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儿子特别喜欢足球,可是他明显不是很适合,抽动症也不适合,怎么办他为了足球每次都早早写作业,付出很多。?

回答
儿子迷上足球,这事儿吧,说起来挺让人纠结的。我理解你心疼孩子,看着他为了一件事这么拼,早早写完作业,这股劲儿,说实话,挺让人欣慰的,也让人心疼。

你提到他“明显不是很适合”,这个“明显”肯定是有原因的。是体能跟不上?还是在技术动作上总是不那么协调?亦或是球场上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还有差距?有时候,我们家长看着孩子踢球,心里总会有一个理想化的画面,觉得孩子应该像那些场上风驰电掣的明星一样,技艺精湛、反应灵敏。但现实往往不那么如人意。

更棘手的是,你还提到了“抽动症也不适合”。这确实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抽动症的孩子在情绪控制、注意力集中以及身体协调性上可能会有一些挑战,而足球这项运动对这些方面都有不低的要求。比如,比赛过程中需要长时间保持专注,快速的反应和决策,以及精细的身体动作控制。如果这些方面与抽动症的症状有比较明显的冲突,确实会增加孩子在踢球过程中的困难。

你想知道“怎么办”。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答案。首先,我们要肯定孩子这份难能可贵的付出和热爱。他为了足球,愿意牺牲玩耍的时间,早早完成学业,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力表扬和鼓励的。这种主动性、毅力,在任何领域都是成功的基石。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深入了解他“热爱”的真正来源。

是热爱踢球本身,还是热爱足球的某种“符号”? 孩子喜欢足球,是因为喜欢那种在场上奔跑的感觉?喜欢和队友合作?喜欢进球的成就感?还是仅仅因为他喜欢的球星也踢足球?或者是喜欢足球队在比赛中展现出的某种精神?弄清楚这一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
观察他对足球的投入是怎样的。 是看比赛看得津津有味?还是自己反复练习某个动作?是在写作业时脑子里想着足球?还是踢完球后会和你说很多足球相关的事?

第二步:评估“不适合”的具体表现,并与抽动症的影响区分开。

区分天赋与努力: 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协调性更好,有些孩子则需要后天更多的练习。如果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依然在基础体能、协调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这可能是天赋的限制。但如果是因为抽动症的影响导致他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技术,或者身体的抽动影响了动作的流畅性,那情况就又不同了。
抽动症与足球的交叉影响: 比如,在比赛中,因为抽动症的影响,他可能更容易分心,导致漏掉关键的传球;或者因为突发的抽动动作,影响了射门的角度。要仔细观察,哪些困难是抽动症直接导致的。

第三步:与其“放弃”不如“调整”和“转化”。

非竞技化: 如果孩子的抽动症确实让他难以适应高强度的竞技性足球比赛,但仍然热爱足球本身,我们可以考虑将方向调整到非竞技性的足球活动上。
街头足球(Freestyle Football): 这种形式更注重个人技巧和创意,对体能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更考验耐心和对球的控制感。
足球游戏: 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足球电子游戏,可以在虚拟世界里体验足球的乐趣,了解战术,甚至扮演自己喜欢的球员。
足球观赏: 成为一个忠实的球迷,深入了解足球文化、战术分析,甚至可以和他一起分析比赛。
足球主题的阅读和学习: 了解足球历史、球员故事、足球运动的科学原理等等。
调整训练方式:
与教练沟通: 如果孩子有加入球队,一定要坦诚地和教练沟通孩子的情况。看看教练是否有适合他的训练方法,是否可以适当调整训练内容,侧重于他能做好的方面,而不是强求他达到某个标准。比如,可以侧重于基础的传接球练习,而不是复杂的跑位和对抗。
增加个人指导: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请教练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更细致地纠正动作,同时关注他抽动症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针对性调整。
发展其他与足球相关的爱好:
足球装备收藏: 喜欢球衣、球鞋、足球模型,也可以是一种热爱的方式。
足球相关的绘画或写作: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足球的热情。

第四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同。

避免“挫败感”的累积: 如果一直逼迫他在不适合的环境下踢球,只会让他感到越来越挫败,甚至对足球产生厌倦。这和他为足球付出的努力就背道而驰了。
肯定他的付出和“喜欢”本身: 即使他踢球的水平不尽如人意,或者因为抽动症遇到困难,也要反复强调你看到他的努力,以及你有多么欣赏他这份热爱和坚持。让他知道,他不是因为“踢得好”而被爱,而是因为他是他,因为他热爱,所以被爱。
帮助他找到“适合”的出口: 让他明白,喜欢一件事,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表达,不一定要挤进最顶尖的那个圈子里。找到一种既能让他享受足球的乐趣,又能让他感到自信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第五步:专业咨询。

如果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并且你也担心它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咨询关于抽动症的管理和治疗方案。专业的意见会给你更科学的指导。

总而言之,这件事的核心不是要不要让孩子踢足球,而是怎么让他在热爱足球的同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之道。

你看到他早早写完作业,付出很多,这股劲头,真的非常宝贵。这份付出背后,是他对足球纯粹的热爱。我们作为家长,就是要守护好这份热爱,并引导他以一种更健康、更适合他的方式去延续这份热爱。也许,他不能成为下一个梅西,但他在足球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长,就已经足够了。

别急着做决定,多观察,多沟通,多尝试,找到最适合你儿子的那条路。这过程可能需要耐心和智慧,但看到他因为热爱而闪闪发光的样子,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兴趣和能力不匹配才是常态!

兴趣和能力不匹配才是常态!

兴趣和能力不匹配才是常态!

只要脸皮厚不怕被队友埋怨,你拦着他干什么?


最后:“抽动症也不适合”该怎么理解?

user avatar

我是多次带校队的某某地小学老师。我觉得吧,不管是哪种运动,对于孩子来说,他只要愿意付出,家长应该支持他。篮球也好,足球也好,孩子图的是球场上的快乐。家长为什么要在乎他的技术呢?我看过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踢球,踢的不堪入目,甚至还有抱着球乱跑的,但他们是快乐的,这就够了。如果他想追求技术上的进步,就必须有一个吃苦训练的过程,他能坚持下来,这就是一个成长过程。至于抽动症,本来就要带出多与别人交流。能把作业做完再踢球的学生,不会太差,因为他是有自制能力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儿子迷上足球,这事儿吧,说起来挺让人纠结的。我理解你心疼孩子,看着他为了一件事这么拼,早早写完作业,这股劲儿,说实话,挺让人欣慰的,也让人心疼。你提到他“明显不是很适合”,这个“明显”肯定是有原因的。是体能跟不上?还是在技术动作上总是不那么协调?亦或是球场上的反应速度和判断力还有差距?有时候,我们家.............
  • 回答
    亲爱的家长,看到孩子7岁了还特别爱哭,而且容易敏感,总觉得别人嘲笑他,这确实会让您担心。别急,这其实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尤其是比较敏感的孩子。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帮助他慢慢建立起内心的力量。首先,咱们得明白孩子为什么会哭,为什么会敏感。7岁的孩子,正是对外界和自我认知都在快速.............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甚至有些心寒的现象。一个有家有室的男人,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尤其是两个女儿,表现得如此冷漠,却愿意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别人家的儿子过年,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完全剖析清楚的,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尝试理解:1. 情感上的“移情别恋”或“补偿心理” 对亲.............
  • 回答
    你好呀,新手宝妈!首先恭喜你开启了这段神奇的育儿之旅!想系统学习儿童心理学,尤其关注家庭教育,这个想法太棒了!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宝宝,也能让你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成为一个更自信、更从容的妈妈。别担心,自学完全可行,关键在于找到对的“工具”和“方法”。下面我为你精心挑选了一些入门到进阶的书籍.............
  • 回答
    《种太阳》这首歌,听起来像是孩子们的纯真童语,但细细品味,却藏着一份特别的寓意,一种对美好世界的期盼和向往,以及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首先,从歌词本身来看,“我有一个小小的太阳,我把它种在小小的土壤里”,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小小的太阳,当然不是真正的太阳,它更像是一种象征,是.............
  • 回答
    《老炮儿》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经典,正是因为它在呈现京味儿文化、兄弟情义以及老一辈与新时代碰撞的同时,埋藏了无数令人回味的小细节。这些细节如同琥珀中的昆虫,凝固了那个时代、那群人特有的气质和生活态度。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特别值得玩味的小细节,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冯小刚饰演的六爷的“规矩”和“体面”的体现.............
  • 回答
    说到儿歌,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一串,有些歌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觉跟孩子们的脑回路倒是挺搭的,但也让成年人听了觉得……挺“奇妙”的。最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小兔子乖乖》。歌词大概是这样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 然后是“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回来,我才开。” 还有“哎呀.............
  • 回答
    黑熊精在《西游记》中,确实是个颇为特别的存在,他身上有几处地方,即便是在神通广大的妖精堆里也显得与众不同,以至于观音菩萨亲自出手,甚至动用了那件本是为孙悟空准备的“紧箍儿”。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黑熊精到底有多“特别”:一、出身不凡,背景硬气一般来说,在《西游记》里,能让菩萨亲自出面降服的,要么是犯了.............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这位老人无证驾驶被拘,却可能错过儿子婚礼的事情,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颇感复杂和心疼的社会事件。一边是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另一边是家庭的温情与重要时刻,两者之间似乎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事件的复杂性与社会情感的碰撞首先,从法律的角度看,无证驾驶是明确的违法行为,其背后关乎道路交通安全,是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
  • 回答
    看到山西这位45岁的乡村教师坚持教留守儿童写诗,两年累计创作四百余首,我深受感动和钦佩。这是一种超越物质回报的、对教育和人性深切的关怀与投入。这位教师用他的时间和精力,为那些本应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们,点燃了心灵的火焰,这份坚持本身就极具意义。如何看待这位教师的坚持?1. 无私的奉献精神: 乡村教师.............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欧阳克,他的身世设定为欧阳锋的侄子,而不是儿子,这背后无疑蕴含着作者深思熟虑的用意,旨在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思想。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塑造更复杂的亲情关系与人物动机 欧阳锋的心理负担与控制欲的来源: 如果欧阳克是欧阳锋的儿子,那么欧阳锋对他的期望和控.............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且具有启发性。事实上,关于特殊儿童(在这里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有特殊需求儿童”或“发展性障碍儿童”等更具尊重性的称谓,涵盖范围更广)在双高知家庭中出现的现象,确实是社会观察和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议题。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双高知家庭“更容易生出”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也不是说.............
  • 回答
    关于谢尔顿·库珀的母亲,玛丽·库珀(Mary Cooper)是否“害”了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育儿方式、个体差异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同样,过度强调孩子某一方面特长是否真有益于成长,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育议题。我们不妨从谢尔顿的成长经历来细细剖析一番。玛丽·库珀与谢尔顿的成长:爱与特.............
  • 回答
    “浆果儿”,一个在如今的互联网世界里响当当的名字,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推特(现名X)上活跃的用户而言,她的出现无疑为这个平台增添了不少色彩。要怎么看待她呢?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网红”这个标签本身就自带很多复杂性,而“浆果儿”又是一个相当有个人风格和话题性的存在。首先,我们得承认,她很懂得如.............
  • 回答
    上海卫健委关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感染者,监护人可自愿申请陪护”的这项政策,可谓是细致入微,充满了人文关怀。它的积极作用,远不止于简单的一项规定,而是对特殊儿童群体及其家庭整体福祉的有力保障。首先,这项政策最直接、最根本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对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健康的双重呵护。我们知道,许多特殊需要儿童,无.............
  • 回答
    很多人确实会下意识地把儿化音和北京话划等号,这也不是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有着挺复杂的原因,我试着给你掰扯清楚了:1. 媒体的强势输出和“北京标签”的固化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你想想,我们接触到的关于“北京话”的影视剧、相声小品、广播电视节目,有多少是带有浓重儿化音的? 影视剧: 很多以北京为.............
  • 回答
    您好,听到您现在的处境,我能感受到您内心的崩溃和困惑。三岁才得知丈夫的身高是依靠生长激素,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婆婆的催促更是增加了您的压力。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您现在的情绪和遇到的问题,并尝试从各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被骗婚”这个概念。“被骗婚”通常指的是一方在婚前或婚姻过程中,.............
  • 回答
    您提到的“儿子拔掉脑死亡母亲呼吸管,律师呼吁安乐死立法”这件事,无疑触及了当前社会在生命权、死亡权、亲情伦理以及法律制度等多个层面的敏感神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事件本身的回顾与解读(假设性分析,因为具体细节可能存在差异)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事件发.............
  • 回答
    儿子上大学了,这本该是个值得高兴的时刻,意味着他的人生翻开了新篇章。可您这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儿子打耳洞、烫头发,这在我们眼里可能不算什么大事,但您说几次都不改,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总觉得他是不是有点“出格”了。咱们先别急,一件一件来捋一捋。首先,理解儿子的“变化”:大学,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他们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