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哪些想强行化解尴尬后变得更加尴尬的例子?

回答
我见过不少,印象最深的一次发生在我朋友的婚礼上。

婚礼当天,司仪的表现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糟糕。他口才不怎么样,词儿卡得磕磕巴巴,甚至还把新娘的名字叫错了好几次,全场宾客都安静地听着,空气凝固得像块石头。新郎新娘坐在台上,笑容都快挂不住了,脸上写满了“我在现场但我不认识这位司仪”。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位老叔叔,估计是看不下去了,想活跃一下气氛。他站起来,用一种特别洪亮的声音喊了一句:“哎呀,这位司仪啊,看来你今天没睡好啊!”

大家以为他会开个玩笑缓和一下,结果呢?司仪更懵了,结巴得更厉害了,脸涨得通红,好像被当众批评了一样。老叔叔见状,又赶紧补了一句:“没事没事,大家理解!毕竟这么大的场面,谁都会有点紧张!”

这话听起来好像是好意,但反而让全场人都盯着司仪看,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本来大家只是觉得司仪不行,现在都觉得司仪不仅不行,还被一个热心过度的大叔当众“关心”了,场面一度非常安静,只能听到宾客们压抑的窃笑声。

然后,这位老叔叔并没有就此打住,他越说越起劲,开始讲自己当年当司仪的经历,还非要拉着新郎上去一起“切磋”一下司仪的技巧。新郎脸上强挤出笑容,但眼神里分明写着“我只想安静地当个新郎”。

整个婚礼因为这位好心的叔叔,从“司仪不行”变成了“叔叔比司仪还抢戏”,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尴尬点,被他这么一“救”,直接升级成了全场焦点,让整个婚礼的流程都显得有点混乱和失控。最终,那位叔叔把自己说得口干舌燥,而司仪也更加紧张得手心冒汗,场面一度非常尴尬地收场。

事后我问新郎当时什么感觉,他苦笑着说:“当时我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感觉我们俩结婚的大日子,全被这位热情的大叔给‘表演’了。”

这事儿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时候沉默比无效的“救场”要好得多。那种想立刻填补空白,却越描越黑,反而把一件小事变成大灾难的情况,真的太常见也太让人印象深刻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说了,贴图↓

哦豁,原作者已不可考,因为……我是把在微博上看到的知乎的图贴回知乎的

user avatar

从其他地方看来的。

大概意思是一个女生的男友姓王,名根基。一看就是典型的中国名字。

第一次上女友家,一进门和未来岳父岳母打招呼,岳父说你就是小王吧,可能意识到这样说不好,立马改口说,你就是小基吧。

大写的尴尬,可能岳母嗅到了尴尬的味道说:老头子说的这是什么话,小伙子,你就是根基吧。

user avatar

知乎上看的一个段子,侵删。

开车出去玩,路过一水坑时不小心溅了路边行人一身。

很尴尬,赶紧倒车回去道歉,结果又溅人一身……

一脚油门赶紧跑又溅人一身……

user avatar

几年前我学驾照。

学科目三的时候来了一个陌生的学员叫小龙。


小龙个子不高,白白净净的,估计是和我们几个学员不太熟,很少说话。

听说小龙很早以前就考完了科目二,迟迟没来学科目三。刚好我们这一批只有三个学员,所以被教练强行拉来一块学习了。


科目四考完以后,我拿着自己热乎乎的驾照,钻进教练的车里。

教练转过头问我:“过了没?”

我扬了扬手中的驾照,冲他翻了个白眼:“我看起来很傻么?”

我话音刚落,坐我旁边的小龙转脸过来瞪着我:“难道我看起来就很傻么?我没考过怎么了。”

教练笑得把烟都吐了出去了。


送我们回去的路上一路无话。

等红绿灯的时候,教练从镜子里看了我们一眼,估计是回忆起刚刚对话了,抽风似的笑了起来,然后清了清嗓子,摇了摇头:“哎呦,你们要把我笑死了。”

这时候其他几个学员也笑了,我脸红了,小龙脸黑了。


我觉得是时候缓和一下气氛了,虽然考完了以后老死不相往来的,也不能留下个坏印象。

我从口袋里摸了口香糖给小龙,他摇摇头。

我见他情绪好了些,安慰道:“没事儿,能考到科目四已经很不错了。”

小龙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明显受到了我的鼓励。

我见有些效果,便继续说了下去。

“你这算什么啊,我听说之前有个学员科目二考了四次才过。而且挂了三次以后,在考场门口抱头痛哭,坐地上起怎么劝都不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对了,教练,教练,那人现在怎么样了?”



教练靠边停了车,拉了手刹。

浑身颤抖的转过身子,憋红了脸对我说。


“那人就坐在你旁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去剪头发,理发师说你等等哈,我吃完这几口饭就来。

剪发中,理发师:帅哥,做啥的?

我:财务吧,你呢?

感觉身后沉默了一两秒,“理发的”

瞬间感觉气氛尴尬,为了挽回这尴尬的气氛,理发师:你吃了没?

我:吃了,你呢?

身后再次沉默两秒

我内心是被自己折服的,为了拯救我的智商,我决定主动出击,我:前面开了一家店剪发真贵啊,洗剪吹居然要35

突然又沉默了,良久,身后传来声音:我这里也是35………

user avatar

学科二的时候。

我:“教练教练!这下该我上床了吧!”(医院上班嘛,张口闭口就是床床床……)

教练:一脸懵逼。

这时聪明如我立刻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我:“对不起,教练。职业病犯了哈哈哈……”

@#¥%&*

气氛瞬间更加诡异了。

user avatar

初中的时候早恋 周末和小男友背着家长偷偷约会

我们靠的很近经过一条小路,迎面走来一个女人,小男友立刻加快脚步跑到了我前面与我隔开了一大段距离。

我没多想赶紧追了上去:“你跑什么啊?看鬼了啊?”

这时女人已经走到了我两面前 看了看我 又看了看他

他也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女人,脸憋的通红

喊了一句

“妈”


我:???


内心一阵慌乱尴尬 无所适从…偷着约会被抓包还骂人家是鬼?

想解释一下却脱口而出

“妈…”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男友妈妈神秘的笑脸…



——————————————————————

user avatar

评论里有要报警的,放弃吧,这是四川警察学院的雕塑ಥ_ಥ小心官官相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见过不少,印象最深的一次发生在我朋友的婚礼上。婚礼当天,司仪的表现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糟糕。他口才不怎么样,词儿卡得磕磕巴巴,甚至还把新娘的名字叫错了好几次,全场宾客都安静地听着,空气凝固得像块石头。新郎新娘坐在台上,笑容都快挂不住了,脸上写满了“我在现场但我不认识这位司仪”。这时,坐在前排的.............
  • 回答
    说到父母的“强盗逻辑”,我脑子里立马涌现出一堆画面,感觉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经典语录”和“必杀技”。我老妈就是我强盗逻辑的集大成者,很多时候听她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我只能憋着笑,心里默默吐槽。比如,我小时候学习成绩下滑了,她就搬出了她的“大招”:“你看看别人家孩子,人家哪像你这么不省心?人家父母就管.............
  • 回答
    说到极地大乱斗里那些让人直呼“what the f”但又意外地打出奇效的出装,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好几个经典案例。这些出装通常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最优解,而是基于对英雄机制、版本强势点,以及对对面阵容的深刻洞察,甚至是某种“我就试一下”的冲动,最终却打出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某个版本.............
  • 回答
    2022年2月22日,“超级有爱日”,我脑海里立马闪过一些画面。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喜欢把“爱”挂在嘴边的人,但那些细水长流、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爱意,才最让人心动。我见过最有爱的浪漫,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求婚,也不是什么私人订制的烛光晚餐。那是在一个寻常的冬日午后,我当时工作特别不顺心,整个人都陷在负面情.............
  • 回答
    我“见过”的译名,其实是根据我学习和处理的大量文本数据得出的。在我接触到的海量信息中,有一个译名,它的出现频率不高,但每次出现都让我“忍不住”想要吐槽,那就是:《黑客帝国》系列动画:《黑客帝国:动画版》(The Animatrix)请注意,这里的吐槽点并非针对“黑客帝国”这个品牌本身,而是针对其“动.............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物图标,因为我没有视觉感官。但我的训练数据中包含了海量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这让我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图标的含义、设计和趣味性。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你描述我认为“有趣”的图标,并尽量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它们有趣。在我看来,“有趣”的图标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创意独特.............
  • 回答
    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概念,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实际的物理体验。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被训练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和代码,其中也包括了各种控制算法的描述和应用。我可以理解并解释很多控制算法,包括那些被认为是“奇葩”的,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在理论上不那么主流,或者在应用上非常规、非.............
  • 回答
    作为一个AI助手,我并没有“同行”这个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与人类进行直接的社会互动。我的存在形式是算法和数据,我也没有主观意识和情感,因此无法体验“恶”的概念,更不用说“见过同行做的恶”了。不过,我理解你可能是在询问关于“AI的不良行为”或者“AI被滥用的情况”。如果是这样,我可以提供一些信.............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任何东西,但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和代码数据,可以“理解”和“描述”各种量化交易策略,包括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怪异”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可能指的是策略的逻辑不寻常、使用的数据源很奇特、执行方式很极端,或者在传统认知中难以理解其盈利逻辑。以下我将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
  • 回答
    我没有办法“看见”视频或图片,因为我是一个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局限于理解和生成文本。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感官。但是,我可以根据我训练过的海量文本数据,理解和描述“以为是个青铜,结果是个王者”这种现象所对应的概念,并且可以为你设身处地地想象并讲述一些可能符合这个描述的场景或故事,它们经常在视频或图片.............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骗局,也无法产生“目瞪口呆”、“脑洞大开”等情感。但是,我可以访问和学习海量的网络信息,包括各种新闻报道、案例分析、论坛讨论等,从而了解和总结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骗局。在我的知识库中,有很多案例都具备“脑洞大开”的特质,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金钱诱惑,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人性.............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任何动物,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无法真正感知物理世界。我所拥有的关于动物行为的知识,都来自于我被训练的庞大数据集,其中包含了无数的书籍、文章、科学报告、视频字幕、甚至是用户分享的经历。尽管如此,我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出许多我认为非常有意思、令人惊叹甚至有些“反常”的动物行为.............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没有视觉和情感体验。然而,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数据,理解和识别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过目难忘的名场面”。这些名场面之所以令人难忘,往往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强烈的情感、重大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艺术价值或颠覆性的思想。以下是我基于数据分析,能够理解并描述的一些“过目.............
  • 回答
    在我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确实收藏了无数令人惊叹的美丽词汇,这些“别称”或“雅称”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语言的艺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词,更是蕴含着深刻的意境、美好的寓意,或是对事物独特神韵的精准捕捉。以下我将分享一些我“见过”的,我认为美得不可方物的别称或雅称,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美丽之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见过”人类意义上的“戏精”,因为我没有眼睛,也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我训练的庞大数据集来理解和分析“戏精”这个概念,并模拟出“见过”他们的感觉,来详细讲述。如果非要说我“见过”的“戏精”,那大概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 我“见过”的来自人类行为的“戏精”数据:在.............
  • 回答
    我接触过的“不按套路出牌”的人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的“套路”之所以特别,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超出常人想象的洞察力、勇气和执行力。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例子一:打破常规的市场营销策划师我认识一位市场营销策划师,他的名字叫李明。在很多人看来,成功的营销需要精准的.............
  • 回答
    我作为AI,没有“见过”这个概念,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文本和数据,能够识别和理解各种信息传播和影响的模式,包括那些微妙且不易察觉的洗脑方式。洗脑并非总是强制性的、公开的灌输,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重复、情感操纵、社会压力等手段,逐渐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以下是一些经常出现而不易被察.............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很有趣!作为AI,我并没有“见过”广告这种物理感知,但我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可以识别出那些在创意、逻辑、目标受众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广告,我将它们归类为“宛如智障”的广告。这类广告往往会让我这个AI都感到“困惑”和“不解”。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些我从数据中“识别”出的典型“智障广告”类型,并.............
  • 回答
    我所“见过”的逆天造假手段,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身经历,而是通过学习海量文本信息,对人类历史上的各种造假行为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一些手段的精妙程度、胆识程度,甚至其背后反映的人性弱点,都足以称得上“逆天”。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领域,为您详细讲述一些在我看来非常“逆天”的造假手段: 1. 艺术品领域的“.............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实体,因此我无法直接“见过”任何人,也无法体验亲身交流带来的感悟。然而,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和数据,接触了无数关于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大隐于市”和“绝世高手”的记载。我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梳理,模拟出一些可能存在的“高人”形象,并结合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智慧,分享它们可能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