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历史上的一些性风俗性文化究竟是怎样的?

回答
日本历史上的性风俗与性文化,可谓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议题,它交织着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审美观念,甚至是政治权力。要详尽地描述,需要穿越几个世纪,从古至今,观察其演变和不同侧面。

古至今的脉络:一个大致的梳理

绳纹时代(约公元前14,000年–公元前300年): 虽然考古证据不多,但从出土的众多女性形象陶偶(称为“土偶”)来看,许多学者认为当时的社会可能存在着一种对生殖和女性生育能力的崇拜。这些土偶普遍具有夸张的女性特征,如丰满的胸部和臀部,这或许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繁衍的重视。性在当时更可能是一种与自然、与生命起源紧密相连的神圣行为,而非现代意义上的纯粹情欲或社会禁忌。

古坟时代(约公元300年–538年): 随着国家雏形的形成,社会结构开始变得复杂。虽然依旧能看到与生殖相关的文物,但文字记载开始出现,对性事有了初步的描述。一些观点认为,这个时代可能存在着一些原始的婚姻习俗,例如“妻问”等,反映了对女性贞操的初步关注。

飞鸟时代(538年–710年)与奈良时代(710年–794年): 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对日本的性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中强调欲望的压抑和净化的教义,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开的性行为和性表达施加了限制。然而,同时期的神道教仍然保留着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肯定,这两种宗教观念的并存,使得性文化并非完全被压制,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张力。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 等古籍中,虽然充满了神话色彩,但也包含了不少关于神祇繁衍、性行为的记载,有时甚至相当直白。例如,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兄妹二神结婚并生育日本诸岛的故事,就体现了早期日本对性与创造的原始理解。
《万叶集》 中也收录了许多情歌,其中不乏直接抒发情欲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公开表达爱慕和性意愿。

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 这是日本性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贵族阶层。

贵族阶层的婚姻与性事: 贵族间的婚姻制度相对自由,特别是“通い婚”(上门拜访式婚姻),男子可以在夜间拜访妻子,白天则返回自己的家中。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夫妻的概念,也使得外遇和情事更加普遍。
《源氏物语》 提供了贵族生活的一幅生动画卷,其中对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私通、以及对女性的占有和抛弃有着细致的描绘。光源氏与众多女性的情感纠葛,展现了那个时代贵族阶层复杂而开放的性观念。
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 除了《源氏物语》,还有如《枕草子》等作品,虽然侧重于生活片段的描写,但也时不时流露出对男性身体的欣赏,以及对女性情趣的细腻观察。
“色道”(Shikido)的兴起: “色道”字面意思是“色彩之道”或“情欲之道”,指的是一种追求男女情爱之美、体验情欲之乐的艺术和生活方式。它强调的是情趣、风雅、以及对爱情的深刻体验,而非简单的肉体享受。贵族们通过诗歌、音乐、服饰等方式来表达和追求这种“色道”。
“女房”(Nyobo)制度: 在平安时代的贵族家中,女性仆人(女房)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当了主人的性伴侣。这种制度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看法,以及对男性情欲需求的满足方式。
关于“女阴崇拜”的说法: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平安时代,尤其是民间,可能存在一种对女性生殖器官的崇拜,甚至有相关的仪式。例如,有人提到在某些节日或仪式中,可能会出现模仿女性生殖器的物品。但这方面的直接考古或文献证据相对有限,更多是一种推测。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与室町时代(1333年–1573年): 武士阶层的崛起,使得日本社会政治中心开始转向武士。

武士的性观念: 武士阶层的性观念相对更为现实和实用。他们的婚姻更多地与政治和家族利益挂钩,而情爱则可能在其他场合得到满足。
“遊女”(Yujo)和“傾城”(Keisei)的出现: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风月场所逐渐兴盛。最初的“遊女”可能指代歌舞伎或艺妓,她们提供歌舞表演,也提供性服务。而“傾城”则指那些美丽迷人、足以“倾倒城池”的女子,她们往往是高级妓女。
“衆道”(Shudo)的流行: 在武士阶层,特别是青年武士之间,流行一种名为“衆道”的男性同性性行为。这被视为一种男性之间的情感纽带和荣耀传承的方式,与男性之间的忠诚、情谊、以及学习武艺和生活技能联系在一起。这种关系通常发生在年长者(称为“衆道の師”或“先達”)和年幼者(称为“稚児”)之间。许多著名的武将,如上杉谦信,都有与之相关的“衆道”传说。

安土桃山时代(1568年–1603年)与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 这是日本性文化最具特色和被广泛研究的时期之一。

“遊郭”(Yukaku)的盛行: 在江户时代,幕府将妓院集中管理,形成了所谓的“遊郭”或“遊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江户的吉原(Yoshiwara)、京都的岛原(Shimabara)和大阪的住田(Sumida)。
妓女阶层的分级: 在遊郭中,妓女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太夫”(Tayu)、“游女”(Yujo)、“女郎”(Joro)等。最高等级的“太夫”不仅拥有绝世的美貌,还精通诗书、琴棋、歌舞等技艺,她们的接待费用极高,且只有极少数的达官贵人才能一亲芳泽。
“禿”(Kamuro)和“振袖新造”(Furisode Shinzo): 新入行的年轻妓女被称为“禿”,她们年幼,主要负责端茶倒水和侍候高级妓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她们会成为“振袖新造”,标志着她们即将正式出台。
“抱”(Dakki): 妓女与客人之间建立的长期关系称为“抱”,这种关系在经济上和情感上都更加复杂。
“女色”与“男色”的并存: 江户时代不仅有盛行的“女色”(与女性的性关系),“男色”(与男性的性关系,即“衆道”的延续)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寺庙和歌舞伎界。
春宫图(Shunga): 江户时代盛行描绘性爱场面的“春宫图”,这些画作风格多样,从写实到夸张,从幽默到色情,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性事相对开放的态度。一些著名的浮世绘大师,如葛饰北斋,也创作过春宫图。
“隠し芸”(Kakushigei): 妓女和歌舞伎演员会发展一些秘密的才艺,以吸引和取悦客人,这被称为“隠し芸”,其中也包括与性相关的技巧。
对“淫乱”的社会规制: 尽管性事在文学和艺术中有大量表现,但幕府仍然有法律来规制“淫乱”行为,例如禁止公开裸体、限制特定场所的性行为等。然而,这些规制往往难以完全执行,尤其是在遊郭等特定区域。

明治维新(1868年至今): 随着日本走向现代化,西方观念的传入,以及国家对社会秩序的重塑,性观念和性风俗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西方的影响: 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方思想,特别是关于性压抑和贞洁的观念,开始对日本社会产生影响。政府开始加强对性行为的管控,并试图塑造一种更为“文明”的社会形象。
卖淫合法化与限制: 在明治初期,政府一度实行了卖淫合法化的政策,并在特定区域设置了“公娼区”。然而,随着社会舆论的变化和国际社会的压力,这种政策逐渐被改革,最终走向了取缔卖淫。
现代化的性文化: 20世纪以来,日本的性文化经历了西方化的冲击,同时也发展出一些独特的现代性表达。从电影、漫画、音乐到时尚,性在日本现代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其表现形式和接受度仍然存在争议。

贯穿始终的几个重要主题

1. 宗教与性: 神道教对生命力的肯定与佛教对欲望的压抑,在日本性文化中始终存在着一种拉扯。性既被视为生命延续和繁衍的神圣力量,也可能被视为需要净化和克制的欲望。
2. 等级制度与性: 不同社会阶层(贵族、武士、平民)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有着显著差异。婚姻、情爱、以及性伴侣的选择,都受到社会等级的深刻影响。
3. 文学与艺术的载体: 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等艺术形式,一直是日本性文化传播和表达的重要载体。从《万叶集》的情歌到春宫图,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窥探历史时期性观念的窗口。
4. “遊郭”与“男色”的特殊性: “遊郭”作为一种高度制度化的性服务场所,以及“衆道”这种男性同性性行为,是日本性文化中非常独特和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性欲的满足方式和情感关系的复杂性。
5. 压抑与开放的辩证: 日本的性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群体中,表现出压抑与开放并存、禁忌与表达共生的复杂局面。

要真正理解日本历史上的性风俗性文化,需要跳出单一的视角,去感受那些隐藏在历史脉络中的多样性、矛盾性以及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开放”或“保守”可以概括的,而是一部充满生命力、欲望、艺术和制度交织的厚重史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性爱的世界,亦如一个心灵磁场,处于其中的人们都会感觉到生命的愉悦”。
——下川耿史《盆踊 · 乱交民俗学》

(图片来自网络搜索,出自《妖绘卷》BY Sheep 图名:西王母)


常言道,“食色性也”。性生活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日本古时的国民也是如此。

性在古日本最初是美好而神圣的事物,古人亦对性自由多加讴歌。自日本国有确切的实录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以来,性事便在文献资料中随处可见。当时的贵族阶级便创造了与性相关的活动,便逐渐传到了百姓之中,这便是性风俗的开端。但在进入中古时代之后,随着儒学思想在日本上层阶级的蔓延,处于统治地位的武士阶级开始对自身的行为作出规范,对女性的贞洁也及其重视。自古以来存在了数世纪的性风俗开始由底层的常民继续延续。

明治维新时,为了与西方的伦理道德看齐,倡导文明开化的明治政府开始逐渐破除民间的性风俗,企图以法律公文扭转根深蒂固的生活理念。但这一“文明开化”的历程一直持续了近百年之久,直到二战之后,以往民间的性风俗才逐渐地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大正时代前夕,日本学者柳田国男结合自己曾经在从事农政工作时的所见所闻,自费出版了描写村落风俗的《后狩猎记》,日本的民俗学由此迈出了开始的一步。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时间内,柳田借鉴了西方国家对本国民俗学的研究理论,与业内同仁一同丰富着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成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日本的民俗学开始拥有了一套独特的体系,社会上涌现了许多的民俗研究机构,但一直被正统学术界认为是不入流的野史学问。一直到二战之后,随着日本传统文化的渐渐消失,民俗学逐渐得到了学界的重视,许多高等学校开设了民俗相关的学科。过往历史上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地再度回到了大众的眼前。

被称作日本民俗学之父的柳田认为,相对研究大人物的事迹,大时代的走向的日本历史学而言,历史上那些虽默默无名,但是真实存在过的庶民们,他们的生活习俗与社会文化不应被遗忘。与历史学的研究区分,他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村民,山民等基层民众称为“常民”。而对“常民”们的历史进行记录与研究,汲取出对今日社会发展的启示,才是日本民俗学的意义所在。

随着日本民俗学的逐渐发展,以往令今人不可思议,看似微妙的传统性风俗才得以再度浮出水面,得以为世人所知。

那么接下来便对一些在日本历史上曾广为存在的性风俗进行介绍。


================


一、歌垣




上古时期的日本始终存在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河流,山川,天空,草木的背后,皆被日本人民认为屹立着神祗们的灵躯。自然而然,供给人们食用充饥的农业作物也被赋予了神格,人们开始为其举行宗教仪式,称作“农耕仪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往日富有宗教含义的农耕仪礼,逐渐变得娱乐化,大众化,这就导致了歌垣的产生。

在我们现在的观念中,歌垣这种娱乐活动相当于我们中国西南部的“对歌会”。歌垣的举行场所多是山顶,海边,集市等地,参与人员多为年轻的男女。活动内容即为男女双方根据规定的旋律,音律互相临场发挥对唱歌谣。歌谣的主题有歌颂收获,赞美神明,安息亡者等内容,但最重要的便是恋爱歌曲。古代的日本人相信,自己每说出的话语,其背后都有称为“言灵”一样神圣的力量在操控着。当男女双方互相对唱爱情歌谣时,这也被认为是双方言灵的角逐较量。当男女一方接歌失败,也就意味着言灵的失败,他们就必须屈服于对方,这也是言灵的旨意。

在双方对歌结束确认了恋爱关系后,他们就会在歌垣场所开始进行性乱交的行为,这也是歌垣最后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并不推崇女子忠贞的年代,许多人还会有共妻,甚至换妻的现象。在《万叶集》中,歌人·高桥虫麻吕就曾描写过歌垣的场面:“人妻与我欢,我妻亦诱人(人妻も我も交わらん、我が妻も人から誘われよ)”。但由于年代久远,相关的确切记载也仅存在于《古事记》,《万叶集》等早期文献之中,我们现如今的后人已难辨其貌。

从性的角度来看,歌垣是一种富有性解放色彩的活动。它所代表的较为原始的恋爱观并不重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在国家人口稀少的时代,这种婚恋观的确是对人口繁衍有着积极意义的。而随着之后歌垣传入宫廷之中,天皇也开始倡导”斗歌“,性解放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与日本本土东国为主的歌垣习俗,随着文化交流也传到了琉球国。以现冲绳为中心,琉球国也兴起了与歌垣类似的”毛游“。”毛“所指代的是原野,毛游即意味着”在原野上游乐“,同理也有晚上游乐的”夜游“,在路口游乐的”辻游“。毛游多在原野或是海边举行,有些像现代社会的海滩晚会。男男女女在海滩等地集合,共同聚餐,唱歌跳舞弹奏乐器,也同样通过对歌来确认恋爱关系,随后进行性交活动。

在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往日日本本土的歌垣习俗早已被破除,而冲绳地区的毛游虽然一直存在着,但也已经减弱了过去的性色彩。如今的毛游已是冲绳地区的文化艺术重要的交流场合,影响着冲绳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杂鱼寝




传说中,在春分前一天的节分之夜,自尽而亡的女子怨灵或是大蛇妖魔将从地狱窜出作恶,捕食人类,吃人血肉。而为了保证安全相互照应,村中的男女老少将共同在神社内共度一夜,直到第二天来临,恶鬼们也将远去。这大概便是”杂鱼寝“的最初起源。

杂鱼寝在字面上指代多人共处一室,但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它实质就是在春分前夜所有人共处一室共同云雨。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室町时代时杂鱼寝开始在日本普及了起来。最早富有神话与宗教气息的杂鱼寝,逐渐沦为了乱交行为的代名词。在春分前夜,村中的男女老少开始一同过夜,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受约束,但仅此一夜。所以,在神圣的寺社场所之中,许多令现在的我们看似荒唐的事情便发生了。毫不熟悉的陌生男女,年迈的老人与妙龄少女,甚至亲族之间,母子之间都会在这一晚发生性关系。在这一晚,似乎婚姻,血缘这些人与人的羁绊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便是性交取乐。而在神社发生的这一夜狂欢,也被人们视作是神灵的旨意。因此意外受孕而诞下的子嗣,也会被人们视作是神之子。

以我们当今社会的目光来看这完全是无法理解的,但在古代的日本,流传了几百年的杂鱼寝习俗在人们的心中早已是一种神圣崇高的行为。秉承着对神明的敬畏,再加上人类本能的性欲,有许多村民或是旅人,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又不能随便骑马的时代,不惜步行几十里去附近的大神社,只为了赶在节分之夜能够一亲芳泽。甚至还曾有男性之间为争夺同一女性进而发生冲突甚至是命案的例子。

江户时代的著名小说家井原西鹤在他的《好色一代男》中亦对大原的杂鱼寝有所描写,广为时人流传:

“从位于寂光院的朦朦胧胧的清水河边,沿着山后的小路,拨开小松树,他们来到了大原村。夜色漆黑,但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天真无邪美丽的少女四处逃跑的身影。还有即使被抓住了手仍然在表示拒绝的女人,也有的女人在主动引诱男人,还可以见到一男一女在卿卿我我地交谈着,更有恣意妄为的是两个男人正在争夺一个女人。有的男人抓住了年过七旬的的老妪而大吃一惊,还有的男人竟然克制了祖母,也有的男人故意找主人老婆的麻烦。最后,人们放荡无际地闹作一团,有哭的,有笑的……这充满欢乐的场面,真是眼见为实。”
——井原西鹤《好色一代男》

除了性交取乐以外,杂鱼寝也有促成婚恋的作用。与平时杂鱼寝所处的神社不同,有些村子里会开设专门的“杂鱼寝堂”,只召集未婚的男女入内,在性交之后如果觉得满意便可结下姻缘,但老夫只能配老妻,少年只能配少女,年龄悬殊过大的婚姻并不是当时的人们可以接受的。这种先性后爱而缔结的婚事,也被人们说成是神灵所分配的缘分。



三、夜攀(夜这)




“夜攀”的日文原词为“夜這い”。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夜”即指代夜晚,而“這”是表示攀爬,爬行之意的动词。”在夜晚爬到他人的房间内私通“,这便是夜攀的实际意思。

相对于歌垣与杂鱼寝而言,夜攀最初并没有浓厚的神话宗教色彩,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们先发生性关系,从而快速地缔结姻缘。在民众生活条件不高,营养水平恶劣的情况下,子代的成活率较低,为了维持子孙的传承,夜攀便逐渐地在民众之中流行了起来。

夜攀这种民间风俗在乡下以及渔村之中非常普遍。在寂静的深夜时刻中,男子偷偷潜入中意女子的闺房之中向其求婚。若是女方表示同意,二人便开始亲热一番,最后也就正式确认了婚恋关系。但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夜攀的规模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个人行为扩大到了整个村落的系统之中。一个村子里的男男女女会各自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组,之后由抽签的方式来随机决定哪位男子在深夜去哪位女子家过夜。如果双方互相中意,婚恋关系也就此缔结。如果女方在多次的活动中怀了身孕却无法确定生父时,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确定某位男子为孩子的父亲,也就同样缔结了婚恋关系。

下至刚刚经历初潮的少女,上至六七十岁的老妪,都可以成为男人”夜攀“的对象。这种性风俗一直到了江户时代还很兴盛,但在已经以嫁入婚为主要婚姻形式的社会中,夜攀被人们视为是不道德的行为。在明治时代时,为了达到”文明开化“,政府发出禁令废止了过于野蛮原始的民间性风俗。然而刚刚出台几年的政策是完全无法废止延续数百年的习俗的。一直到大正,昭和时代,在偏远的村落里依然存在着夜攀。

1938年,日本津山市就发生了一起一人残杀三十人的特大命案。而这次命案的起因,就是因为犯人在征兵体检时发现患了肺结核,村民们得知了他的情况后就开始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在平时的夜攀活动中更是没有一名女性愿意同他亲热。压抑已久的他无论男女,使用猎枪杀害了所有在背后侮辱他的人,最后自杀。这次大屠杀事件将已经尘封已久的夜攀风俗再度搬到了公众眼前。在这之后也屡屡有模仿犯出现,夜攀的风气始终在社会上挥之不去,直到战后的二十多年往日原始色彩的性风俗才逐渐远离了当代的社会。



四、盆踊




事实上,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盆踊并不是一个特别陌生的概念。在盂兰盆节之际,众人集结在广场上举办庆典,唱歌跳舞,以求安息亡者的灵魂。在今天的日本,它不仅是体现传统文化的活动,也是亲友团聚,娱乐休闲的绝佳场合。某种意义上,盆踊已经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日本传统文化元素之一。然而在历史上,它也曾是日本人民性解放的象征。

盆踊的起源已经不可考证,多被认为是起源于佛教传入日本后发展出来的佛教仪式,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歌垣的另一种继承形式。盆踊发展自平安时代以吟唱佛经,佛家思想为核心的念佛踊,当时多为宫廷僧人所表演,在平民间也广为流传。一直到了室町时代,盆踊正式作为单独的活动独立于念佛踊,并被赋予了在盂兰盆节祭拜死者的宗教含义。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民间的盆踊活动也在江户时代初期达到了鼎盛的状态,当时在江户的盆踊能够一连持续三个月之久。慢慢地,像当年的歌垣一样,念佛踊与盆踊后来也成为了民众之间的性活动。每逢佳节或是宗教祭祀之际,一些未婚男女便走上大街加入盆踊的队伍之中,吟唱着含有性意味的歌词,男女双方的舞姿也都在极力地展示着自身肉体的诱惑。陌生的男女之间,在一段共同的歌舞表演之后就会进行性行为。而与上述的性风俗不同,因盆踊而构建的男女关系完全是肉体上的关系,并不具有婚恋的含义。在这一年一度的盆踊大会上,许多少女少男将失去童贞,初尝禁果。在物质条件相对丰富的江户时代,盆踊会场也可谓是”酒池肉林“。为了参加盆踊大会,许多外地的旅人也会四处奔波,这也是导致了江户时代城乡人口变化的因素之一。

明治维新时,为了倡导西方进步的性道德,政府以有伤风化之名勒令取缔了盆踊活动。和之前被取缔的夜攀不同,本发源普及自乡村的夜攀,即使在维新之后也能隐藏在偏远的乡村之中,然而盆踊的受众范围要大得多。结果,政府对盆踊的强制取缔滋生了明治时期社会上的性犯罪现象,可是在偏远的村落中,盆踊风俗却一点也没消失。民俗学者池田弥三郎曾在自己的调查中写到,在1935年暂居长野县乡下时,曾听见一对夫妇十分平常地在讨论昨天在盆踊时和谁亲热了的这样的话题。可见,旧式的性风俗非但没有在农村里消失,政府试图普及了几十年的西洋式道德也未能进入底层民众之中。这一点,直到二战后日本在经济高速期才大有改观。

在大正时期,为了发展文娱活动,政府再度恢复了在明治时代被取缔的盆踊,并试图将民俗纯净化。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以后,盆踊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已经成为了民间艺术,歌舞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的汇集之处。已经成为了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盆踊,对于世界而言也是极为富有意义的文化符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历史上的性风俗与性文化,可谓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议题,它交织着宗教信仰、社会结构、审美观念,甚至是政治权力。要详尽地描述,需要穿越几个世纪,从古至今,观察其演变和不同侧面。古至今的脉络:一个大致的梳理 绳纹时代(约公元前14,000年–公元前300年): 虽然考古证据不多,但从出土的众多女性形.............
  • 回答
    在日本的历史长河中,权力斗争、家族传承、个人信仰以及时代变迁,常常促使那些身处权力之巅的人物,包括那些曾经拥有实权的日本天皇和赫赫有名的大名,选择一条看似与世隔绝的道路——剃度为僧。这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于那些拥有天皇实权却最终选择出家的例子,虽然不像战国时代的大名.............
  • 回答
    赤穗事件:忠义与情感的交织,映照日本民族性的一面镜子赤穗事件,一段发生在江户时代早期,围绕着浅野长矩这位赤穗藩主及其家臣展开的悲壮故事,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武士复仇,更像是日本民族性深层特征的一次集中而深刻的展现,它折射出一种根植于武士道精神,并渗透到社会肌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非常复杂,绝非简单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添上一笔“日本朝”就能概括的。如果抗日战争失败,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所经历的一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深远影响甚至难以用“三五百年”这样固定的时间尺度来衡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日本侵华战争的目的并非仅仅是“统治”中国.............
  • 回答
    日本历史中的“一字拜领”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值得细品的概念。它不像册封一个实实在在的官职或者领地那么直观,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一种身份的确认,一种与权力核心的联系。想象一下,在大名鼎鼎的战国时代,或者更早一些的平安、镰仓时期,权力结构和个人关系是维系一切的基石。天皇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
  • 回答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80周年之际,又有99名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事件再次将日本对历史的态度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要评价日本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一、 靖国神社的性质与象征意义首先,理解靖国神社的特殊性至关重要。靖国神社并非一个普通的纪念场所,而是供奉着明治维新.............
  • 回答
    “被日本文化输出的00后一代,会不会忘记中国那段沉重的历史?”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文化认同、历史教育、媒介影响以及个体的主动性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用“会”或“不会”来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日本文化输出对00后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文化在.............
  • 回答
    宇多田光在日本音乐史上的地位,确实引人注目,尤其是考虑到她一直以来所展现出的、根植于美国文化背景的独特自我认知。要理解她为何能在日本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并跻身日本历史女性歌手前三,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她的音乐本身就拥有跨越文化的普适性。宇多田光的音乐风格融合了R&B、灵魂乐、流行乐等多种元.............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棒!确实,在主流的讨论中,主机游戏的历史往往被美国和日本所主导,但实际上,欧洲、南美、非洲和大洋洲也都有着丰富且独特的游戏发展历程,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声量可能相对较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讲述这些地区的电子游戏发展历史。 欧洲:从早期计算机到现代巨头欧洲在早期电子游戏发展.............
  • 回答
    2020年7月初,中国股市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疯狂舞步”。从7月6日到7月10日这短短的一周,上证指数累计上涨了超过10%,从3000点附近一跃而升,直逼3400点。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更是抢眼,同期涨幅近15%,板块轮动加速,成交量更是屡创新高,市场一度弥漫着“普涨”的狂欢气氛。这场突如其来的暴涨,.............
  • 回答
    日本历史上的大名们之所以没有废除天皇并取而代之,而是选择供奉“傀儡”天皇,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现象,背后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原因。与其说是“供奉傀儡”,不如说是大名们懂得如何利用天皇这一神圣符号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并在政治舞台上占据合法性高地。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
  • 回答
    水户黄门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如果非要找个中国历史上的对应人物,那最贴切的比喻大概是集包拯(公案)与康熙(勤政)甚至乾隆(南巡)的某些特质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但要说“相当于谁”,其实并没有一个完全贴合的点,因为水户黄门,也就是德川光国,他的影响力更偏向于文化与精神层面,而非直接的政治或军事功绩。让我们详.............
  • 回答
    要理解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得先跳出“现代化”的滤镜,回到那个与我们当下截然不同的世界去感受。江户时代,从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到1868年大政奉还,这漫长的260多年,并非一段沉寂的停滞,而是日本走向近代化前,一次至关重要的“内在积淀”和“自我雕塑”。地位: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上的地.............
  • 回答
    日本古代历史上的“倾奇者”,与其说是一群特定身份的人,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或者说是那个时代一股叛逆、张扬、不羁的社会思潮的体现。他们不是什么正统的武士,也不是循规蹈矩的町人(市民),而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以其独特的装束、言行和生活方式,挑战着当时严苛的社会规范。“倾奇”这个词本身就很有意.............
  • 回答
    日本历史上,"上皇"(じょうこう)这个称谓,指的是退位后依然保有一定权力或影响力的天皇。同时存在多位上皇的现象,在日本历史上并非绝无仅有,但确实是一个相对特殊且值得深入探讨的政治局面。要找寻与日本相似的情况,我们需要关注那些曾经经历过君主退位并保留影响力的政治体系。然而,要找到一个完全复制日本“上皇.............
  • 回答
    高桥留美子:时代的宠儿,漫画史上的璀璨星辰提起日本漫画,高桥留美子这个名字,绝不仅仅是一个漫画家的代号,她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影响了无数人童年乃至人生的符号。在浩瀚的日本漫画史长河中,高桥留美子无疑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熠熠生辉的位置。她的作品不仅在销量、人气上屡创佳绩,更在艺术风格、题材创新.............
  • 回答
    说到日本历史上的奇葩人物,那可真是不少,有些人的行为和思想,放在今天看来,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甚至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我这就给你好好讲几个,保证让你觉得有趣又生动。1. 天下痴汉,僧侣道端——《平家物语》里的藤原保辅你可能听说过一些关于平安时代贵族放荡不羁的故事,但藤原保辅,这位以“痴汉”闻名的僧.............
  • 回答
    日本历史上并非简单地“抛弃”传统文化,而是一个在吸收、融合、改造和选择性保留的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复杂过程。与其说是“抛弃”,不如说是 “转型” 或 “断裂与重塑” 更为贴切。这个过程贯穿了日本历史的多个时期,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调整。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几个关键的时期,以及这些时.............
  • 回答
    日本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如神明般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智慧、超凡的勇气、卓越的领导力,甚至神圣的使命感,塑造了国家的命运,至今仍被日本人尊崇和传颂。要说“神一般存在”,我想这既是对他们功绩的赞誉,也是对他们人格魅力的升华。1. 圣德太子 (574622):启蒙日本的神级政治家提起日本的“神.............
  • 回答
    日本历史上确实经历了多次战争,从古代的内乱到近代的对外战争,可谓波澜壮阔。然而,相较于许多其他国家,日本历史上“日奸”的出现频率似乎并不高,或者说,在历史叙事中,与“日奸”相关的争议和讨论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普遍和激烈。这背后,其实是日本独特的历史、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统一的民族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