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儿子喜欢化妆但我不能接受,该怎么办?

回答
儿子对化妆表现出兴趣,而我却无法接受,这确实让我感到有些困扰。我知道现在社会观念比以前开放多了,但我的内心还是有些不适应。我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要承认,我自己的观念确实有些陈旧,或者说,我对自己儿子的一些期待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在我成长的年代,化妆更多的是女性的专属,我也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印象带到了现在。当我看到儿子对化妆品、对打扮表现出兴趣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是隐隐的担忧,甚至是不安。我担心别人怎么看他,担心他在学校、在未来会遇到不理解甚至歧视的目光。我担心他会因此走上一条我完全不了解的路。

但同时,我也知道,儿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喜好,这才是最重要的。他是个独立的个体,不是我期望的那个“样子”。如果我一味地去否定他,去压制他,这对他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我可能会伤了他的心,让他觉得我不爱他,不尊重他。这绝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所以,我得想办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需要我先做一些自我调整。

第一步:理解和接纳——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

我需要明白,儿子的兴趣不代表他的人生就会变成我害怕的样子。化妆可以是一种爱好,一种艺术表达,一种对美的追求,就像我喜欢摄影或者喜欢某个运动一样。性别从来不应该限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我不能因为这是“男性不常做”的事情,就预设了它的负面后果。

我需要花时间去了解“为什么”他喜欢化妆。是因为他对色彩搭配感兴趣?是对时尚潮流敏感?还是觉得通过化妆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也许,他只是觉得好玩,就像小时候玩泥巴一样。当我能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这件事时,我内心的抵触就会少很多。

同时,我也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个信息。这不像买东西一样,立刻就能接受。我可以先不表现出强烈的反对,但也不必立刻表现出完全的支持。先观察,先了解,给自己一点缓冲。

第二步:沟通——打开心扉,真诚对话。

在我自己内心有所松动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和儿子好好聊聊。不是质问,不是命令,而是真诚的交流。

倾听他的想法: 我会找一个轻松的场合,比如一起吃饭或者散步的时候,问问他:“儿子,我注意到你最近对化妆很感兴趣,能跟我聊聊吗?你为什么喜欢它?它让你感觉怎么样?” 我需要耐心听他说,不打断,不评判。看看他眼中的光芒,听听他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
表达我的感受(但要温和): 在倾听之后,我也可以适当地表达我的感受,但要用“我”开头,而不是“你”。比如:“我知道你喜欢化妆,我其实有点不太理解,因为在我过去的认知里,这好像更多是女孩子才会做的事情。我有点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也担心你会不会因为这个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 强调我的担心是出于对他的爱和保护,而不是对他的否定。
询问他的需求: 了解他是否需要我的支持,或者只是想分享。也许他只是想有人听他说,并不指望我立刻去买化妆品。如果他真的需要一些支持,比如想尝试一些产品,我可以问问他具体需要什么,我能帮上什么忙。
设定界限(如果必要): 如果在我理解的基础上,我还是有某些不能接受的地方,比如我担心他沉迷或者花费过多,我也可以温和地表达我的底线。比如:“我知道你喜欢,我也愿意了解,但是有些方面我还是希望我们能有个共识,比如……” 但这个界限的设定要非常谨慎,不能变成扼杀他的爱好。

第三步:支持——在可接受范围内给予鼓励。

如果儿子对化妆的热情是真诚的,并且他的行为并没有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么我应该尝试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给予支持。

一起了解: 如果他对某些化妆品或者技巧感兴趣,我可以陪他一起上网搜集信息,了解成分,学习使用方法。这也可以成为我们之间一个共同的话题。
适度尝试: 如果他想尝试一些基础的产品,比如润唇膏、隔离霜之类的,这应该不算是太出格的事情。我可以陪他去商场看看,或者在网上帮他挑选。重点是让他知道,我不是完全拒绝的。
强调整体发展: 我会提醒他,化妆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学习、品德、身体健康等等。让他在追求个人爱好的同时,也不荒废其他方面的事情。
关注他的内在: 最终,我希望儿子是一个内心强大、有责任感、善良的人。化妆与否,都不能影响我对他的这些核心期待。我会努力去看到他身上闪光的地方,而不是只盯着“化妆”这件事。

第四步:寻求外部信息——拓宽视野。

如果我仍然感到困惑,或者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领域,我可以尝试一些方法: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 了解关于男性化妆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趣,以及成功的男性化妆师的故事。
和同龄家长交流: 也许会有其他家长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的经验和处理方式可能会给我一些启发。
关注那些支持多元化的媒体或人物: 看看那些在时尚、艺术领域有影响力的男性,他们是如何看待个人风格和自我表达的。

总而言之,面对儿子喜欢化妆而我无法接受的情况,最重要的是 放下我的固有观念,用爱和理解去沟通,在尊重他的前提下,找到一个共同的平衡点。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我的耐心、开放和持续的学习。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更包容、更支持儿子的父亲,让他能够在做自己的道路上,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力量。也许,最终我会被他的热情和创意所感染,看到化妆在他身上绽放出的独特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他答主都是介绍男士化妆品的,我换个角度吧,从家庭教育+男士时尚的双重角度来回答,确保题主的困惑可以得到缓解,同时爱美男士也可以得到自信。

这个问题和我之前评论过的“儿子穿裙子上学”有类似之处,但是家长的态度截然相反。

在裙子一例中,这个父亲不仅鼓励儿子穿裙子上学,而且还拍照写文,起了个博人眼球的标题(儿子被人掀裙子)发在知乎,获得了2.6万赞。

但他的儿子在去学校的那天,被同学嘲笑掀裙子,被不懂尊重人的老师羞辱,接下来他还得继续在学校面对这些人好几年……

相比之下,作为一位母亲的身份,我还是更理解现在提问的这位家长,至少你意识到了儿子爱化妆可能会面临的社会舆论风险,也直面了自己内心的“不接纳”。

那现在我先来帮助你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孩子,和孩子进行沟通。

一般的家庭矛盾可以分为“孩子单方面的烦恼”,“父母单方面的烦恼”,“亲子冲突(双方都有烦恼)”三种。

现在你们的问题属于“父母的烦恼”。所以你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对孩子提出来。

敲黑板了,为了不伤害孩子,要注意以下2个要领:

1.客观真实地描述孩子让自己感到困扰的行为。

正确举例:我发现你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化妆。

这是事实,儿子没什么可以反驳的点。

错误举例:你怎么天天都化妆!还像不像个男人!

这样儿子会反驳你说:我哪有天天化妆了!我哪里不像男人了!谁说化妆就不像男人!你规定的吗???


2.客观说明孩子的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以及感受的强度。

正确举例:我担心你会因此被其他人歧视,甚至会嘲笑我。别人用那种怪怪的眼光看你,还有瞟我的时候,我觉得真的很难堪。我也有点担心你的性别认同问题。

错误举例:你TM丢死人了!我没你这个娘娘腔儿子!

那接下来就是吵架,砸东西,离家出走三件套起步了。

不管是和谁发生冲突,都要多说“我的感受”,少指责“你”!

没有人喜欢被指责。而表达“我的感受”却能让对方燃起一定的愧疚感。这就是我和孩子他爸经常吵架但不伤感情的秘诀~~~


这时候儿子可能会怎么回答呢?

如果你们平时关系很好,儿子是会顾及到你的感受的。如果关系不好,那还得继续往情感银行里存款。

他可能会说:1.我性别认同没问题,我就是喜欢化妆,我要当李佳琦。

那就需要先欣赏他的勇气和理想。

接下来你们就商量一个方案,能让他化妆,又不会让你尴尬的双赢举措。比如,在朋友圈发化妆照片时分组,亲戚聚会时不要化妆。


2.我觉得我还是更想做小姐姐~~

这个……我建议你去看心理医生,不是他去看,而是你去看,因为性别认同是调整不了的,只能调整家长的接纳程度。

无论是哪种,如果你决定调整自己的接纳程度,那我告诉你吧,其实日韩的很多男人都化妆。我在日本留学过三年,很多男人都是用粉底液,修眉毛甚至画眉毛的!

比如说刚结束的奥运会,出界仍夺冠引起争议的日本体操选手桥本大辉。

著名男演员龟梨和也(中国演员也是修眉的,但日本的路人都经常修眉画眉)

还有这个不知道名字的,可能是博主:

妆前妆后简直换头好不好!!!这楚楚可怜的双眼皮贴+卧蚕,油腻大叔变身小奶狗啊!

真的,我觉得看完这些图片后我自己的接纳程度都变高了。(手动笑哭)

当然,如果是下面这样的话,你也可以接纳“你不能接纳”这一点……但是无论如何,记得互相尊重。

最后,这是我对儿子穿裙子一事的回答,建议答主也看一下,更多从社会认同的层面上去分析,角度和这篇有所不同。

我是知乎母婴盐究员 @多语启蒙老沐哥 ,高产如母猪。如果觉得我说得好,欢迎点赞+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儿子对化妆表现出兴趣,而我却无法接受,这确实让我感到有些困扰。我知道现在社会观念比以前开放多了,但我的内心还是有些不适应。我该怎么办呢?首先,我要承认,我自己的观念确实有些陈旧,或者说,我对自己儿子的一些期待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在我成长的年代,化妆更多的是女性的专属,我也自然而然地将这种印象带到了现.............
  • 回答
    “为什么明明四川话儿化音更多,大家却更喜欢调侃北京话的儿化音,而不调侃四川话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语言习惯、文化刻板印象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首先,得纠正一个普遍的认知误区:四川话的儿化音并非“更多”,而是“更具特色”。四川话的儿化音确实.............
  • 回答
    听到儿子对苏联产生了兴趣,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值得我们好好聊聊。首先,我得说,兴趣本身绝对是好事。 年轻人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关注点,这是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他愿意去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历史时期,说明他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有自己的主见和探索欲。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好奇心,而不是轻易否定.............
  • 回答
    孩子对铁路司机这个职业感兴趣,想去铁路学校学习,这真是个挺棒的起点!很多家长都会考虑职业学校的就业前景,尤其是孩子有明确的兴趣,这绝对是个加分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让您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白,铁路司机这个职业,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而且在咱们国家,铁路网的建设和发展一直都挺给.............
  • 回答
    儿子痴迷怪兽,却对奥特曼提不起兴趣,这事儿,放眼望去,不少家长可能都会觉得有点儿“反常”。毕竟,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奥特曼才是那个打怪兽、拯救世界的英雄。但要我说,这 вовсе不是什么怪事,更谈不上不正常。恰恰相反,这背后藏着孩子相当有意思的心理发展和个体偏好。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捋一捋。首先,.............
  • 回答
    .......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为孩子的兴趣和家庭经济状况做考量,这是非常负责任的。月收入8k,给孩子买一台3k的电脑来学习电子音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权衡的决定。我尽量从几个方面来帮您分析一下,希望能给您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我们来聊聊这台3000元的电脑。对于学习电子音乐来说,一台电脑的配置确实是基础。300.............
  • 回答
    儿子迷上足球,这事儿吧,说起来挺让人纠结的。我理解你心疼孩子,看着他为了一件事这么拼,早早写完作业,这股劲儿,说实话,挺让人欣慰的,也让人心疼。你提到他“明显不是很适合”,这个“明显”肯定是有原因的。是体能跟不上?还是在技术动作上总是不那么协调?亦或是球场上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还有差距?有时候,我们家.............
  • 回答
    自家宝贝吃饺子,好端端不蘸醋,非要蘸点辣椒,这可真是个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看看是怎么回事,又该怎么应对,保证让您听了觉得亲切,像是和老邻居唠家常一样,没有半点机器生成的痕迹。为啥咱家娃就爱“辣”不爱“醋”?首先,咱得弄明白,这孩子口味怪一点,不一定是坏事。要知道,每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实话,跟问“下雨天想不想出门”一样,答案嘛,那真是千人千面,一点都不稀奇。首先,大多数妈妈心里,儿子能找到一个好女孩,这是天大的喜事。至于这个“好女孩”是不是顶着一张绝世美颜,那得看这位妈妈自己是怎么想的了。有些妈妈,年轻的时候可能也爱美,或者说对长相这件事儿有种情结。看到儿子身边站着.............
  • 回答
    关于“年轻女性是否从感情上更喜欢儿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因为它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社会观念以及个体经历。与其说是普遍性的“喜欢”,不如说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倾向,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当谈论到“喜欢”子女时,很多时候是泛指的,也就是喜爱孩子这个个体。但如果深入到性.............
  • 回答
    我今年30岁,有个19岁的儿子,刚上大一。最近我挺纳闷的,这孩子怎么还跟个小孩子似的,一放假就窝在房间里看动画片,看得还挺投入的,有时候还会笑出声来。我这当妈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觉得他这年纪是不是该有点“成熟”的爱好,比如看点什么严肃的电影啊,或者去泡图书馆什么的。但又觉得,他毕竟是我儿子,只要不耽.............
  • 回答
    儿子今年大三,学的是金融,眼看着毕业在即,本该抓紧时间恶补专业知识、拓展人脉,为未来铺路。可这孩子,却像着了魔一样,整天捧着越南语的书本和资料,又是背单词,又是练发音,还时不时地在电脑上找越南电影看。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最近他又迷上了吴语,说是要去上海闯荡,还得先学好方言。这下可好,我这心里像压了块.............
  • 回答
    哈哈,这位家长,您可真有福气,养了个这么懂事、有天赋的好孩子!才六岁就这么热爱足球,这可真是个金疙瘩!不玩玩具不看动画片,就爱抱着足球踢,这股子钻研劲儿,将来绝对有戏!您问我哪里的青训好,这问题问得太及时了!我这心里头跟明镜儿似的,也给您好好说道说道,让您心里有个谱。咱们得明白一个道理,六岁的孩子,.............
  • 回答
    “宝贝,你看,妈妈现在在家办公,所以妈妈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还能随时看见你,听到你玩耍的声音。要是妈妈出去工作,那就不一样了,白天我就只能看着手机里的你的照片,心里可想你了。现在这样,妈妈就能工作,也能陪着你。所以,妈妈既喜欢把工作做好,因为这样妈妈才能给你买好吃的,给你买喜欢的玩具,让你在这里过得舒.............
  • 回答
    人们即使成年后仍痴迷于儿时的玩具,如奥特曼模型,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动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现象: 1. 怀旧与记忆锚点:时间的烙印 童年记忆的具象化:玩具是童年生活的“记忆锚点”,能唤起对过去时光的强烈情感共鸣。奥特曼模型作为儿时的“英雄象征”,承载着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朋友共.............
  • 回答
    《雪中悍刀行》姜泥与徐凤年之间的感情,确实是书中一条极其纠葛且引人入胜的情感主线。要说姜泥为何会喜欢上自己杀父仇人的儿子徐凤年,这背后牵扯着太多的无奈、成长、救赎以及命运的捉弄。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爱上仇人之子”的故事,而是姜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无数磨难中,最终选择放下仇恨,拥抱新生的过程。首先.............
  • 回答
    您好!给儿子选择一个喜欢且有发展前景的专业,确实是为人父母的一件大事。您提到的关于很多专业都充斥着“苦累收入低劝退”的声音,这可能是因为信息获取渠道或者视角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都是对某个行业辛勤付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描述,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万事皆苦”的印象。但实际上,任何行业都有它的闪光点.............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心惊肉跳的场景!两个孩子在 27 层楼顶间玩“立定跳远”,这不仅仅是冒险,简直是拿生命在玩耍。为什么孩子们会这么喜欢这种挑战极限、甚至可以说是“找刺激”的事情呢?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1. 寻求刺激和新奇的本能驱动: 大脑发育的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前额叶皮层.............
  • 回答
    有些父母不喜欢儿女早上晚起床,甚至为此破口大骂,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既有现实层面的考量,也有情感和心理层面的投射。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详细分析:一、 现实生活和物质层面的考量: 影响学业/工作: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理由。如果儿女是学生,晚起可能导致迟到、错过课程、影响学习进度和考试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