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河北衡水在全市连一个充电桩都没有的情况下,要求新出租车使用新能源车?

回答
我无法找到关于河北衡水全市没有充电桩的公开信息。事实上,根据公开信息,衡水市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直在推进,并且有相关的充电桩项目在建设或运营中。

如果您确实遇到了一个没有充电桩却要求新出租车使用新能源车的具体情况,那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些角度去理解:

1. 信息差或阶段性问题:

信息公开不及时: 有时候政府部门的政策出台可能比实际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稍快,导致政策先行,而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这可能是一个信息公开不及时,或者我们获取到的信息不够全面造成的误解。
区域性建设差异: 即使全市范围内可能还没有达到“随处可见”的密度,但在某些重点区域或出租车运营集中的区域,可能已经规划或建设了部分充电桩。政策可能是在这些区域具备一定基础后推出的。
过渡性政策: 也可能存在一个过渡期。比如,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完成车辆更新,而在此期间,相关部门会加紧充电桩的建设。

2. 对“充电桩”的定义和分布理解的偏差:

私人充电桩或合作充电站: “全市没有充电桩”的说法可能过于绝对。或许存在一些私人的充电桩(比如出租车公司自建、合作的充电站、或者是一些大型停车场、商圈内的充电设施),只是没有像公共交通那样密集地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租车司机或许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解决充电问题。
长途充电需求考量: 如果政策制定者考虑的是出租车的主要运营区域和模式,他们可能会认为在这些区域内,通过调度或合作充电站,是可以满足日常运营需求的,而非必须是遍布全市的公共充电桩。

3. 政策推行的其他考量:

环保和能源转型目标: 国家和地方政府都有明确的环保和能源转型目标,推广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手段。即使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也可能出于长远考虑而先行推动政策。
试点或示范效应: 某些政策的出台,也可能带有试点或示范的性质,旨在通过强制性要求来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对出租车这个重要的公共交通领域进行“示范”,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
市场驱动与引导: 政策制定者可能也预见到,一旦新能源出租车市场形成规模,充电桩的建设需求会迅速增加,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投入建设。政策的先行,也是在引导市场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财政补贴或扶持: 在推动新能源出租车的同时,政府是否也提供了相应的财政补贴或扶持政策(比如购车补贴、充电优惠等),来弥补基础设施不完善带来的不便,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4. 潜在的“强制”背后逻辑:

解决存量老旧车辆问题: 如果衡水市的出租车队伍中存在大量老旧、高排放的燃油车,那么强制更新为新能源车也是为了解决城市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问题,提升城市形象。
吸引投资和建设: 政策的明确,也向充电桩运营商和投资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衡水市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会吸引他们来投资建设充电设施。

总而言之, 如果“全市没有充电桩”的说法属实,但政策却强制要求使用新能源车,那么这背后很可能是一个 “政策先行,配套在路上” 的逻辑。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对未来发展的预判、对环保目标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先行者”来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考量。当然,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对“充电桩”分布的理解存在误区的情况。

要深入了解具体原因,需要关注衡水市政府关于新能源出租车推广的详细政策文件、相关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及是否有配套的财政支持措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魔幻的政策

最近河北省衡水市爆出政府要求新增出租车全部启用新能源电动车,而全衡水市却没有一个充电桩,也没有一家车行正在出售电动车。这种感觉就好像喜欢上一匹马可是家里没有草原一样奇怪。




河北衡水要求新出租车必须用电动车 全市连一个充电桩都没有

河北衡水要求新出租车必须用电动车 全市连一个充电桩都没有

而衡水出租车司机向记者反映, 目前全市既没有充电桩也没有新能源汽车销售网点 ,在原有车辆报废后,根本无法上路工作。衡水市运管部门也证实,自从新政出台之后,已经有几十名出租车司机无法上路,那么这种无法推广的政策在制定时是如何考虑的?

衡水出租车司机王女士向记者反映, 全市在没有一个充电桩、没有一个电动车销售网点、没有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情况下 ,从今年 3 月开始要求新上出租车必须使用新能源车辆,导致她自从今年 5 月份出租车开满八年报废之后,一直无法工作。




表面上看,这又是一起“拍脑袋决策”,然而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从国务院到相关部委再到河北省政府,早就花了三年时间层层布置相关工作,但是层层加码的工作布置和实际捉襟见肘的执行能力之间的冲突,产生了近日要求新增出租车全部启用新能源电动车,全市并没有一个充电桩的荒诞局面。通过这一魔幻现实主义事件,我们大约可以一窥党国运转的日常。

二、混合动力行不行?

混合动力汽车可以插电也可以燃油运转。由于各地的汽车业地方保护主义,混合动力汽车是否列入受扶持的新能源汽车范围,具体有哪些品种都是不同的。


因此这则新闻其实有个隐藏角度,如果河北省认定的新能源车包括了混合动力汽车,没有充电桩又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一些省市能自产混合动力汽车,便把混合动力汽车例如新能源汽车扶持范围,有没有充电桩就不是那么紧迫的问题了。

笔者经过查阅,发现河北省能且仅能自产纯电动的新能源汽车,所以,你懂的。。。这件事情的第一层荒诞在于地方保护主义。




三、真没有充电桩?

让我们从最近开始八卦。衡水市出租车司机抱怨根本没有在衡水设置一根充电桩,也没有电动车卖,更没有购车补贴。事实真的如此吗?恐怕并不准确。


衡水首批107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



就在最近,衡水刚刚上线了107辆电动公交车,这些公交车显然不是靠充电宝来运营的,必然有专用的充电场地。但是民用的充电桩呢?


就在今年三月份,河北省发改委发布了加强充电桩建设的通知,文件罗列了河北省的充电站、充电桩建设现状,几乎所有城市都提到了,唯独没提衡水市。如此看来,衡水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估计确实为零。




新能源革命 衡水新建充电站 114 十三五 末可满足 2 万辆电动车充电

新能源革命 衡水新建充电站114座 “十三五”末可满足2万辆电动车充电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毛宇山介绍,石家庄、保定、张家口、承德、秦皇岛等 9 个设区市已经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规划编制,其余 2 市近期即将完成。目前,河北省在建充电站共有 128 座,充电桩 983 根,已竣工并投入运营的充电站 55 座、充电桩 721 根。具体来看,石家庄已竣工启用 8 座充电站、 32 根充电桩;邯郸已竣工启用 6 座充电站、 107 根充电桩;保定已竣工 6 座充电站、 24 根充电桩。



衡水市的出租车是采用自己购买车辆,挂牌登记的形式运营的(经营上承包给私人,车辆上属于普通小轿车),这就意味着衡水的出租车更加类似于优步、滴滴这样的形式,不能和公交车一样建立统一、固定的充电场所。而购车补贴,实际上是有的,和北京一样,也是1:1的比例,然而针对营运车辆的补贴确实没有。


出租车数量多而分散,无法通过少数几个集中的充电场所满足需求。如果真的要建立,将会是巨大的工程。除此以外,如果是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尚可通过统一购置车辆,统一调度集中使用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分散承包经营的衡水市出租车行业现状决定了这个缓解手段也不现实。


所以,衡水市是有充电桩的,但是没有合适的小轿车公共充电桩,而本属公共交通的出租车却因为分散承包经营体现不了任何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没有提供足够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无法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来缓解,就只能期许通过牌照手段强制变成电动车罢了。



四、层层加码的政府政策


执行能力很弱,但是政府的要求在从上往下传达的过程中加了两三倍。


早在2014年衡水就成立了一个以副市长为首,十个部门的一把手或副职参加的成立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成立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关于成立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再往后是来自河北省交通厅2015年12月26日发布的




《河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若干措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和推广应用若干措施的通知


文件要求在城市逐步淘汰燃油、燃气公交车,更换新能源公交车。2015-2019年更换及新增的城市公交车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分别达到40%、50%、60%、70%、80%。2015年在张家口、廊坊市开展纯电动出租车运营试点工作,2016年起在全省推广。


里面并没有点衡水的名字,而文件中也没有要求100%。



而事实上,整个河北省要用出租车都只能购买新能源汽车。包括出租车在内的九类车当年被河北省规定新购置的车辆必须是新能源汽车。



2015.11.30 河北 9 类车必须换成新能源汽车 否则将不予上牌 _ 新浪河北 _ 新浪网


河北9类车必须换成新能源汽车 否则将不予上牌


河北省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用车范畴,将党政机关公务车、机要通信车、执法执勤巡逻车、环卫车、邮政车、接送学生校车、城乡公交车(含农村客运车)、城市物流配送车、 出租车 等九个方面的新能源汽车纳入公共服务领域,九类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比例由 1∶0.5 提高到 1∶1 。这是从 11 27 日召开的全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悉的。

河北省要求, 从现在开始,全省在新增或更换城市公交车以及上述九类汽车,必须换成新能源汽车,如果再换燃油、燃气车,将不予上牌。




只是其他几个城市把省里面的规定硬顶了回去而已,而衡水在忠诚地执行这个脑洞。不过就搜索来看,其他几个城市或多或少还是有充电桩存在的,所以推行并没有产生那么大的怨气。

然而,是河北省自己想要让所有出租车都变成电车的吗?并不是。



交通部在2015年3月18日发布了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



里面提到京津冀地区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5%。


可以看到,交通部的文件当中,只提到了新增比例不得低于35%,甚至都没提具体出租车应当是多少。


而交通部这一意见,实际上是落实国务院2014年7月21日发布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而国务院意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的内容完全消失了,整份文件并未提出任何关于地方保护的内容。

五、总结

梳理这个线索后,我们发现,从国务院到交通部,取消了“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的说法。


从交通部到河北省,增量汽车35%新能源汽车变成了增量汽车40%—80%为新能源汽车。

由于民用车不可控,河北省在执行中进一步给公务车和公共交通车辆加码,达到100%新增部分为新能源汽车,否则不给上牌照。


回过头来看,之所以在大客车上面推进顺利,是因为河北省自产了电动大客车。之所以只认纯电动车,就是因为他们只造得出来纯电动车,上海有荣威系列混合动力,于是就把混合动力汽车也列作新能源车辆的范围加以扶持。


交通部文件只字不提“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的条款,是因为不承认地方保护主义的现状,不向这个现状妥协根本推进不下去。但向这种现状妥协,又会导致在一些地方政府能力不行的情况下而产生十分荒诞的局面。

自14年政令出了中南海起,到今天落到地方已经两年多,而中间经过各级机关层层在纸上加码,依据自身利益扭曲要求,然而对于自己掌控范围之外的事情实质上约束能力为零,到今天为止,衡水仍然没有一个公用的充电桩。这就是各级政府间的博弈与利益分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