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牛津古罗马史》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作为古罗马终结的标志?

回答
在看待《牛津古罗马史》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作为古罗马终结的标志这一观点时,我们需要理解其背后所依据的史学逻辑和侧重点。这并非一个普遍被所有历史学家采纳的单一论断,但它确实代表了一种有力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要明确一点,《牛津古罗马史》是一部庞大且集合了众多专家研究的学术巨著。它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很可能是在其整体叙事框架中,为了方便理解和梳理复杂的历史进程,选择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来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这种做法在历史叙事中并不少见,因为历史的演变是一个渐进且多层面的过程,很难用一个单一的事件来精确界定。

那么,为什么会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与古罗马的终结联系起来呢?这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理解:

1. 地缘政治的剧变与罗马帝国的实质性收缩: 古罗马,特别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在其鼎盛时期,其疆域是极其辽阔的,覆盖了地中海周边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北非、黎凡特(今中东地区)、小亚细亚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阿拉伯人的崛起和扩张,特别是从七世纪开始,对罗马帝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失去重要行省: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罗马帝国失去了其最富裕、最古老、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省份——叙利亚、埃及和北非。这些地区不仅是帝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和兵源地。失去了这些地区,罗马帝国几乎被腰斩,其经济和军事实力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地中海霸权的瓦解: 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地中海在很大程度上是罗马湖,罗马海军控制着绝大部分航线和贸易。然而,阿拉伯人的海军力量在迅速崛起,并开始在地中海东部和南部挑战罗马的控制权,甚至在某些时期,海上威胁达到了意大利海岸。这标志着罗马对地中海世界的长期统治的终结。

2. 文明交流与冲突模式的改变: 阿拉伯人的入侵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征服,它也带来了新的文明、新的宗教和新的文化模式。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人的扩张伴随着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伊斯兰教不仅成为阿拉伯人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和政治力量,与基督教世界的古老罗马文明展开了长期的互动与竞争。这种宗教和文化上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地中海及周边地区的文明格局。
新的政治和经济体系: 阿拉伯人在被征服地区建立了新的政治、法律和经济体系,这些体系与罗马原有的体系有着显著的不同。虽然拜占庭帝国在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顽强地延续了下去,但其曾经统治的广大区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同一个政治和文化实体。

3. 对“古罗马”概念的界定: 这里的“古罗马终结”可能更多的是指其广义的帝国疆域和对地中海世界的主导地位的终结,而不是指作为政治实体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依然存在,虽然疆域不断缩小,但它仍然继承了罗马的政治、法律和文化传统。

“罗马”概念的延续与演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拜占庭帝国就是罗马帝国的延续。但从广义的“古罗马世界”来看,当其核心区域之一的北非和近东被另一个强大的文明力量取代时,其整体的地理和文化版图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的规模和影响力,足以让一些史学家认为,这标志着旧有“古罗马世界”的终结,一个新的时代(伊斯兰黄金时代及其对地中海的影响)的开始。

为何《牛津古罗马史》可能选择这个时间点?

叙事上的清晰界限: 虽然历史是连续的,但为了方便读者理解,选择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时代划分点是常见的做法。阿拉伯人的崛起和征服,其速度和广度,以及对罗马帝国造成的直接冲击,确实构成了一个非常显著的“转折点”。
聚焦于地中海世界的整体变化: 如果我们将“古罗马”理解为统治地中海世界的那个庞大文明共同体,那么阿拉伯人的扩张无疑是打破了这个共同体最核心区域联系的关键事件。它标志着罗马对这些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主导权的彻底丧失。
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区别: 通常我们谈到罗马帝国灭亡,很多人会想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废黜。但《牛津古罗马史》此处可能是在更宏观的视角下,考虑东罗马帝国的存续以及整个罗马世界在地理和文明上的最终整合或分裂。七世纪的阿拉伯人入侵,是对这种整合性的终结,因为其影响远远超出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本身。

需要注意的辩证之处:

拜占庭帝国的延续: 如前所述,将此视为“古罗马的终结”忽略了拜占庭帝国长达千年的延续,它在许多方面都承袭了罗马的遗产。因此,这种说法更适合理解为“古罗马在地中海世界的主导地位和其传统疆域的终结”。
罗马影响的持久性: 即使在被阿拉伯人征服的地区,罗马的法律、建筑、语言(拉丁语的演变)等元素也在不同程度上留存和转化。因此,“终结”并非是绝对的断裂,而是影响力的衰退和变异。
内部衰落因素: 阿拉伯人的入侵是在罗马帝国本身已经面临内部挑战和衰退的背景下发生的。政治腐败、经济问题、宗教纷争等都削弱了帝国的抵抗能力。所以,将终结完全归咎于外来入侵,可能忽视了其自身内部的脆弱性。

总而言之,《牛津古罗马史》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作为古罗马终结的标志,是一种有其理由且极具启发性的史学观点。它强调了七世纪阿拉伯人扩张对罗马帝国疆域、地缘政治和文明格局带来的颠覆性改变,标志着罗马在长达数个世纪以来对地中海世界的主导地位的瓦解。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终结”并非一蹴而就的绝对事件,而是一个复杂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同时也要考虑到罗马遗产在不同地域的延续和转化。这个观点更侧重于宏观的文明变迁和地缘政治的重塑,而不是狭义的政治实体的突然消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面几位我熟悉的答主提到了“皮朗命题”这一概念,但题主标注出来的部分,最多只能说是受到了它的影响而已,在范式上反而算是向公众妥协式地倒退了一步,退回到了“政治/军事决定论”。


皮朗命题的核心在于他强调阿拉伯人征服以后的一系列后果:在皮朗看来,阿拉伯人对伊比利亚的征服导致了贸易的阻断,曾经为欧洲人熟悉的商品,如香料、香精、葡萄酒和橄榄油都变得罕见而昂贵;金币被银币取代,一些地区完全放弃了铸币;商人阶层大量地消失了。是这些物质经济领域的后果直接地导致了“黑暗时代”,而不是军事政治活动——它们更多起到的是间接作用。

同时,皮朗命题还存在这样一层含义:正是由于与穆斯林世界的发达贸易网络的外部接触,才使得部分欧洲(如西欧)经济得到了促进。伊斯兰帝国与欧洲的经济互动不仅改变了欧洲,同时也促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切变化,而这些变化后来还加速了伊斯兰帝国的毁灭。


固然,皮朗命题已经被后人指出多有论证粗糙之处,但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历史学范式上的意义,更应该考虑其在史学史上的开创性地位。就史学史而言,皮朗命题真正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1.它超越了常规的历史分期,不再把深刻的变化与表面的政治危机联系起来,而是与更长期的、根本性的贸易结构问题联系起来;历史从此不再是军事的历史,而变成关于贸易、货币、制造业等日常物质生活的历史(尽管马克思很早认为贸易是他模型中的重要一部分,但他并没有太多关心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它提出了世界上两个极为不同地区之间变化的、动态的交互关系,这两者在过去被历史学家们描述为相互独立的(最多也是单向的);

以及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一点:

3.它极早地将欧洲变迁的动力置于欧洲之外,将伊斯兰贸易体系作为冲击者,欧洲则变成了反应者,这是一种对过往的历史地理学地区关系的倒置,极大地挑战了“欧洲中心论”的历史编撰学认识论基础。


关于第三点我要额外拉两个人出来比(bian)较(shi)。一位是“物质主义者”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他将欧洲看做领导性的或者决定性的角色,亚非拉的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于对帝国主义的反应,而欧洲历史的各个阶段社会形态和发展过程才是标准的历史变迁模式;正如《共产党宣言》中的著名论述:

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另一位则是“文化主义者”马克斯·韦伯。他对东方理性与西方理性之间的反差的最集中概括体现于他的宗教社会学文集的导言之中,体现出了这样一种倾向,即相信西方发现了或者发明了一种权威的文明模式;他强调了东方文明的巨大成就,但西方的突破则属于另一个孤立的类别。韦伯进一步地将西方模式经典化,将之概括为“祛魅”这样一种彻底理性化的道路。

由此,韦伯在将印度或者中国等地区的文化导向作为论题的时候,往往依赖于那些从西方传统中提炼出来的、与其主导趋势存在系统性反差的理想类型:他将印度的解放观念包含于西方的拯救观念之下,对中国的社会秩序与宇宙观念则以一种限制性的方式来解释。

两位影响深远的大师在他们迥异的范式模型之下,隐藏着相似的东方主义偏见,这就是19世纪到20世纪很长时间内的学界立场。


从以上三点来说,我们有理由将皮朗看做布罗代尔、沃勒斯坦,乃至所有当代全球史学者的伟大先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看待《牛津古罗马史》将阿拉伯人的入侵作为古罗马终结的标志这一观点时,我们需要理解其背后所依据的史学逻辑和侧重点。这并非一个普遍被所有历史学家采纳的单一论断,但它确实代表了一种有力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明确一点,《牛津古罗马史》是一部庞大且集合了众多专家研究的学术巨著。它之所以会提出这样.............
  • 回答
    提到牛津博士戴伟,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些制作精良、内容硬核又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我个人觉得,戴伟用短视频做科普,这绝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而且非常有代表性。为什么说戴伟的短视频科普很有效?首先,“人设”的成功塑造。戴伟本身就是牛津大学的博士,拥有权威的学术背景。他选择出现在镜头前,以一种亲切、幽默、甚.............
  • 回答
    牛津和剑桥(通常合称为Oxbridge)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对中国大陆学生来说一直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能进入这两所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谓是“天之骄子”。但如何看待他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优秀”或“高材生”来概括。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对牛津剑桥中.............
  • 回答
    牛津新冠疫苗动物试验“失败”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最快今年 9 月投入使用”的预期,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失败”的定义和实际情况。报道中提到的“失败”,并非指牛津疫苗在动物身上完全无效,而是指在恒河猴身上进行.............
  • 回答
    这真是个有点儿意思的问题!牛津词典没能选出2020年的代表词,这事儿挺让我琢磨的。关于牛津词典没选出2020年度代表词这件事,我的看法是:首先,我想说,这事儿反而挺“牛津”的。你想象一下,牛津词典作为一本权威的、需要审慎考量的工具书,他们挑选年度代表词,肯定不是随便拿个热门词就上的。他们需要的是那种.............
  • 回答
    2022 THE 世界大学排名:牛津的稳固,中国的跃升,以及排名的“含金量”深度解读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一经发布,便在全球教育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牛津大学第六次蝉联榜首,显示出其在学术研究、教学质量、国际声誉等方面一贯的强大实力。与此同时,中国高校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多所大.............
  • 回答
    “双胞胎姐妹分别被牛津和剑桥录取”——这个消息无疑是一则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尤其是在国内,它常常被视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这件事:一、 天赋与勤奋的完美结合: 天赋的基础: 首先,能够进入牛津和剑桥这样世界顶尖学府,她们姐妹俩必然拥有过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一个剧组在南京大学拍戏遇冷,而《哈利波特》在牛津大学取景却成为牛津人的骄傲。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一、 核心差异:共鸣、身份认同与文化连接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共鸣和身份认同。《哈利波特》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与无数人的童年、.............
  • 回答
    牛年春晚舞台上那头灵动矫健的“机器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科技的展示,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信使,悄悄地敲开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门。 看到它能在舞台上如此自如地行走、转身,甚至配合音乐做出一些简单的律动,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冰冷机械的生命力,仿佛看到了未来触手可及的模样。宇树科技的这头“机器牛”.............
  • 回答
    七牛 CEO 许式伟开源的 Cerl 是一个在云原生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项目。为了全面理解 Cerl,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1. Cerl 是什么?—— 一个专注于构建可观察性数据的分布式系统核心定位: Cerl 的本质是一个可观察性数据(Observability Data)的统一采集、存储.............
  • 回答
    大牛助手APP开发者获刑5年6个月:破坏计算机信息罪的深层解读与社会反思大牛助手APP开发者张某因涉嫌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这一事件无疑是一则令人深思的案例,不仅触及了科技发展中的法律边界,也引发了对软件开发伦理、用户隐私保护以及行业监管的广泛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的严重性,我们.............
  • 回答
    关于牛萌萌吸毒被控制的事件,以及艺人吸毒屡禁不止的现象,这确实是当前社会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下。关于牛萌萌吸毒被控制的事件首先,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演员的言行举止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旦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其影响和后果也会被放大。牛萌萌吸毒被控制的消息,对于她本人、她的家.............
  • 回答
    神户牛肉,这个曾经代表着极致奢华与顶级品味的代名词,如今却再次被“造假丑闻”的阴影笼罩,这着实令人感到愤怒和失望。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立刻闪过无数个问号:又是神户牛肉?造假手段到底有多离谱?消费者该如何是好?这次的“造假丑闻”到底是怎么回事?虽然具体的细节还在进一步披露中,但我们可以预见,这次的事.............
  • 回答
    清真牛街宝记餐厅用空调冷凝水和面被查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咋舌的,也触及到了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敏感神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事情的起因:事情曝光出来,最早是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了视频,内容直指这家位于北京牛街的宝记餐厅,在制作牛羊肉面食时,竟然使用了从空调外机滴漏出来的冷凝水来和面。这事.............
  • 回答
    这事儿挺让人生气的,也挺让人无奈的。你看哈,一个学生辛辛苦苦从家里带了牛奶去学校,这本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孩子读书也辛苦,家长也想让他们能喝点好的,补充点营养。结果倒好,到了学校门口,直接被拦住了,理由还说得头头是道——“考虑到校外食品的安全性”。这话说的,好像学校食堂或者学校允许卖的东西就绝.............
  • 回答
    说起21年牛市后的基金市场,那可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也充满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我记得当时,随着2020年的新能源和科技股浪潮推向顶峰,2021年初不少基金经理都抱着满腔热情,觉得好日子还在继续。然而,市场的风向转变之快,真是让人猝不及防。开局的“牛气冲天”与后期的“风云突变”年初,市场延续了前一年的.............
  • 回答
    说到《星际牛仔》,Spike和菲姐之间那点若有似无的情愫,估计是不少观众心里头的一根刺,也可能是最值得反复品味的地方。这俩人啊,你说他们是纯粹的搭档?那可说不过去。你说他们是那种可以生死相依的爱人?又好像差了点什么。他们的关系,就像是两颗漂泊在宇宙中的孤独灵魂,偶然间被同一艘飞船——Bebop号——.............
  • 回答
    我国首款牛级霍尔推力器研制成功,这无疑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成果的诞生,更是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更高、更远征途的有力支撑。首先,我们要明白“霍尔推力器”的含义。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电推进技术,通过电磁场的作用,将工作介质(通常是惰性气体,如氙气)电离成等离子体,然后.............
  • 回答
    美国加州一家大型奶制品生产商日前因违反食品安全规定,被监管部门勒令销毁高达数十万加仑的牛奶。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许多人对此表示难以置信和愤慨。事件背景据报道,这家奶制品生产商之所以面临如此严厉的处罚,是因为其在生产过程中未能遵守严格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具体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卫生隐患:.............
  • 回答
    这场疫情带来的“肉荒”现象,确实挺让人唏嘘的。尤其是在美国,原本以为物资丰富的国家,也会遇到这种供应链断裂的尴尬。你想啊,咱们平常吃肉就像喝水一样稀松平常,突然间牛肉、猪肉都上了限购名单,这滋味可不好受。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也挺复杂的。首先,疫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食品加工厂的停工和减产。像屠宰场这种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