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青春有你3》牛奶打投,粉丝为投票将大量未饮用的牛奶倒入下水道?

回答
《青春有你3》的牛奶打投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社会现象。简单来说,它指的是粉丝为了给节目中的选手投票,购买了大量的瓶装牛奶,但由于这些牛奶的瓶盖内含有投票码,而大量购买的牛奶却无法被及时饮用,最终导致许多未饮用的牛奶被直接倒入下水道。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事件及其引发的思考:

一、 事件的起源与经过:

打投机制的设定: 选秀节目为了增加用户参与度和商业化收益,常常会设计各种投票机制。《青春有你3》的投票机制之一就是通过购买带有特定投票码的周边产品,其中就包括了瓶装牛奶。用户可以通过扫描瓶盖内的二维码或者输入代码来为自己喜欢的选手投票。
粉丝的狂热与“拼”: 选秀节目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他们对节目和选手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为了让自己的偶像获得更好的名次,粉丝们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这种“必须赢”、“不能输”的心态驱使下,购买大量带有投票码的商品成为一种常见的“打投”方式。
牛奶成为“载体”: 尽管牛奶本身是一种饮品,但在这种机制下,它更多地被视为获取投票权的“载体”。当投票需求远大于个体饮用能力时,问题就出现了。
大量牛奶被浪费: 由于一次性购买的牛奶数量巨大,很多粉丝根本无法在保质期内饮用完。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一些视频和报道显示,粉丝们为了“纯粹地获取投票码”,将大量未饮用的牛奶直接倒入下水道,场面触目惊心,引起了公众的极大愤慨。

二、 事件引发的争议与批评:

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批评。将大量可饮用的牛奶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对宝贵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全球许多地区仍面临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显得尤为不负责任和奢侈。同时,大量牛奶排放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价值观扭曲与“唯偶像论”: 事件暴露了部分粉丝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观扭曲现象。为了满足“打投”需求,他们不惜进行如此浪费的行为,将对偶像的支持凌驾于理性消费、社会责任和基本公德之上。这种“唯偶像论”可能导致粉丝失去对现实的判断,过度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竞争。
商业模式的道德拷问: 节目制作方和冠名商(如蒙牛真果粒)的打投模式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这种将消费行为与粉丝的情感投入直接挂钩,并通过鼓励过度消费来提升销量的方式,被指责为利用粉丝的爱来牟利,并且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手段。它将偶像的商业价值建立在对消费者(粉丝)的“盘剥”之上。
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参与选秀节目的粉丝群体以青少年为主,他们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这种打投模式可能会误导他们认为,为了支持偶像可以不顾一切,甚至进行浪费和不理智的行为,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公序良俗的挑战: 大量牛奶倾倒的画面公之于众后,触动了许多人的良知和底线。这种行为被普遍认为是缺乏公德心、不尊重劳动成果的表现,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

三、 事件的后续与反思:

官方介入与整改: 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并对节目和冠名商进行了处罚和整改要求。
节目暂停与调整: 《青春有你3》节目组因此暂停了节目录制,并对打投规则进行了调整,例如取消了纸质投票码,转为更隐蔽或需要额外付费的方式,或者限制了投票数量等。
品牌方的反思与道歉: 冠名商也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发布声明进行解释和道歉,并承诺改进。
公众讨论的深化: 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偶像经济、粉丝文化、商业伦理以及青少年消费观等多个层面的深入讨论。人们开始思考:
如何规范选秀节目的投票机制? 是否应该限制过度消费的行为?
品牌方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商业利益能否凌驾于道德和环保之上?
粉丝文化应该如何健康发展? 如何引导粉丝以更理性的方式支持偶像?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食物”? 珍惜食物、反对浪费是否应该成为一种普遍共识?

四、 我对此事件的看法(总结):

我认为,《青春有你3》的牛奶打投事件是一场 商业逐利与社会责任、粉丝情感与理性消费之间的深刻冲突。它揭示了在流量经济时代,一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和道德风险。

这是对资源和道德的双重践踏。 看着那些本可以滋养生命的金黄液体被白白浪费,是一种令人心痛和愤怒的景象。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对社会公德和基本价值观的漠视。
这暴露了消费主义的扭曲。 当购买行为不再是为了满足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一种虚幻的“贡献感”或“参与感”,并且这种“贡献”是以牺牲物质、浪费资源为代价时,消费主义就走向了其反面——一种自我毁灭式的狂热。
这需要多方面的反思和改革。 节目制作方应该审视其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和道德底线;品牌方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而非仅仅追求短期流量和销量;粉丝自身需要提升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学会理性追星,将对偶像的支持转化为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行为;而社会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这类新兴娱乐产业的规范和引导,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总而言之,《青春有你3》的牛奶打投事件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娱乐产业和部分粉丝文化中的一些阴暗面。它警示我们,在追求商业利益和流量的过程中,不能忘记社会责任、基本道德和对资源的珍惜。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健康、理性、可持续的娱乐生态和消费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大家补充一个细节,我当时就觉得很讽刺

并不是所有的经销商都会这么极端,只有部分比较赶时间的会直接倒掉,还有更杀人诛心的,

他们把这个奶批量给部队送过去,送给解放军,然后在朋友圈大肆宣传,宣传他们奉献爱心,还说解放军就是好,瓶盖都会如数奉还一个都不会少,不会像大妈那样偷偷顺走,看着这个朋友圈我就很伤心,我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保家卫国,这些戏子却这样利用他们,背后的资本就这样吃人血馒头。

分割线—————————

以下是原答案

作为亲眼见过的人来给大家说一下。

这根本就不是单纯的粉丝行为!

假如是粉丝,为什么是一群大爷大妈在那里倒奶?

这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首先是经销商跨省拿货,你在超市买一瓶7块多,他们跨省拿的货价钱很低,然后经销商组织一批人,专门收集瓶盖,全部积压在一起,我亲眼见过一个房间里全是这样的瓶盖。

我看到特别惊讶,我就问,这么多瓶盖有办法卖完吗,他说根本不愁卖!

他们拿奶成本一瓶2-3块,一个二维码可以卖到5块钱。他们还在乎那些奶?商人注重的效率,节目播出就那么点时间,他能等?

积攒的瓶盖由专人负责扫码,然后卖给经纪公司!少部分才会给到粉丝群体!

明白了吗!

这些瓶盖不是脑残粉用来给偶像的,而是背后的经纪公司!!!

他们来找这样的经销商,想让谁火,谁就会火,这点钱就当前期投资,后期再来收割粉丝韭菜!

最可怕的是,他们从超级女声就开始这些了......

user avatar

买椟还珠新编:

大中华有卖奶名蒙牛者,为轻巧坚韧之包装瓶,标以红柚、白桃、樱花、芒果、玫瑰、草莓等四时鲜果,缀以战战、青春有汝、打考尔之铭牌,饰以青龙白虎玄武式二维码,缉以四季春礼盒。

绿衫人买其瓶而倒其奶,此可谓善割粉矣,未可谓善鬻奶也。

有个中国商家叫蒙牛的卖奶为生,他用轻巧坚韧的塑料做包装瓶,做出红柚、白桃、樱花、芒果、玫瑰、草莓等四时鲜果口味,打上战战、青春有你和打CALL等标签,放上二维码,用漂亮的四季春礼盒做好了包装。
一个穿绿色衫的人买走了这个瓶子,却把奶倒掉了。这真是善于收割粉丝,不能说是卖奶啊。

其实就卖个奶,我觉得商家格局小了,他们只在第一层。

第二层:联名款的汽车多好?买汽车就可以投票,基本款10票,标准款20票,顶配版100票,4S店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第三层:联名款的房子更好。买房子就可以投票,100平方以下公寓房1000票,别墅5000票,想想觉得人生的巅峰就要来到了呢!

什么?割得太狠?好好~~大家稍安勿躁,先买奶,其它的以后再说~~~

user avatar

其实就是活动设计水平低,仅此而已。

为什么不直接用钱打投,多此一举搞个牛奶的步骤?因为直接用钱太难看,不符合社会价值观也对赞助商没有附加效益。牛奶打投可以搞一个刺激消费、支持牧区和乳制品产业的名头。

既然如此,一开始设计成给中小学生或者福利机构捐奶打投不就好了?粉丝交钱,货发给学校和福利机构。

再不行还可以搞抗疫打投,给医护人员捐奶。或搞爱国打投,给部队和运动员娟奶。粉丝买再多奶都能消化掉。

粉丝经济也是经济,直接掐死了也可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user avatar

《反食品浪费法》应该发挥作用

很明显的,赤裸裸的浪费

合着我们现在是有钱了呗,去年刚脱贫不知道啊?

有钱也不能这么造啊

退一万步讲,别的选修也这样,也没见这么搞的?

这次这样,还传出了奶很难喝,还只能开盖扫码。

是不是其中企业跟选秀气方有利益勾结

故意利益最大化?

或者是选秀专供?

这不得不让人质疑!

我们一边花大力气脱贫,一边娱乐圈在制造疯狂的浪费跟奢靡。

前有偷税漏税金锁,后有日薪百万烦死了。

现在又搞出来倾倒牛奶,这可以的!

这算什么?

娱乐圈是法外之地么?

个人希望国家严查!从重处罚!


这是资本过剩的造成的浪费,应该想办法让资本从娱乐行业走出来。

不能用过剩的资本反复生产垃圾,还产生资源浪费

user avatar

最近《青春有你》第三季打投「牛奶」事件很火,但我想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聊聊这件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太一样的视角。

1. 这款「牛奶」真是牛奶吗?

这款产品的名称叫做「真果粒 花果轻乳」。我之前说过,看食品标签不能看商标,而要看「品名」或者「产品类别」,那才是一个食品真正的名字。

如果我们注意它的产品标签,可以看到品名上写着「乳酸菌饮品(杀菌型)」。

也就是说,这个产品其实属于乳饮料大类,划重点:是「饮料」,不是「牛奶」。

参考食品标准《GB/T 21732 含乳饮料》,对于乳酸菌饮品来说,其中的乳成分含量并没有做限定,仅仅在理化指标上规定了「蛋白质含量≥0.7%」。

而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国标要求是≥2.9%,平时喝的绝大多数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都在3%以上。

而且,由于这款属于乳酸菌饮品(杀菌型),因此在出厂前是经过了杀菌步骤的,虽然称为「乳酸菌饮品」,但乳酸菌已经全部被杀死了,里面没有活菌存在。

这一点和常温酸奶相似。也正因为如此,这款「乳酸菌饮品」才得以常温保存6个月。(如果有活菌存在的话,由于活菌会持续发酵引起酸奶变酸,为了抑制活菌繁殖,通常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在一个月之内)

对于这种类型的乳酸菌饮品,谈论「菌种添加量大于多少」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我不太懂为啥商家要宣传这个,会不会对消费者有误导作用。

从配料表来看,这款产品占「最大头」的成分是水和酸乳,接下来有各种果酱、糖分和食品添加剂等。其中果酱中的糖、白砂糖、果葡糖浆都可以看做是游离糖,是需要尽量减少摄入的成分。

配合营养成分表来看,这款产品蛋白质含量很低,钙含量干脆就没标出了。

还是那句话:这是个饮料,不是牛奶,它的营养价值完全无法跟牛奶(或酸奶)相提并论。




2. 我怎么看粉丝「用乳酸菌饮料打投」的行为?

上面说这个饮料营养价值无法跟牛奶相提并论,并不是食品可以肆意浪费的理由。

活动主办方和商家联名搞这个,我觉得就是在跟刚刚通过的《反食品浪费法》对着干。

这也不是第一次。之前很多节目也都在玩这种套路。比如我知道的就有去年新说唱跟战马能量饮料也搞过这种合作。打开饮料在拉环背面才有二维码。

有答主提到,之前在有些类似活动中,二维码可以在包装上撕下来用,粉丝们买到商品,打投之后还可以卖出去回血,但现在印到瓶盖里面,瓶盖打开后产品肯定要快速喝完,没法放了,所以打投之后要么自己喝掉,要么就只能扔了。

但这种消费本身就是一种畸形的消费,我觉得就不应该存在。一个人买食品的目的如果是自己想吃,那没问题。但如果目的在于食品本身提供的价值之外,再加上节目主办方刻意的引导,那很容易就会跑偏。我觉得就算是直接花钱投票,都比现在这种方式好。

最后吐槽一句:就算你让粉丝们不浪费,他们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大量去喝这种饮料,也对健康不利啊……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第二期的时候,我老婆追过安崎,她一个90后老太婆,头脑一热也混进了饭圈,于是花钱买了一大堆“果奶”。


这玩意儿放在冰箱里,她一口没喝,我喝了几个月……讲真的,太难喝了,这叫“奶”吗?我没去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口感上来看,这玩意儿应该没有半点“奶”的成分,就是香精和糖水。但就算是水,也不能这么浪费啊。

我老婆自从潜入过饭圈之后,就对流量明星和饭圈痛恨不已,现在开口就是“饭圈就是传销”。

因为这真是个不要脸、没有底线的生意,本来追星就追星,投票就投票,结果只要进了这个圈子,不花钱,就没有资格做粉丝,只要不花钱,马上就会被“大粉”踢出去。

我老婆还看过所谓“管理”们做的账目,当时一个十八线小糊咖,也曾集资了100多万,但是他们账目做得一塌糊涂,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根本说不清楚,某“大佬”出手就是10万20万,然后大家跟着出,集到100万……我说这就是“巧立名目,豪绅出钱,泥腿子跟着出,豪绅的钱如数奉还,泥腿子的钱三七分成……”


你说这些平台缺钱吗?你说这些大小流量们缺钱吗?你说这些综艺节目缺钱吗?这些经济公司缺钱吗?他们什么都不用出,就能忽悠着傻子们出钱,来捧他们的流量明星和垃圾节目。

这些小咖们一个个树什么“努力”、“勤奋”、“追梦”的人设,就骗得无产阶级把她们当“女儿”来玩角色扮演,给她们送钱……你一个996养家糊口的命,为什么要操日薪208万的心?

当年的娱乐明星们要圈钱,好歹也要放下身段,吃点苦,多开演唱会,多卖唱片,多拍电影电视剧,靠产品和服务卖钱……和现在的流量们相比,那都是“辛苦钱”,现在什么都不用出,不必有作品,只需炒作起来,“哥哥、姐姐、妹妹”多么努力,自然有千千万万的傻子给他/她充钱打榜,不红也要硬捧红。

买盖子倒牛奶?你们怎么不干脆点,直接非法集资算了,何必糟蹋东西?何必浪费社会生产力?

我外公外婆是从革命战争年代活过来的,他们经历过国民党白匪军、日本鬼子、还乡团、自然灾害,吃过观音土,吃过榆树叶子……我小时候吃饭掉几粒米,也会被他们责备……农村人见到浪费,直接会说:“这是要遭天打雷劈”。

幸亏他们走了,我没法想象一个曾经的老新四军见到这样的场面是什么感觉……古代封建地主糖水刷锅、蜡烛烧柴、锦绣铺路、人奶喂猪、拉屎垫鹅毛、狗肉汤浇地也不过如此。

中国真的富裕到这个地步了吗?

中国人民真的富裕到这个地步了吗?

还有多少农村的孩子需要读书、吃肉?还有多少乡村需要进入现代化?还有多少刚刚脱贫的家庭需要后续的发展?还有多少产业需要建设?还有多少科技需要投入?

中国的娱乐产业,配捞这么多钱吗?有资格这么奢靡浪费吗?

就算富裕到了这个地步,也不能这么干!你要学美国人吗?你要学他们24小时不关灯、满大街扔食物、卫生纸铺地玩吗?

这件事,散发着资本主义肿瘤的恶臭味道。

user avatar

所以前几天郑爽那档子事,抛开偷税和偷饮料,我对她日薪208万本身没什么意见。

说白了,正经人谁看郑爽啊?至于粉圈那帮韭菜,天天菜地里蹦高高:割我!割我!我可以!你不让郑爽割,别人也会割嘛,结果有什么区别?

甚至我部分同意郑妈的话。人家能割1.6亿,你非要限到0.5亿,一亿多差价不就进了投资人兜。那还真是资本家赢了,他们食物链位置比郑爽还高呢。

我给国家献计就是别玩赖,玩明的。

第一,加税。40%多,够干啥的?像这种77天赚1.6亿的工作,就直接给整到80%以上。加完之后,热搜就变成了《郑爽77天纳税1.28亿》。割沙雀的钱,报效国家,你就说光不光荣吧?发个劳动模范我都没意见。再说加完之后不还剩三千多万,爽子生活也不至于太困难。

第二,查税。就别整什么首次补税免刑,取消掉,逃税就吃牢饭。量产娱乐符号,你上午抓八百个,下午又捧出八百个,不用太珍惜。甚至可以采纳武帝经验,告发者给扣除应税额的奖励,比如1.6亿这次如果做实了,1.28亿税收足,3200万奖励那个张先生。国家钱不少,群众监督也有积极性。一份合同要过那么多人,我就不信她们还有本事逃。

包括这个扔奶的事,我也有办法。

把这类粉丝投票专用产品(很好识别,蒙牛自己都主动识别了)单独定性为特种商品,税率参考烟草。如果成本够不上你就涨价嘛,其实这种东西成本极低。我往高了说,就算厂价合理利润税后定价1元,加上税就卖10元。割就割得狠一点,客气什么。然后呢?然后就不管了啊。

扔!让她扔!扔一瓶财政赚9块钱税,有什么不好?当然,要科学扔奶,符合环境法规。污水井问题不大,别扔雨水井就好。

我是觉得治标不治本的动作没什么意思,打地鼠一样封这个封那个,最后还是春风吹又生。就上经济杠杆,长效解决。听说老龄化要加速,正好,直接专款专用把这些税款注入社保资金池。宣传出去,这个题目里愤愤不平的答主们说不定组成志愿者帮她们扔,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又赢一次!

user avatar

这事不是什么新鲜新闻了

2020年的时候就有打投用的牛奶被倒去喂猪的新闻,当时也一样闹的沸沸扬扬,但没有这么高的讨论度,结果一年之后,倒牛奶打投的闹剧又卷土重来。

对了,你猜猜被倒去喂猪的蒙牛真果粒的代言人是谁?

抛开代言人瘟神的玄学,造成这种倒奶打投的暴殄天物的行为主要是平台、商家、粉圈三方面的责任。

对平台来说,鼓励粉丝疯狂氪金,是现在创造营模式选秀在盈利上的不二法门。平心而论,创造营模式的造星本来就是一种很落后的选秀模式,即使是韩国的原版produce,也少不了各种无休止的争议和口水仗。与其说创造营模式是给了有实力但没有平台的年轻艺人出头的机会,倒不如说是大公司之间利益分配、携手垄断、共同割韭菜的平台,这几年创造营也好、青你也好,场上场下的争议不断,不仅每次都搞的一地鸡毛,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再推出过蔡徐坤、杨超越这种影响力的流量明星,但一届又一届的选秀无疑在商业收入上让平台赚的盆满钵满,所以他们才会变本加厉地去引导粉丝花钱打投。

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粉丝花钱给偶像出道,非要走蒙牛这一关呢?因为2020年2月出台的《网络综艺节目审核细则标准》第50条明确规定不允许在节目中设置“花钱买投票”的环节。事实上,按照细则规定,卖奶票属于“刻意引导、鼓励以购物等物质性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的行为,依旧在被禁止之列。但比起赤裸裸地花钱买票,奶票的形式更加隐秘,而且还能再从牛牛身上搞一波钱,对平台来说简直赢麻了。但无论形式怎么变,我们都要抓住其本质。也就是平台是不是构建了一种引导、诱导、甚至是逼迫粉丝花钱打投的环境,是不是通过负面情绪反馈,来让不花钱和花钱数量不够的粉丝产生不良情感体验,是不是通过感情绑架把粉丝是否花钱和艺人是否出道进行强绑定,如果是的话,奶票也好、电话卡也好、专辑也好,这些投票权的物质载体都不重要,平台的逼氪行为依然存在。

至于蒙牛,蒙牛最大的问题是,违背了自己作为饮料和食品企业的初心。

饮料企业,饮料企业,你的产品做出来,是叫人去喝的,如果说你的饮料被人买回去倒了,那么这应该是饮料企业的耻辱。

可惜蒙牛对此不以为耻反以荣,有答主已经指出,青你投票专用奶价格高达7元一瓶,这是明显违背奶制品定价规律的,完完全全就是割韭菜专用产品。7元的价格再多一丁点,就可以买到正儿八经的发酵乳,也就是货真价实的酸奶,何必去喝实际上只值一块八一盒乳饮料呢?

乳制品不开盖,保质期可以很久,但一但开了盖,完全没有办法长期保存,蒙牛想解决打投用奶浪费的问题,其实并不难。比如把投票二维码做在外包装,采用两层瓶盖等方法,但蒙牛偏偏选择了最别扭的一个方法,就是把投票二维码做在了瓶盖的内侧,不论是懒还是故意不让投票用奶流入二次销售市场,都在事实上导致了牛奶的浪费。

最后说说粉丝的事情。

有的粉丝一上来就委委屈屈的:

“嘤嘤嘤,我们也不想这样,但平台定下来的规矩,我们不投怎么办吗?商家弄的包装,我们不拆怎么办吗?”

现在我就来问问你

平台定下来的规矩,你不投能怎么样?

能打你?能骂你?能把你关屋里不给你饭吃?

你哥哥出不了道,出不了你能怎么样?

能少块肉?还是耽误你念书找工作了?

你在你哥哥眼里,就是大号atm的一个零件罢了,别给自己加戏了,你的偶像不爱你,一点也不爱,爱你的钱还差不多。

你不买奶去打投,或者说你能喝多少就买多少,量力而行,难道还能再有倒奶的破事发生?

说白了,平台也好,商家也好,就是算准了粉丝为了打投毫不在意浪费粮食,才会推出这种明知道会造成浪费的打投产品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你不投,我不投,明年牛牛和猕猴桃还敢这么玩?

你说我哥哥出不了道怎么办?

放心,能出道的,你不花钱一样出道。不能出道的,你花了钱照样被黑幕,大公司之间利益分配,没你说话的份。

再说了,他出不了道,关你屁事?

到这里,又有粉丝说了

“我自己的钱,我爱怎么花,我就怎么花,我买了牛奶,不喝倒了,行不行?”

不行

你自己的钱,随便花,这个没问题,但你浪费粮食就是不行。你有钱能买粮食,前提是有粮食给你买。如果有一天,粮食不够吃了,你有再多的钱也就是废纸一张,那粮食从哪来?

从地里来,大米白面、蔬菜水果、肉禽蛋奶,都从农民的劳动里来,你倒的牛奶,不是倒了你的钱,而是倒了农民的辛苦劳动,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和饥饿斗争的历史,现在七零后的长辈,不少还都有挨饿的记忆,中国人能吃饱饭不过是近三四十年的事情,怎么现在就敢拿粮食不当回事了?

说白了,就是饿得轻

user avatar

当代娱乐圈的底线究竟在何处?

user avatar

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个事变成食品安全法第一案例。

user avatar

率兽食人。

user avatar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条 本法所称食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包括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食物。本法所称食品浪费,是指对可安全食用或者饮用的食品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合理利用,包括废弃、因不合理利用导致食品数量减少或者质量下降等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反食品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对发现的食品浪费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浪费食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被约谈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整改。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等有食品浪费行为的,有权向有关部门和机关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这玩意儿明显违法了啊。

能沾上打投,那就属于“生产经营过程”,先给厂家所在地政府举报一波厂家。

如果能找到倒奶的地方,再向当地政府举报一波。


2021.5.3更新。

一觉醒来赞同这么多,惶恐。

首先说我为什么认为企业“食品生产经营”需要为此负责。

打投这件事,我们不能单纯的定义为追星行为,而要进一步的看到这是相关企业利用明星影响力提升销量的行为。

企业赞助综艺节目,绑定娱乐明星,核心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产品销量。

你看企业的其他相关产品出现这种情况了吗?

严格来说,企业的不当营销是导致打投、浪费行为的根源。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反食品浪费监督检查机制,对发现的食品浪费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严重浪费食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商务等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被约谈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整改。

这里有个存疑之处,之前没提。

第二十二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反食品浪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报道先进典型,曝光浪费现象,引导公众树立正确饮食消费观念,对食品浪费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反食品浪费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这种应援打投带来的浪费现象,到底属不属于“等”,我不确定,有法律相关知友厘定一下么?


2021年5月5日更新。

知友流弊!

user avatar

很合理,这就是饭圈应该做的事,或者她们不这样做就不会是饭圈人了。

——————

如果一位学生,不好好学习,整日沉迷游戏、动漫。

那不好好学习的锅,到底是扣给游戏、动漫,还是扣给学生本身呢?

这么简单的,学生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为什么在饭圈问题上,就这么难想明白呢?

游戏、动漫,国家也禁止了不止一次了吧?结果是怎么样,知乎er骂的还不够狠吗?

怎么到了饭圈,就非要国家出手不可了呢?

是因为你不在饭圈?还是因为你就是饭圈中人?

——————

你们骂资本,资本会改悔吗?

为什么买奶票?因为国家已经出台过政策,已经制止了直接打钱的行为了,这些饭圈还是这么脑残,还是这么愚蠢,还是无脑打钱,气不气?

我这么骂,要是能骂醒多一个饭圈粉丝,把自己的钱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中国就能早一天好起来。

而资本,永远骂不醒。

——————

问大家一个问题,郑爽一天208w收入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本是带善人,就爱给郑爽钱

b.韭菜太蠢太好割,资本给郑爽208w以后能从韭菜那里挣1208w

请作答。

——————

看到其他回答很多是怪资本家的,说真的,别的事,比如加班996,比如垄断市场,你怪资本家没毛病。这事主要还是这群饭圈人自己某些部位有问题。

你平时爱喝奶,爱看视频,看到喜欢的选手投个票乐呵一下,合理。或者最多就是借此机会多买一箱,多充几年会员,也还算能接受。

你买自己加上周围亲朋好友加一块都喝不完的奶,然后怪商家割你的韭菜,我就?

你不买不就完了吗,你的哥哥出道不出道和你有什么关系?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做完了吗?

更可怕的是:你花的是你自己挣的钱吗?

要对抗资本家,能不能不要光靠国家整治。把钱留给自己和家人,对自己身边的人上点心不行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