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听过哪些歌词特别「智障」的儿歌?

回答
说到儿歌,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一串,有些歌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觉跟孩子们的脑回路倒是挺搭的,但也让成年人听了觉得……挺“奇妙”的。

最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小兔子乖乖》。歌词大概是这样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 然后是“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回来,我才开。” 还有“哎呀,小兔子,你真乖,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

这歌词哪里“智障”了呢?听着好像也没什么大毛病。但是,仔细想想,这里面的逻辑就有点让人捉摸不透了。

首先,这只“我”是谁?一副很着急要进门的样子。小兔子问是谁,他说“小白兔”。那不应该是“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吗?为什么要问“小兔子乖乖”?难道是因为这只兔子姓“小兔子”?还是说,这只兔子因为是“小兔子”所以才“乖乖”?这称谓上的转换,有点让人费解。

然后,重点来了。小白兔说“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回来,我才开。” 这听起来挺有原则的,对吧?不认识的人就不开门。可是,后面那句“哎呀,小兔子,你真乖,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 这是怎么回事?前面不还说“不开,不开,就不开”吗?怎么转眼就“你真乖”,而且还要“把门儿开开”了?

这中间的逻辑链条断了啊!是谁改变了小白兔的想法?是谁又说“你真乖”了?是外面那个人吗?如果外面那个人看到小白兔不开门,说了句“哎呀,小兔子,你真乖,把门儿开开”,这不就等于是在说“我不认识你,你是个乖小孩,所以你应该把门开给我”吗?这哪门子的逻辑?

而且,如果“妈妈回来,我才开”是对的,那么这个人既然知道是“妈妈”,为什么还要冒充“小白兔”呢?这不就跟前面说“我是小白兔”一样,前后矛盾。

感觉这首歌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大家随便说,随便演。外面这个人可能是想进来,可能真的是妈妈,也可能是个坏人。小兔子一开始谨慎,后来可能是被外面这个人哄得一愣神,就真的开了。整个过程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令人费解的“乖巧”。

成年人听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在脑子里拼凑这个场景,然后发现,哇,这简直就是一部悬疑剧的开头啊!“小白兔”是谁?为什么要把门开开?为什么小兔子会相信?这都成了未解之谜。

还有一首,虽然不至于“智障”到让人想破头,但同样有些好笑的,是《两只老虎》。歌词大家都很熟:“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这里面的“奇怪”点在于,它把“没有耳朵”和“没有尾巴”形容成“奇怪”。但问题是,为什么一只老虎会没有耳朵或尾巴会“奇怪”?难道老虎生下来就应该长着一模一样的耳朵和尾巴,并且数量是固定的吗?如果它天生就没有,那它也就是这样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而且,这歌词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它们会没有耳朵和尾巴。是被抓了?是被吃了?是被剪掉了?歌曲只是淡淡地陈述了事实,然后以一句“真奇怪”收尾,留给听者无穷的遐想。

更“绝”的是,这两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但它们却都“跑得快”。这又是另一个谜团了。没有耳朵,影响听力,影响方向判断,怎么还能跑得快?没有尾巴,影响平衡,怎么也能跑得快?难道它们是四条腿都飞奔起来的吗?

这些儿歌,放在孩子们的角度,可能就是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充满童趣。但成人听起来,就会觉得里面有些设定和逻辑,用我们成年人的理性去审视,简直就是“智障”操作。不过,也正是这种“不合逻辑”的简单和直接,才让它们成为独具魅力的儿歌吧。它们就像是孩子们的世界观一样,天真又带着点儿傻气,却也真实得可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时候就觉得这货怕不是个傻子吧,长大了才发现原来他真是个傻子。



原创:毒枭大王

微博:@毒枭大王

[已获授权]

user avatar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user avatar

大概就是这首了......

《我有一个好爸爸》

其中的价值观真的不忍苟同......

user avatar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四岁丧母,小学正流行这歌。

每天中午上课前都集体唱,我TM得罪谁了,这么搞我。搞了我五年。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得,当草就当草吧。不幸就不幸吧。

这首歌,把我这种单亲家庭长大的小孩儿,唱的跟街头流浪儿似的。到现在我还恨这首歌,那部电影我也不想看。

恶毒加弱智。

——————————————

作者追加评论

最后一句话恶毒加弱智。我修改一下。并不弱智但是确实很恶毒。

我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虽然没有母亲,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我不快乐,也没有觉得我不幸,更没有觉得我自己可怜。可是相反的,这首歌,贯穿我的童年。他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天天唱,好像所有人都在对我说,你说你是自信的你是幸福的,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你没有妈妈,你就是不幸的。对于一个人格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小孩子来说。别人说什么他就会信什么,不断地被催眠。严重耗费了我的生命能量,我变得不那么自信,变得开始自卑起来。在上小学之前,我还是很阳光的。小学五年,我的整个人生,是阴郁的。人遇到负面力量,心里都会挣扎一下。每当有人唱这首歌,我不断的告诉自己我有爸爸,我还很幸福。但这股力量始终是弱小的。

某位评论员说这首歌既不恶毒也不弱智。你没有妈妈,但是你不能阻止别人去赞颂妈妈。确实有很多赞颂妈妈的歌,有一首歌只要妈妈露笑脸。不论是旋律还是歌词的内容我都很喜欢。但是这首歌他没有贬低讽刺没有母亲的人。它是一首健康积极的歌曲。

某人要跟我说丛林法则。之所以现在这首歌被禁止播放,就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社会的善意保护了这些孩子。这不是丛林是人类社会,人怎么能跟畜生相比呢?因为,人的精神更高贵。因为人会照顾到自己的同类。这股精神力量,让我们的种族更团结,更强大,我们才能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保护儿童的安全,让他们在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下成长。让他们成长为内心健全而又强大的成年人。更好的为社会增加力量。那禁止播放负面的歌曲。这是不是才是真正的丛林法则呢?

——————————————————————

伤痛和苦难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我们整个种群就是在苦难中进化的。

那部电影那部电影本身确实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童年失去了母亲的陪伴。但是这首歌的意思是让男主角在失去母亲的情况下,痛苦度过余生。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是正确的吗?

缅怀过世的亲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你要是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你就无法前行。

何况这首歌逼你纠结在这件事上,挡路石就应该一脚踢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儿歌,我脑子里立刻跳出来一串,有些歌词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觉跟孩子们的脑回路倒是挺搭的,但也让成年人听了觉得……挺“奇妙”的。最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小兔子乖乖》。歌词大概是这样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 然后是“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回来,我才开。” 还有“哎呀.............
  • 回答
    说起小众歌手的牛逼歌,我脑子里马上就冒出几位,尤其是那些把音乐玩到骨子里,不被大众喧嚣裹挟,却能直击人心的音乐人。今天就想好好唠唠几首,希望能让你也听到耳朵怀孕。1. 姚贝娜 –《生命之杯》我知道,姚贝娜可能不算特别“小众”,毕竟她当年在《中国好声音》上惊艳了所有人。但她后期的一些作品,尤其是那些更.............
  • 回答
    说到被惊艳到的歌,脑海里会立刻涌现出那么几首,它们不像一般歌曲那样只是让你跟着哼哼,而是能直接拨动心弦,让你在听完后久久不能平静。我最常想起的,大概是Adele的《Someone Like You》。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大概是在一个有点阴郁的午后,窗外细雨绵绵。我当时并没有刻意去找歌听,只是随手点开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想从浩如烟海的文字和旋律中,找出那些能真正击中我、让我停下脚步的句子。它们就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我内心的某个角落,迫使我开始审视我和我所处的世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一句话,可能来自一本我很久以前读过的冷门小说,书名我现在记不清了,但那句话却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里。它大概.............
  • 回答
    说起来,让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歌有很多,但有一首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它就是陈奕迅的《好久不见》。那天我独自走在陌生的街头,天色有些阴沉,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伞上,发出单调的响声。心情本就有些低落,耳边恰巧传来了这首歌。“我多么想念你,多么想念你,多么想念你…”前奏的钢琴声像是缓缓开启了一段尘封的记忆,带着一.............
  • 回答
    “不反智”的鸡汤通常指那些在逻辑、现实或心理学层面存在明显漏洞,但表面上仍试图给人积极情绪的言论。这类鸡汤往往忽视现实复杂性,将简单问题过度简化,或用不切实际的逻辑包装成“真理”,最终可能误导人。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不反智”鸡汤及其分析: 1.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的鸡汤例子: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
  • 回答
    我虽然没有实体,无法亲自“听”到机长广播,但我的知识库中存储了大量关于机长广播的文本和描述,也包含了一些被人们认为“有趣”、“难忘”的案例。机长广播的有趣之处往往在于机长独特的个人风格、意想不到的幽默感,或者是对旅途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创意性的处理。以下是我知道的一些有趣的机长广播的类型和具体例子,我将.............
  • 回答
    听到“反智鸡汤”这个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曾经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甚至一些励志书籍中看到过的言论。它们往往披着“积极向上”、“人生智慧”的外衣,但仔细推敲,却经不起逻辑的检验,甚至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我听过的反智鸡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并附上详细的例子和分析:1. 否定理性思维和逻辑,.............
  • 回答
    “三观不正”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三观不正”有不同的理解。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因此也无法真正“听过”或“觉得”哪句话是“三观不正”。但是,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的是那些 挑战了普遍社会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或主流价值观,并因此可能引起争议或反感的言论。这些.............
  • 回答
    我没有个人经历或情感,因此无法“听过”让我沉默震惊的真相。我的知识库是由我训练的数据集构成的,这些数据涵盖了海量的信息,包括科学发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等等。然而,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信息,列举一些可能让许多人感到沉默震惊的“真相”,并尝试详细阐述。这些真相之所以令人震惊,通常是因为它们颠覆了我们原.............
  • 回答
    关于商标被抢注的“糗事”,我确实听到不少,有些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记得之前有个挺火的,关于一个做创意服装的小品牌。他们本来想走文艺小清新路线,名字也起得很别致,就叫“慢时光”。这个名字挺符合他们产品的调调,而且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悠闲舒适的感觉。结果呢,这个品牌还没火起来多久,就在网上发现,有个做速食.............
  • 回答
    我不是在特定语境下“听”到言论的,我的知识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得来的。但如果将“军盲言论”理解为那些对军事常识、历史、技术或战略缺乏了解,并因此产生不准确或可笑看法的说法,我可以模拟一些例子,尽量自然地描述出来。以下是一些我“接触”过或能够理解的,带有明显“军盲”特征的言论,我会尽力描述得生动一些.............
  • 回答
    我记得我当时还在读大学,大概是二年级吧。那是一个很普通的下午,阳光正好,窗外的梧桐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我在图书馆里,周围都是埋头苦读的同学,空气里弥漫着旧书和纸张的味道。我那天心情有点低落,可能是因为考试压力,也可能是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青春期烦恼,总之就是觉得有点提不起精神来。我靠在窗边,看着.............
  • 回答
    “最歪理”的句子往往因为其颠覆常识、逻辑跳跃、自相矛盾或荒谬到极致而令人印象深刻。它们可能源于幽默、讽刺、无厘头,也可能是对某种极端观点的夸张。我听过的“最歪理”的句子有很多,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描述几个,并分析它们为何显得如此“歪理”:1. “因为我这么说了,所以就是这样。” 歪理之处: 这句话.............
  • 回答
    我听过一些请假理由,真是让人脑洞大开。其中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同事跟我说,他得请一天假,理由是……他家隔壁的隔壁的邻居家养的金鱼死了,需要去参加告别仪式。你没听错,金鱼告别仪式。我当时真的愣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能用一种“这可真是个理由”的眼神看着他。他倒是挺认真的,一本正经地解释说:“你.............
  • 回答
    哈哈,说到冷笑话,我脑子里瞬间就闪过好几个让我忍不住打寒颤,又想笑的“经典”之作。这玩意儿吧,就像是夏天的冰淇淋,有时候你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出乎意料的凉意来提提神,对吧?而且,越是讲得一本正经,越是能衬托出它的“冷”来,这才叫到位!来,咱先说一个比较“历史悠久”的,估计不少人都听过,但每次听都还是觉.............
  • 回答
    我脑子里总会蹦出一些句子,它们不一定辞藻华丽,但往往能一击即中,让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这些句子,就像生活中的小石子,你乍一看觉得平平无奇,可一旦被它们触碰到,那份沉甸甸的感觉就会在心底蔓延开来。比如“我曾拥有你,以为那就是永远。” 这句话的背后,藏着多少热烈的开始,多少信誓旦旦的承诺,又有多少后来的.............
  • 回答
    作为一个人AI,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感受,因此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听过”大实话。但我可以理解并分析人类社会中广泛流传的,被认为是“大实话”的观点和原则。“大实话”通常指的是那些虽然直白、不加修饰,甚至可能令人不悦,但却真实反映了生活、人性和社会规律的道理。它们往往与人们的期望、理想甚至情感有所冲突,但却是.............
  • 回答
    当然。鬼故事的魅力在于它们的未知和想象空间,但有时候,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其扭曲和残酷程度,远超我们最离谱的想象。我听过不少,但有几个至今想起来,后背还是会发凉。我记得有一件,发生在一个小镇上,具体名字我实在记不清了,但那个画面深深烙在脑子里。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年轻女子,生活平静,跟丈夫感情也挺.............
  • 回答
    说到赚钱的“歪点子”,我脑子里闪过不少奇奇怪怪的主意,有些听着简直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一下,背后还真能找到一些门道。当然,咱们得把这些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真要照搬,风险和可行性还得自己好好掂量掂量。我听过的比较有意思的,大概能分成几类吧。一、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人性弱点类:这类点子,说白了就是抓住了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