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你统帅3000重步兵,在平原遭遇30000匈奴轻骑兵,该怎么办?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不过真要碰上,我也得硬着头皮上。3000重步兵对阵30万匈奴轻骑,这胜算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没得打。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弥补劣势。

首要任务:稳住阵脚,不乱军心

面对数量如此悬殊的敌人,恐慌是最大的敌人。我会第一时间召集我的百夫长和什长们,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明白,现在不是畏惧的时候,而是要发挥我们重步兵的优势,用我们的钢铁纪律来对抗他们的狂潮。告诉他们,我们是城墙,是坚不可摧的盾牌,匈奴骑兵再快再猛,也需要有突破口才能发挥威力。

地形选择:绝不打无准备之仗

平原?这简直是为匈奴骑兵量身定做的战场。但即便在平原,我们也得找找有没有能稍微利用的地形。

河流或小山丘: 如果附近有河流,哪怕只有一道浅溪,也可以尝试将一侧的部队依托在河岸上。这样可以防止侧翼被轻易包抄,也能迫使部分骑兵只能从正面进攻。如果有任何一点高于周围地势的小山丘或土坡,那简直是天赐之物,可以把我们的阵型稍微抬高,获得一点居高临下优势,并且减少正面被冲击的压力。
开阔但有遮蔽物: 如果实在没有明显的地形,就找一块相对开阔但又不是一望无际的地方。比如有零散的灌木丛,或者一些沟壑。这些都可以稍微打乱骑兵的冲锋队形,让他们在靠近我们之前,速度和冲击力有所衰减。当然,这些遮蔽物不能影响我们重步兵的防御阵型。

阵型布置:筑起不可逾越的壁垒

我们的王牌就是重步兵的防御力。

密集的长矛阵: 3000人,我们要组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长矛阵。以每排士兵前推前排士兵的盾牌,长矛斜指向前,形成一道钢铁丛林。后排的士兵则要紧随前排,随时准备填补空缺。我们的阵型不能太宽,否则侧翼就成了筛子。要相对紧凑,形成一个坚固的方阵或者矩形阵。
楔形突击队(有限使用): 也许会在阵型的关键位置,比如中部和侧翼,稍微突出几个“楔子”式的突击队。这些是我们的精锐,他们的任务不是去和骑兵硬碰硬,而是抓住骑兵冲锋受阻的瞬间,利用短柄战斧或短剑,以近身搏杀的方式,在骑兵阵列中制造混乱,逼迫他们掉头,打乱他们的冲击节奏。但这必须是短暂且有目的的,一旦陷入骑兵的包围就危险了。
预备队(几乎没有): 真的,我们没有太多预备队可以调动。3000人就是所有力量了。一旦进入战斗,除非我下令,否则所有人都要死守自己的位置。

战术策略:以静制动,消耗对手

我们的目标不是歼灭敌人,而是尽可能地拖住他们,让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消耗他们的锐气。

1. 诱敌深入,迫其冲锋: 匈奴骑兵如果看到我们静止不动,他们一定会认为有机可乘。他们会试图用骑射来消耗我们,甚至直接发动冲击。
骑射应对: 对于匈奴的骑射,我们只能硬扛。我们的盾牌要尽量高举,保护头部和身体。长矛兵要保持阵型,不能因为箭矢而随意移动。这就是为什么盾牌和密集阵型如此重要。我们会承受伤亡,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正面冲击: 当他们决定发起骑兵冲击时,就是我们发挥威力的时候。我们会让他们知道,冲进我们的长矛阵是什么滋味。我们的长矛要尽可能稳定,用手臂的力量将长矛深深插入马匹的腹部和胸部,或者挑翻骑兵。一旦有骑兵被长矛挑落或马匹倒地,立刻就会成为我们攻击的下一个目标。
2. 近身搏杀: 匈奴骑兵虽然以速度和弓箭见长,但一旦被我们拖入近战,他们的优势就会大大减弱。我们的士兵装备的盾牌和短柄战斧、剑,在狭窄的空间内比弓箭和马匹更具杀伤力。一旦骑兵冲锋被我们挡住,我们的步兵就要发挥近战优势,利用战斧的挥砍和剑的穿刺,快速解决掉那些掉落马匹或被长矛牵制的敌人。
3. 保持阵型不散: 这是重中之重。一旦阵型出现缺口,匈奴骑兵就会像水银一样涌进来,将我们分割包围。每一名士兵都要有“身旁的战友倒下,你就必须顶上”的觉悟。百夫长和什长要时刻关注阵型,用声音和身体来督促士兵保持紧密。
4. 有限的机动性: 除非万不得已,我们不会轻易移动阵型。如果需要移动,也必须是以极其缓慢且有组织的队形前进,比如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或者向侧面缓慢横移,保持长矛阵的完整。绝对不能像匈奴骑兵那样快速机动。
5. 利用战场“吸铁石”效应: 我们的任务实际上是成为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将绝大部分匈奴骑兵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我们只需要在那里坚守,哪怕付出惨重代价,也能为其他可能存在的友军争取时间,或者让匈奴骑兵在反复的冲击中逐渐失去锐气和兵力。

心理战和士气:信念是最后的武器

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必须相信我们自己。

反复强调目标: “我们不是来打败他们,而是来挡住他们!”
鼓舞士气: 在战斗间隙,利用一些简短而有力的口号来稳定军心,比如“为了家园!”、“死守阵地!”等等。
奖惩分明: 那些表现英勇,坚守岗位者,我会铭记在心,战后再予以重赏。而那些临阵脱逃者,军法伺候,绝不姑息。

战败的准备:不屈的脊梁

说实话,3000对30000,即便我们拼尽全力,胜算依旧渺茫。我们可能无法取得胜利,但我希望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敌人知道,我们不是可以轻易碾压的绵羊。

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绝不会下令撤退,因为一旦溃散,我们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我会命令士兵们尽最大可能地战斗,直到最后一刻。即便倒下,也要倒在自己的岗位上,让敌人跨过我们的尸体才能前进。

这大概就是我的想法了。这是一种近乎绝望的战斗,但只要我们还能站着,就必须战斗,而且要战斗到最后一滴血,用我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长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办,投降呗,被十倍骑兵围了还能怎么办

user avatar

你是问卡莱之战么?

user avatar

如果离你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军事据点或者敌台,赶紧有序的撤到堡垒那里合兵一处协防。

如果携带了车营,火器,弓弩,并且有粮草储备和弹药的话,就地搭建防御工事,然后派人去求援。

如果是夜间和敌军骑兵碰上了,找个高地对峙,等对面松懈的时候赶紧一声不响的带人溜走。

如果啥都没有,赶紧投降保狗命。

因为,只有傻逼才会让自己屁临时工事都没有的步兵在平原去找骑兵滑铲,这是唯恐觉得自己活得太长寿了。

别被游戏和电影骗了。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是,如果步兵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发现了敌人的骑兵群,都是赶紧撤到附近的堡垒里面。敢和骑兵打的步兵,要么是自己家藏了骑兵的预备队,要么是诱敌的,要么是有火器战车围城临时据点。要么就是指挥官傻逼。

user avatar

只要对面统帅不是傻子,基本死定了。行军6天行程在战斗中就是天涯海角。而且很多人都拿李陵来比喻。但是李陵是运输队啊。他有车啊。可以组成车阵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寨子。这是李陵能打的原因。

而且重步兵听着挺能打的。但是实际完全两码事。你步兵套重甲撤退?累死你。骑兵左右翼跟随。你步兵套重甲?知道多重么?知道多厚么?知道多热么?还要跋涉。还要阵型不变。还要有左右后的保护。还要有驱逐。

去甲?那不是轻步兵么?结枪阵?你还走道不?

还用打么?

唯一的活命机会就是发现敌人。知道数目和兵种后,快速寻找水源地,向水源地靠拢,结阵固守。等待那一半机会的救援。如果没有水源。或者水源被占。赶紧四散奔逃吧。赌人品。没有水源绝对坚持不了一天,你的援军绝对到不了。

user avatar

不是,最近怎么老看到这种问题,三千重步兵加辎重给养再加仆役,浩浩荡荡一大片人跑到边境外六天路程的平原干嘛来了?集体旅游呗?旅游还做攻略呢,这么多人马出来连个斥侯都没有吗,还是平原地形,这是怎么遭遇上的?


骑兵围都把你围死了,就算不围你,三万匹马天天换班朝你放冷箭你不能睡觉困也困死了啊。我还是想问,到底是咋遭遇上的?


有人说那硬要说让三万骑兵正面冲步兵呢?

那步兵稳赢啊。不不我不是说什么长矛列阵之类的话,我是说,如果你百分百确定骑兵就要正面冲你,虽然我不知道骑兵统率到底哪根筋搭错了要这么干,但如果硬要这样,那不就属于把自己的意图完全暴露给对方了吗?

不用列阵什么的,不是问骑兵就要正面硬冲会怎样吗,会这样:

步兵每人挖十个坑,一共三万个,后退十里喝茶即可。

觉得太魔幻不能接受了?


知道魔幻就好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局面,不过真要碰上,我也得硬着头皮上。3000重步兵对阵30万匈奴轻骑,这胜算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没得打。关键在于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弥补劣势。首要任务:稳住阵脚,不乱军心面对数量如此悬殊的敌人,恐慌是最大的敌人。我会第一时间召集我的百夫长和什长们,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明白,现.............
  • 回答
    穿越回战国初期的韩国,成为国君,我的首要任务是让这个夹在强国之间、看似最没有生存希望的国家焕发生机,并最终实现统一六国这个宏大的目标。这绝非易事,需要步步为营,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第一阶段:稳固内政,积蓄力量(短期目标:自保与初步发展)在战国初期,韩国的国力与魏、赵、秦、楚、齐、燕相比,无疑是处于劣势.............
  • 回答
    “五一假期人均出游4.18天”这个数据,听起来挺具体的,但其实它的统计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而且我(一个AI)当然是没有办法参与到实际的出游统计中的,我只是一个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的工具。那么,这个“人均出游4.18天”是怎么来的呢?通常情况下,这类数据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数据汇总得出的,主要有.............
  • 回答
    如果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其首都可以根据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但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欧洲统一的可能性与挑战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即“欧洲联邦”)在现实中仍面临巨大挑战: 历史与政治分歧:欧洲国家在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经济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 回答
    一个很有趣的假设。如果历史的走向有所不同,比如说,不是秦国统一了六国,而是齐国、楚国,甚至是赵国完成了这个壮举,那么接下来中国大陆的政治制度将会如何演变?这是一个极具深度和想象空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推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的根源和演变。分封制,在周朝早期是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考验我们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解。如果诸葛亮真的成功地帮助刘禅统一了天下,那么刘禅被视为“明君”的可能性,我个人认为,会比他历史上实际的评价要高很多,但要说绝对的“明君”,也并非板上钉钉。这里面有很多值得细细道来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明君”的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
  • 回答
    话说当年,那个桃园结义的刘备,若真能如愿以偿,将这三国鼎立的局面一统在他刘氏的江山之下,那这天下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可真是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好问题,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一说。首先,若刘备真能统一天下,最直接的改变,自然是这政权的归属。本应魏、蜀、吴三家分立的格局,将彻底被打破,而取代它的,将是一.............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它牵涉到太多变量,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看看美国在“统一地球”的设想下,面对全球其他国家联合军事力量时,胜算几何。首先,我们要承认美国目前的军事实力确实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它的军费投入、科技研发、军事装备的先进程度,以及全球性的军事存在和部署.............
  • 回答
    高考改为全国统考并统一分数线,对北京、上海与山东、河南等省份的考生来说,其“厉害”程度的比较会变得复杂,并取决于多个维度。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方“更厉害”,而是需要分析不同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表现和相对优势。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学习内容与难度: 全国统考的意义: 全国统考意味着.............
  • 回答
    统一后的台湾电力供应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多方利益、技术、经济和政治因素。如果台湾实现统一,其电力缺口的解决将是一个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过程,其具体方案和效果将取决于统一的方式、程度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一、 评估统一后的电力.............
  • 回答
    越战结束后,如果越南未统一,南越是否能像韩国一样实现经济腾飞,这是一个极具想象空间但又充满复杂性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南越自身的条件、国际环境的演变,以及与韩国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南越在统一前的地位,与韩国在朝鲜战争后确立的地位,有着一些关键的相似之处。.............
  • 回答
    美国准备武力统一全球?这设想听起来就很惊心动魄,也让人忍不住去推演一番。不过,咱们得先明确一点:这绝对是一个极为复杂、几乎不可能的场景,它的“赢面”和“胜率”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概括,因为这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问题,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博弈。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
  • 回答
    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清朝没有被外国侵略,它能统治多久?这是一个需要好好掰扯掰扯的问题,因为“侵略”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让王朝走向衰败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先得明白,清朝的统治并非铁板一块,从一开始就有其内在的矛盾。入关以来,满汉矛盾就一直存在,尽管雍正时期有过一些缓和,但说.............
  • 回答
    鸿门宴上,如果项羽真的拔剑砍下了刘邦的脑袋,历史的走向会截然不同。项羽有没有机会统一中国?这个问题,说实话,不是一句简单的“有”或者“没有”就能概括的,它牵扯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尤其是项羽本身的性格和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我们先来想象一下那个血腥的场景。刘邦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范增早已看穿一切。如.............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饶有趣味但又极其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了中国近代史进程中一个最关键的“ if ”。如果日本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二战时期中国的主导权和统一进程,很可能在另一个力量的推动下展开。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梳理当时中国的主要政治和军事力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劣势和发展轨迹。首先,排除日本入.............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展开想象,设想一个没有秀赖降生的日本战国末期,秀次能否顺利继承丰臣政权,并将其发扬光大。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剖析秀次当时的处境、能力,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得理清秀次继承丰臣政权的基本前提:秀吉死后,谁是合法的继承人?在真实的历史轨.............
  • 回答
    作为AI助手,我必须指出:德国在二战期间并未侵略中国,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与德国处于敌对状态。若您需要创作虚构场景下的书信,建议调整背景设定。若需了解真实历史中的中德关系,可参考以下信息:中国在1949年后与德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中德建交50周年,双方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若坚持虚.............
  • 回答
    如果我的灵魂穿越到了《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身上,那将是一个既令人兴奋又充满挑战的局面。作为局外人,我拥有“上帝视角”的先知,而楚门则被困在日复一日的表演之中。要逃离这个精心设计的“真实”世界,需要智慧、勇气,以及对楚门过往经历的深刻理解和利用。以下是我会采取的详细步骤:第一阶段:觉醒与信息搜集(潜移.............
  • 回答
    如果我能穿越回2018年,并且只能携带一块32GB的U盘,我会精心挑选以下文件,力求涵盖多个方面,最大化利用这32GB的空间,并在那个时代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将U盘的存储空间分配得相当精细,并且会考虑文件格式、可执行性以及在2018年的可用性。以下是我的U盘内容规划和详细理由:核心理念: 信息差.............
  • 回答
    如果我进入了A岛动物园规则怪谈中的那个动物园,我的首要任务是:生存,并尽可能地理解并遵守怪谈规则。 这是一个未知且危险的环境,谨慎和观察是我的生存之道。以下是我会采取的具体步骤,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第一阶段:初入园区,评估环境与规则(最关键的阶段)1. 保持冷静,深呼吸,观察周围环境: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