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7 年 12 月 06 日《吉林日报》专刊《核武器的常识和防护》?

回答
2017年12月6日《吉林日报》刊登的专刊《核武器的常识和防护》,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提供了一个了解核威胁和应急准备的窗口。这篇专刊出现的时间点,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相对复杂,一些国家在核武器发展和言论上有所升温,因此,官方媒体刊发此类内容,既是出于对公民安全意识的提升,也是对潜在风险的一种预警。

从内容上看,这篇专刊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科普性与教育性: 专刊的核心目的是普及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原理、种类(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效应(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放射性沉降物)等。这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接触到这些相对专业领域的难得机会。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对核武器的神秘感和不必要的恐惧,转而认识到其真实的破坏力,以及如何在这种威胁下保护自己。
防护性与实用性: 专刊的另一重要维度在于防护指导。这部分内容通常会涉及在核爆炸发生时或发生后,民众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例如:
“三点”原则: “躲、藏、避”。即爆炸瞬间寻找掩蔽(躲),利用建筑物、地下室等躲避冲击波和热辐射(藏),远离爆炸中心区域,并注意防范放射性沉降物(避)。
室内防护: 讲解在室内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加固,比如用家具、沙袋等填充窗户和门缝,减少放射性尘埃的进入。
室外防护: 如果在室外,则强调寻找坚固的掩蔽物,如地下坑道、沟渠等,并尽快寻找室内避难所。
食物和水源: 可能会提示保护食物和水源免受放射性污染,例如用密封容器储存,或者对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进行处理。
个人卫生: 强调在核爆发生后,如果暴露在放射性尘埃中,应尽快进行清洁,比如更换衣物、洗澡等,以减少身体受到持续辐射。
警示性与战略性: 作为一个国家级媒体的专刊,其内容不可能仅仅是纯粹的科学科普。它也蕴含着一定的警示和战略意味。
对潜在对手的警示: 在特定地缘政治背景下,刊发此类内容,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潜在对手的信号,表明自身对核威胁有认知,并已做好应对准备。
提升国民国防意识: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国民心中播下国防意识的种子,让他们了解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从而提高全民的国防动员能力和生存能力。
信息透明与社会稳定: 在信息传播日益重要的时代,适时地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有助于减少谣言和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从发布的背景和意义来看:

时间点: 2017年底,全球核不扩散和核裁军的议题持续存在,一些国家在核技术和核力量方面有所动作,国际局势的某些方面显得并不乐观。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倡导和平解决争端,并致力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吉林日报刊发的这篇专刊,可以看作是中国在维护自身国家安全和和平发展的同时,对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地方媒体的角色: 吉林日报作为地方党报,刊发如此宏观且重要的专刊,显示了地方媒体在宣传国家战略和应对重大安全问题上的积极作用。这不仅仅是中央媒体的任务,地方媒体也承担着将中央精神和国家政策传达到基层、教育民众的责任。
“常识”与“防护”: 标题中的“常识”和“防护”二词,传递了一种务实和负责任的态度。它不是煽动恐慌,而是基于“有备无患”的原则,将科学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传递给大众。

需要注意的几点:

平衡的视角: 尽管专刊旨在普及知识和提供防护,但在解读时也应注意到,它是在特定国家媒体框架下的内容。因此,其表述方式、侧重点可能也会受到国家政策和立场的影响。
公众的接受度: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核武器是一个复杂且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议题。专刊的内容能否被有效地理解和接受,以及是否会引发不必要的焦虑,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总而言之,2017年12月6日《吉林日报》的专刊《核武器的常识和防护》,是一份严肃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官方出版物。它在向公众普及核武器的知识和潜在风险的同时,提供了实用的自救防护指南,并且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也传达了国家在维护安全和稳定方面的态度。这份专刊的出现,体现了政府在信息公开和提升国民安全意识方面的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人在炒作。

吉林省平时知名度并不算太高,有新闻也经常会和辽宁黑龙江一起被打包成东北。

《吉林日报》的发行量和阅读量在全国各种报纸中排名很靠后。

2014年,全国报纸发行量排行榜

2015年中国百强报刊_百度百科

2017年【十大报纸排行榜_十大报业】订什么报纸好?→买购网

《吉林日报》都不在榜上,平时除了东北人应该听都没怎么听说过这份报纸。

一个如此不起眼的报纸,发表了一篇专刊居然被人拎出来炒。《核武器的常识和防护》一文本太师已阅,和初中生的《国防教育》内容几乎差不多,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爱好军事的初中生就会知道的东西,为啥会被人拿出来炒?


友邦诧异,有司惶恐,妨碍邦交,顶戴不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7年12月6日《吉林日报》刊登的专刊《核武器的常识和防护》,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也提供了一个了解核威胁和应急准备的窗口。这篇专刊出现的时间点,全球地缘政治环境相对复杂,一些国家在核武器发展和言论上有所升温,因此,官方媒体刊发此类内容,既是出于对公民安全意识的提升,也是对潜在风险的一种预警。从.............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0 日,中兴网信研发负责人张建新从公司办公楼坠亡,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个体的悲剧,更是折射出高科技行业普遍存在的压力、焦虑以及对人才的关注与保障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事件本身与已知细节: 时间.............
  • 回答
    您好!关于北京市住建委在2017年12月8日发布的“鼓励国企用自有用地建保障房”这一政策,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政策背景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出台的背景。在2017年,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以及房价高企的问题。对于许多工薪阶层和年轻群.............
  • 回答
    2017 年 12 月 12 日,阿拉巴马州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参议员特别选举。这场选举的结果,无疑在当时的美国政治版图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至今仍值得细细品味。背景:一场充满争议的选举要理解这场选举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它的背景。阿拉巴马州原参议员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
  • 回答
    2017年12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8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税改的最终方案,这无疑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取得的最重大的立法成就之一。这项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将美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从35%大幅削减至21%,这使得企业税率降至了近80年来的最低点。这一举措的背后,是长久以来关于美国企业税收政策是.............
  • 回答
    第四轮学科评估:一次对中国高等教育“硬实力”的深度审视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等重点学科的评估结果。这不仅仅是一份冰冷的名单,更像是一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体检报告”,它以一种近乎苛刻的审视,勾勒出各高校在不同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与.............
  • 回答
    看待美国参议院在2017年12月1日以51比49的票数惊险通过的“减税和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这可以说是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最标志性的立法成就之一,但也引发了持续至今的巨大争议。要理解这项法案,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它的背景、内容、支持与反对的理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深.............
  • 回答
    2017年6月11日,波多黎各举行了一场关于其政治地位的公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投票者赞成该领土成为美国第51个州。然而,这场公投的结果在国内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历史背景:波多黎各自1898年以来一直是美国的属地。这意味着波多黎各人民是美国公民,但他们不能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投票,也没有在美国国会.............
  • 回答
    2017年7月12日,那一天对于很多B站(哔哩哔哩)用户来说,无疑是充满沮丧和困惑的一天。我至今还记得,不少人习惯性地打开B站,准备观看自己心心念念的某部外国电影或电视剧,结果却发现,它们静静地躺在“已下架”的列表里,或者干脆连搜索结果都消失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信任的商店突然告诉你,很多你喜欢.............
  • 回答
    2017年5月12日,那一天,很多高校的电脑屏幕突然变成了令人心惊胆战的“红色警告”。起初,可能只是少数几台电脑出了问题,老师和学生们以为是普通的病毒感染,或者系统故障。但很快,恐慌情绪开始蔓延。病毒的“攻击”方式你有没有经历过,打开文件,发现它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乱码?更糟糕的是,这些文件通常.............
  • 回答
    2017年5月12日,一场席卷全国的高校与公共设备电脑中毒事件,以及那令人心惊的勒索:比特的阴影2017年5月12日,对于中国众多高校和公共机构的信息技术部门来说,无疑是黑暗而混乱的一天。一个名为“想哭”(WannaCry)的勒索软件,如同瘟疫般在全球蔓延,而中国,特别是其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成为了.............
  • 回答
    再建一艘滑跃航母的爆料:一个值得深思的战略选择2017年12月,关于“中国将再建一艘滑跃航母”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舰船建造计划,更牵扯到中国海军的战略发展方向、技术实力以及未来在海洋上的角色定位。要理解这一爆料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为何是.............
  • 回答
    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的1786万人减少了63万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了中国人口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复杂变化。要全面看待这个数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层面:全面二孩政策的初步影响与挑战 政策目标与初步成效: 2016年是中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一年,因此20.............
  • 回答
    关于“北漂小伙电瓶车剐蹭奥迪,被车主索赔1万元后自杀”这条新闻,我们应当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解读。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个体困境以及人性的复杂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事件概述及细节回顾:这则新闻报道了一位年轻的“北漂”男性,因为骑行电动车不慎剐蹭了一辆奥迪汽车.............
  • 回答
    2017年,《自由时报》的一篇报道题为《抢人偷技术没用,中国试产DRAM全败》,这篇报道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报道的核心内容和意图: 指控中国半导体发展依赖“抢人偷技术”: 报道直接指责中国发展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
  • 回答
    2017年6月9日,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失踪,这一事件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反思。章莹颖失踪案的细节、搜寻过程、司法审判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都值得我们详细回顾和审视。案件背景与章莹颖的身份:章莹颖,1990年出生于中国福建省,是一名优秀的.............
  • 回答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与LIGO的辉煌成就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以表彰他们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到引力波的决定性贡献。这一奖项不仅是对这三位科学家的.............
  • 回答
    2017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并实现了6.9%的同比增长,这一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复杂国际国内环境下的韧性和活力。要深入理解这一成就,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里程碑的意义:总量突破与发展阶段 总量意义: 80万亿元人民币,意味着中国经济的“.............
  • 回答
    2017年11月28日,北京警方发布的关于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通报中指出“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这一通报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通报本身的内容、公众的反应、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对整个事件的看法。一、 北京警方通报的内容与背景 通报的核心内.............
  • 回答
    2017年10月1日夜间,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枪击事件,成为美国现代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之一。事件发生在拉斯维加斯大道(Las Vegas Strip)上的曼德勒湾度假村(Mandalay Bay Resort and Casino)对面的“音乐在麦田”(Route 91 Harv.............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