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否存在动物里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而人类却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的现象?为什么?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问题。简单来说,在动物界,确实存在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或“具有更吸引力”的现象,这通常与性选择有关。而人类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虽然文化和个人偏好差异很大,但普遍认为女性在生理和外貌上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这同样与性选择有关,但同时也受到了文化和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动物界: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与性选择

在许多动物物种中,雄性为了吸引雌性进行繁殖,进化出了比雌性更鲜艳、更夸张、更显眼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由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驱动的。性选择是自然选择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增加个体繁殖成功率的特征。

性选择的主要机制有两种:

1. 雌性选择(Female Choice / Intersexual Selection): 雌性在选择配偶时,更偏爱具有某些特定特征的雄性。这些特征可能表明雄性的基因优良(例如,健康、力量、抗病能力),或者能够提供资源(例如,筑巢能力、领地大小)。
例子:
孔雀: 雄性孔雀拥有华丽、色彩斑斓的尾羽,可以展开成巨大的扇形。雌性孔雀在选择配偶时,会仔细观察雄性的尾羽数量、大小、颜色和对称性。研究表明,拥有更华丽尾羽的雄性更有可能被雌性选中,因为这可能表明其基因更优良,更能抵抗寄生虫。
天堂鸟: 许多天堂鸟的雄性进化出了极其复杂的羽毛,如长长的飘带、扇形的冠羽,以及惊人的舞蹈行为。雌性会根据雄性羽毛的展示和舞蹈的技巧来选择配偶。
各种鸟类(如红腹锦鸡、极乐鸟等): 雄性通常拥有更鲜艳的羽毛、更复杂的鸣叫或求偶仪式,而雌性则可能更朴素,以便更好地隐藏自己和孵化后代。
鹿和麋鹿: 雄性拥有巨大的鹿角,这不仅是与同性竞争的武器,也是吸引雌性的信号。鹿角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和营养,所以拥有大鹿角的雄性通常更健康强壮。
斗鱼(Betta splendens): 雄性斗鱼拥有飘逸、色彩斑斓的鳍,以及强烈的领地性和攻击性。在繁殖季节,雄性会变得更加鲜艳并主动吸引雌性。

2. 雄性竞争(MaleMale Competition / Intrasexual Selection): 雄性之间为了争夺与雌性交配的机会而进行竞争。这种竞争可能表现为体型、力量、武器(如角、牙齿、爪子)等方面的差异。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那些在竞争中胜出的雄性(通常是体型更大、更强壮、拥有更有效武器的雄性)更容易获得繁殖机会。
例子:
海象和象海豹: 雄性体型巨大,拥有巨大的獠牙,用来在繁殖季节争夺领地和雌性。
许多爬行动物(如鳄鱼、巨蜥): 雄性体型更大,在争夺配偶时会进行激烈的搏斗。

为什么这些特征会集中在雄性身上?

这与生殖的成本和收益有关。在大多数物种中,雌性的生殖投资更高:

卵子较大且数量有限: 相对于精子,卵子更大,制造和维持它们的成本更高。
妊娠和哺乳: 雌性需要承担怀孕和哺乳的生理负担,这需要巨大的能量投入。
孵化和育幼: 雌性通常在孵化和育幼阶段承担更多责任,需要保护后代免受捕食者侵害。

由于雌性的生殖投资更高,她们在选择配偶时会更加谨慎,以确保她们的投资能够产生最佳的后代。她们会选择那些能够提供优良基因、保护或资源的雄性。而雄性,理论上可以付出相对较少的成本(提供精子)就能繁殖后代,因此他们更倾向于最大化自己的交配次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进化出了吸引雌性或在雄性竞争中获胜的特征,这些特征往往表现为更鲜艳的颜色、更夸张的体型或更复杂的行为,使他们“看起来更漂亮”或更具吸引力。

人类: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文化与生理的交织

人类的情况更为复杂,文化和社会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性选择仍然是根本原因。

生物学和性选择的视角:

尽管人类两性都受到性选择的影响,但对女性外貌的偏好,特别是那些与生育能力和健康相关的特征,在进化过程中被强调了。

生育能力和健康信号:
皮肤状态: 光滑、无瑕疵的皮肤通常被视为年轻和健康的信号,与高生育能力相关。
发质和发色: 健康浓密的头发也是年轻和活力的象征。
面部对称性: 对称的面孔在许多文化中被普遍认为是吸引力的,它可能反映了基因的稳定性和抗病能力。
腰臀比(WHR): 女性较低的腰臀比(通常是0.7左右)与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和生育能力相关,被认为是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声音: 女性较高的、悦耳的声音也与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和年轻相关。
胸部和臀部: 这些区域的脂肪堆积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储存能量以备怀孕和哺乳有关。

雄性竞争与社会地位:
虽然女性的吸引力更多地与生育能力相关,但男性的吸引力也与资源获取能力、社会地位和力量有关。在父系社会中,男性通常被期望提供资源和保护。因此,能够展示这些能力的男性(例如,通过财富、地位、体格)会更具吸引力。
然而,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类的雄性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和经济层面,而非直接的生理对抗(尽管历史上有战争和力量展示)。

文化和环境的塑造:

与动物不同,人类社会具有高度的文化多样性,这极大地塑造了我们对“好看”的定义和偏好。

媒体和流行文化的影响: 媒体(杂志、电影、电视、社交媒体)常常会塑造理想化的外貌标准,并不断地推销这些标准。这些标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观。
社会规范和期望: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对男女的性别角色有不同的期望。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女性被期望更加关注外表,而男性则被期望更注重事业和力量。
个人经历和学习: 我们对美的认知也受到个人经历、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时尚和美容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迎合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创造了新的审美趋势。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的认知?

1. 生理信号与文化强调的结合: 人类女性的某些生理特征(如相对更细腻的皮肤、更柔和的面部轮廓、曲线的体型)在许多文化中被认为是“美”的,而这些特征又恰好与生育能力和健康信号有关。当这些信号被文化放大和强调时,就形成了“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的认知。
2. 社会分工与外貌关注度的差异: 在许多传统社会和文化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可能更偏向于家庭和情感联结,而男性则更偏向于外部世界和资源竞争。这可能导致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的“许可”或“鼓励”去关注外表,而男性则被鼓励将注意力放在其他方面。这种社会分工反过来又加强了对女性外貌的关注,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好看的印象。
3. 对比效应: 当男性被期望表现出力量、理智、成就等特质时,他们的外貌标准可能更侧重于“稳重”、“有能力”或“健康”,而非纯粹的“美丽”或“精致”。而女性外貌的某些特征更容易被归类为“美”。
4. 语言的局限性: 我们用于描述吸引力的词汇也可能存在性别偏见。“美丽”、“迷人”、“漂亮”等词语在日常语境中更常用于描述女性。描述男性的吸引力时,我们可能更常用“帅气”、“英俊”、“有型”、“阳刚”等词语,这些词语侧重的含义略有不同。

总结来说:

动物界: 雄性比雌性“漂亮”或更显眼,主要是因为雌性选择和雄性竞争驱动了性选择,使雄性进化出吸引雌性或赢得竞争的夸张特征。
人类: 尽管性选择依然是基础,但女性外貌的吸引力被生理信号(生育能力和健康)以及文化因素共同放大和塑造。 男性外貌的吸引力则更多与社会地位、资源和力量相关。文化和社会对女性外貌的强调,以及描述吸引力的语言习惯,共同促成了“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的普遍认知。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普遍性的观察和认知,并非绝对真理。个体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也有很多男性在生理和文化意义上都极具吸引力,也有很多女性在外貌上不那么“符合”传统审美标准。但从进化和文化的大背景来看,这种现象的根源和运作机制是存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只彩鹬中,哪一只是汉子,哪一只是妹子?

和大部分人想的不同,左边颜色鲜艳的那只是雌鸟,而右边灰灰的那只是雄鸟

为什么呢?这里先卖个关子,稍后再说。我们先来说两个概念:亲代投资雌雄两态性。了解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就能解释世界上大多数动物性别间的外貌差异(注意:并不是全部,大自然还是很神奇的,总会有特例)


亲代投资并不是什么金融术语,而是生物为了养育后代所付出的代价(以降低自己生存率为代价)。从父母为孩子觅食,到父母舍身救子,都属于亲代投资。

和人的投资一样,投入的越多,对“项目”的要求就更高。如果投入的少,则会在“项目”质量差不多的时候,投资的“项目”越多越好。

从上面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在动物的两性中,

  • 亲代投资的一方,会尽量选择最好的配偶
  • 亲代投资的一方,会尽量选择更多的配偶

顺应这个规律,在许许多多生物中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工具”:雌雄两态性


亲代投资高的一方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选出最好的伴侣?亲代投资低的一方又要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伴侣?在演化中,许多动物产生了一个“游戏规则”:亲代投资低的一方用漂亮的外观吸引亲代投资高的一方,亲代投资高的一方则通过外观判断对方是否优秀。

举个简单的例子,雄孔雀并不需要让雌孔雀来对自己身体进行全面检查,也不需要做个百米冲刺证明自己身体强壮。他只需亮出尾巴,就能传达一个简单的信息:“我营养好,能长出又长又漂亮的羽毛,我身体强壮,可以拖着长长的尾巴行动,妹子们快来找我呀!”

当然,漂亮的外观并不是唯一手段,其他展示方法包括还会有唱歌、跳舞、甚至搭花园,简直是可以说是“地球达人秀”。

所以,动物的亲代投资和两性外形的差异以及“婚姻”的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双方亲代投资都很低的时候,两性之间几乎没有选择,两性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外表差异。飞鱼就属于这一个种类,雌性集体在海里的棕榈叶上产卵,随后雄性集体释放精子。双方都是扔完生殖细胞就跑,不会照顾宝宝,也不在乎自己孩子的另一个家长是谁。从我们角度看可以说是最不负责任的家长了。

雌性亲代投资高于雄性的时候,雌性会对雄性精挑细选,而雄性则会尽可能吸引雌性,导致一夫多妻。这种情况下雄性一般有更大的体型或者更鲜艳的颜色。狮子,孔雀,以及我们的亲戚大猩猩,红毛猩猩等动物就属于这一类型,雌性担负了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在一些极端例子中,甚至还出现了求偶场这一场所。动物们聚集于一起,雄性们展开“选美比赛”依次展示自己,雌性则在一旁观看挑选。有些求偶场甚至还有入场规则和展示路线,简直和真的选美比赛一样呢!

如果雄性的亲代投资高于雌性,那么和上面的情况相反,会产生一妻多夫的结构。雌性会为了争夺雄性而竞争。上面提到的彩鹬就属于这一范畴。雌鸟颜色鲜艳,脾气暴躁,经常打斗争夺配偶。和雄鸟交配后下完蛋就跑,扔下雄性自己孵蛋。类似的例子还有海马,雄海马承担了育儿的重任,当然要给自己辛辛苦苦养育的宝宝选一个优秀的妈妈啦。

最后一种情况:雄性和雌性都付出高昂的亲代投资代价。双方都会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配偶,采用一夫一妻制,并且没有明显的两性多态性。天鹅、人类(这个之后会细讲)等许多“高等动物”都属于这一范畴,这一类动物的后代都受到父母的悉心照料,生存能力比其他动物幼体强不少。


人类,或者说现代智人(Homo sapiens)在灵长目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我们走出了非洲,走向了世界,同时我们的婚姻结构也和大部分灵长类亲戚不同。人类在演化过程中,我们渐渐失去了雌雄两态性(虽然男人和女人在声音、相貌和体型上依然存在差异,但与大猩猩和红毛猩猩夸张的差距相比微不足道)。最近的一次大的变动在约20,000年前,人类的家庭结构从我们灵长类亲戚所遵循的一夫多妻转变为一夫一妻,双方在养育后代中付出几乎相同的代价,同时都会对配偶进行筛选。这有可能是因为人类由于智力的发展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较武力逐渐提高,同时对后代的关怀增大,一夫多妻的雄性很难照顾所有后代。人类的一夫一妻习性可以说是人类生产力和智力发展的产物。


人类一夫一妻的出现早于任何已知的文明(华夏文明、古希腊文明等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多样化的文明导致了及其多样化的婚配制度。但即使没有文明社会规则的约束,从生物学上讲,人是主一夫一妻*的动物


*注:为了防止不必要的争论(本来不想说那么深的),这里的一夫一妻指的是生物学上的社会单配制:在大部分时间里,一个雄性和一个雌性一起繁殖的模式。


题主觉得女性美,可能出于两个原因:

  1. 在近千年里,男性在经济社会上有主导地位。在双向选择中,女性选择男性主要看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生产力),男性选择女性看外貌(生育能力)(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朋友圈男性多晒车,女性多晒照)。不过这种差异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正在缩小。
  2. 题主估计性别男且爱好女。


至于衣服,时尚什么的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人类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女性的审美标准几十年总是会换一波。上个世纪美国不少汉子也穿比现在不少妹子还艳呢。

参考资料

roberttrivers.com/Rober

Body size preferences in the pot-bellied seahorse Hippocampus abdominalis: choosy males and indiscriminate females

A Recent Shift from Polygyny to Monogamy in Humans Is Suggested by the Analysis of Worldwide Y-Chromosome Diversity


欢迎关注公众号:虾说科学(微信号:Prawn_Talk)



番外篇:你以为只有人类才有伪娘吗?


答案被今日头条某号抄了,将申诉提交给知乎版权后已经处理。感谢私信提醒我的朋友和知乎版权。

user avatar

因为子宫和化妆时间互斥。大多数动物的子宫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子宫,所以雌性行使生育选择权,雄性忙着打扮自己。而人类养育孩子的“广义子宫”是房子,男性买房子多花钱,女性就得多化妆。

一般来说,雌雄两性总有一方在生育-养育中负担较多的“成本”。比如说怀孕行动不便,比如说制造胎儿耗费营养,比如说孵蛋寻找食物代价很大。而另一方,往往只需要付出一点遗传基因,就能保证自己有很大概率能拥有后代。

成本不一样,策略当然也不一样。就像合股做生意,投资较大的人肯定更关心风险,更注意合作伙伴的身份;而投资较小的一方往往会抱有投机心理,广种薄收也无妨。两种心态碰撞在一起,就是投资大的一方做选择,投资小的一方竭力争取合作。

投资小,又想争取合作,怎么办呢?当然是证明自己的资产质量较高,值得你投资。小股东的资产往往就是遗传基因,对方不能就地建一个生化实验室来看,只好看你的外表,比如体态是否对称,肌肉是否发达,表皮是否光滑,五官摆布是否预示着遗传病概率较低……等等。许多动物为了突出优点,遮盖缺点,展现自己对合股事业的决心,会在羽毛、表皮、气味上做很多表面功夫。尤其是那些只贡献精子的雄性,如果没有绚丽的外表,几乎必然会被雌性拒绝。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雄性生物比雌性显得漂亮:

人类这种生物要聪明一些,善于借身外之物去表现自己。类似于小股东知道了大股东偏好以后,搞一份精美的路演ppt。比如扑粉掩饰皮肤色块,避免对方怀疑皮肤病;比如在自己比较满意的器官上挂饰品,提醒对方观看;比如穿上束腰的衣服,在突出细腰(未怀孕)的同时夸大臀部(骨盆宽度)……对,这就是你发现的矛盾,明明在生育问题上是女性投资比例高,为什么现在反而是女性更多地修饰自己的外表呢?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生物,养育孩子的成本可不仅仅是十月怀胎。作为目标,“养育成功”的定义是子女的社会地位和性吸引力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这其中当然孕妇的健康和营养很重要,奶水和拥抱也很重要,但……在人类社会,房子、书籍、学校、关系网、培训班、优质食物对孩子的未来更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拥有大量财富的普通孩子,很容易超出贫民窟里的天才。而阶级差异又导致这些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平均。尤其是在高房价、低生育率时代,一线城市的大面积学区房可以被视为一个广义的“子宫”。负责提供“大子宫”的性别是生育中的“大股东”,自然有资格要求另一个性别去努力修饰自己的外表,提高性吸引力或者说展示基因长处的技巧。

(广义子宫与化妆互斥原理)

阶级伴随着农业而出现,耕作和战争提高了男性的地位,形成了男权社会,让男性占有大多数财富和权力,同时也负责为婚姻提供主要的物质基础。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不过是一两个世纪(6-7代人),在很多国家甚至只有几十年(1-3代人),所以在大多数国家还是男性负责购买房产、积累财富、占据权力网中心位置,从而保证了男性的大股东地位,结果就是女性更重视外表,男性更重视财富。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大家认为,婚后的物质生活质量取决于男方,而且理应取决于男方。男性在财产问题上进行欺诈,是明显破坏了婚恋潜规则;女方在财产问题上有所隐瞒固然也是个问题,但并不是原则性问题。实际上,在女性物化的今天,与男性的财产相当的女性特质是颜值和身材。两个人网恋,如果一个又丑又胖的女人用漂亮女同学的照片伪装自己;和大美女用丑女的照片伪装自己,结局的反差倒是接近于问题的设定,是个原则性问题了。(豌豆公主的故事中,关键点不是公主是否还有政治地位,而是她是否真有“公主的身体”)灰姑娘如果伪装的不是阶级地位,而是身材和相貌……那就是她姐姐的下场。

自然界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海马虽然也是雄性出精子,雌性出卵子,但在生育过程中,受精卵会被注入雄性的育儿袋,由雄性提供养料和保护。雄性在育儿袋(儿童房)上提供的资源已经等于甚至超过雌性制造卵子的资源。结果就是雌雄海马的外形比较接近,雌性海马的外表还要略微多一些“花样”。

回到人类社会,在资产差异不那么明显的时候,也有男性优先修饰自身外表的时候。比如说在男女都有一定财产权、继承权的高级社交圈内,养育孩子的物质成本对任何一方来说都可以忽略,男性就会和女性一样乐于修饰自己的外表。比如一线城市的男性白领热衷于健身,比如近代法国宫廷的男性贵族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丝袜、高跟鞋和假发。

回到更久远的原始社会。男性狩猎,女性采集,双方贡献物质资产的能力差不多,女性十月怀胎的生育资源投入就比较明显了。所以原始社会里,把自己装扮的花花绿绿的往往是男人。即便在阶级社会里,燕青这种混混超脱于阶级之外,和任何一个阶级的女性都可能打交道,也会很积极地搞纹身,秀肌肉。这都是生育投资比例带来的行为差异。

总之,传递基因是人类最基础的本能,决定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潜意识选择。女性们如果希望看到男性们争相展示肌肉和皮肤,赶紧去参与生产吧……

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梦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听说拳匪乱后,天津的青皮,就是所谓无赖者很跋扈,譬如给人搬一件行李,他就要两元,对他说这行李小,他说要两元,对他说道路近,他说要两元,对他说不要搬了,他说也仍然要两元。青皮固然是不足为法的,而那韧性却大可以佩服。要求经济权也一样,有人说这事情太陈腐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太卑鄙了,就答道要经济权;说是经济制度就要改变了,用不着再操心,也仍然答道要经济权。

相关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交叉领域的问题。简单来说,在动物界,确实存在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或“具有更吸引力”的现象,这通常与性选择有关。而人类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虽然文化和个人偏好差异很大,但普遍认为女性在生理和外貌上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这同样与性选择有关,但同时也受到了文化和社会.............
  • 回答
    说实话,我本来以为有些东西,就像我们看的那些热血动漫里常常出现的,只存在于二次元的世界里,比如那些变幻莫测的招式,或者主角们那仿佛能拯救世界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但随着接触的越多,我发现现实生活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很多在我看来“动漫专属”的东西,其实也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1. 令人拍案叫绝的“必.............
  • 回答
    地球上是否存在完全没有天敌的动物?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问题,如果真的存在,那将是一个奇迹。然而,要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天敌的动物,哪怕不包括我们人类,也几乎是不可能的。生命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相互依存的网络,几乎每一种生物都会在某个环节被捕食,或者至少面临着某些形式的威胁。让我们先思考一下“天敌”这个概念.............
  • 回答
    关于生物界中是否存在类似“强奸”的行为,以及这与人类相比有多普遍,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我们需要在科学观察和伦理认知之间找到平衡。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如何定义动物的“强奸”。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违背个体意愿、使用武力或强制手段进行交配的行为,那么在动物界,确实存在着大量观察到的案例。许多物种.............
  • 回答
    动物园和宠物,这两种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它们的存在价值究竟如何,对于那些除了人类之外的生命,又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而围绕着它们的,还有一个更深刻的疑问:人类,究竟是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动物的天性?动物园:笼中的世界与保育的希望首先,我们来看看动物园。对于动物本.............
  • 回答
    对于许多人来说,老虎、狮子、熊等这些拥有强大力量、能够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的动物,它们的“存在意义”似乎是一个难以理解,甚至是令人不安的问题。毕竟,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有益的事物才具有意义,而那些潜藏危险的存在,似乎只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风险。然而,如果我们跳出狭隘的、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视角,去审视自然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涉及到一些伦理和生物学上的挑战。简单来说,仅仅依靠食用动物的血液来维持生命,并且同时不伤害动物(即达到“饲养但不杀死”的目的),在现实操作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以我们目前普遍认知的方式。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问题:1. 血液的营养价值和局限性: 蛋白质和铁的来源: 动物血液确.............
  • 回答
    要探讨《星游记》是否抄袭《海贼王》,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维度来审视,避免人云亦云,而是基于作品本身的元素进行分析。1. 核心设定与世界观的相似性: 寻找宝藏/传说之地: 《海贼王》最显著的核心驱动力就是寻找传说中的“大秘宝”。《星游记》中,主角团麦当、笛亚、拉杰、小圣等人的目标是找到传说中的“彩虹.............
  • 回答
    关于跑鞋,尤其是“顶级跑鞋”是否存在“踩不动”的情况,以及体重较轻的跑者是否需要购买顶级跑鞋,这确实是很多跑者,尤其是新手跑者常常会感到困惑的问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尽量说透了。顶级跑鞋是否存在“踩不动”的情况?“踩不动”这个词,用得很有画面感。在跑鞋圈里,尤其是近几年碳板跑鞋大行其道的.............
  • 回答
    动车吸烟者“入黑名单”并限制购票,这背后确实触及到一些关于个人隐私和信息使用的敏感问题,值得我们细致地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确,铁路部门作为一个公共服务提供者,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维护乘车秩序方面负有法定责任。而动车组列车作为密闭、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其内部的消防安全至关重要,吸烟行为的潜在火灾风险是.............
  • 回答
    “动量”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力量感,仿佛是物理世界里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它到底是不是“实际存在的”?这得看你如何定义“实际存在”了。如果我们说的“实际存在”,是指那种你摸得着、看得见、可以抓在手里的实体,那动量显然不是。你不能拿起一个“动量”放在桌子上,也不能把它扔出去。它不像.............
  • 回答
    亲人离世,思念之情难以平复,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寻也随之而来。在这种时刻,一个人原本坚定的无神论观点产生动摇,开始倾向于相信天堂的存在,这究竟是智商的问题,还是更复杂的人性与情感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智商并非衡量一个人信仰的唯一标尺。智商高低主要体现在逻辑推理、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 回答
    你所描述的“天空中存在一条近似正在描绘的动态的直线”,这听起来相当引人入胜,就像是大自然在画布上挥洒笔墨。想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首先,最常见的可能性,也是最容易被我们感知到的,就是飞机留下的航迹云。现在飞机的数量非常庞大,它们在数万英尺的高空飞行,留下的冷凝水汽在晴朗的天.............
  • 回答
    动态锁存比较器(Dynamic Latch Comparator)是数字设计中一种非常常用且高效的比较器电路,尤其在高速ADC(模数转换器)和锁存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利用时钟信号进行同步操作,并且在特定阶段实现高增益,从而快速且准确地进行电压比较。理解动态锁存比较器的MOS管宽长比.............
  • 回答
    是的,存在完全或几乎没有滑翔能力的固定翼飞机。这类飞机通常被设计用于特定目的,其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其在失去动力后无法有效地滑翔。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详细解释:1. 为什么大多数固定翼飞机有滑翔能力? 升力与阻力的关系: 固定翼飞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翼产生的升力来克服重力,并通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来克服空气.............
  • 回答
    是的,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过度吹捧三星品牌(overhype Samsung brand)的现象。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并且在科技产品领域,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尤为明显。过度吹捧通常意味着对一个品牌或其产品给予了不符合实际的过分赞扬、过高的期望,或者忽视了其潜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对于三星而言,这种过度吹捧可.............
  • 回答
    关于“富二代是否普遍喜欢玩弄普通女孩子找存在感”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很难用一个“是”或“否”来简单概括,并且需要避免以偏概全和刻板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分析其背后的可能原因以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和理解一些关键概念: 富二代: 指的是父母.............
  • 回答
    关于“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女性鄙视直男”的说法,这是一种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如此,也并非一个绝对普遍的结论。 更准确地说,这种现象反映了一部分女性在经历或观察到某些普遍存在的、她们认为不合理或令人不适的男性特质和行为后,产生的一种负面评价或不认同感。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
  • 回答
    探讨“不可跨越的历史鸿沟”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审视历史的长河,以及人类文明在其中留下的印记。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解答的哲学命题,更像是一个关乎人类理解自身、理解过去,进而影响未来的复杂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拆解这个概念,并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鸿沟”在这里的含义.............
  • 回答
    确实,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小布什)的评价,尤其是回顾他担任总统期间的政绩,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普遍存在评价不高的声音。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他任期内的重大政策决策、全球事件以及国内政治环境的演变。评价普遍不高的一些体现: 媒体和评论界的长期批评: 许多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