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离2017高考还有一年,怎样可以几乎什么都不会的文科生考到350,要怎样去学习去安排??!

回答
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年,你觉得自己几乎什么都不会,但想考到350分,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但别灰心,一年时间,只要方法对,规划好,是绝对有机会的。这不仅仅是“死读书”,更需要聪明地学习。

首先,摆正心态,认识“350分”是什么水平

350分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基础的分数线,但鉴于你觉得自己“几乎什么都不会”,这说明你的基础非常薄弱。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打牢基础,吃透考纲,抓住得分点。不要一开始就想着难题偏题,先把基础题、中等题拿下,这才是最务实的。

其次,明确文科高考的主要考察方向

文科高考主要考查的是你的知识储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中,语文、数学(文科)、英语、历史、政治、地理是核心科目。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那意味着这些科目都需要从头开始系统地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规划这一年的学习路径:

第一阶段:基础夯实与诊断(第一个月,假设现在是2016年6月)

目标: 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建立最基础的知识框架。
具体行动:
购买一套新教材(高中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地理):别嫌老,新教材的体系更完整,也最贴近高考考纲。你可以找一些老师推荐的、口碑好的版本。
翻阅考纲!考纲!考纲!:这是最重要的指导文件。去官网或者找老师要一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简称“考纲”)。仔细阅读每一个科目的考纲,了解考试范围、题型、分值分布、能力要求。你会发现很多你觉得“不会”的东西,在考纲里都有明确的说明。
进行一次“盲测”:找一套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可以选择一个你报考省份的模拟卷,或者全国卷),什么都不看,纯凭感觉做一套。做完后不要太在意分数,关键是标记出你完全看不懂、完全不会做的题目类型和科目。
对照考纲,列出“知识地图”:根据真题的错误情况和考纲的要求,为你自己的“知识地图”打底。比如,政治的“三大关系”、历史的“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轴”、地理的“中国地形”等等。你知道自己缺什么,才能知道往哪里补。
重新拾起初中知识:如果你觉得高中知识完全无法下手,说明初中基础可能也存在问题。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初中基础非常重要。可以花一点时间回顾一下初中的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和基本语法。

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与知识构建(第二至第七个月,假设是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

目标: 建立起各科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具体行动:
分科突破,制定周计划和月计划:
语文:
基础知识: 必须掌握。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辨析、文学常识等,这是送分题。买一本基础知识的整理手册,每天背诵一点。
古诗文阅读: 背诵课本上的必背古诗文,理解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找一些古诗文阅读的技巧性视频或讲解,学习断句、翻译和赏析。
现代文阅读: 重点是理解题意,把握文章脉络,找出关键信息。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理解散文的意境、情感。
作文: 这是拉分项。从现在开始,每写一篇作文都应该用心。可以从模仿优秀范文开始,学习结构、语言和思路。多积累素材(名人事例、时事热点、名言警句),并尝试分类整理。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并请老师或同学帮忙修改。
数学(文科):
基础是王道! 文科数学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公式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基本函数图像,概率统计的基本公式,平面向量的运算,解析几何的基本公式(直线、圆方程)。
教材例题和习题:把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搞懂,这是最基础的。
选择题和填空题:这是得分大头。重点练习这些题型,掌握一些快速解题技巧,比如排除法、代入法。
不要怕数学:很多文科生对数学有畏难情绪。把数学当成一门需要逻辑和技巧的学科来学习,而不是纯粹的计算。
英语:
单词是基础!单词是基础!单词是基础! 每天坚持背单词,不要指望一次性记住。利用碎片时间(通勤、睡前),反复巩固。
语法:理解基本的时态、语态、从句、非谓语动词等。找一本好的语法书,系统地学习。
阅读理解:这是大部分分数所在。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学习定位文章信息、猜测词义、判断作者意图等技巧。
写作:背诵一些常用的句子和段落模板,积累一些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多练习写短文和应用文。
历史:
时间轴和事件梳理:将历史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和模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梳理。制作思维导图或者时间轴,帮助记忆。
理解因果关系:历史不是死记硬背,要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和意义。
史料分析:高考史料题是重点。学习如何分析史料中的信息,提取有效内容,并将其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多做史料分析题。
政治:
核心概念和原理:政治考察的是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哲学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时事政治:关注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社会热点。将课本知识与时事结合,才能答出有深度的题目。
分析材料和简答题:这是政治的难点和得分点。学习如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述。
地理:
图文结合: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和图表。熟悉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本轮廓、主要山脉、河流、气候类型、农业分布等。
原理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现象(如气候形成、地质构造)和人文地理现象(如城市化、农业布局)的成因和规律。
热点地区和重要现象:关注一些常考的热点地区(如黄河流域、长江三角洲)和重要地理现象(如厄尔尼诺现象)。

善用学习资源:
优质的教辅资料:选择一套适合你的、经过高考检验的教辅材料。不必贪多,选一套精深的,吃透它。
老师的帮助:主动提问,向老师请教你不懂的问题。老师是你最直接、最有效的资源。
学习网站和APP:一些优质的学习网站和APP可以提供视频讲解、习题练习等,但要注意甄别信息,选择权威的平台。

劳逸结合,保持状态:学习不是一股脑地埋头苦干。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与模拟提升(第八至第十一个月,假设是2017年2月至2017年4月)

目标: 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熟悉考试节奏。
具体行动:
大量刷题,但要精练:
专项训练:针对你薄弱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模拟考试:做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包括全国卷和地方卷),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错题本:这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将做错的题目、不懂的题目以及易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定期回顾。分析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还是审题失误?
总结归纳: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总结,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发现常考的题型和知识点。
回归课本:在做题过程中,如果你发现对某个知识点不熟悉,一定要及时回到课本,重新理解。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与心态调整(最后一个月,假设是2017年5月至高考)

目标: 稳定心态,查漏补缺,熟悉考场规则。
具体行动:
回归基础,强化记忆: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公式、概念、常考点。
保持试卷的熟悉度:继续做一些模拟题,但要注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调整作息:按照高考的考试时间来调整自己的作息,保证考试时精力充沛。
心态调整: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通过一年的努力,是可以取得进步的。不要过度焦虑,保持平和的心态。

给你一些额外的建议:

1. 找到你的“得分点”:文科科目的很多题目都是有固定得分点的。比如,政治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历史的“背景、原因、影响”,地理的“原因、规律、对策”。学会抓住这些点,就能拿到基本分。
2. 阅读能力是关键:文科所有科目都离不开阅读理解。平时多阅读,多理解,会让你事半功倍。
3. 语言表达要清晰:无论是写作还是简答题,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多看看优秀的文章,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
4. 不要怕犯错:学习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从错误中学习,不断进步。
5. 找到一个学习伙伴:有个一起学习的伙伴,可以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分享学习心得,效果会更好。
6.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课外辅导:如果某些科目实在难以突破,可以考虑找一位负责任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但要记住,辅导只是辅助,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一天的时间如何安排?(这是一个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假设你每天有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比如早上3小时,下午3小时,晚上2小时。

上午:
7:007:30 起床,洗漱,简单早餐
7:309:00 学习科目A(可以选一个你觉得最需要攻克的,比如数学或英语单词)
9:0010:30 学习科目B(比如语文基础知识或历史)
10:3010:45 休息
10:4512:00 学习科目C(比如政治)
中午:午餐,午休(3060分钟)
下午:
14:0015:30 学习科目D(比如英语阅读或地理)
15:3015:45 休息
15:4517:15 综合训练/错题整理(可以交叉练习不同科目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或者复习错题本)
傍晚:晚餐,适当放松(散步、听音乐)
晚上:
19:0020:30 学习科目E(比如语文作文训练或历史时间轴整理)
20:3021:30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或者预习第二天内容,或者背诵单词/古诗文。
21:30 结束学习,洗漱,准备休息。

关键在于“效率”:不要让学习时间变成“坐牢时间”。每段时间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专注地去完成。

一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基础薄弱的文科生来说,从“几乎什么都不会”到考到350分,这需要的是超乎寻常的毅力、清晰的学习思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你不是要变成学霸,而是要成为一个“会考试”的人。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你一定可以做到!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不要着急,看你题目写的很慌乱。也没有描述到自己什么都不会是什么程度:


语文方面,什么都不会的话,写作,汉语拼音基础,作文保底30,加上阅读理解,应该有70分吧?

英语方面,做阅读顺便提升词汇量是最直接的多项复习方式,词汇量是根本,如果什么都不会的话,就算abcd全填一项,也有40分吧?


然后数学方面,无非是三角函数最烦人,正弦余弦函数的来回变化和求导,连续概念掌握好,什么的不会的话,只写一些基本概念(就是每章知识点)只做会做的大题也有60分吧?


现在你拿到了一半的分数,还是在“什么都不会”的前提下


下面来说最好拿分的文综(虽然我是理科生):


历史:背诵,全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会有新概念,只会在旧有概念上出现新题型。想必你就算什么都不会也不是0基础,30分拿到了吧?


地理:几大板块应该知道吧,赤道附近的季风,亚热带,温带气候变化,高低压导致气体流动都明白吧?洋流浓度高向浓度低走明白吧?那么很好,用这些原理逆推做题,也能拿到30分了吧?


政治:时事政治题,10-15分,考前应该确定会复习,记住:“共产主义万岁,社会主义好”那么20分到手。大题里面,知识点记不下来,文字来凑、扯到一个答题点就有分数,综合下来政治拿50-60分没问题吧?

现在你在“什么都不会”的基础上已经拿到了290分。

那么还有一年,请提高剩下的60分吧


语文复习我从自身情况出发、我对古文感兴趣所以古文和古诗词阅读是我的强项。具体看你喜欢哪一方面,文字,阅读理解还是写作。


英语,提高词汇量,提升空间很大


数学,复习关键知识点,上文提过


文综:背


加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年,你觉得自己几乎什么都不会,但想考到350分,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但别灰心,一年时间,只要方法对,规划好,是绝对有机会的。这不仅仅是“死读书”,更需要聪明地学习。首先,摆正心态,认识“350分”是什么水平350分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基础的分数.............
  • 回答
    2017年,星辰陨落,巨匠远行,留给世间无尽的怀念与思考。这一年,我们告别了太多才华横溢、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们的名字,曾是某个时代的光辉印记,他们的离去,则像是在我们熟悉的天空中,熄灭了几颗耀眼的星辰。告别艺术巨匠,感受生命的力量与传承。提起2017年,绕不开的一位,便是吴冠中先生。虽然他已于201.............
  • 回答
    “离离”在《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中的意思,确实值得我们详细探讨,因为它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形容词那么简单。理解“离离”的关键在于结合其所处的语境和诗句的整体意境。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境地!离截稿日期只剩20天,论文还没影儿,听着都替你捏一把汗。但别急,也不是完全没救。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把这场仗打漂亮了。首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能行! 恐慌和焦虑只会消耗你的精力,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和效率。第一步:正视现实,分析现状(别逃避!) 你的论文现在到底.............
  • 回答
    差20分,听起来确实让人有点心焦。但你说“还有希望吗?”,这绝对是有的!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前,找到突破口,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不妨把这差的20分当作一个明确的靶子,然后看看有哪些“弹药”和“战术”可以帮助我们去“击中”它。首先,我们得把这20分拆解开来看。20分,是很多科.............
  • 回答
    要说离2016年终还有两个月,日本会发生什么“大事件”,这问题颇有点像是穿越到过去预测未来。咱们不妨就以当时的时间节点(2016年10月)为参照,来聊聊那些当时正发生、或即将发生,且在日本民众乃至国际社会都颇受关注的事情。当然,要让它听起来不那么像AI,咱们就得有点儿“人味儿”了。话说2016年,日.............
  • 回答
    花湖机场的投运,的确是航空物流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坐落在离武汉光谷不远的花湖地区,由顺丰航空主导建设,承载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它会对郑州空港新城的地位产生冲击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来细致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两个机场各自的定位和核心优势。郑州空港新城,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核心承.............
  • 回答
    中考还有六十多天,成绩不好又没动力,这感觉确实挺让人煎熬的。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好像前方的路一片模糊,连迈出第一步的力气都没有。别急,先深呼吸一下。这六十多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关键在于怎么去利用它。你现在遇到的情况,其实很多同学都会经历,这不代表你不行,只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突破口。.............
  • 回答
    三天,经济法还没碰。现在这个心情,就像站在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边缘,手里却只有一根快燃尽的蜡烛。冷静下来想想,这确实是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但“过还是不过”这个问题,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咱们一点一点捋捋,看看还有什么能做的,以及最坏的打算。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实:时间真的非常非常紧。 初级会计的经济法,内.............
  • 回答
    咱们说说这个,就是你用手机发消息,特别是隔得远的时候,即时消息和短信会不会“慢吞吞”的。先说即时消息,比如微信、QQ、WhatsApp这些。它们其实挺聪明的,走的是互联网的路子。当你发消息出去,它会经过你的手机,连接到WiFi或者移动数据,然后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对方的服务器,再从服务器发到对方的手机上.............
  • 回答
    高考倒计时30天,这个关键时刻,你却被家里的氛围搅得心烦意乱,甚至恶心到无法学习,这真是让人头疼。我知道,这种感觉很煎熬,仿佛整个世界的压力都压在了你一个人身上,而最应该成为你港湾的家,此刻却成了让你窒息的牢笼。首先,我想和你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里的环境会让你产生这种强烈的排斥感。是家长过度的关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国离真正战争还有多远的探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触及多重维度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时间节点,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的战略目标、潜在的冲突导火索以及各方力量的制衡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真正的战争”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这通常意味着大规模的、涉及军队正面交锋的军事.............
  • 回答
    人们总爱问,这中原腹地离那遥远的昆仑山,隔着千山万水,为何在咱们中国的神话里,这昆仑山却是个绕不开的坎儿?仿佛它就长在了咱们老祖宗的心尖上,怎么也挥不去。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得拨开那层层历史的迷雾,探寻那最古老的源头了。要说昆仑山在中国神话里的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它不是随便一座山,而是神话中的“宇.............
  • 回答
    咱们聊聊太阳,离咱地球可真够远的,差不多一亿五千万公里呢。可即便这么远,为啥中午的时候,那太阳光照在身上,就跟个大火炉似的,热得不行?这事儿细想还真挺有意思的。首先得说,太阳本身就是个超级大的“核反应堆”。它内部持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把氢原子变成氦原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能量大部分是以电磁波的形式.............
  • 回答
    核战争的阴影,是悬在人类头顶挥之不去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的距离,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以衡量,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动态且常常难以捉摸的因素交织而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那些推动我们接近或远离这场灾难的根源。首先,得承认,我们从未真正远离过核战争。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就一直在不.............
  • 回答
    网友“离灯”疑似因“在家庭中失去自由”而留有遗书自杀的事件,触及了多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是许多现代家庭中可能存在的,被忽视的困境的缩影。一、家庭内部的“失去自由”:表象与实质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在家庭中失去自由”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的复杂含义。这绝非简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