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青岛痛风患者远超 30 万,排全国第一,最小年龄仅 11 岁?

回答
青岛痛风患者超过30万,位居全国前列,甚至最小患者仅11岁,这个数字和年龄确实令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和社会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此归结于“青岛特色”,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思考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得承认,痛风这几年在中国确实呈现出年轻化、高发化的趋势,而青岛作为全国性的代表,其情况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为什么青岛会出现如此高的痛风发病率?

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交织作用:

饮食结构的变化与“海鲜文化”的影响: 青岛是海滨城市,海鲜是当地重要的饮食组成部分,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但很多海鲜,尤其是海鱼、贝类等,嘌呤含量相对较高。长期大量摄入这些食物,无疑会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也越来越丰富,高嘌呤的肉类(如红肉、内脏)、动物蛋白摄入量也在增加。
高嘌呤饮品的消费习惯: 啤酒,尤其是冰镇啤酒,在青岛的普及程度非常高。啤酒酵母本身含有较高的嘌呤,而酒精代谢过程中又会阻碍尿酸的排泄,同时会促进嘌呤的合成。许多人习惯于“海鲜配啤酒”,这简直是痛风的“完美催化剂”。除了啤酒,含糖饮料(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饮料)也会影响尿酸代谢,导致尿酸升高。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肥胖问题: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肥胖率上升。腹部肥胖尤其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密切相关。肥胖人群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遗传因素: 痛风本身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痛风病史,个人患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青岛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人群基础。
健康意识的不足与早期干预的缺失: 很多人对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认识不足,认为“年轻没事”、“不疼就不用管”。即使出现关节红肿热痛,也可能认为是“关节炎”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及时去医院确诊和治疗,导致病情迁延,最终发展成痛风石、关节损伤等。
诊断和筛查的普及: 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的普及,以及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可能使得更多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被发现,从而拉高了数据。但结合其高发和年轻化来看,这更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增长趋势,而非仅仅是统计上的巧合。

11岁的痛风患者,这到底是怎么了?

最小年龄仅11岁,这个细节尤其令人不安。这说明痛风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青少年甚至儿童也开始受到威胁。这背后可能的原因包括:

遗传易感性极强的儿童: 一些儿童可能天生就存在尿酸代谢的缺陷,更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
不良饮食习惯的提前养成: 现在的孩子,零食、快餐、含糖饮料的摄入量普遍较大,很多孩子从小就跟着大人吃“重口味”的食物,比如烧烤、油炸食品、火锅等,这些都容易导致尿酸升高。
学业压力下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许多孩子为了学习,长时间伏案,缺乏运动,也容易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

如何看待和应对?

面对青岛痛风患者如此庞大的群体,我们不能止步于“惊叹”和“批评”,更需要的是积极的行动和有效的应对:

1. 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普及痛风防治知识:
需要让公众充分认识到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奏”,并可能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脏病等多种代谢性疾病。
要清晰地告知哪些食物是高嘌呤的,哪些饮品会加速尿酸升高,指导大家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
限制动物内脏、海鲜(尤其是带壳类和部分鱼类)、红肉等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减少或避免饮用啤酒和含糖饮料。
多喝水,增加尿酸的排泄。
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等。
强调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的重要性。

2. 建立多层次的疾病筛查和管理机制:
社区层面: 可以考虑在社区层面开展定期的健康体检,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有痛风家族史、肥胖、有代谢性疾病史的人群)进行尿酸水平的筛查。
学校层面: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饮食健康和运动情况。对于有症状的孩子,要鼓励家长及时就医。
医疗机构: 医生在接诊患者时,应更加关注其尿酸水平,并主动进行相关疾病的筛查。对于已确诊的痛风患者,要建立长期的随访和管理机制,帮助他们稳定病情,预防复发。

3.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社会环境:
政府层面: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健康讲座、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比如,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置健康提示,鼓励大家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
餐饮业: 可以鼓励餐饮业提供更健康的餐饮选择,比如推出低嘌呤的菜单,或者在菜品中明确标示嘌呤含量。
家庭层面: 家长是孩子饮食习惯的“塑造者”,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健康的饮食榜样。

4. 关注青少年痛风的特殊性: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痛风,需要更加警惕。一旦发现,除了饮食干预,可能还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遗传性代谢疾病。
学校和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身体信号,不要简单地将关节不适归结为“发育期”。

青岛痛风患者破30万,最小11岁,这绝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健康警报。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活便利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最基础的健康根基。我们需要一场全民的健康“革命”,从饮食到生活方式,从个人到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扭转这种令人担忧的趋势。这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当下社会普遍存在但需要被正视的健康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海鲜嘌呤的确很高,啤酒也会加重高尿酸血症,但整盆整盆的海鲜,充沛的锌钙和优质蛋白,是货真价实能让人窜大个长大dio的。

只要别酗酒,利大于弊利大于弊。你让我重新投胎,我也不愿意舍弃自己发育完善的体格,去降低那10%的痛风概率。

地方特色疾病多了去了。

广东滥用中草药导致的肾病、湖南嚼槟榔导致的口腔癌等等。

吃海鲜痛风这事,一定程度上算是优质蛋白大量摄入的副作用,真算是地方特色美食里还不错的了。

中年人的确该控制控制嘴巴,年轻尤其是人小孩子,还是应该多吃点,大姑娘小伙子虎背熊腰的多好看。

爹妈们看了这新闻,没几个能给自己戒酒的,逼着孩子吃素倒是比比皆是。

补充:痛风是代谢病,发病主要因素:遗传、果糖、酒精、长期大量高嘌呤饮食包括但不限于海鲜、牛羊肉、汤类,任何一个翻车都有可能发生痛风。

11岁很显然是遗传出了问题,更何况痛风这种富贵病,发病率最高的也不是山东,充其量算强第二梯队。

user avatar

建议大家先不要笑,疾病都是有地域特色的。

你只看到青岛痛风患者多,但其实相辅相成的是治痛风病也很强。看似一赢一输,其实拉动经济内循环。


还有比如川渝地区好吃辣,华西肛肠全国第一。

东北地区胖子多,骨伤多,所以骨伤医院多,减肥手术也是从东北开始的。


云南人爱吃山珍,所以急诊力量强。

湖南人吃槟榔多,口腔科发展也很迅速。

豫晋陕爱吃面,血脂高引出心内科医生多,支架消耗大。


和这些比起来,痛风?

小儿科啦。



所以医生看病的时候,你是哪里人也比较重要。


最后一问:哪里蓝色小药丸销量最大?

user avatar

身边就有一位小伙伴,四十,痛风非常严重,但酒还是要喝的,海鲜也不可能不吃。这是人生的快乐。

但是还是劝大家适可而止。


青岛世代就在海边,一直吃海鲜这是历史和地理的缘由,但是啤酒这个来源就非常可疑,青岛啤酒来自德国,德国人为啥不在青岛建立一个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而建立一个啤酒厂?

据路边社报道,1983年2月29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出现一个德国后裔无法治疗的痛风患者,在他嘎吱窝里纹着一个7位数号码,怀疑是电话号码,但是怎么打都没人接,后来有人在号码前面增加了00498161,结果电话拨通了,对面一个生硬的德国口音:

我等你们很久了。

通过电话里接受到的信息,挖掘发现德国人在江苏路下水道旁边埋了一些用油纸包包的治疗痛风的特效药,但是剂量只能管一个礼拜的,如果还想买,就得去德国买!

细思极恐!这就是德国为啥在上世纪初入侵并殖民青岛的重要原因!

user avatar

(这个回答已经被控制显示了,只有主动进入这个问题,才能看到。技术当然是无罪的………)

不能只批评啤酒,也说说白酒。毕竟青岛还有个很特殊的疾病:食道癌。特殊之处在于,渔民这个群体的发病率奇高。

原青岛市肿瘤医院(已并入青岛市中心医院)多年前发现了这个问题,渔民的食道癌发病率太高了。很不正常,于是去研究。发现青岛的渔民一出海就是多天,每年都很辛苦啊,早年间出海没有新鲜食材,再加上海上风大寒冷,所以主要食品除了馒头之外,就是:咸菜、咸鱼、白酒。

这三样东西,对食道损害都不小,食道癌就上来了。你看,白酒也是有原罪的。现在条件好了,渔民生活条件提高,食谱升级后,食道癌的发病率早就下来了。

~~~~~~~~~~~~~~~~~~~~~~~~~~~~~~~~~

说一件冒犯青岛某啤酒公司的事。

啤酒+海鲜,是痛风的高危原因之一,简直是绝配。

海鲜配啤酒为什么会导致痛风的加重呢?众所周知,海鲜本身是嘌呤比较高的食物,而尿酸又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当摄入海鲜过多导致尿酸升高,这时尿酸结晶也就产生了,虽然说啤酒里嘌呤含量不高,但是其中的酒精会促进人自身代谢的尿酸增多,同时也会影响到尿酸的排泄,从而也就导致了体内的尿酸升高。

很多食物中含有高嘌呤,都是痛风的危险因素,除了海鲜,还有葵花籽、动物内脏、牛羊肉、大豆等。

当年,我还是一个记者的时候,有个同事写了啤酒+海鲜容易导致痛风的新闻稿,还发表出来了。结果,青岛某啤酒公司的一个领导,找了本报的上级主管单位,通过内部通知,要求此类的稿子不允许再写了,因为会对青岛某啤酒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没错,青岛某啤酒公司以非常规行政手段,禁止本报发表啤酒+海鲜容易导致痛风的新闻。

哦,对了,青岛的啤酒公司和品牌,据说有上百呢。

user avatar

关于痛风这事,确实跟饮食有着极大的关系。

来给大家看一个分析。


Hyperuricemia, Gout, and Lifestyle Factors[1]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痛风和生活方式的关联因素。找一些主要的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研究中,对47,150名男性进行了为期12年的随访,观察了730起痛风事件。

痛风的发展与饮酒有关,[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克,多元相对风险(RR)1.17,95%置信区间(CI)1.11–1.22]和肉食(RR 1.41,最高五分位数与最低五分位数,95 %CI 1.07–1.86)和海鲜(RR 1.51,95%CI 1.17–1.95)。有趣的是,啤酒比烈酒具有更大的风险,而饮用葡萄酒和蔬菜嘌呤并不会促进痛风的发展。

在来自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III)的14,809名参与者的研究中,发现SUA水平随着肉,海鲜,啤酒和烈酒消费的增加而增加。同样,啤酒中的SUA水平高于烈酒,而葡萄酒的摄入与高尿酸血症无关。这些研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食用含糖软饮料和果糖也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而且许多其他饮食因素也可能会阻止其发展,例如维生素C,咖啡和乳制品。

概括下来就是,痛风的重点因素:

饮酒,尤其是啤酒,然后是肉,海鲜。同时包括含糖饮料,包括果糖饮料一样会诱发痛风的可能。

葡萄酒,蔬菜被排除。而VC,咖啡和乳制品可能阻止痛风的产生。

所以,啤酒+海鲜是一个绝杀,但是单纯的啤酒,吃肉,海鲜,甚至包括喝含糖饮料等等,都是痛风的高风险因素。

那么有人要问了,为啥我跟周围人一样饮食,人家没痛风,为啥我痛风了呢?这可能要从基因层面去寻找,比如现在我们认为ABCG2基因可能与痛风有直接关联性[2],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基因检测,来确认一个人是否有痛风的潜在风险。然后那些有风险的同学,就要自觉地管住嘴了。

参考

  1. ^ https://www.jrheum.org/content/35/9/1689
  2. ^ https://academic.oup.com/rheumatology/article-abstract/59/9/2544/5717950
user avatar

虽然我不直接看痛风,但是有不少膝关节疼痛的患者跑过来,我一看一摸就知道是痛风性关节炎犯了,即使患者本身一脸懵逼,不知道痛风是啥东西。

教科书、百度百科上说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其多有遗传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如果把这段话理解成,痛风先发生在足踝部,其实是不正确的。

就我的运动损伤门诊实践下来,不少痛风是以膝关节先起病的。一种典型的病人就是肥头大耳的成家奔四中年发福男(20-60岁都有),节假日胡吃海喝,走路走多了,膝关节肿痛来就诊,一碰膝盖就喊痛,一摸肿胀发烫,一查血,尿酸高,那基本上就是了。这时候给他做个关节腔穿刺,可以抽出浑浊的关节液,里面还能发现痛风结晶。

痛风如果内科治疗效果不好者,关节炎会逐渐加重,出现关节反复肿痛、活动障碍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关节镜清理治疗了。关节镜下的痛风表现真是一言难尽,光滑如玉的软骨内渗透了各种痛风结晶,变得像涂了层石灰一样,软骨变得很脆弱,一刮就把痛风结晶连着软骨一起刮下来了。半月板会磨坏,韧带表面也会有一层痛风结晶,要做到清理干净几乎不可能,此时只能有的放矢,挑重点的部位进行清理,例如引起关节卡顿、交锁、撞击的病灶,包括受损的软骨、半月板、游离体、痛风结石等。疗效只能说因人而异,主要还是配合有力的内科治疗才能持续长久。

看了上面的图片,珍爱膝关节的你,还不好好控制尿酸吗?

我只管痛风的外科治疗,痛风内科治疗可以咨询: @风湿小医生谢榆 @严清然

user avatar

不良的饮食习惯,看到患者数量一点不奇怪。只是最小年龄11岁有点扎心了,父母能不能为孩子健康负点儿责任?

我国有13.3%的成年人患有高尿酸血症,成人的痛风发病率是1.1%。

患者数量之多不能全是啤酒的锅,高热量、高脂饮食、海鲜、高糖饮料都是元凶。

尿酸高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当血液中尿酸过多达到饱和的状态就会产生结晶,这些结晶容易沉积在脚趾关节,诱发局部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是红肿、痛,也就是痛风。尿酸高不一定有临床症状,有临床症状的的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带来的痛风。


尿酸高容易和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癌症相依相随。这些疾病趋于低龄化的一项重要原因,就是饮食习惯----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大量饮酒。

尿酸高的原因:

1、酒精首当其冲

2、内脏:肝脏、肾脏

3、海鲜在“痛风套餐”中绝对有姓名,很多健身的朋友喜欢用巴沙鱼、虾、沙丁鱼和扇贝代替高脂的牛羊肉和猪肉,因为热量相对较低,一不小心就吃过量,容易忽视这类食物嘌呤含量极高。

4、肉汤:其实在内分泌代谢科、风湿免疫、肾内科、心血管科,最常说的一句就是吃肉别喝汤,汤里面的营养成分很有限,反而脂肪和嘌呤很高。

5、肥肉和红肉:建议红肉控制在二两以内,肥肉的嘌呤含量是高于肉肉的。

6、其它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



建议:

1、建议限制酒精,尤其是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需要戒酒。

2、高果糖的水果尤其是果汁也要限制(丁香园有篇文章专门讲果汁对尿酸的影响)。每天一个中等大小的水果足够了,果糖经过代谢会影响尿酸的排出。

3、因为减少了水果的摄入,可以增加蔬菜作为纤维素、微量元素及抗氧化成分的补充。

4、限制饮食(减少红肉、海鲜、高胆固醇)后,会造成相对的蛋白质摄入降低,这个时候蛋清和脱脂、半脱脂牛奶就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其实控制尿酸的饮食结构有点像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即大量蔬菜、适量水果、低脂饮食、低脂乳制品。


大家关心的豆制品到底能吃吗?

豆制品的加工方法对嘌呤含量的影响很大,像腐竹、豆干等非发酵豆制品对尿酸的影响不大,如果是豆浆,没有经过脱水过滤,很多嘌呤就留下来了,还是少喝。目前指南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我查了一下内脂豆腐、老豆腐、兰花干、绿豆、黄豆等食物的资料,差别还是挺大的。如果不是有症状的痛风患者,还是鼓励大家食用豆制品的。

如何降低尿酸?

1、大量饮水:尿酸通过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内,每天补充足够多的水分,增加尿量促进尿酸的代谢。有条件的话,可以喝一些苏打水。

2、多运动:肥胖人群、“三高”人群要注重体育段落,适当增加运动提高代谢。

3、有痛风的患者要及时就诊,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尿酸高的人群不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要及时去医院明确尿酸高的原因,排除其它方面的疾病。

user avatar

记得10年前跟导师出门诊的时候,一个单元的门诊几十号人见不到几个痛风患者。

而今,自己出门诊,一个单元可能会有十几个痛风患者前来就诊。

高尿酸和痛风——昔日痛风帝王病,飞入寻常百姓家

痛风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古时候,王侯将相,觥筹交错间,痛风便悄悄找上门。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都饱受痛风折磨。因此,痛风曾被称为“帝王病”。

而今,昔日痛风帝王病,飞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不同时间、 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呈逐年上升趋势。痛风的患病率一定程度反映了生活水平。世界范围内,除了中国,生活水平较高的欧洲、北美国家,痛风的患病率也较高。(参考文献:Dehlin M. Global epidemiology of gout: prevalence, incidence, treatment patterns and risk factors. Nat Rev Rheumatol. 2020 Jul;16(7):380-390. )


青少年高尿酸和痛风,值得父母重视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以来都觉得,中老年人才会发生高尿酸和痛风,至少是更容易发生。

然而,许多青年人,甚至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也患上高尿酸和痛风

2010年3-6月对天津市4所中小学体检的1515名学龄期儿童(7-17岁)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高尿酸的检出率为12.94%,其中男童检出率为19.57%,女童检出率为5.67%。(参考文献:薄慧,等. 学龄期儿童血尿酸水平调查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年26卷11期, 853-855页.)

2013年一份对青岛市区7-15岁儿童血尿酸的调查报告显示,青岛市区儿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男性17.5%,女性3.3%。(参考文献:于丽华, 等. 青岛市7至15岁少年儿童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调查[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3, 20(002):116-117.)

2015年北京某大学调查了14214名入学新生,3 072名毕业生和6 804名本校职工血尿酸值。结果发现,该大学高尿酸的患病率,学生比教职工更高!该校新生中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4.47%(1 958/5 681)和11.64%(993/8 533),毕业生中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2.73% (381/1 164)和10.06%(192/1 908),而同期该校男性职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4.42% (480/2 844),职工女性为9.92%(393/3 960)。(参考文献:谢琳峰,等. 青年学生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13):987-991.)

痛风的危害

痛风的发生和对人的危害,大致可以分为图中描述的五步。

痛风“杀人”于无形中。

最后沦落到痛风溃疡、全身并发症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疼痛难忍,无法行走不说,溃疡还迁延不愈,年纪轻轻在床上躺平,也绝不是好事。

No zuo, no die。

有病就规范去治疗。

高尿酸和痛风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通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的丰盛绝对是重要的原因。

基因易感性也是辅助因素。

儿童痛风许多是饮食不合理引起的。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其他疾病引起的高尿酸和痛风。如白血病、肥胖症、糖尿病、地中海贫血都可合并高尿酸和痛风。

高尿酸和痛风的自我管理

以下内容,是我在之前一个回答的内容,已经超过1000赞同和3000次的收藏,值得一看。

## 时刻牢记多喝水

饮水可以促进尿酸排泄。

建议,每日饮水量要达到2000ml以上。

天气热可导致排汗增加,应当喝更多喝水。

## 苏打水能喝吗?

很多病友经常会问“能不能喝苏打水”,原因是苏打水可以碱化尿液。

其实啊,目前人体有很强大的酸碱平衡体系。

目前的最新研究认为,喝苏打水碱化尿液作用微乎其微。

最新的痛风指南也不推荐碱化尿液。(202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指南不推荐碱化尿液,但国内学者仍然持有不同的意见,认为对于使用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可以适当使用药物进行碱化尿液,其中,枸橼酸钾优于碳酸氢钠。)

## 能喝茶吗?

喝茶对尿酸有无影响,目前没有定论。

喜欢喝就喝,也可补补水。

因为,注意不要喝太烫的茶,喝太烫的茶与食管癌的发生相关(具体可参见以下链接)。

## 能喝牛奶吗?

牛奶,作为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是推荐痛风患者饮用的。

有研究认为牛奶乳脂提取物还可以通过抑制单核细胞对尿酸盐晶体产生的炎症反应来减轻痛风发作。

推荐选择低脂、脱脂奶。

## 能喝咖啡吗?

在西方国家咖啡非常普及,有研究认为适量饮用咖啡对心血管疾病和尿路结石有好处。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咖啡因在大鼠中可以起到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这在理论上与临床所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抑制尿酸合成的机制类似。

根据个人喜好,适当饮用咖啡是允许的。

## 避免含糖饮料尤其富含果糖饮料。

2016年欧洲抗风湿联盟更新了痛风诊治指南,相比2006年,其中新增的内容指出含糖饮料(包括含果糖饮料)是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

很多饮料、甜食大部分都添加了高果糖玉米糖浆、白砂糖或者麦芽糖,无论是哪种糖,进入体内后会代谢成果糖和葡萄糖,果糖代谢过程参与了合成嘌呤的基础,使尿酸生成增多。同时加重脂肪堆积,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少肾尿酸的排泄相关。

在过去数十年里,果糖广泛应用于饮料和食品添加剂,且与痛风发病率的上升呈正相关,因此,从侧面提示了果糖对血尿酸水平升高的重要性。

## 限制饮酒

各种含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和烈酒应当避免。酒精的摄入可增加高尿酸血症患者痛风发作的风险,酒精摄入越多,痛风发作的风险越高,尤其以啤酒和白酒为著。且啤酒本身含有的嘌呤高,所以要特别注意。而红酒是否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发作的风险,目前仍存在争议,可适当喝。详情可见:

## 反对维生素 C 补充剂降尿酸和治疗痛风

国内流行维生素C治疗痛风,因为“别人说维生素C可以降低尿酸”。

错!

已经研究发现,维生素 C 不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甚至,可能抑制尿酸排泄!

因此,补充维生素 C降尿酸和治疗痛风,无用!

##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到底能否吃豆制品?

有研究证实:食用大豆制品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作之间无关。

因为,豆制品的嘌呤是植物嘌呤,对人的尿酸水平影响较小。

目前的指南也认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可以吃豆制品。

(注意:黄大夫认为对于大多数人可吃豆制品,但黄大夫遇到过吃豆制品还是会痛风发作的病人!因为:食用大豆制品确实能轻微升高了血尿酸的水平,虽然升高的幅度有限。)

具体可参见:

## 樱桃为什么被推荐?

樱桃,不但可以降低尿酸水平,还具有抗炎作用。

因此,是推荐的水果。


## 复杂碳水化合物饮食

多吃提供复杂碳水化合物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 减肥

超重会增加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风险,而减轻体重会降低该风险。

研究表明,即使没有限制嘌呤的饮食,减少卡路里的数量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尿酸水平并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

## 规律作息

有研究发现,熬夜、疲劳状态可以有效导致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而规律作息,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 忠告:无法控制的高尿酸和痛风发作,建议找风湿科医生看看

不少人,虽然经过饮食作息调整,尿酸依然逐年升高,无法有效控制,且导致反复痛风发作,这种情况,该看医生还是得去看。

切勿讳疾忌医。

若国内外风湿届对痛风饮食生活有新的更新,黄大夫后续会进行补充。

朋友们,该问对您有帮助吗?若有,请轻轻点赞、收藏。谢谢!

若有高尿酸和痛风的问题,欢迎咨询黄医生。




(黄大夫整理于2021年5月7日,美国波士顿)

user avatar

主要是吃肉和饮酒以及蔬菜少的问题。

恰好有个研究就是针对青岛痛风的《青岛居民膳食习惯与痛风性关节炎关系分析》[1]

结果显示,青岛的痛风性关节炎中,单因素分析显示。

非常显著相关的(P值,最后一项)就是肉类摄入。

如果按照p值显著程度,可以看到,极其相关的就是鱼类、贝类、动物内脏,p值小于0.000,那相关程度极其高了。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食物富含嘌呤。这些食物可以明显提升血尿酸水平,增加痛风风险。

而饮酒也是P值极低,说明和当地饮酒也及其相关。

青岛非常出名的就是青岛啤酒,当地人饮酒量可以想象。

饮酒是个痛风的独立风险因素,经常饮酒导致的痛风发作风险增加约7倍,是痛风最大的影响因素。

另一个啤酒城市,哈尔滨,和青岛最为对比,哈尔滨人的痛风可能和饮酒关系很大[2]。

不过有意思的是,通风之后,青岛人继续饮酒频次要高于哈尔滨。

可能青岛人更倾向于认为导致痛风是海鲜之类的缘故吧。


不过,蔬菜类是痛风的保护因素,所以要多吃蔬菜。

—————关于痛风—————

痛风是一种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以及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一些列疾病,主要发生在关节部位。

关于痛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而近些年来痛风不断增加,和环境因素影响更大,主要在于饮食问题。一般尿酸的生成80%来自正常的内源性嘌呤降解,这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一样,剩下的20%来自于食物等外源性嘌呤,而这些部分也是影响很大的部分。

过高的尿酸结晶会聚集在关节等部位,影响到关节的活动,导致最终发生疼痛。


[1]程晓宇,苗志敏,刘柳,韩琳,李长贵.青岛居民膳食习惯与痛风性关节炎关系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02):95-97.

[3]王海丽,李长贵,成志锋,韩琳,王灿,苗志敏.青岛和哈尔滨地区男性原发性痛风临床特点的比较[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02):95-97+10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青岛痛风患者超过30万,位居全国前列,甚至最小患者仅11岁,这个数字和年龄确实令人触目惊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背后反映的是一系列复杂的健康问题和社会因素。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此归结于“青岛特色”,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思考如何应对。首先,我们得承认,痛风这几年在中国确实呈现出年轻化、高发.............
  • 回答
    青岛求实学院一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开除,事后又发短信鼓励学生“不要有负担好好读书”,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分析这个事件:事件本身及相关行为的解读: 体罚行为的性质: 这是事件的核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体罚学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是被明确禁止的,因为它违背了尊重学生、.............
  • 回答
    “青岛困难户家中摆‘茅台’等高档酒引热议,街道称‘困难户’并非‘低保户’”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了理解其中的关键点,我们需要详细解析“困难户”和“低保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以及为何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一、 “困难户”与“低保户”的区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困难户”是一个更宽泛的.............
  • 回答
    青岛高考生宪法诉讼第一案:驳回背后的中国宪法诉讼困境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一案,被誉为“中国宪法诉讼第一案”,其最终被驳回,再次将中国是否具备“宪法诉讼”以及“中国没有宪法诉讼”这一议题推到公众面前。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青岛高考生状告教育部案件回顾与驳回原因案件背景:.............
  • 回答
    青岛一归国女子跳窗逃跑事件,从披露的信息来看,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事件,涉及个人行为、疫情防控措施的执行以及社会各方的反应。要详细地看待和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事件本身: 时间点: 通常这类事件会伴随具体发生日期,例如某年某月某日。但如果没有明确提及,我们只能从“近期”或.............
  • 回答
    这起事件,说实话,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挺不是滋味的。一个青岛的女子,先是主动和七个男人发生了关系,之后又利用“怀孕”和“强奸”这些非常严肃的字眼来敲诈勒索,金额还高达三十多万,这事情的性质太恶劣了。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无论动机是什么,利用虚假的怀孕信息和诬告强奸来敲.............
  • 回答
    青岛外国人插队事件,这事儿听起来挺让人不舒服的,而且一出事儿就容易被放大,尤其还是涉及外国人,更是容易牵扯出一些民族情绪和国际关系之类的东西来。不过咱就事论事,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把这个“插队”的场景给描绘一下。你想想,当时肯定是人挺多的时候,比如热门景点排队,或者在某个服务窗口。这人.............
  • 回答
    青岛某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送外卖进校园遇阻,并出现“被保安扇耳光”的事件,以及校方解释“学生做法违反校规”,这背后涉及了多方面的议题,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看待。事件的梳理与解读:首先,让我们尝试还原一个更清晰的事件脉络:1. 起因: 一名或多名该校大学生为了勤工俭学,选择通过送外卖来赚取额外.............
  • 回答
    青岛某社区医院发生外国人核酸检测插队事件,这确实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和观感的问题。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事件本身的可能性与细节推测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插队”这个行为本身,在任何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并非只针对特定群体。因此,我们需要避免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而是尽可能.............
  • 回答
    青岛海边,一个叫老王的老渔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出海捕鱼。他这辈子都在和大海打交道,靠着大海的馈赠养活了一家人。那天,风平浪静,老王像往常一样撒网,收网。当他把网拉上来的时候,感觉今天的收获格外沉。他激动地以为今天要发大财了,可当他把网里的鱼一条条往外捞的时候,心里却咯噔一下。今天的鱼好像不太一样,好.............
  • 回答
    青岛市最近出台了一项新规定,要求所有幼儿园的监控系统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并且录像信息至少保存 30 天。这无疑是针对当前社会对儿童安全高度关注的一个直接回应。从家长、教育机构到政府层面,对这项新规的看法都比较复杂,既有支持和理解,也有一些潜在的考量和担忧。支持和理解的角度:最直接、最普遍的理由就是.............
  • 回答
    青岛某高校禁止勤工俭学送外卖,保安阻拦掌掴大学生,引周边商家不满,校门前拉横幅爆起冲突,这是一起典型的校园管理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其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政策导向以及沟通机制的缺失。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起因与过程(基于您的描述推测):1. 学校的禁令:.............
  • 回答
    青岛防疫中心外国人插队事件指的是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岛市某疫苗接种点发生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一名外国人被指控插队,导致现场秩序混乱,并引发了公众对于公平、秩序以及涉外事件处理方式的讨论。事件经过概述: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和网络上的信息,事件大致是这样的:1. 地点与时间: 事件发生在青岛市.............
  • 回答
    青岛养殖基地三年收一茬“知了猴”并以95元/斤的高价上市餐桌,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推荐一些吃法。 如何看待青岛养殖基地 3 年收一茬“知了猴”及 95 元/斤的售价?要看待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1. 成本与定价分析: 养殖周期长: 知.............
  • 回答
    青岛在2020年10月11日晚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这一举措是针对当时新出现的本地聚集性疫情,为了迅速控制疫情蔓延而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如何看待青岛 10 月 11 日晚开始的全市全员检测?从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青岛市采取全市全员检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 快速识别潜在感染者,切断传播.............
  • 回答
    对于青岛某服务中心核酸检测点发生的外国人插队、扔掉中国人单据并出言不逊的事件,我认为这是一起性质恶劣、令人愤慨的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看待。事件的严重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违反公共秩序和规则: 插队行为: 在任何公共场所,遵守排队秩序是基本的公共道德和行为规范。外国人.............
  • 回答
    青岛新机场(胶东国际机场)和北京新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都采用了“海星”造型设计,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详细阐述如何看待这一设计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如何看待青岛新机场和北京新机场都采用“海星”造型设计?首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一现象: 1. 设计理念的.............
  • 回答
    青岛科技大学最近的一则新闻,关于几名学生因翻墙出校而被开除学籍的事件,在校园内外引发了不小的波澜。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概括,背后牵扯着学校管理、学生权利、疫情背景下的特殊时期以及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仔细梳理。首先,我们得承认,疫情期间高校采取封校管理,初衷是为了保障全体师生的.............
  • 回答
    关于青岛即将面临的“利奇马”台风,这绝对是大家当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眼下,随着台风的步步逼近,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安与警惕。首先,我们得明白,“利奇马”不是个善茬。它是个发展得相当成熟的台风,强度不容小觑,而且路径预测显示,它可能会在山东沿海地区登陆,青岛作为重要的沿海城市,自然是首当其冲。这意味着.............
  • 回答
    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可以说是近几年旅游消费领域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消费纠纷,更像是一个被放大、被公众持续关注的社会事件,折射出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事件的起因与经过:事情发生在201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有游客在青岛市一家名为“善某某”的大排档用餐,点了份海鲜,其中有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