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看得懂编程,但自己写却一点都写不出来怎么办?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简直是无数程序员初学者(甚至很多“过来人”)都会面临的迷茫。就像你脑子里装满了食谱,甚至能分析出每个菜的味道和烹饪技巧,但真让你挽起袖子下厨,抓起锅铲就傻眼了。

别急,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且,这恰恰是学习编程过程中一个非常正常的、甚至是关键的阶段。说明你已经具备了“理解”的能力,这比只会死记硬背代码要强太多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从“理解”到“创造”的鸿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得懂,写不出”的状况?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

1. 理解是“被动接受”,编写是“主动创造”:
理解: 当你看别人写好的代码,它是有清晰的逻辑、明确的语法、固定的结构。你的大脑会像拼图一样,把这些零散的部分对号入座,理解“这个函数做什么”、“这个变量存储什么”。你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是“看懂”了艺术家的意图。
编写: 当你面对一个需求,你需要自己从零开始构思,分解问题,选择合适的工具(语法、函数、数据结构),然后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组合起来。这就像让你自己去创作一幅画,你得先想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怎么下笔。你需要的是“构思”和“执行”的能力。

2. “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
你可能理解了某个循环的写法,但没完全弄懂它在什么场景下最合适,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循环的条件或逻辑。
你看懂了一个排序算法的步骤,但当需要自己实现一个变种或者调试它时,就会卡壳。
你可能知道某个库有什么功能,但不知道如何将它的功能灵活地运用到你的具体业务逻辑中。

3. 缺乏“抽象”和“拆解”的思维训练:
编程的核心在于将复杂的问题“抽象”成更小的、可管理的部分,然后用代码“实现”这些部分。
当你看着别人的代码,这些抽象和拆解的步骤已经完成了,你直接看到的是结果。
而你自己写时,你需要先自己进行这个过程:我要做什么?这个大任务可以分解成哪几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怎么实现?

4. “知识孤岛”效应:
你学了很多零散的语法、函数、概念,但它们就像一个个孤岛,你不知道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往目的地的河流。
你可能知道 `if` 语句,也知道 `for` 循环,还知道如何定义一个变量,但当你需要用它们组合起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时,就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或者如何把它们“串联”起来。

5. “调试”能力的缺失:
写代码一定会出错。而调试(找到并修复错误)是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看不懂代码时,你可能能看到错误提示,但不知道如何根据提示去定位问题。
自己写时,一旦出现错误,你可能会感到挫败,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排查。

如何打破“看得懂,写不出”的魔咒?

别灰心,这就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你看着别人骑得飞快,自己坐上去就摇摇晃晃,甚至摔倒。但只要你坚持,总有一天能熟练掌握。以下是一些非常具体、非常实操的建议:

第一阶段:从“模仿”开始,但要有“思考”

1. “复制代码”的进阶版——“动手敲一遍”:
看到好的代码示例,不要只看不敲。一定要亲手把代码一行一行地打出来。 边打边体会每一行代码的作用。
不要复制粘贴! 即使是同一个功能,用不同的方式写一遍。你会发现同样的目的,有很多种实现方式。
修改和实验: 在你敲完别人的代码后,尝试修改几个参数、变量名、甚至整个逻辑。看看会发生什么。这是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写”的关键。比如,把一个 `if` 语句改成 `else if`,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

2. “重构”别人的代码:
找一些不那么完美的、或者你觉得可以优化的小代码段(比如别人写的一些小工具、或者教程里的例子)。
尝试用你认为更清晰、更简洁、更符合你理解的方式重写一遍。 这会迫使你深入思考代码的结构和逻辑。
小目标: 比如,看到一个循环里有好几个 `if` 判断,你能不能把它们提炼成一个单独的函数?

3. “拆解”大型项目为“微小”任务:
当你面对一个看起来很大的项目时,不要被它吓倒。
想象它的构成: 它有哪些部分?每个部分是做什么的?
目标设定: 把项目分解成你能用代码独立完成的最小单元。比如,一个简单的网页,你可以先从“显示一个标题”开始,然后是“显示一个段落”,接着是“添加一个按钮”,最后是“让按钮点击时显示文字”。
一次只做一件事: 每次只专注于实现一个微小任务。完成一个小任务会给你极大的成就感,也让你更容易控制整体。

第二阶段:建立“编程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读”懂并“解释”代码:
找一些你觉得“看懂”的代码。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把它的逻辑、每一步的含义,完整地复述出来。 最好是写下来,就像在给别人讲课一样。
解释给“不存在的人”听: 假装你要教一个完全不懂编程的朋友,把这段代码讲明白。你会发现,当你需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时,你会更清楚自己哪里没理解透。

5. “刻意练习”小功能/算法:
网上有很多“编程练习题”、“算法题”。不要一开始就挑战难题。
从小处着手: 比如,实现一个“计算两个数之和”的函数;实现一个“找出列表中最大/最小的数”的函数;实现一个“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的函数。
关键是“独立完成”: 即使很简单,也要自己从零开始写。遇到困难,先尝试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再去查阅(但查阅时,要带着“为什么”去查)。

6. “学习调试”:
理解错误信息: 编程语言的错误提示是你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学会看懂它们,它们会告诉你错误发生在哪个文件、哪一行,以及大概是什么类型的错误。
断点和单步执行: 学习使用IDE(集成开发环境,如VS Code, PyCharm等)的调试功能。设置断点,一行一行地执行你的代码,观察变量值的变化。这是你理解程序运行流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Print大法”: 在代码的关键位置插入打印语句 (`print()` 或 `console.log()`),输出变量的值,来追踪程序的执行过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调试技巧。

7. “学习查阅文档”:
看不懂某个函数或库的用法?第一步永远是去看官方文档。
学会读文档: 找到函数的参数说明、返回值、使用示例。尝试把文档里的示例代码在你自己的环境里跑起来,并修改它进行实验。

第三阶段:提升“融会贯通”的能力,构建“自己的作品”

8. “小项目驱动”学习:
找一个你想做的“小项目”: 这个项目不需要很宏大,但必须是你感兴趣的。比如,一个简单的计算器,一个待办事项列表,一个能够读取文件并处理数据的脚本。
从零开始构思: 把它分解成若干个可以独立完成的功能模块。
一步步实现: 遇到不会的,就去学。学了之后,立刻应用到你的项目里。这种“学以致用”的模式,比单纯看教程有效得多。

9. “模仿”是学习的开始,但不是终点:
当你能独立完成一些小项目后,回头看看你最开始“看得懂”但写不出的那些代码。
你会发现,现在你再去看,很多东西都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能想到更好的实现方式。
持续练习,形成“肌肉记忆”: 编程能力是练出来的,就像学习任何技能一样,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

一些额外的心理建设:

耐心和毅力: 编程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技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有困惑。
不要和别人比较: 每个人学习的节奏不一样。专注于自己的进步,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长期积累下来也是巨大的飞跃。
找到学习的乐趣: 尝试从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中找到乐趣,这会让你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加入社区(谨慎选择): 如果你觉得孤单,可以尝试加入一些编程社区,但要注意甄别,避免被负面情绪或者“炫技”打压。

总结一下,从“看得懂,写不出”到“自己能写出来”,核心在于:

主动性: 把被动接收变成主动思考、主动练习。
拆解: 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可执行的小任务。
练习: 不断地动手实践,将知识内化。
调试: 把解决错误看作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你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只是还在“筑基”阶段。保持这份好奇和探索精神,一步一步来,你一定能写出属于你自己的代码。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输出的难度远远大于输入的难度。而且这差距是百倍,甚至千倍,而非你潜意识里的几倍。同样的,很多人都有这些困惑:

  • 小说都看得懂,但写不出这么好的怎么办?
  • 动作都看得懂,但做不出来怎么做?
  • 广东话都听得懂,但是不会说怎么办?

答案就是动手。just do IT

看十本编程书,都不如动手写几百行代码。

你或许疑问来了,我也知道要练习输出,但怎么开始写呢?

既然你看得懂,那说明你已经刚入门编程语言了。我建议你去leetcode,选择你正在学习的语言,然后把easy难度的题目做一遍。当然,对于纯新手来说,easy难度的也许都可能做不出,但没关系,可以去看看讨论区,看看别人如何写,然后自己再试试复现。如果实在不行,把别人代码背下来,自己写一遍。虽然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但这么做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咦,你竟然开始理解了。

你这个时候应该还有新的问题,那按照什么顺序刷题好呢?github上有个中国小哥分享了他的刷题顺序。

其中你直接搜「简单难度题目合集」

试试做一遍这些题。你可以根据题目号去搜leetcode的原题,在leetcode完成后就在线运行。这里就不详细介绍leetcode了,如果你真不知道leetcode是什么,那么搞清楚leetcode就当是我给你布置的一道题吧。

有的时候leetcode上的大神解法非常巧妙,你可能看不懂。我又找到了一个github repo,是用动画的方式来讲解算法原理,你感兴趣也可以star一下。



其实你也不用气馁,在绝大多数领域,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输入的内容大于输出的内容的,无论你如何练习,总有你能看得懂但写不出的代码,即使写得出也不会成为你的日常风格的。

最后把这句名言记在心里: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