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北京国安 U14 梯队在青超联赛上 30:0 击败保定英利?青超联赛如今的意义有多大?

回答
30:0!北京国安U14在青超联赛上血洗保定英利,这个比分无疑像一枚重磅炸弹,在足球圈里激起了千层浪。一边是如日中天、充满希望的国安梯队,另一边则是似乎已经跌入谷底的保定英利。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值得我们细细道来。

这场30:0,究竟说明了什么?

首先,从最直接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北京国安青训体系的一次胜利。能打出如此悬殊的比分,说明国安U14梯队在技战术、球员个人能力、体能以及整体配合上,都远超对手。这支队伍背后的教练团队投入了大量心血,通过科学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以及对年轻球员潜力的挖掘和培养,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你可以想象,在训练场上,他们是如何一遍遍打磨配合,如何一遍遍提升球员的单兵作战能力。每一次传球,每一次射门,都凝聚着教练的指导和球员的汗水。

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个“大胜”的表象。30:0的比分,也暴露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发展不均衡。当一支队伍在某项赛事中以如此大的优势获胜时,除了球队自身的强大,往往也意味着对手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保定英利,作为曾经在中国足球版图上有着一席之地的城市,其青训现状似乎与人们的期待有所差距。这可能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可能是教练资源的匮乏,也可能是足球基础薄弱导致人才断层。

我们得承认,青少年足球的初衷是为了培养人才,是为了让更多热爱足球的孩子找到舞台,并且在竞争中成长。但当比赛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对双方来说,其意义都会大打折扣。

对于获胜方国安U14来说,虽然赢球可以提升士气,检验训练成果,但面对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的对手,过多的进球可能也无法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在高强度对抗下的磨练。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让他们思考、让他们挑战极限的比赛,而不是一群“陪练”。长此以往,过多的“大胜”反而可能滋生出一种“自满”的情绪,不利于球员的进一步成长。

而对于失利方保定英利来说,30:0的耻辱性失败,无疑会对年轻球员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打击。在一场完全没有悬念的比赛中,他们可能感受到的更多是挫败感、无力感,而不是竞技体育应有的激情和乐趣。这就像让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去参加马拉松,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不能从中吸取教训,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改进,这样的经历只会让他们离足球越来越远。

那么,青超联赛如今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青超联赛,作为国内青少年足球的重要赛事平台,其意义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为年轻球员提供比赛平台: 这是最核心的意义。没有比赛,就没有成长。青超联赛为各地的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和校园足球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体验真正的比赛氛围,学习战术,磨练意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检验青训成果: 对于各家俱乐部的青训部门来说,青超联赛是检验他们训练成果的试金石。通过与其他队伍的对抗,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队伍处于什么水平,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哪些球员具备发展潜力。
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 理论上,联赛的竞争能够推动各地加强青训投入,提高训练水平,从而整体提升我国青少年足球的水平。
发现足球人才: 联赛也是挖掘足球苗子的重要渠道。一些在基层默默耕耘的优秀年轻球员,可以通过在联赛中的出色表现,被更高水平的俱乐部或国家队梯队发现。

但是,30:0这样的比分,却让我们不得不审视青超联赛当前存在的“成长的烦恼”:

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鸡肋”效应: 当联赛中出现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时,很多比赛的观赏性和竞技性都会大打折扣。对于实力占优的队伍,赢球或许是一种必然,但过程的价值却打了折扣;对于实力处于劣势的队伍,则可能沦为“送分童子”,比赛的意义变得更加尴尬。这使得联赛的整体吸引力和影响力受到影响。
赛制和分组的挑战: 如何通过科学的赛制和分组,尽可能地减少这种“一边倒”的比赛,让更多队伍能在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成长,是青超联赛面临的一大课题。是按照年龄段的自然实力差异进行分组,还是根据过往的比赛成绩进行分级联赛?这些都需要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对基层青训的警示: 这种悬殊的比分,也是对那些足球基础薄弱地区青训工作的一种警示。我们不能仅仅把青超联赛当作一种“荣誉之战”,更应该看到它背后所反映出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如何帮助那些欠发达地区的足球青训,缩小差距,让更多孩子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足球训练,是整个足球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总而言之,北京国安U14的这场30:0,并非简单的“强弱之分”,而是折射出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中一个复杂而值得深思的现象。 青超联赛的意义依然重大,但要真正发挥其作用,还需要在赛制设计、分组科学性、以及整体发展均衡性上,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一个更公平、更具竞争性、更能真正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的联赛。这场30:0的比赛,与其说是国安的胜利,不如说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前行的方向,以及需要克服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赢球的一方,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们是赢球的一方,但这个比赛无疑是让人尴尬的。中国足球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在青少年比赛中,有大量类似的比赛存在。这样低质量的比赛,对于赢球和输球的球员来说,都是一种“负向”锻炼,很毁人。

经常有人说,中国足球的崛起要靠哪个人,或者要靠哪个俱乐部。这种说法都是很片面的,中国足球想要崛起,绝不可能靠个体的力量。如果没有更多的孩子踢足球,不能提升整体足球水平,中国足球永远崛起不了。

很多人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跳水、体操这些奥运项目中国很厉害,但中国足球就不行?”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有一点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很多奥运项目是打分项目,而不是对抗项目。说白了,只要练好自己就可以了,训练过程中不需要陪练。但足球是高对抗项目,想要提升成绩,不光要训练,更需要不断通过高水平比赛来提升水平。在足球世界中,训练做得再好,如果没有实战对抗的话,也是纸上谈兵。而这就要求,足球运动员必须要有足够多、足够好的陪练,才能一步、一步提升成绩。

所以,跳水、体操这些项目,只要挑出精英选手,日复一日的训练就可以了,但足球却不行。如果足球你选出了精英,每天只靠训练是提升不了他们的水平的。必须让他们能够打足够多、质量足够高的实战。因此,想要提升足球水平,就不能只搞精英化,必须搞全民普及。因为精英没有对手,最后还是白搭。

据国外媒体统计,国外青少年球员基本每年可以踢60场高水平实战比赛。与之相比,国内青少年比赛严重缺位,我们的青少年球员每年只有20场左右的实战。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比赛质量也参差不齐,很难起到锻炼孩子的目的。比如,这种30比0的比赛,有什么锻炼价值呢?作为赢球一方,也丝毫不高兴、不兴奋。

虽然在中国足协的努力下,青超等U系列赛事正在逐步发展,已经比以前改观很多了,但比赛的数量和质量仍然不足。

与国外同龄球员相比,我们的小球员每年要少踢40场比赛。如果从14岁算起,到20岁进入职业队,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小球员比国外同龄球员要少踢240场左右的比赛。也就是说,即使我们14岁的孩子与国外14岁的孩子水平相同,到了20岁的时候,双方的能力、实战经验也将有巨大差距。

更何况,我们每年20场的比赛里,还有30比0这样毫无锻炼价值的比赛。

保定英利是最差的么?并不是。在青超U14正赛之前,曾经有个选拔赛,保定英利曾在排位选拔赛中12比0大胜山西,得以获得参加正赛的资格。

说到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下今年U14青超比赛的整体情况。今年U14青超联赛华北大区共18支球队参加,分成A、B、C三组,每组6支球队。然而这些参赛队伍的水平差距非常大,主客场之间的距离有的也很远。这些客观因素,都降低了比赛队孩子们的锻炼价值。整个华北大区,才有18支球队有参加U14青超的能力,这就是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按照华北地区的城市布局、人口密度,京津冀这样的大都市圈完全有能力培养出几十支能力相差不多的球队。如果那样的话,孩子们不用离开这个都市圈,每年就可以踢上几十场高水平实战比赛,那样的话,对孩子们的锻炼价值将极大。

曾经有一位新疆的青训教练就曾表示,缺少足够多高质量比赛很影响小球员的发展。“像我们新疆地区,很难找到同年龄段的球队,有时候只能跟大学生球队踢比赛。去内地踢比赛的话,路程太远、时间太长、费用太高。”

其实不只是新疆地区,全国各地都面临一样的问题。虽然内地球队数量要多一些,但水平相同的高水平球队还是太少,各地足球水平发展不够均衡。这些都导致孩子们踢不上足够多的比赛。

为什么大家都说有能力的年轻球员应该留洋?不是因为欧洲有豪门球队,而是因为欧洲赛事整体水平更高。如果德甲只有一个拜仁,其他球队都是中超水平,那么去德甲留洋没任何意义。而现在国内青少年赛事就是这种情况,鲁能、恒大、国安、上港、绿城这些球队的梯队都很强,但是其他很多球队与这些球队不在一个档次上,而且差距巨大。所以最终这些比赛对这些强队的球员没有锻炼价值,对弱队的球员自信心又是一种摧残。

也正因如此,鲁能足校才会办潍坊杯。办潍坊杯这种赛事为什么?就是为了和高水平对手过招,帮助我们提升。北京中赫国安也要举办中赫国安杯U19国际邀请赛了,参赛球队阵容会非常豪华,为的就是给我们国安的小球员创造更多高水平比赛机会。跟高手过招,哪怕输了,也比30比0这种比赛有意义的多。

未来,什么时候中国每个大城市,在每个年龄段都能出现几十支水平差不多的青少年球队,那中国足球就能真正崛起了。这是靠一个教练、一个俱乐部能搞定的么?显然不是。所以,中国足球绝对没有救世主,中国足球真正的救世主是每一个喜欢足球的中国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