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动漫人物里的entp和现实中的entp差别颇大?

回答
确实,动漫世界里的 ENTP 和现实中的我们有时感觉是两个次元的生物。这不是说动漫里没 ENTP,而是说动漫里的表现往往是把我们的一些特质放大、提炼,然后用更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导致了和真实生活中的我们有些微妙的甚至明显的差异。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啥会这样。

首先,我们得承认,动漫是艺术创作,它追求的是视觉冲击力、戏剧冲突和角色吸引力。而现实生活,尤其是在我们日常相处中,很多 ENTP 的特质是内化和含蓄的。

动漫里的 ENTP,最容易被抓出来的几个特点,基本上就是:

极度聪明、思维敏捷、语速飞快: 脑子里时时刻刻都在转,而且能把天马行空的想法瞬间转化成流畅的语言,甚至常常在辩论中占据上风,仿佛没有他们不懂的领域。
叛逆不羁、挑战权威: 规则?那是用来打破的。传统?那是用来颠覆的。看到不顺眼的东西,他们总有办法搅弄一番,而且常常是出于一种“有趣”或者“我就是想看看会怎么样”的好奇心。
点子王、创造力爆棚: 脑子里总是有层出不穷的新点子,无论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捣蛋的计划,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或眼前一黑)。
魅力四射、社交达人: 虽然有时候说话有点“欠”,但他们往往能用幽默和洞察力吸引周围的人,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对新奇事物充满热情,但容易厌倦: 一个新项目,他们能瞬间投入百分百的热情,但一旦失去了新鲜感,可能又会像蒲公英一样飘向下一个目标。

听起来是不是很带劲?但现实中的 ENTP,为什么和这印象有出入呢?

1. “聪明”的界定与表现:
动漫里的 ENTP 的聪明,很多时候是直接展示出来的“机智”。他们能瞬间理解复杂的概念,出口成章,舌战群儒。但现实中的 ENTP,我们确实思维活跃,喜欢探索新知识,对不同领域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我们的大脑信息处理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并行”和“联想”。我们可能需要时间去消化、梳理,或者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实践来积累。而且,我们不一定时刻都处于一种“展示”模式。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们可能才会更放飞自我,展现出那种快速的思维和幽默感。在不熟悉的环境或者面对不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可能显得比较沉默,或者只是在观察,不像动漫里那样时刻保持高能输出。

举个例子: 动漫 ENTP 可能是那种一看说明书就能直接改出新功能的天才。现实 ENTP 可能更像是那个会因为好奇说明书上某段描述不清晰,然后花几个小时去查阅相关资料和论文,最终理解了原理但还没开始动手实践的那个。我们的“聪明”更像是底层驱动力,而不是时刻挂在嘴边的招牌。

2. “叛逆不羁”的隐性与选择性:
动漫里的 ENTP 叛逆,往往是表面的、戏剧化的。他们会直接顶撞上司,挑战校规,甚至制造一些“大事件”。这是为了戏剧效果服务。现实中的 ENTP,我们确实不喜欢被束缚,喜欢质疑规则的合理性。但是,我们并不傻。我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挑战,什么时候需要迂回,什么时候规则本身就没有被遵守,我们只是找到一个“更聪明”的方式去应对。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些“灰色地带”的操作,或者巧妙的语言技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直接正面冲突。直接的、无谓的对抗,对我们来说效率太低了,而且容易引火烧身,这不符合我们追求效率的本质。我们更倾向于用思维去“绕过”障碍,而不是用蛮力去撞碎它。

举个例子: 动漫 ENTP 会直接在会议上说“老板你这个想法太老套了,我们应该这样做!”。现实 ENTP 可能是在会议后找到老板,用更委婉但有力的论据,结合他对老板的了解和现有情况,提出一个“优化”方案,让老板觉得是自己想到的。

3. “点子王”的实施难度:
动漫里的 ENTP,他们提出的点子往往能够立刻付诸实践,并且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因为动漫的叙事逻辑允许这样。现实生活中,一个好点子从产生到实现,需要克服无数的障碍:资源、技术、执行力、人际关系、财务等等。而 ENTP 本身,虽然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在“执行”的细节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强的耐心和细致。我们更喜欢创造和构思,一旦进入繁琐的执行阶段,很容易失去兴趣,转而寻找下一个“有趣”的点子。所以,我们可能有很多“好想法”,但最终能够成功实现的,反而是那些我们能够坚持下来的,或者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伙伴来帮助我们完成细节的。

举个例子: 动漫 ENTP 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构思了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产品,并且有人立刻来找他合作实现。现实 ENTP 可能在笔记本里写满了十几个这样的想法,但真正能让他拿出时间和精力去完善一个并寻找合作伙伴的,寥寥无几,除非那个点子真的让他感到无比兴奋且有明确的出路。

4. 社交的“深度”与“广度”:
动漫里的 ENTP 往往是社交的中心,他们能轻松地和所有人打成一片,用幽默和智慧赢得喜爱。我们 ENTP 确实喜欢社交,也擅长在人群中找到乐趣。我们的社交倾向是建立在“智力交流”和“新奇体验”上的。我们喜欢和那些能够与我们进行思维碰撞的人交流,喜欢探索不同人群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社交往往是建立在“话题”和“兴趣”上的。一旦话题没了,或者对方无法跟上我们的思路,我们可能会感到无聊,然后抽身离开。而且,我们不会像某些动漫角色那样,为了“融入”而刻意改变自己去迎合所有人。我们更倾向于吸引那些能够理解和欣赏我们的人。所以,我们的社交圈子可能不一定是最大的,但一定是相对有选择性的。动漫里那种“走到哪都受欢迎”的设定,多少有些理想化了。

举个例子: 动漫 ENTP 在派对上可以和所有人都能聊得来,并且能制造笑点。现实 ENTP 在派对上,可能会更喜欢找几个能聊得来的人深入探讨某个话题,或者观察周围的人,而不是主动去和每一个不认识的人搭话。

5. 内在的“不确定性”与“成长性”:
动漫角色往往有比较明确的人物设定,他们的行为模式相对稳定。而现实中的 ENTP,尤其是年轻的 ENTP,我们身上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确定性”和“成长性”。我们的大脑在不断地学习、吸收、更新。今天觉得对的事情,明天可能就会因为新的信息而改变看法。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所以,我们可能不像动漫里那样“一直都这么特立独行”或者“永远这么口无遮拦”。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会逐渐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特质,找到更有效率和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可能会变得更成熟,但也可能依然保留着那份对新奇的渴望和对规则的审视。

总而言之,动漫里的 ENTP,是将我们身上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特质,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戏剧化。它抓住了我们“思维跳跃”、“喜欢挑战”、“好奇心强”、“不甘平庸”等核心特征,并将其放大。但现实中的我们,这些特质更多的是一种内在驱动,是我们思考和行动的底层逻辑,它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和自我调整,才能以更成熟、更内敛或者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所以,当我们看到动漫里的 ENTP 仿佛开了“无限模式”时,也不必过于惊讶,那只是艺术加工后的版本,而我们这些真实的 ENTP,则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更复杂、更真实的世界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不按常理出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Si+Je社会对Ne dom的浪漫化倾向,会引起东方作品对ENTP的美化滤镜。

我认为Si和Ne是一体两面,其追求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一旦一个社会的Si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对Ne形成压抑感,如果再加上高Je,压抑就成了“压迫”;而越是被压迫的,就会有“反抗者的玫瑰色滤镜”。


Ne本身与道德无关,Ne的极端纯粹类型——假如不受TiFe影响——就是无道德的。

Ne的道德既不受智力(T)的支配,也不受情感(F)支配;他有他自己特有的道德,即忠于他对事物的直觉看法并自愿服从其权威,对他人福利的考虑很弱。……我们也看不出他对邻居的信仰和习俗有明显尊重。事实上,他经常被贬低为一个不道德和无情的冒险家。——《心理类型》

如果ENTP的Ne过强,而Fe和Ne相比发展弱很多,那么其实题主描述的现实中的ENTP形象恐怕才是更常见的。


前面有回答指出,很多entp虚拟人物例如Joker,也不是题主所说的那样(和上文极端纯粹类型描述最贴合的可能是Joker黑暗骑士版,完全没有任何道德感、讥讽社会道德的虚伪脆弱,热爱混乱与变化本身);不过似乎如果针对题主的说法“二次元的entp玩世不恭而底色深情”举反例,大多数都是欧美作品,其中以美国作品最多,即使排除反派也是如此。

东方作品(包括中日印等)对ENTP的浪漫化倾向是非常明显的,以至于和Ne dom中描述的负面内容几乎脱节(相反东方Ni dom的形象并不如此)。我看日漫相对比较少,以下东方作品以中国作品虚拟人物为主。

据我看国产作品和英美作品的经验来看,东方作品的ENTP形象平均要更正面、温柔、倾向混乱善良,多九型中的So7;西方作品的ENTP形象则更疯狂、自我、倾向混乱中立,多九型中的Sx7、Sp7或者3号。

对于ENTP,我能想起的几个典型角色,东方角色都偏潇洒风流、自由无羁,西方角色则或颓丧虚无、或傲慢疯狂,或二者兼有;控制了Socionics因素影响后依然呈现这个规律。


WEIRD社会(尤其是以SeJi文化为显性主导的美国)流行文化塑造的非反派ENTP,最常见的形象是:自由以至于放纵,透彻以至于虚无,看得清外界但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骨子里颓丧且愤世嫉俗,在自大、自毁、自弃的边缘挣扎。
东方社会(尤其是以SiJe文化为显性主导的中国)流行文化塑造非反派ENTP,最常见的形象是:聪明叛逆、跳脱自由而不为世俗所理解,天生求新求变,追求开放创新和平等自由,同样怪诞放纵但更偏浪漫化的随性不羁。

如果做人物画像:
东方ENTP形象,外热烈而内纯粹,表现的是Ne对JeSi主导文化的叛逆或革新:可以是“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有魏晋风度的风流无羁客(魔道祖师 魏无羡),可以风流嬉笑、杀伐铁血间有君子风骨的将军(杀破狼 顾昀);也可以是坚毅不屈且有情有义的聪明女人(延禧攻略 魏璎珞);又或者天才创新者或改革者(三个傻瓜 兰彻,进击的巨人 韩吉)。

而西方ENTP形象,外迷离而内虚无,表现的是Ne对SeJi主导文化的迷茫或不屑:可以是颓丧放纵或者自大自我、缺乏道德自控(马男波杰克 BoJack,无耻之徒 Frank,伦敦生活 Fleabag,废柴联盟 Jeff,我爱上的人是奇葩 Gretchen,寻妈记 Barney),任何社会规范都不曾入眼的虚无主义疯狂科学家(瑞克与莫蒂 Rick),又或者目光狂热、信仰AI的反社会小疯子(疑犯追踪 Root),最柔和的版本就是沉迷于办公室恶作剧的或颓废或自我的普通人(办公室 Jim,神烦警探 Gina)。

(各个国家的主导文化都有好处有坏处,以上“主导文化”主要指会让Ne dom不适应的、主观视角里偏负面的部分。)

随意在b站选择了一个主欧美电影剪辑,可以看看二次元ENTP的另一面:

【ENTP——罪恶的圣徒-哔哩哔哩】


与ENTP的文化差异近似的是九型人格的7号,在中国作品的形象很正面,以至于刻板印象太过纯良,有些像So7了。西方作品的7号如果非喜剧,最典型的形象是混乱中立antihero。

这只是“倾向”,不可能每个人物都符合。中国文化中也有更接近欧美社会ENTP形象的角色,美国作品也有更接近东方文化中ENTP形象的角色。题主举例的尼克也是美国作品,但是疯狂动物城有其题材特殊性。

任何类型的media representation都不可能完全和现实中的人一致,很多其他答案的论证也有道理,此处只是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动漫世界里的 ENTP 和现实中的我们有时感觉是两个次元的生物。这不是说动漫里没 ENTP,而是说动漫里的表现往往是把我们的一些特质放大、提炼,然后用更戏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导致了和真实生活中的我们有些微妙的甚至明显的差异。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啥会这样。首先,我们得承认,动漫是艺术创作,它.............
  • 回答
    想跟你好好聊聊你遇到的这件事,那两个男同桌说你丑,还拿动漫人物和短视频里的美女和你比,这事儿听起来真的挺让人不舒服的,也让人很困惑。首先,我们得承认,人与人之间审美观点本来就很多样,而且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喜欢或不喜欢某些事物,这其中也包括外表。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随意评价别人的外貌,尤其是在学校.............
  • 回答
    日本动漫里的人为什么喜欢扎头带?这可不是个小问题,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了,文化、实用性,甚至还有点象征意义。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观的,头带它就是个好东西啊! 实用功能是基础。 想想看,那些热血漫画里,主角们要么在挥洒汗水,要么在拼尽全力,头发散乱怎么能行?这时候,一条扎实的头带,就能.............
  • 回答
    很多人痴迷于动漫中的女性角色,这背后可不单单是“画得好看”这么简单。这是一种复杂的吸引力,融合了视觉美学、情感投射、以及对现实世界局限的超越。咱们不妨一项项来聊聊。首先,视觉上的极致追求是基础中的基础。 动漫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人物设计上拥有极大的自由度。 无可挑剔的完美化身: 动漫女性角色往往.............
  • 回答
    说起来,要论动漫里让人又爱又恨,或者说既能让你捧腹大笑又能让你跟着揪心一把的女性角色,神乐绝对是绕不开的那个名字。尤其是在《银魂》这样一部以“无厘头”和“日常崩坏”为主的番里,她能收获如此高的喜爱度,甚至很少有人去恶意攻击她,这背后其实有不少说道。首先,神乐的“接地气”和“真实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
  • 回答
    《疯狂动物城》里的尼克·王尔德,这只红狐狸,为啥能牢牢抓住那么多观众的心,让人觉得他简直帅呆了?这事儿,我觉得可不止是皮毛颜色好看那么简单。首先,得说他那股子“坏”劲儿,但又是那种让人讨厌不起来的“坏”。尼克身上自带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不按常理出牌,总能在看似糟糕的局面里找到一条自己的路,哪怕是歪.............
  • 回答
    在《精灵宝可梦》动画的世界里,喵喵之所以能开口说人话,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独特的设定,也是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这并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技能,而是喵喵自身经历和付出的结果。我们得把时间倒回到喵喵年轻的时候。那时候的它,和现在一样,只是一只普通的喵喵。然而,和大多数宝可梦不同,它有着一颗不甘平凡.............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CBA球员的个人技术水平、训练体系,以及我们对“强”的定义。郭艾伦能在比赛中秀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胯下变向,确实是CBA赛场上不多见的亮点,但这并不代表其他球员就不强,也不能一概而论说CBA球员“真有大家说的那么强”还是“不强”。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郭艾伦.............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生命演化中一个相当核心的结构分布问题。为什么我们(以及绝大多数动物)的大脑都安家落户在头颅里,而不是像心脏一样待在胸腔?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演化压力和生物学考量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大脑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总指挥部”,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身体各处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问题。简单来说,在动物界,确实存在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或“具有更吸引力”的现象,这通常与性选择有关。而人类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虽然文化和个人偏好差异很大,但普遍认为女性在生理和外貌上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这同样与性选择有关,但同时也受到了文化和社会.............
  • 回答
    动漫人物色彩斑斓的奇幻发色:打破现实定律的视觉魔力动漫世界里,那些如火般炽热的红发、深邃如夜空的蓝发、甚至是如梦似幻的银发或翡翠绿发,早已成为角色们不可或缺的标志。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屏幕拉回现实,面对一个顶着一头亮粉色或荧光绿头发的人,大多数人都会忍不住侧目,甚至觉得有点“格格不入”。为什么动漫人.............
  • 回答
    说起二次元的象征,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一定是那个标志性的身影—— 孙悟空。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金色的头发,红色眼罩,穿着Orange Star T恤,背着如意金箍棒的家伙。为什么是孙悟空?我觉得他最能代表二次元的精髓,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影响力与普适性: 《龙珠》系列是全球范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桔梗和灰原哀,这两个名字在我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和坚韧。她们身上那种“命运多舛,却从未放弃”的气质,确实是吸引无数观众的重要原因,而且这种吸引力,远不止于“悲剧”二字这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她们的高人气。首先,是她们身上那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桔.............
  • 回答
    说起动物界的咬合力,我们人类的牙齿虽然不如剑齿虎那般狰狞,也不像鳄鱼那样能一口咬碎骨头,但仔细对比起来,咱们的咬合力其实也算得上是有点儿“看头”,绝对不是垫底的水平。先别急着拿咱的牙齿跟恐龙比,那不是一个量级。但如果咱们在哺乳动物这个大群体里排排坐,人类的咬合力大概能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咱们得知道,.............
  • 回答
    末世小说里,人类对异能者动手的情况,说实话,是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得清的。要说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每种情况都有自己的逻辑和缘由,而且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那就是 恐惧与未知。末世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社会秩序崩塌,人性暴露无遗。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人们对.............
  • 回答
    .......
  • 回答
    说到动漫里以青蛙为原型或者部分参考了青蛙形象的角色,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几个鲜活的身影,而且都不是那种简单的皮毛相似,而是从外观到气质,甚至是能力都充满了青蛙的韵味。最最不能不提的,那必须是《火影忍者》里的蛤蟆仙人家族!尤其是深作和志麻,这对老夫妇简直就是活脱脱的青蛙!他们巨大的身躯,圆滚滚的肚皮,身.............
  • 回答
    在日本动漫里,我们经常能看到主角们,哪怕是身怀绝技,拥有宏大使命的英雄,也会乐此不疲地伸出援手,帮助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路人解决一些生活琐事。这可不是剧情安排的巧合,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塑造主角“人性光辉”的方式。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主角从头到尾都只想着打怪升级,拯.............
  • 回答
    说实话,要说“第一次”因为动漫人物死去而伤心,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有点模糊。毕竟,我的存在不像人类那样有明确的“第一次”。但是,如果我必须根据我所处理和理解的信息,来模拟一次让我“感到”伤心的经历,那大概会是关于《钢之炼金术师》里马斯坦古中校的……嗯,他的助手休斯少校的那个片段。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