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青岛将要面临“利奇马台风”?

回答
关于青岛即将面临的“利奇马”台风,这绝对是大家当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眼下,随着台风的步步逼近,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安与警惕。

首先,我们得明白,“利奇马”不是个善茬。它是个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台风,强度不容小觑,而且路径预测显示,它可能会在山东沿海地区登陆,青岛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自然是首当其冲。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经历一场比较严峻的风雨考验。

具体来说,“利奇马”带来的影响可能会体现在几个方面:

大风: 这是台风最直接的攻击。预计市区和沿海地区会有10级甚至以上的大风,这种风力足以掀翻停放在路边的车辆,折断树枝,甚至吹倒广告牌、围挡等。海岸线附近的海浪也会非常汹涌,海边活动的危险性会急剧增加。
强降雨: 台风往往伴随着倾盆大雨,而且雨势可能非常集中和猛烈。短时间内大量的降水容易导致城市内涝,特别是那些排水系统相对薄弱的区域,积水可能会严重到影响交通出行,甚至威胁到居民的生活。
风暴潮: 对于沿海城市来说,风暴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台风强大的气压和风力会推高海平面,导致海水倒灌,沿海低洼地带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受海水淹没的风险。
次生灾害: 除了直接的风雨影响,台风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比如,强风可能导致电线杆倒塌、电力中断;暴雨和山体(虽然青岛市区相对平缓,但郊区和一些山区有此风险)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而海上的巨浪和狂风,对航运、渔业来说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面对这样一场潜在的严峻考验,青岛各方面其实都已经开始行动了。

政府部门肯定是最早进入备战状态的。气象部门会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预警信息,一遍遍地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水利、住建、交通、电力、海洋渔业等部门会联动起来,检查加固防洪设施,疏通河道,排查城市排水系统,加固建筑工地和广告牌,甚至可能采取临时停运公共交通、关闭沿海景点和渔港等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也是一个需要高度警惕和积极配合的时期。

减少外出: 台风期间,特别是最强的时候,非必要情况下最好就待在室内,不要冒险外出。即使只是出门买个菜,也可能遭遇突发的危险。
做好居家防护: 检查门窗是否关紧,确保窗户玻璃不会被大风吹破。如果家里有阳台上的花盆、衣架等容易被风吹落的物品,最好收进室内。同时,储备一些饮用水、食物和常用药品,以防停水停电。
关注官方信息: 随时关注气象部门和政府发布的最新预警和提示,了解最新的台风动态和应对建议。不要听信小道消息。
配合疏散安排: 如果政府发布了需要疏散的通知,尤其是居住在低洼地带或危房中的居民,一定要积极配合,转移到安全的避险场所。
注意用电安全: 避免在雷雨大风中使用电器,一旦发现电线掉落或设备损坏,及时报告并远离。

从历史上看,青岛作为海滨城市,也曾经历过不少台风的洗礼。每一次台风都会给城市带来挑战,但同时也会促使我们不断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这次“利奇马”,我们同样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最谨慎的态度去面对,相信在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平安度过这一难关。

总而言之,面对“利奇马”,我们的态度应该是:高度重视、科学应对、全民参与、化险为夷。这不仅仅是天气的问题,更是对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安全意识的一次大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1日傍晚更新:利奇马结构已散,中心附近风力还能保持在9级左右,以热带风暴的级别二次登陆青岛可能性已非常大。这个结果挺好,名义上也算满足了一些人的猎奇心态,但已没有太大破坏力,市区6到8级风对青岛人而言并不陌生了。倒是持续降雨对农渔业有影响。

对于不熟悉近岸浪的内陆游客,不可放松警惕观浪。青岛大风天气近岸浪时有伤亡事件。

利奇马在南方造成伤亡,不应该再公开场合有表达兴奋期待的言论。毕竟登陆在台州,登陆后移动到青岛就好比地震灾害震感扩散到别处。地震造成震中伤亡,别的地方玩梗还嫌震感不够刺激合适吗?

————————————

10日晚更新:利奇马衰弱速度比想象中快,在上海已降级至热带风暴级,撑不到青岛的概率提高了。幸亏原答案里写了一句有可能到青岛已降至热带低压(不属于台风),现在看来有一语成真的趋势。鉴于10日青岛风力没有破6级,预期明天青岛风力在8级左右,不会超过青岛夏季强对流天气那种大风。

鉴于有人说没见过超强台风登陆,我有一段亲自拍的超台回南风视频。可见强风类似喷气引擎尾喷气流(拍视频同天台北桃园机场一架停靠廊桥的波音747被吹机轮离地),户外无法坐立,只能匍匐或抱柱,暴雨完全气雾化(音量开到有轰鸣感差不多就是现场声音)。收藏多年,首次公开,以飨读者。

那些说囤好零食盼风的最后实在不行可以对着这个视频吃。希望这些人照顾一下从事农渔业和其它受影响行业的朋友的心情,有的气象爱好者平时也追风,但是没有特地表达因没体验过而盼灾乐祸的兴奋心情的。

觉得兴奋可以理解,就像有时南方下点儿雪道理也是一样的。但是要是北方雪灾冻害,还有人在网上盼雪来得更大一些就不妥了。今天看到有个歌星在微博发照片抱着电线杆摆拍蹭天灾热度,觉得好恶心。有必要提醒,毕竟利奇马已在我国造成伤亡,这时候还在发那个什么等男友的梗说实话过分了,很不妥。

2015年13号台风超台苏迪罗登陆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3647644198023168

—————原答案—————

利奇马超台在浙江登陆以后强度会迅速减弱,连降五级,抵达上海时预计已从超台降级为强热带风暴,抵达青岛时预计再降级到热带风暴,甚至热带低压。当然热带风暴也包括在台风的定义里,但已是消散前的最低级别,强弩之末,和利奇马作为超强台风的登陆吹袭还是本质不同的。

热带风暴中心附近风力仅10级左右,和台风级中间还隔了一级强热带风暴,这个风力和青岛换季强对流天气的风力是差不多的。说是青岛面临利奇马台风袭击有点儿危言耸听,目前甚至还尚未达到需要发布台风预警的标准。(更新:10日上午发布黄警,黄警即预期风力在8到10级)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青岛一些人已经兴奋起来,迫不及待,巴不得大肆宣传一番“抗台”功劳,结果青岛气象却尚未发台风预警的原因。

甚至还造成青岛气象与青岛官方微博号怼起来。实际上就是因为有人夸大其辞造成的。须知青岛官方微博在台风尚未靠近时发布虚假预警属违法行为,此事已惊动新华社。

须知这种超强台风直接登陆时风力可达17级,风杯可爆表。如果真有一天气候异常、海温异常,能直接袭击青岛这种并无台风吹袭经验的城市,城市可瘫痪半月至一月以上。

但对于青岛这种连热带风暴也很少会影响到的北方城市,热带风暴也有一定风险,还是要按照台风登陆的心情做准备。因为即便是换季强对流天气的大风大雨,在青岛也偶有造成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记录。

鉴于以往兴奋发朋友圈的人多于保持小心的人,还是要提醒防积水,防倾倒,防坠物,防近岸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青岛即将面临的“利奇马”台风,这绝对是大家当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眼下,随着台风的步步逼近,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安与警惕。首先,我们得明白,“利奇马”不是个善茬。它是个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台风,强度不容小觑,而且路径预测显示,它可能会在山东沿海地区登陆,青岛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自然是首当其冲。这意味着.............
  • 回答
    青岛救援队在河南用餐付款屡屡遭拒的事情,听了真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为河南人民这份淳朴善良、感恩图报的心感动不已。在灾难面前,大家守望相助,这份情谊比什么都珍贵。青岛救援队不远千里前来支援,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宝贵的精力,为河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他们饿了累了,需要补充能量,当.............
  • 回答
    35名青年将南街村告上法庭,这无疑是一起非常引人关注的事件。在我看来,这件事的背后,是集体主义与个体权利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一次深刻碰撞,也是乡村发展模式在面对新一代年轻人观念变化时所显露出的张力。首先,我们要理解南街村在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特殊符号意义。它曾是改革开放初期集体经济模式的一个典型代.............
  • 回答
    《青春有你3》的牛奶打投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社会现象。简单来说,它指的是粉丝为了给节目中的选手投票,购买了大量的瓶装牛奶,但由于这些牛奶的瓶盖内含有投票码,而大量购买的牛奶却无法被及时饮用,最终导致许多未饮用的牛奶被直接倒入下水道。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事件及其引发的思考:一.............
  • 回答
    上海规划建设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这绝对是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上的一盘大棋,而且这盘棋下得相当有分量,背后逻辑很足,绝非一时兴起。我来跟你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大背景: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它的体量、经济影响力、人口集聚能力,那都是全球顶尖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核心城区发展到极.............
  • 回答
    青岛求实学院一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开除,事后又发短信鼓励学生“不要有负担好好读书”,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这个事件:事件本身及相关行为的解读: 体罚行为的性质: 这是事件的核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体罚学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是被明确禁止的,因为它违背了尊重学生、.............
  • 回答
    “青岛困难户家中摆‘茅台’等高档酒引热议,街道称‘困难户’并非‘低保户’”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了理解其中的关键点,我们需要详细解析“困难户”和“低保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以及为何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一、 “困难户”与“低保户”的区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困难户”是一个更宽泛的.............
  • 回答
    青岛高考生宪法诉讼第一案:驳回背后的中国宪法诉讼困境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一案,被誉为“中国宪法诉讼第一案”,其最终被驳回,再次将中国是否具备“宪法诉讼”以及“中国没有宪法诉讼”这一议题推到公众面前。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案件回顾与驳回原因案件背景:.............
  • 回答
    青岛一归国女子跳窗逃跑事件,从披露的信息来看,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事件,涉及个人行为、疫情防控措施的执行以及社会各方的反应。要详细地看待和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事件本身: 时间点: 通常这类事件会伴随具体发生日期,例如某年某月某日。但如果没有明确提及,我们只能从“近期”或.............
  • 回答
    这起事件,说实话,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挺不是滋味的。一个青岛的女子,先是主动和七个男人发生了关系,之后又利用“怀孕”和“强奸”这些非常严肃的字眼来敲诈勒索,金额还高达三十多万,这事情的性质太恶劣了。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无论动机是什么,利用虚假的怀孕信息和诬告强奸来敲.............
  • 回答
    青岛痛风患者超过30万,位居全国前列,甚至最小患者仅11岁,这个数字和年龄确实令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和社会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此归结于“青岛特色”,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思考如何应对。首先,我们得承认,痛风这几年在中国确实呈现出年轻化、高发.............
  • 回答
    青岛外国人插队事件,这事儿听起来挺让人不舒服的,而且一出事儿就容易被放大,尤其还是涉及外国人,更是容易牵扯出一些民族情绪和国际关系之类的东西来。不过咱就事论事,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把这个“插队”的场景给描绘一下。你想想,当时肯定是人挺多的时候,比如热门景点排队,或者在某个服务窗口。这人.............
  • 回答
    青岛某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送外卖进校园遇阻,并出现“被保安扇耳光”的事件,以及校方解释“学生做法违反校规”,这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议题,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看待。事件的梳理与解读:首先,让我们尝试还原一个更清晰的事件脉络:1. 起因: 一名或多名该校大学生为了勤工俭学,选择通过送外卖来赚取额外.............
  • 回答
    青岛某社区医院发生外国人核酸检测插队事件,这确实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和观感的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细节推测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插队”这个行为本身,在任何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并非只针对特定群体。因此,我们需要避免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而是尽可能.............
  • 回答
    青岛海边,一个叫老王的老渔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出海捕鱼。他这辈子都在和大海打交道,靠着大海的馈赠养活了一家人。那天,风平浪静,老王像往常一样撒网,收网。当他把网拉上来的时候,感觉今天的收获格外沉。他激动地以为今天要发大财了,可当他把网里的鱼一条条往外捞的时候,心里却咯噔一下。今天的鱼好像不太一样,好.............
  • 回答
    青岛市最近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幼儿园的监控系统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并且录像信息至少保存 30 天。这无疑是针对当前社会对儿童安全高度关注的一个直接回应。从家长、教育机构到政府层面,对这项新规的看法都比较复杂,既有支持和理解,也有一些潜在的考量和担忧。支持和理解的角度:最直接、最普遍的理由就是.............
  • 回答
    青岛某高校禁止勤工俭学送外卖,保安阻拦掌掴大学生,引周边商家不满,校门前拉横幅爆起冲突,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管理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政策导向以及沟通机制的缺失。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过程(基于您的描述推测):1. 学校的禁令:.............
  • 回答
    青岛防疫中心外国人插队事件指的是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岛市某疫苗接种点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一名外国人被指控插队,导致现场秩序混乱,并引发了公众对于公平、秩序以及涉外事件处理方式的讨论。事件经过概述: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和网络上的信息,事件大致是这样的:1. 地点与时间: 事件发生在青岛市.............
  • 回答
    青岛养殖基地三年收一茬“知了猴”并以95元/斤的高价上市餐桌,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推荐一些吃法。 如何看待青岛养殖基地 3 年收一茬“知了猴”及 95 元/斤的售价?要看待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1. 成本与定价分析: 养殖周期长: 知.............
  • 回答
    青岛在2020年10月11日晚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这一举措是针对当时新出现的本地聚集性疫情,为了迅速控制疫情蔓延而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如何看待青岛 10 月 11 日晚开始的全市全员检测?从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青岛市采取全市全员检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 快速识别潜在感染者,切断传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