统对这场选举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并公开、毫不掩饰地支持他的候选人。他的每一次表态,每一次集会,都可能对选情产生显著影响。
候选人的争议性: 最终在特别选举中对决的两位候选人,都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共和党候选人是ロイ・モア(Roy Moore),一位前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他因在任期间拒绝移除象征十诫的石碑而闻名,但也同时被多名女性指控在她们十几岁时曾有过不当的性行为,甚至性侵。民主党候选人是道格·琼斯(Doug Jones),一位前联邦检察官,以其起诉三K党成员而闻名,相对来说,他的个人品行争议较少,但他在一个保守州的代表性则受到质疑。

选举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这场选举的初选过程就相当激烈。共和党内有多位候选人角逐,而ロイ・モア最终以一种“非建制派”的姿态,击败了由特朗普总统一度支持的另一位候选人,从而获得了代表共和党参选的资格。这本身就显示了特朗普主义对共和党基层选民的影响力,也预示着这场选举的非主流色彩。

随后的普选,更是将阿拉巴马州的政治神经绷到了极致。ロイ・モア的性侵指控如雪上加霜,让许多传统的共和党选民和基督教保守派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他们熟悉的党派立场和保守议程,另一边是对候选人道德品行的严重担忧。

道格·琼斯则试图利用这些争议,将这场选举定位为一场关于价值观的抉择,强调自己的温和派形象,并争取那些因ロイ・モア的指控而动摇的共和党选民,以及所有支持民主党和可能因为厌恶ロイ・モア而投票给任何非共和党候选人的选民。

选举结果:民主党历史性胜利,共和党遭遇重创

2017 年 12 月 12 日,选举结果出炉:民主党候选人道格·琼斯以微弱优势击败了共和党候选人ロイ・モア,赢得了阿拉巴马州的参议员席位。

具体得票情况大致是:

道格·琼斯 (民主党): 约 50% 的选票
ロイ・モア (共和党): 约 48% 的选票

(请注意,具体百分比可能会有细微浮动,这里提供的是大致比例。)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用“爆冷”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深入分析结果的意义:

1. 对特朗普总统和共和党的沉重打击:
中期选举预警: 这场失利被广泛解读为对特朗普总统执政风格和共和党主流路线的公然否定。尤其是在阿拉巴马这个如此保守的州,民主党候选人竟然能够胜出,这给即将到来的 2018 年中期选举敲响了警钟,预示着共和党可能面临巨大的选情压力。
特朗普主义的裂痕: 虽然特朗普总统后期全力支持ロイ・モア,甚至召开了大型集会,但最终的失败表明,即使是总统的巨大影响力,也未能完全弥合党内建制派和非建制派之间的裂痕,更未能压倒选民对候选人道德品行的道德考量。ロイ・モア的个人争议,成为了特朗普总统亲自背书也难以克服的障碍。
党内路线之争: 这场选举也反映了共和党内部围绕“建制派”和“非建制派”的持续斗争。ロイ・モア作为典型的“非建制派”代表,其个人行为和理念让许多传统共和党人难以接受,最终导致他们转向支持民主党,或者选择弃权。

2. 对民主党的巨大鼓舞:
“反特朗普”浪潮的体现: 琼斯的胜利被视为“反特朗普”情绪在基层选民中的具体体现。在政治极化严重的美国,选民的投票动机往往复杂,除了候选人本身的立场,对现任总统或执政党的强烈不满,也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保守州也能赢: 这场胜利向民主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使在最保守的州,通过精心的竞选策略和争取中间选民,也并非完全没有获胜的可能。这给了民主党在其他州展开类似竞选的信心。
团结的象征: 尽管民主党内部也有不同派别,但在这场选举中,他们似乎能够团结起来,共同支持一位能够挑战共和党优势的候选人。

3. 对阿拉巴马州选民的解读:
道德选择的胜利: 许多分析认为,阿拉巴马州选民最终选择支持道格·琼斯,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ロイ・モア的性侵指控,而非他们突然转变为民主党支持者。这是一种“不为更好,只为不坏”的投票逻辑,是基于对候选人品格的判断。
政治参与的新高峰: 尽管是保守州,但这场选举的投票率相当高,显示了选民对这场选举的重视程度。

4. 对美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参议院力量平衡: 琼斯的当选,将阿拉巴马州的席位从共和党手中转移到了民主党手中,虽然在参议院整体力量对比上,这并没有立即改变两党力量的悬殊,但它让民主党离扳回参议院多数席位更近一步,也让共和党在推进其立法议程时面临更大的压力。
未来选举的参考: 这场选举的结果,为未来其他州的选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它提醒了所有候选人和政党,在注重政策主张的同时,候选人的个人品行和道德操守,在某些特定时刻,可以成为影响选情的决定性因素。

总结

2017 年 12 月 12 日阿拉巴马州参议员特别选举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一次州级选举的输赢。它是一次深刻的政治事件,反映了美国政治中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和冲突。它揭示了特朗普主义对共和党基层的影响,暴露了党内存在的深刻分歧,同时也展现了“反特朗普”情绪的强大能量。最重要的是,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坚固的政治壁垒中,选民的道德判断和对社会价值观的追求,也能催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政治结果。这场选举,无疑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一个标志性的政治转折点,其连锁反应至今仍在持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好消息。一个因为公然拒绝遵守和维护宪法及法律而两次从阿拉巴马州最高法院被解职的法官,终于没有再次赢得普选。

重要的是,在极左和极右愈发狂乱的今天,理智的共和党选民拒绝为一个不能遵守宪法完成自己职务,还公开声称打倒十三修正案和十九修正案的宗教狂徒投票。这说明美国的很多选民还没有被毒害到“就算她杀人、泄密、叛国,只要她的(某些)政治立场和我一致就行”,拒绝被某些政治、经济、宗教野心家绑架,这个国家还有救。

作为一个被天启一神宗教敌视的无神论者,我非常乐见基督教神棍不能再利用“如果你们不跟着我们建设基督教宗教国家,一百年后美国就会变成伊斯兰教宗教国家”的恐慌绑架选民。看到企图染指政治的宗教神棍势力逐渐衰弱才是一件舒服的事。人民选择川普,是因为他将带领美国减轻税负、削弱开支、清除腐败,而不是因为他将带领美国重新走上基法治国的道路。人民支持川普禁止某些国家的游客、移民和难民,不是因为他们不信仰同一种宗教,而是因为他们制造犯罪、践踏法制。唯有理性回归,沉默的中间派发出声音,才能让整个政治生态趋于理性而非极端,国家趋于弥合而非撕裂。

user avatar

回答已经基本写全了,我回头直接做总结了。 我觉得几个关键点在于:

  1. GOP建制派的确很腐朽,川普也是非GOP建制派,但是反GOP建制派本身是一个合集,里面既有川普这种非典型GOP经济党,也有Moore这种活在1790年的化石极右。而实际上川普支持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和这种人是不交集甚至对立的。 例如我这种pro choice, support gay marriage的social liberal, fianacial conservative, 根本不会选Moore. 都不用说他有没有性骚扰,光反对14修正案,同婚归罪化都已经足够我反对他了。 可以说,这次的选举充分说明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还可能是更差的敌人。
  2. 一些GOP 似乎还没搞清楚2016年他们为什么会赢。靠极右反极左只会让中间派呵呵。 美国的基础人口结构决定了就是深红州 Moore 那一套神棍也根本不得人心,当然,深蓝州白左在宗教自由名义下支持绿教搞沙里亚法我也反对。 只有学习川普走经济路线,强调有社会共识基础上的自由,淡化争端,允许自决才有出路。
  3. 美国的分裂继续加深(种族方面: 黑人95%以上投民主党。 特别是黑人大妈97%以上投民主党。白人男72%投Moores )我极度同意50-100滑膛枪说的那句,让人担心的是,就是这样的Moore 竟然拿到了49%的选票。如果进一步撕裂,猜猜看Moore的再右点是谁? 小胡子吧。
user avatar

美国右派,其实里边成分也是很不同的,Moore其实是一种比较极端的基督教保守主义,更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和宗教议题,而国师班农代表的,其实是一种经济民族主义,更倾向于经济和反全球化议题,而川普与他们所不同的,可以说是在“反政治正确”维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代表着一种保守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传统上来说,GOD、堕胎、枪、同性恋(结婚等),这些本来是美国意识形态上左右最根本的分界线,Moore的失败说明,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分界线来划分的话,右派基本走向了彻底失败,这其实从上届选举就能看出来,在这些传统“左右争议”话题上,右派已经明显处于下风。

而本届特朗普的异军突起,其实是重新在左右派的划分上,开辟了新的分界线,让一些原本在宗教议题上已经不再认同传统基督教右派的中间派,可以根据反白左、反全球主义、反政治正确等方面,加入右派阵营。

这次Moore失败,当然说明了右翼内部的不团结,但是也能够警醒他们看清楚形势。

至于影响,要看Jones想干多久,如果他想干得久的话,恐怕也得当一个挂牌民主党,即在很多事务上,更倾向于共和党的立场,否则再次选举也干不下去,毕竟这还是一个保守州。

user avatar

其实我一直认为议员是该中庸听话的,总统才是该出风头的。

在初选的时候川普支持的是luther strange,luther就是个中庸的建制派,虽然他确实能力不行,但至少他听话,至少他没那么极端以至于将中间派往对面推。后来的事实证明,川普作为一个曾经的商业帝国领袖,能力和眼界明显强过班农这个搞新闻的。

roy moore是班农那派的人物,思想上极端保守,而且好像阿拉巴马的黑人比例挺大的......虽然阿拉巴马黑人多但黑人里保守派也很多所以这还是个深红,但要是强推种族主义者去要黑人保守派投票,真是恕我无能了......如果对比下川普,他旗帜鲜明反对白左但又不落到极端保守派那群人里面,所以他才赢了总统,阿拉巴马选总统他赢了三十多点。事实上,即使roy选上去也不比doug好到哪里去,一个另类的议员最喜欢做的事是唱反调,共和党里面已经够多唱反调的了。

另外共和党自己也不团结,每次共和党碰见一个不如意的都不管不顾,这样下去这个党肯定是药丸。

最后要注意一点的是,roy输了总选但在初选中将luther爆出了翔,这说明共和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中庸派与极端派分歧,这次选举就是明显的较为极端的人群初选选上了他们想要的候选人然后将大多数中间派赶到了对面。共和党内中庸派刻意回避一些重要诉求,极端派对这些诉求有强烈表达但其立场和许多观点并不讨喜。川普能对有关非移白左的重要诉求直言不讳但又不落入极端保守派立场,所以他当时可以统合两派并赢下大选,但在执政时期这种分歧他也没啥办法解决。

——————————————————

政治势力的极端化永远来自于诉求得不到回应与正视,如果共和党无法正视非法移民问题,MSL问题,社会左化问题等,那就无法解决党内分化与极端化问题。总统选举的时候川普便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共和党多个派别基本都同仇敌忾,因为他能正视很多重要诉求但不至于让自己的立场边缘化,总统选举中的普选票希拉里较奥巴马上次并无太大变化,但川普的普选票比罗姆尼多了两百万。但真要解决党内极端化问题光靠川普不行,毕竟他已经选上了,群众的目光开始转向各个议员,所以最终还是要靠共和党全党开窍了。共和党内最需要的是立场上中庸但观点上能正视重要诉求的人。

——————————————————

再附一张图,这张是川普曾经评论过moore难以胜利的话。事实证明不管是建制派还是反建制派,不听川普指挥肯定是药丸的。

user avatar

Moore最后还是输了1.5%,输在共和党的turn out相对2016下降25%-50%,同时黑人选民turn out上涨25%。类似弗吉尼亚那一次,也是共和党turn out严重不足,同时民主党的turn out保持了接近2016总统选举的高位。


之前看MSNBC Exit Poll的时候,超过一半(35%+19%)的选民说针对Moore的性丑闻不是其投票的主要因素,我还在奇怪这怎么可能。最后的结果证明了最后去投票的人群里,确实很多人对Moore的性丑闻没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关注,因为阿拉巴马的共和党选民里,care这事的大半不是没出去投票就是把票跑给write-in了。


这下,共和党中期选举的两院保卫战更艰难了。不解决激发选民热情提高turn out的问题,明年两院都丢掉也是可能的。弗吉尼亚和阿拉巴马这两场都算是共和党惨败,而且全输在turn out上。Moore这次在不少county赢的比例还超过2016。但对最后结果没用,多赢5%但总票数少30%,结果还是输。


当然,这次的税改并不会受本次选举的影响,因为税改肯定会在圣诞节以前完成。阿拉巴马地方最早也要到12月26日才能认证所有选票。就算一切顺利的话,Jones的宣誓入职也要拖到明年了。而现在Moore拒绝承认败选,要求检查1.7%的write-in选票(2016阿拉巴马通过的法律,write-in比例超过选举票差,强制检查write-in选票)。如果检查write-in后,导致票差小于0.5%,会自动触发选票重计。当然Moore自己出钱的话,也可以要求选票重计。一但触发选票重计,可能会导致Jones的宣誓入职继续延后1-2周。


下面是个人的一点私货:

  1. Jones的胜利本身是龟丞相预期中的一种可能性。本来参议院已经计划在13日开会讨论Moore赢了以后怎么对付他,现在会也不需要开了。我觉得比起Moore最后赢了进参议院,龟丞相可能更满意现在这种结果。至少他自己的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的地位稳固了。
  2. 从明年开始到中期选举前,由于共和党在参议院只剩51席。不包含Dreamer转正的移民法案估计是很难推进了。但可以预期,龟丞相会用尽全力推进各级联邦法官的任命,争取在中期选举前填掉大部分的法庭席位。
  3. 班农领导的反建制运动明显受挫。2018中期选举期间,共和党内建制派候选人的初选压力下降。中期选举中会有更多走中间路线的共和党候选人。同时,Trump对其基本盘的动员能力受到质疑,或者说Trump的支持对激发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热情得到肯定。Trump和共和党建制派的分歧在明年预期会继续加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2 日,阿拉巴马州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参议员特别选举。这场选举的结果,无疑在当时的美国政治版图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至今仍值得细细品味。背景:一场充满争议的选举要理解这场选举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它的背景。阿拉巴马州原参议员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
  • 回答
    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8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税改的最终方案,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立法成就之一。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将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削减至21%,这使得企业税率降至了近8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举措的背后,是长久以来关于美国企业税收政策是.............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您好!关于北京市住建委在2017年12月8日发布的“鼓励国企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这一政策,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政策背景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在2017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以及房价高企的问题。对于许多工薪阶层和年轻群.............
  • 回答
    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举行了一场关于其政治地位的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投票者赞成该领土成为美国第51个州。然而,这场公投的结果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历史背景:波多黎各自1898年以来一直是美国的属地。这意味着波多黎各人民是美国公民,但他们不能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也没有在美国国会.............
  • 回答
    2017年7月12日,那一天对于很多B站(哔哩哔哩)用户来说,无疑是充满沮丧和困惑的一天。我至今还记得,不少人习惯性地打开B站,准备观看自己心心念念的某部外国电影或电视剧,结果却发现,它们静静地躺在“已下架”的列表里,或者干脆连搜索结果都消失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信任的商店突然告诉你,很多你喜欢.............
  • 回答
    2017年5月12日,那一天,很多高校的电脑屏幕突然变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红色警告”。起初,可能只是少数几台电脑出了问题,老师和学生们以为是普通的病毒感染,或者系统故障。但很快,恐慌情绪开始蔓延。病毒的“攻击”方式你有没有经历过,打开文件,发现它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乱码?更糟糕的是,这些文件通常.............
  • 回答
    第四轮学科评估:一次对中国高等教育“硬实力”的深度审视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等重点学科的评估结果。这不仅仅是一份冰冷的名单,更像是一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体检报告”,它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审视,勾勒出各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
  • 回答
    2017年12月6日《吉林日报》刊登的专刊《核武器的常识和防护》,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提供了一个了解核威胁和应急准备的窗口。这篇专刊出现的时间点,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相对复杂,一些国家在核武器发展和言论上有所升温,因此,官方媒体刊发此类内容,既是出于对公民安全意识的提升,也是对潜在风险的一种预警。从.............
  • 回答
    2017年5月12日,一场席卷全国的高校与公共设备电脑中毒事件,以及那令人心惊的勒索:比特的阴影2017年5月12日,对于中国众多高校和公共机构的信息技术部门来说,无疑是黑暗而混乱的一天。一个名为“想哭”(WannaCry)的勒索软件,如同瘟疫般在全球蔓延,而中国,特别是其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成为了.............
  • 回答
    看待美国参议院在2017年12月1日以51比49的票数惊险通过的“减税和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这可以说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标志性的立法成就之一,但也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巨大争议。要理解这项法案,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的背景、内容、支持与反对的理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
  • 回答
    再建一艘滑跃航母的爆料:一个值得深思的战略选择2017年12月,关于“中国将再建一艘滑跃航母”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舰船建造计划,更牵扯到中国海军的战略发展方向、技术实力以及未来在海洋上的角色定位。要理解这一爆料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为何是.............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与LIGO的辉煌成就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的决定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这三位科学家的.............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 回答
    2017年11月28日,北京警方发布的关于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通报中指出“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这一通报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通报本身的内容、公众的反应、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一、 北京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背景 通报的核心内.............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夜间,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枪击事件,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之一。事件发生在拉斯维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上的曼德勒湾度假村(Mandalay Bay Resort and Casino)对面的“音乐在麦田”(Route 91 Harv.............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