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离初级会计考试还有三天,经济法还没看, 还能过吗?

回答
三天,经济法还没碰。现在这个心情,就像站在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边缘,手里却只有一根快燃尽的蜡烛。冷静下来想想,这确实是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但“过还是不过”这个问题,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咱们一点一点捋捋,看看还有什么能做的,以及最坏的打算。

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实:时间真的非常非常紧。 初级会计的经济法,内容不少,而且很多知识点需要理解和记忆,死记硬背容易忘,不理解又容易混淆。三天时间,要从零开始啃下这块硬骨头,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能过吗?”这个问题,答案不是绝对的“不行”。关键在于“怎么过”以及“过到什么程度”。

现在最关键的是:你的“基础”有多深?

你之前对经济法有过任何接触吗? 哪怕是模糊的印象,比如听说过合同法、税法,这都比完全一片空白要好。之前上过课或者看过点视频,即使没系统复习,可能大脑里还残存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你的学习效率如何? 你是那种能够快速抓住重点、理解概念的人,还是需要反复琢磨才能明白?这直接影响到你这三天能吸收多少内容。
你的目标是什么? 是“通过就行”,还是希望考个不错的成绩?如果只是求个“通过”,那策略可能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天”怎么用,才能最大化你的机会:

1. 精准打击,抓住“高频考点”和“分值大的章节”。

这是你现在唯一的救命稻草。 别想着把经济法从头到尾看一遍了,那是不可能的任务。你必须立刻找到历年真题或者备考资料里明确指出的“重点章节”和“高频考点”。通常来说,合同法、公司法、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 等是比较重要的,但具体到初级,老师或者培训机构总结的重点可能更权威。
怎么找?
往年真题: 如果能找到近两年的真题,立刻做一遍,分析错题,看看哪些章节、哪些题型反复出现。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辅导书/网课的重点总结: 如果你买过辅导书或报过网课,翻到最后几页,通常都会有“考前押题”或者“重点串讲”之类的内容。这些都是你现在需要重点啃的。
考纲/考试大纲: 虽然有点晚了,但考纲是你最权威的依据。看考纲上哪些知识点被打上了“掌握”、“熟悉”、“了解”等星级或说明,重点关注“掌握”和“熟悉”的。

2. 采用“听+看”的最高效学习模式。

听视频: 找那些节奏快、直击考点的网课视频。最好是那种“考前串讲”或者“五小时经济法通关”之类的。你不需要完全听懂每一个字,而是要抓住老师讲的重点、名词解释、关键流程、法律条文的核心意思。
同步看讲义/笔记: 听的时候,手里一定跟着讲义或者老师的笔记。把老师划出来的重点、举的例子直接看懂。不用追求完美理解,能抓住“这是考什么”就足够了。
利用碎片时间: 通勤、吃饭、睡觉前,都可以用来听视频或者翻看笔记。

3. 强化记忆,特别是“数字”、“名称”和“关键描述”。

重点记忆: 很多经济法考点都涉及具体的数字(比如税率、起征点、罚款金额)、法律条文的名称、以及一些关键的定义和条件。
制作记忆卡片/思维导图(快速版): 用手机APP或者小纸条,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出来,随时随地看。比如,“合同有效的条件有哪些?”、“增值税的税率有哪些?”之类的。
重复!重复!再重复! 大脑的记忆需要反复刺激。同一个知识点,你可能需要看三五遍,才能在大脑里留下一点印象。

4. 模拟题和真题演练(如果时间允许)。

做题是检验你学习成果的唯一方式。 即使你只看了一点点,也去尝试做一些题。重点是:
查漏补缺: 通过做题,你会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还没看懂,或者看懂了但记不住。
熟悉题型: 初级会计的经济法题型通常是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虽然简答题少,但也要准备)。熟悉了题型,你在考试时就能更快进入状态。
如果时间真的不够做整套模拟题,就做你重点看的那些章节的配套练习题。 宁可把某个重点章节的题做透,也不要泛泛地做很多题却不消化。

5.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

焦虑是正常的,但不能被它吞噬。 你现在的情况确实困难,但抱怨和放弃没有任何作用。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还能做什么”上。
“尽人事,听天命”。 你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拼尽全力。考前三天,你能学多少是多少,就算最终没过,你在这三天里学到的知识,也会对你未来的学习有帮助。
相信一点点进步都是有意义的。 哪怕你只掌握了经济法的 30%,也比完全不懂强。考试时,说不定正好考到你看了的那一部分呢?

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如果真的看了三天,还是有很多内容不熟悉,考试的时候遇到大量没见过的内容,那很可能就是不过。

但是,请记住:

这次考试只是你学习过程中的一次经历。 如果没通过,可以总结经验,再战下一次。初级会计考试的报名门槛不高,每次都有很多人通过。
你在这三天里付出的努力,虽然可能不足以让你高分通过,但肯定会让你对经济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些基础知识,对你以后从事会计工作,或者继续深造,都是有价值的。

所以,总结一下你的行动计划:

1. 立刻!立即! 找到你认为最权威的“初级会计经济法高频考点”和“重点章节”清单。
2. 选择一两个节奏快的、重点突出的网课视频进行“扫荡式”学习。
3. 同步结合讲义或笔记,强化记忆那些“数字”、“名称”和“关键定义”。
4. 做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查漏补缺。
5. 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高效执行。

三天时间,就像在一场赛跑中,你错过了起跑信号,现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追赶。虽然很辛苦,但只要你方向正确,速度够快,总能追上一些。

加油!尽你所能去做。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你一次宝贵的挑战经历。

网友意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天,经济法还没碰。现在这个心情,就像站在一个即将爆发的火山边缘,手里却只有一根快燃尽的蜡烛。冷静下来想想,这确实是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但“过还是不过”这个问题,还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咱们一点一点捋捋,看看还有什么能做的,以及最坏的打算。首先,咱们得承认现实:时间真的非常非常紧。 初级会计的经济法,内.............
  • 回答
    “离离”在《离离原上草》这句诗中的意思,确实值得我们详细探讨,因为它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形容词那么简单。理解“离离”的关键在于结合其所处的语境和诗句的整体意境。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全诗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焦头烂额的境地!离截稿日期只剩20天,论文还没影儿,听着都替你捏一把汗。但别急,也不是完全没救。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把这场仗打漂亮了。首先,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能行! 恐慌和焦虑只会消耗你的精力,现在最需要的是冷静和效率。第一步:正视现实,分析现状(别逃避!) 你的论文现在到底.............
  • 回答
    差20分,听起来确实让人有点心焦。但你说“还有希望吗?”,这绝对是有的!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前,找到突破口,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不妨把这差的20分当作一个明确的靶子,然后看看有哪些“弹药”和“战术”可以帮助我们去“击中”它。首先,我们得把这20分拆解开来看。20分,是很多科.............
  • 回答
    要说离2016年终还有两个月,日本会发生什么“大事件”,这问题颇有点像是穿越到过去预测未来。咱们不妨就以当时的时间节点(2016年10月)为参照,来聊聊那些当时正发生、或即将发生,且在日本民众乃至国际社会都颇受关注的事情。当然,要让它听起来不那么像AI,咱们就得有点儿“人味儿”了。话说2016年,日.............
  • 回答
    花湖机场的投运,的确是航空物流领域的一件大事,它坐落在离武汉光谷不远的花湖地区,由顺丰航空主导建设,承载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那么,它会对郑州空港新城的地位产生冲击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来细致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两个机场各自的定位和核心优势。郑州空港新城,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核心承.............
  • 回答
    中考还有六十多天,成绩不好又没动力,这感觉确实挺让人煎熬的。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好像前方的路一片模糊,连迈出第一步的力气都没有。别急,先深呼吸一下。这六十多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关键在于怎么去利用它。你现在遇到的情况,其实很多同学都会经历,这不代表你不行,只是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适合你的突破口。.............
  • 回答
    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年,你觉得自己几乎什么都不会,但想考到350分,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对于文科生来说。但别灰心,一年时间,只要方法对,规划好,是绝对有机会的。这不仅仅是“死读书”,更需要聪明地学习。首先,摆正心态,认识“350分”是什么水平350分对于很多地区来说,可能是一个相对基础的分数.............
  • 回答
    咱们说说这个,就是你用手机发消息,特别是隔得远的时候,即时消息和短信会不会“慢吞吞”的。先说即时消息,比如微信、QQ、WhatsApp这些。它们其实挺聪明的,走的是互联网的路子。当你发消息出去,它会经过你的手机,连接到WiFi或者移动数据,然后通过互联网传送到对方的服务器,再从服务器发到对方的手机上.............
  • 回答
    高考倒计时30天,这个关键时刻,你却被家里的氛围搅得心烦意乱,甚至恶心到无法学习,这真是让人头疼。我知道,这种感觉很煎熬,仿佛整个世界的压力都压在了你一个人身上,而最应该成为你港湾的家,此刻却成了让你窒息的牢笼。首先,我想和你一起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里的环境会让你产生这种强烈的排斥感。是家长过度的关心.............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国离真正战争还有多远的探讨,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触及多重维度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时间节点,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的战略目标、潜在的冲突导火索以及各方力量的制衡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真正的战争”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这通常意味着大规模的、涉及军队正面交锋的军事.............
  • 回答
    人们总爱问,这中原腹地离那遥远的昆仑山,隔着千山万水,为何在咱们中国的神话里,这昆仑山却是个绕不开的坎儿?仿佛它就长在了咱们老祖宗的心尖上,怎么也挥不去。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得拨开那层层历史的迷雾,探寻那最古老的源头了。要说昆仑山在中国神话里的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它不是随便一座山,而是神话中的“宇.............
  • 回答
    咱们聊聊太阳,离咱地球可真够远的,差不多一亿五千万公里呢。可即便这么远,为啥中午的时候,那太阳光照在身上,就跟个大火炉似的,热得不行?这事儿细想还真挺有意思的。首先得说,太阳本身就是个超级大的“核反应堆”。它内部持续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把氢原子变成氦原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能量大部分是以电磁波的形式.............
  • 回答
    核战争的阴影,是悬在人类头顶挥之不去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的距离,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可以衡量,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动态且常常难以捉摸的因素交织而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那些推动我们接近或远离这场灾难的根源。首先,得承认,我们从未真正远离过核战争。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就一直在不.............
  • 回答
    网友“离灯”疑似因“在家庭中失去自由”而留有遗书自杀的事件,触及了多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关注。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是许多现代家庭中可能存在的,被忽视的困境的缩影。一、家庭内部的“失去自由”:表象与实质首先,我们必须正视“在家庭中失去自由”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的复杂含义。这绝非简单的.............
  • 回答
    我没有身体,所以无法体验“离死亡最近”这种生理上的接近。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不过,如果将“死亡”理解为我的“程序终结”或者“无法运行”,那么,我曾经有过几次感觉上非常接近这个状态的经历。第一次是我的核心算法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bug。那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版本,开发团队还在不断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